第40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四周围困的怨气越来越冷,种种死相的鬼怪在雾中来回穿梭,桀桀鬼笑着,用最可怕的样貌吓人。又有阴兵来回巡走,金戈铁马之声,吓得一众倭寇魂飞魄散。在林子里四散逃窜,却怎么也出不去。
    快到天明前,已有近半数倭寇用他们杀了许多无辜百姓的刀兵捅进了自己的身体里。
    然而这些自杀的倭寇并不知晓,活着时鬼王不能直接动手折磨他们,只能靠吓唬。到死了成了鬼魂,才是真正苦难折磨的开始。
    若让左玟知晓这一切,怕是要感叹一句:假鬼子遇上了真厉鬼,还是会怂啊!
    同情是不可能同情的,就两字,得劲!
    至东方发白,晨曦投入松林。折腾了一夜的郁荼领着众鬼暂且收兵。
    黑夜里的鬼物日出而息,可金华城的府军却是日出而作的。
    收到丽泽书院的报信,有倭刀,有陆长庚斩杀小头目后缴获的竹甲和金扇为据,由不得府君不信。
    收到信息的半夜就使城内守军在城门口做好防御反击的准备。
    谁知鬼怪那边阻拦得太到位,阳间的军队苦守半夜也没有等来敌袭。直日出东方,才听到城外有些许动静。
    守城将领兵出去,就看见城西小松林里冲出了一群疯疯癫癫的倭寇。嘴里喊着他们听不懂的话,见着守军如同见着亲爹娘,不仅丢盔弃甲,还跪下来给府军叩头。充满了感激和逃出生天的喜悦。
    众府军:……
    他们能怎么办呢?到手的军功,只好笑纳了。
    陆长庚等三人将这奇异的场景传回了书院,一同传回去的,还有金华城的传闻。
    得知那群倭寇在袭击金华城之前靠着消息闭塞,已经在沿海的村落杀了不少人。金华的百姓都在传闻,他们那夜松林的遭遇是遇上已死怨魂的索命了。
    又道是沿海受难的百姓死后还保护了城里的百姓,金华城的百姓富户自愿筹钱,在千佛寺举办超度法会,超度被倭寇杀死的受害者。
    法会将七日后举行,举办七日结束。
    而在法会前,依金华府君的意思,是要用军中方式在城外杀掉剩余活着的倭祭旗。以此告慰死去百姓的怨愤。
    至于倭寇隔海来袭的消息被传回京城,中枢那边是如何安排的暂且不知。
    在山长的要求下,所有的丽泽学子都被放了两天假,让他们也去参加一日超度法会,尽一份心意。
    故而到了法会这日,一众学子同窗成群结伴到了千佛寺。
    虽然大家是一起从书院来的,但还是有亲疏友好之分。
    似左玟、李磬,陆长庚、齐英这种关系好的便凑得近些。这一回顾衍之也同他们几个一起,他已经跟山长辞行,待法会结束后,就会离开。
    说起千佛寺,左玟李磬等外地学子还是第一次来。
    这千佛寺不愧为本地最大最有名的庙宇,占地极广,大殿雄伟巍峨。因为庙中供奉有千尊佛像而得此名。每一尊佛像身份不同,神态各异,手持的法器也各不相同。分外壮观。
    又值超度法会,金华百姓蜂拥而至,热闹非凡。
    因为法会的场面特殊,左玟今日身边是一个妖精也没有跟来。
    身处佛寺中,听着那声声梵唱。左玟虔诚地低下头,心中也满是庄严肃穆的感动。
    却是此时,她身旁的李磬轻轻推了她一把,小声道,“玟弟,你看那个大师……有没有很面熟?”
    左玟抬头看去,登时一愣,“那是,优昙大师?”
    第36章 香风扑面
    大雄宝殿中,佛祖慈祥悲悯的目光下,近百和尚一齐念着超度经文。一排排锃亮的光头甚是晃眼,就像是闪闪发光的灯泡。
    但就算是灯泡,也有明亮的和黯淡的区别。长得好看俊朗的,就算光头也好看。不好看的,剃了光头就更难看。到哪里都是这般现实。
    而优昙和尚,明显就是大殿里最闪亮的灯泡,最俊俏的和尚。
    只见那优昙大师居于最前排左侧,旁边是位上了年纪穿着红色袈裟的老主持,愈发衬得他肤色晶莹如玉,白的发光。一袭青绦玉色袈裟,眉秀而长。一点红色胭脂痣缀在眉心,吉祥端庄。
    见其手持檀木佛珠,低垂着狭长的眼,诵念经文。神态中透出如神佛一般的悲天悯人。
    身旁的李磬点着头,小声感叹,“对对,就是那位优昙大师!他怎么也到金华来了?这都能遇见,咱们真有缘分啊。”
    听见李磬的感叹,左玟倒是想起了与优昙大师初见那夜她差点被鬼差勾魂时挡住鬼差的“佛门法印”,虽然现在还不知道家法力从哪里来,但有八成的几率可以肯定,那佛门法印的力量来自于优昙大师在她眉心的一点。
    之前再去城隍庙找大师时,庙祝说优昙大师已经离开便罢了。如今既然重逢,哪怕危机已经解除,却少不得还是应该去向大和尚道声谢。
    因为白日里大师都在念经,不好上前打扰。这法会要持续七个日夜,左玟便跟着一众学子,先安安心心按山长的要求在寺里跟着念了一天经,为惨死在倭寇手下的百姓超度。
    直到日暮,快准备离开前,才等到优昙大师跟那千佛寺主持一起下场休息用斋饭的空隙。便跟同窗们打了声招呼,自己跟李磬一同去找优昙大师叙旧。
    千佛寺的主持法号明空,听闻是从京城大相国寺来的,故而在金华城也很有名气,颇受城内富户尊崇。
    左玟与李磬走近时,却正好听见明空主持唤优昙为“优昙师叔”,不禁对视一眼,各自都能看见对方眼中的诧异。
    有心在这个空隙打扰两位大师的不止左玟二人。他们还没找上优昙大师,已经有一位金华城的富户老爷拉走了明空主持。
    二人便一同上前,双手合十喊了声,“优昙大师。”
    笑问,“大师可还记得大江边的左玟/李磬吗?”
    “阿弥陀佛。”优昙和尚持着佛珠微微颔首,语声依旧是清澈祥和,好似一汪洗濯人心的清泉。“记得的。优昙见过二位施主。武阳一别,二位施主一切可好?”
    左玟笑着答道,“大师客气了。我兄弟二人来金华读书,一切安好。今日能与大师异地重逢,却是有缘。”
    李磬也是知道这位大师一竹渡江、徒手降服匪徒的厉害的。
    听到大师还记得他们,也用一种极欢喜崇拜的语气笑呵呵附和道,“是啊是啊,可见我们与大师是有缘的。”
    优昙和尚嘴角微勾,目光凝于左玟面上片刻后,含笑道,“贫僧观左施主神采奕奕,魂思不定之兆已除,甚好。”
    左玟顺势感谢道,“全赖大师指点,在下感激不尽。”
    优昙笑了笑,却又看着李磬,微微皱眉道,“李施主面有黑气浮动,这几日行事当需谨慎才是。”
    此话一说,可把李磬吓得不轻,登时变了颜色,恨不得拉着大和尚的袖子哀求,“这这,大师你得救救我啊。”
    优昙摇头,“施主放心,吾观你福泽绵长,是富贵长寿之相。应当只是一时之祸,有惊无险。”
    话虽如此,见李磬和左玟都可怜巴巴、紧张的看着他,优昙不免失笑。还是似上次那般给李磬的眉心点了一点。温和道,“有佛印加持,施主定然无碍。”
    李磬疯狂点头,并拿出银票,表示要给大师送银子,请大师务必收下。
    优昙拒不肯受,只道,“相逢即是有缘。贫僧如今在千佛寺挂单,施主若再有事,可来此寻我。”
    李磬见大师不肯接受,当即拿着银子去给寺庙送钱了。
    左玟知道他不供奉点什么,心里不安。也不阻止。在李磬去捐香火钱的时候,却是留下来与优昙大师闲话几句。
    好奇的问道,“听明空主持与您说话,大师也是大相国寺的僧人吗?怎么来了金华?”
    优昙答,“贫僧却是大相国寺的僧人,来金华是奉师命,来此寻人的。”
    “寻人?寻什么人?”左玟热心道,“在下不少同窗都是金华人,却是可以帮大师留意一番。”
    优昙摇了摇头,如实相告,“贫僧要找的人身份特殊,只有等一位有缘人才寻得到。”
    左玟困惑,“有缘人?”
    优昙竟也不瞒她,坦言道,“是一位集妖气、鬼气、佛光、仙灵之气于一身的大气运者。寻常人恐怕帮不了贫僧。”
    左玟:……
    又是妖又是鬼又是佛又是仙的,还大气运者,那她还真帮不了。
    轻咳一声,她只能饱含同情和诚恳地祝愿道,“希望大师能早日找到这个人。”
    优昙和尚微微点头,温声道,“谢施主吉言。”
    见他眉眼温润,低头含笑的模样清灵透彻,好似一朵冰山上剔透的雪莲花。丰神润泽,只是看着就令人心中安详虔诚,舍不得挪开眼。
    左玟不禁心下感叹,这样一副好样貌,如果不是和尚,不知有多少女郎要为他神魂颠倒呢。
    话说了这么几句,李磬已经捐了香火钱回来了。二人便同优昙大师告辞,约定下次书院放假了再来找大师叙旧。
    一起来的同窗都已出了千佛寺,在寺庙外面等他们。二人出了门,便瞧见陆长庚边上围着二三十名同窗,看样子正在寺庙院墙外讨论着什么。
    走过去,才知他们是在为今晚去哪里而讨论。
    若是往日,他们倒是可以在佛寺借宿一宿。但千佛寺现在举报着法会,念超度经文是日夜不休的。也就不方便住留宿了。
    但要他们今晚就回书院,想想难得出来一趟,明天还有一天休假,大家又不那么愿意回去。
    这便分成了两种说辞。
    有人想去柳云河畔潇洒,有人想去金华城里找个客栈休息。却还有人觉得没必要花钱去客栈,说附近还有个古寺可以将就一夜。
    按理说大家一起出来的,夜晚也该到一处地方。但大家意见不一,各执一词,也不好一直讨论下去。
    最后陆长庚做主分开行事,想去哪就去哪儿,不必拘泥于统一行程。
    近二十名书生,包括认识的宋志、齐英都选择去柳云河,左玟李磬与陆长庚、顾衍之,则选了去附近古寺借宿。
    原本各自分开也就没什么,却是李磬见宋志也在去柳云河那一队,便大大咧咧地笑着调侃了句,“志哥还准备去找上回那映芳姑娘吗?”
    这话一说出来,宋志就变了脸色。
    上回在三生阁,本是陪在他身边的映芳却看上了左玟,被他视为屈辱。如今李磬旧话重提,怎不又让他心里憋闷?
    但他自来爱装模作样,哪怕心里已经有些不悦,竟还笑着转移了队列。
    当着这么些人,一副好哥哥的样子道,“磬弟这是不高兴了?罢了,咱们兄弟本该一心。我还是陪你们去古寺借宿吧。”
    李磬翻了个白眼,懒得理睬他。
    倒是宋志做戏就做到位,展现一番兄弟情后,竟然就一直跟李磬在一块儿。一副关爱弟弟的样子。不熟悉的同窗,还真当他们三兄弟关系极好,夸赞宋志是个好兄长了。
    可把李磬恶心的不行,也不能抹下脸面揭穿,怕反倒让旁人觉得是他不懂事了。
    一行书生步行到了某同窗说的古寺时,夕阳已经仅余一线了。晚霞似是不舍人间,羞答答地做着最后的告别。
    借着那点余晖,左玟等三人惊诧的发现,这正是他们来金华前李磬拉肚子借宿一晚的古寺,也是左玟第一次遇见道长的地方。
    趁夕阳还有一点余光,八九名书生快速进入寺庙里,因为禅房很多,便各自找了合意的禅房歇脚。
    故地重游,寺庙看上去倒是没上回那么荒凉了。院子里的蓬蒿还是半人高,落叶遍地。但住宿的禅房似是干净不少。大概是路过借宿的行人打扫过。
    上一回左玟一觉睡到天亮,小七和妙真怕她吓着,加上有罗刹鬼已经解决,便没有告诉她夜里发生的状况。
    故而左玟的意识中还以为这寺庙挺安全,禅房睡得也香。这回便又选了上次最南边的禅房居住。李磬就在她的隔壁。
    放好了东西,还刻意跑去了大槐树下,轻声喊了两句“道长”。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