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才上了一天课,饺子就哭着回来找他奶,不光讲诉了被欺凌的事情,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奶,我不是您的二孙子吗?你可不可以让我改名叫魏二?”
    杨冬燕陷入了沉默之中,半晌之后才摇头拒绝了,又看到饺子眼里的泪光,她耐着性子解释道:“这在乡下地头倒是没这般讲究,但咱们家已经搬到了城里来,你往后又是要读书走仕途的,该讲究的还是要讲究……我是说,你爹名叫魏二牛。”
    饺子又有了新的问题,他倒是知道“魏二”这两个字咋写的,但他想知道“牛”咋写。
    只是这么个简单的事情,疼爱孙子的杨冬燕当然会满足他。
    于是,饺子迎来了新的暴击。
    “我爹的名字很好写啊!”饺子委屈极了,又问道,“那大伯呢?还有……”
    不就是名字吗?
    杨冬燕派人去喊了小小妹过来,铺纸研磨,让她将全家人的名字都写了一遍。
    小小妹的学问肯定是没办法跟窝头比的,但常用字都还是认识了的,她还会算账呢,打起算盘来啪啪响。这会儿听到杨冬燕的要求,又瞅了一眼满脸都写着委屈绝望的弟弟,二话不说提笔就写了全家人的名字。
    看了一圈,饺子指着他爹和大伯的名字说:“这俩最好。”
    杨冬燕看着纸上的“魏大牛、魏二牛”这俩名字再度陷入了沉思之中。讲道理,就算是她也没办法昧着良心说这俩不走心的名字有多好。
    饺子很努力的试图跟杨冬燕商量:“不能撞名的话,那我可以叫魏一一吗?”
    小小妹很奇怪的看了他一眼,不解的道:“你干嘛非要跟名字较劲儿呢?名字这玩意儿,尤其是大名,谁会喊啊?都没人喊的,咋写有啥关系呢?放心吧,一年到头都用不着两回的。”
    真的?
    是这样吗?
    面对饺子困惑的眼神,小小妹扭头问杨冬燕:“奶您告诉他,您写过几次自己的名字?”
    “一次都没写过。”杨冬燕心说老娘就不会写自己的名字!
    小小妹满意的点点头,又对饺子道:“你还可以去问问娘,问问大姐、二姐。”
    饺子问了吗?
    那是当然的。
    得到的答案让他满意吗?
    还行吧。
    再然后……呜呜呜,你听,这是饺子在哭哩!
    唯一能让饺子获得心理安慰的是,馒头的名字比他还复杂。但是,人家馒头是学霸啊!
    饺子跟馒头,就好比当年的窝头和猪崽一般,当然情况还是反着的,毕竟饺子比馒头要大了一岁呢。多年以前,是身为哥哥的窝头追着猪崽要教她认字背书,如今却是身为弟弟的馒头追着饺子让他好好学习……
    太难了,真的太难太难了。
    于是,等刘侾又一次来到了老魏家时,被饺子拽到一边讨教了一个非常深奥晦涩的问题。
    饺子是这么问的……
    “刘侾哥哥,我要怎么样才能像你一样当个吃软饭的小白脸?”
    这个问题就问得相当有水平。
    你不能去问一个厨子如何又快又好的算清楚账目,也不能去问一个绣娘如何高水准的种地养猪,更不能……
    总之,如果目标是当一个吃软饭的小白脸,那么问刘侾可算是问对人了。
    反正刘侾差点儿没忍住打死饺子。
    刘侾气沉丹田……然后又深深的咽了下去,他语重心长的告诉饺子:“要成为我这样的人,你只需要做到三件事儿。”
    “首先,你要有个当王爷的大伯;其次,你要长得特别好看;最后,你要通过乡试、会试、殿试,最终考上三鼎甲,成为探花郎。”
    “我相信,你可以的!”
    ……
    很多年以后的饺子,只要想起那个秋日的午后,刘侾跟他逼逼的三件事儿,就特别想呸呸呸他一脸!
    这三件事儿啊,饺子一件都没能办成。
    自然,他也一直没能吃上自己心心念念的软饭。
    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圣上压根就没有适龄的公主可以许配给他。又或者,早在饺子到了说亲年岁之前,新帝便已继位。
    圣上是在保康三十年驾崩的。
    他登基时便已过而立之年,在这年头,年过六旬而亡的,皆属于长寿的了。
    事实上,年过半百都算正常的,六十好几呢,再看他这一生,无论如何都算是不枉此生了。
    圣上驾崩,举国哀悼。
    嗨,还真别说,杨冬燕没啥伤感可言,她只觉得自己特能耐。瞧瞧,她送走了先帝,又送走了当今,再算上即将登基的新帝……
    嘿嘿嘿,她可是三朝元老!
    更让她高兴的是,在这之前,她就已经是诰命加身了。
    依着本朝律法,六品以上官员就可以为家中长辈请封了,可惠及妻、母、祖母。窝头倒是没这般夸张,事实上律法是律法,但很少有官员刚上六品就请封的。窝头是在他升到了正四品时,这才上折子请封的,折子是在圣上手里批复的,杨冬燕重新诰命加身。
    其实,杨冬燕倒是没啥,她上辈子都做到了超一品的王府老太妃了,区区四品诰命当真不算什么。
    窝头的媳妇出身世族孟家,就算她并非长房嫡枝的,那也是见多识广的。当然,她内心还是十分激动的,不过对外表现得倒是大方得体。
    唯独窝头他娘……
    方氏啊,就算年岁已经不轻了,也勉强算是见多了事情的,毕竟早几年杨冬燕隔三差五的吓唬她,屁股骨都摔了不知道多少次。然而,事实证明容易受惊的体质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改变的,得知自己成了戏文里才有的诰命夫人,方氏的屁股墩儿再一次上演。
    万幸的是,赐封的圣旨是冬日里到的,那会儿方氏身上穿得多,是摔了个屁股墩儿,但很快就被人搀扶着起来了。就是吧,屁股蛋子还是隐隐作疼。
    家里其他人倒是还好,唯独小杨氏看得眼睛都红了。
    试想想,曾经婆媳仨都是乡下泥腿子,结果眼瞅着婆婆和妯娌都成了诰命夫人,她却……
    瞅瞅自家一脸憨厚的男人,再瞧瞧脸比屁股还大的儿子,小杨氏心知指望不上了,只能幽幽的叹了一口气,怨念的道:“都封了妻、母、祖母了,就不能索性再多添一个?婶娘咋了?婶娘就不是娘了?”
    这话就说得很好,反正听到这话的杨冬燕,是直接给了她一个大白眼。
    万万没想到啊!
    就在诰命到手之后没多久,圣上就驾崩了。
    本来倒是没啥的,六旬老人也算是喜丧了,况且圣上并非突然亡故的,在这之前身子骨其实已经很不好了。甚至于,早在三年前,太子就在圣上的安排下,开始慢慢的接触国事。到了今年,绝大多数的事情都是由太子帮着料理的。
    换言之,诰命夫人赐封一事,名义上当然是圣上亲自赐封的,但事实上这玩意儿是礼部那头审核的,最终可能会送到太子跟前盖戳,但其实圣上当时已经不管事儿了。
    总之……
    因为被赐封了诰命夫人,杨冬燕等人获得了前往宫里磕头的殊荣。
    杨冬燕差点儿傻了。
    对噢,上辈子的她,在先帝过世后,还曾在停灵的大殿上连着跪了一个月呢。当然,那时候的她是超一品的郡王妃,自是有资格进入灵堂叩拜的。如今的她……
    在这乍暖还寒的二月里,杨冬燕携儿媳、孙媳,跟随一群诰命夫人,跪在了宫殿之外的广场上。
    这操蛋的人生!
    等送走了圣上,很快就是新帝登基。
    也是在这个时候,杨冬燕很意外的知晓了前些年的事情。
    就是储君之位差点儿旁落那事儿!
    说真的,就算新帝已经登基,就算这个事儿都过去好多年了,就算明知道是虚惊一场,但杨冬燕还是被结结实实的吓到了。
    直接吓病了。
    杨冬燕心知应该是跪灵的时候受了冻以及累着了,不过对外她可不是这么说的,她坚定的认为自己是受到了巨大的惊吓。
    “差一点儿啊!真的是差一点点儿啊!这要是圣上对太子殿下有那么一星半点儿的怀疑,但凡将那位置给了三皇子,只怕整个朝堂都完蛋了啊!”
    因为受惊过度,杨冬燕都忘了改口了。
    她沉浸在自己和老王爷豁出去性命打下来的天下,差点儿就玩完了的后怕之中。
    试想想,要是太子被废,二皇子因为身子骨的缘故是不可能继承大统的,况且他的出身也不够,那么同为皇后嫡出的三皇子不就……
    吓死老太太了!
    老太太差点儿就要把命搭上了!
    刘侾得知老太太病了,赶紧过来当孙子,并给予安慰。
    “事儿都过去了,再说圣上多稳妥的人呢,怎么可能把那位置给三皇子呢?”刘侾也是顺着杨冬燕的叫法安慰着,事实上每次皇位交替的时候,各种称呼很是混乱,好在没人会在这档口搞事的。
    在刘侾的努力下,杨冬燕总算安了心。
    安心之余她也纳闷了:“到底是谁传出来的消息?想吓死谁呢?”
    刘侾也不知道。
    事实上,对于前些年出的那个事儿,不知情的暂且不提,就算是隐约知晓一些消息的,那也是讳莫如深。
    毕竟,但凡涉及到皇室秘辛的,多半都会选择三缄其口。
    刘侾当时倒是问了杨冬燕的,他也隐约透过一些给他爹和他大伯知晓,另外他的世子堂哥也是知情者。但关于圣上曾想将太子之位给三皇子一事……
    吓死了哟!
    这得是皇室没人了才会这么干吧?
    也不对,就算皇室真的选不出人来了,也不能这么干啊!
    刘侾琢磨着,这事儿应当没几人知晓才对,加上又是过去那么久的事情了,按理说完全没理由泄露出来。思来想去,他回头找了他的好胖友三皇子。
    哦对了,三皇子已经被赐封为亲王了。
    自打新帝即位后,先是赐封了原皇后为皇太后,之后就是大封六宫,再往后就轮到他的弟弟们了。其中,原先就已经是郡王的三皇子被赐封为了亲王,这也是新帝所有的兄弟之中,唯一一个得以被赐封为亲王的兄弟。
    太感动了,这是什么神仙兄弟情啊!
    外人是这么想的,包括刘侾也是如此。要知道,郡王多半情况下都是降爵世袭的,除非是立了大功劳,或者圣上格外开恩。但亲王不是,本朝的规矩就是,亲王世袭罔替,除非犯了大错或者朝廷凉了,要不然这个爵位就能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
    刘侾羡慕的眼睛都红了,他还特地回了一趟永平王府,将世子刘修嫌弃了个够。
    然后被刘修逮着念了一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