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柳家那小姑娘真要有这份本事,就不可能看得上二牛那憨憨。
    ……
    杨冬燕猜得不错,柳家那头确实是有心算计,但却是瞒着自家大闺女的。
    原就是柳家瞧着老魏家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可魏家却是罕见的人丁少,尤其是家里的男丁更是少。儿子辈的就俩,孙子更是只有一个。更让人侧目的是,二房居然是连生了仨闺女。
    将心比心,柳家婆媳都觉得这事儿能成。
    换成她们摊上这么个倒霉媳妇,也会想法子休掉另娶一个的。甚至都不用老魏家当坏人,只要让她知道连生仨闺女是个天大的恶行,让她自请下堂就可以了。
    柳家婆媳迟迟不见杨冬燕有动静,倒是听说她有骂小杨氏,可当婆婆的骂儿媳妇又算得了什么呢?她们是指望着杨冬燕替子休妻,另娶一房。
    一方面,柳家让自家大闺女在老魏家好生干活,努力表现出勤快能干的一面。
    另一方面,则是去找了跟自家沾亲带故的一个媒婆,让人上门探探口风,先别一上来就摆明车马,而是先让那家明白自家的底线。
    他们家闺女是不会给人当妾的,再说真要当妾,也不会选老魏家。不过,当继室填房倒是没问题,也愿意照顾仨闺女。但同样的,魏家也不能什么都不付出就娶到一个黄花大闺女,聘礼绝不能少,还得许诺将来拉拔小舅子们,别的不说,牲口铺子里干活总使得吧?
    柳家的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还对媒婆千叮咛万嘱咐,要将姿态端出来,是他们家嫁闺女去老魏家,还要给老魏家生孙子,所以该要的好处绝不能少。
    结果……
    相当惨烈啊!
    媒婆前几天就过来说了一个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的事儿,那二牛媳妇居然是杨冬燕的娘家侄女。
    这下事情可就棘手了。
    他们这一带还是很流行中表亲的,其中又以回娘肉最为时兴,就是那种嫁出去的闺女生了个女儿,就将其嫁回到娘家去。而除了这一种,还有就是将女儿嫁给她姑家的儿子。
    婆婆就是亲姑姑,比婆婆是舅娘还要好,当姑姑的还能苛待一家出来的亲侄女?
    柳家一时间想不出好法子来,又听媒婆说,当时还没来得及说出自家,就被杨冬燕打断了,顿时又活过来了。
    只是,他们选择的是暂时偃旗息鼓,等想到好法子后,再继续先前的计划。
    结果就是,这天临近傍晚时分,自家大闺女满脸焦急的回了家,还没开口,眼泪就先落下来了。
    柳家非常得穷……
    对于富贵人家而言,人丁兴旺是件天大的好事儿。可对于穷苦百姓而言,儿女众多,尤其是有好多个儿子的时候,可能连最基本的,给儿子们攒媳妇本儿都办不到。
    他们家大闺女十三岁了,下头是连续仨儿子。可家里积攒的钱,大概只够给一个儿子娶媳妇。偏生,这仨儿子年岁极为相近,家里根本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凑够钱。而把大闺女嫁出去换钱倒也使得,可他家大闺女长得也就一般,想要嫁个闺女给俩儿子娶媳妇……
    别做梦了,不可能的。
    除非是嫁给有钱的鳏夫。
    “你好好说话,到底咋回事儿?魏家那婆子骂你了?”她娘着急的问道。
    “没。”她边哭边将事情说了一遍,也不敢说是因为自己,才让杨冬燕想起还能让大孙女干活,只说老魏家打算让他家大孙女替了自己。
    “那还不如是她骂了你呢!”她娘急了,上手狠狠的掐了一把她的胳膊,“你说说看,你到底能做什么?家里养你那么大,好不容易才给你寻了个活儿,这才干了多久?你要是丢了这活儿,你也不用活了!”
    “有话好好说,你骂她干嘛?”当婆婆的狠狠的剜了儿媳妇一样,这才笑着对孙女道,“你觉得老魏家咋样?家里打算把你嫁过去,你乐不乐意?”
    小姑娘被吓傻了。
    老魏家的情况就摆在那里,更别提她都干了快一个月的活儿了,哪儿能不清楚他家有几口人呢?往好了说,家里是打算把她嫁给魏家大孙子的,可问题是,人家大孙子比她小了好几岁,又是个读书人,今年还要去考秀才,咋可能看得上她呢?
    所以……
    “不不,我会好好干活的,奶你别把我嫁出去!”
    问乐不乐意也就是顺口的事儿,柳家显然没真的让孩子选择,很快就又商量了起来。
    “要我说,干脆来个狠的,仔细教教她,找个机会撞上去,咱们家再跳出来说他占咱们闺女的便宜,不负责就去告官!”
    “这倒是个好法子,可这么一来……”
    “你怕那家人对大妮子不好?放心吧,男人都是那样的,十来岁水灵灵的小姑娘到了手,哪个舍得对她不好?再说了,大不了到时候再把责任往咱们身上推,说是咱们当爹娘的逼她的,不就成了?横竖钱到手了,担个骂名又咋地?”
    柳家大闺女要哭不哭的看着家里人,最终还是含泪答应了下来。
    计划是制定好了,就是实施的时候碰上了一些麻烦。
    二牛啊,他很忙的。
    每天都是天不亮就起床,跟他哥一起匆匆吃过早饭后,就急忙往店铺赶。之后要么就守在店铺里,等着买家上门,要么就去后院干活,等卖家来店里卖牲口。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赶着牛车去县城附近的庄子村落,主动去收购牲口。
    甭管是哪一种情况,二牛都不可能落单的。
    哪怕是下乡收购牲口,那也不止他一个人,多半都是两到三个人结伴而行的。如果是待在店铺里,甭管是前头铺面还是后头院子,那就不止三五个人了。
    不落单,就很难搞事的,谁见过带着兄弟调戏邻家闺女的?况且,魏家的铺面离宅子还是有一段距离的,也就是说,柳家那头是没有理由去店铺里碰瓷,当然也就更不可能去乡下地头来个偶遇了。
    至于等二牛回家……
    讲道理,二牛每年都是傍晚以后才回家的,这个点儿,无论如何柳家大闺女都应该回家去了。
    寻摸着好几天,都没找到机会后,柳家索性让自家大闺女故意磨蹭时间,说自家有事儿,晚一些才会来魏家干活,但保证会在天黑之前干完的。
    杨冬燕笑眯眯的答应了。
    等人走了,立马变成了司马脸,翻着白眼心说老娘搞事的时候,你们还是个屁呢!
    “你干你的活儿去。”杨冬燕随手一指方氏,之后就领着猪崽出门去了。
    祖孙俩晃晃悠悠的去了自家铺面里,杨冬燕给猪崽买了一串糖葫芦,让她坐在店铺里慢慢吃,自己则拽了大牛到一边,简单的下了命令。
    “我不管你用啥法子,反正你和二牛今晚都不准回家。”
    大牛:……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不过,嘴比脑子动得快,大牛立马就开了口:“成!”
    牲口铺子本来就大,后院更是差不多有老家乡下的院子那么大了。再加上干这一行的,晚间也要给牲口喂水喂吃的,都说马无夜草不肥,其他牲口也差不多的。所以,店铺里一直都是有人的,老叔家的几个孙子就是常年住在后院的,再添大牛哥俩也没啥。
    只这般,杨冬燕就舒舒服服的领着孙女回家去了,中途还逛了逛,买了些家里用得上的东西。
    之后不久,祖孙俩就回到了家。
    又过了片刻后,柳家大闺女才满脸愧疚的上门,埋头开始干活。
    因为开始得晚了,自然也结束得晚了。直到窝头都放学回家了,她才干了个七七八八的。
    窝头还好奇的看了她一眼,毕竟因为上学的缘故,他也是早出晚归的,是没他爹和他二叔那么夸张,不过也的确没见过这人,只听说家里请了人来干活。
    然而,一直到活儿快干完了,大牛二牛还是不见踪影。
    柳家大闺女心里急得很,手上的动作却不敢太快了,眼瞅着灶屋里的饭菜香味都传出来了,方氏路过她身边的时候,还催了她两句,她心下愈发的烦躁了。
    就只剩下最后几样了,无论再怎么磨叽,最多半刻钟也该干完了。
    可等干完以后呢?像家里有事要晚点儿过来,这种借口是不能常用的。要是家里常常有事,经常不能准时干活,那主家是完全可以直接将人辞退的。
    万幸的是,连老天爷都在帮她,关键时刻,已经许久不曾尿裤子的猪小妹,尿了。
    柳家大闺女心怀感激的搓着刚拿过来的裤子、鞋袜。因为猪小妹大了,家里人只是在晚上睡觉之前给她包上屎尿布,可如今虽然天快黑了,但也算是白日里,她这一尿,从里外裤子到鞋袜……
    好家伙,湿了个彻底!
    然而,就算多了好几样待洗衣物,可那也总有洗完的时候。猪小妹就算是实打实的猪队友,那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尿两回,她没这个能耐。
    最终,柳家大闺女拿了杨冬燕给的钱,委委屈屈的回家去了。
    就是没等到人呗。
    柳家问了情况,觉得应该是自家运气不好。做买卖的嘛,时不时的就会碰上特别忙碌的时候,晚归也是很正常的。可今个儿刚用了借口,短时间内不能重复使用,柳家就决定再等等,过个十天半月的,再用一回。
    结果,老魏家辞工了。
    本来就是啊,当初请短工就是因为自家忙不过来,而现在辞工的理由,自然是忙得过来了。
    柳家媳妇听着大闺女的哭诉,急急的跑到了魏家,找上杨冬燕就哭:“魏大娘您行行好,索性再请我家大闺女做几个月吧!我家人口多,连饭都吃不饱,多亏了有我家大闺女帮你家孩子搓屎尿布,才能吃上几顿饱饭!”
    杨冬燕特别有同理心的点了点头:“是啊,人口多啊,饭吃不饱啊!你看看,你看看!”
    看啥?
    循着杨冬燕的手指看过去,柳家媳妇看到了胖成一座山的小杨氏,顿时懵了。
    “你看看我这小儿媳妇哟,她真的是太能吃了!光吃不干活儿啊!仗着我疼她,她可劲儿的作幺。我都想好了,不能再怎么惯着她了,以后这屎尿布就让她洗,家里的活儿都让她做,正好能省下几个钱,给我孙女买糖吃。”
    道理是通的,可这话听着咋就这么不对味儿呢?
    没等柳家媳妇想明白,杨冬燕就赶客了。
    “等等!等等!”柳家媳妇还想再争取一下,就说起了怀孩子生孩子的不容易,还道小杨氏刚生完,就算出月子了,最好还是不要碰凉水,好好修养一阵子才对。
    当下,杨冬燕的脸色就变了,怀疑的看过来:“你说,你是不是跟我小儿媳妇串通起来,想叫我多出钱,好叫她偷懒?我告诉你,门儿都没有!不能碰凉水是吧?那就烧开了再搓屎尿布!我家不差那几个柴禾钱!”
    又说要省钱给孙女买糖吃,又说家里不差钱,柳家媳妇都搞不清楚这老太太是什么路数了,还想再说,却被轰了出去。
    杨冬燕怕个鬼!
    这要是在老家村子里,她兴许还有包袱,毕竟宗族的影响力是巨大的,真要有个什么事儿,尤其是跟亲戚和家里人产生矛盾的时候,宗族站谁这边,谁就是正义的一方。
    可现在呢?
    她干嘛怕邻居?
    当下,她站在门口就数落开了:“本来就说好了我儿媳妇坐月子才让你家闺女帮忙搓一个月的屎尿布,如今都将将两个月了,咋地?我还得惯着我儿媳妇啥都不干?说破天都没这样的,以后就是我儿媳妇来干活,谁劝都没用!”
    谁会劝你别让儿媳妇干活???
    被杨冬燕这么一混淆,柳家媳妇就算再想解释都没法子了,总不能说,我家就是差我闺女干活的几个钱买米下锅?
    不得已,她只能垂着头离开了。
    等她回家将事情一说,立马就遭了家里人的嫌。
    “那你为啥不能说家里等着钱买米下锅?不就是丢人吗?谁在乎这个?咱们家闺女要是不在老魏家干活了,以后还咋找机会……嗯?那要是没机会了,儿子们的媳妇本儿上哪儿去凑?”
    脸面和那几个钱,当然是脸面重要。
    可跟儿子娶媳妇这事儿比起来,脸面啊,那就是个屁!
    于是,第二天等天亮以后,街坊们都起来吃饭干活了,柳家媳妇又领着闺女上魏家的门了,还挑了个好时候,赶在了门口有人经过的时候。
    结果,院门一开,杨冬燕见是柳家媳妇,顿时喜笑颜开。
    “哎哟我这正要去找你呢!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你不是昨个儿还跟我说,你家穷,穷到没饭吃了!!穷到要靠大闺女来给我家搓屎尿布挣钱买米吃!!你家太穷了!!你家……”
    杨冬燕气运丹田,深深的将自己逼成了一个人形大喇叭,眼看着围过来看热闹的街坊越来越多了,她赶紧话锋一转。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