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瞧,多好养的一娃儿啊!
    杨冬燕慈爱的目光尚未收回来,眼角却瞥到她嫂子满脸的绝望。
    完了啊,闺女是这样,外孙女也是这样,难怪家里的侄女都嫁不出去。
    想到了正经事,小杨氏她娘立马端正了态度,也顾不上铺垫什么,开口就道:“你那个小侄儿,亲事定了没?”见杨冬燕一脸的茫然,她又忙解释道,“就是上次,你特地回了南田村,让我陪着你一起去村学,不就是想给你小侄儿说一桩好亲事?先生家的闺女就别指望了,她前阵子定亲了,说好了再留娘家过个年,开年好像是正月十一?还是啥日子,就嫁了。”
    杨冬燕对于窝头先生家闺女的亲事完全不感兴趣,倒是终于明白了她嫂子在说啥。
    想了想,她尽可能委婉的说道:“我大嫂吧,他们家正在闹分家呢。”
    闹了可久了,好像是达成了协议,可那也不是立马能分家成功的。尤其房舍之类的,不像杨冬燕公婆当初那般平分的,所以还得买宅基地,盖房子等等。大冬天的可干不了这个,最早也得明年来春以后,甚至是春耕结束后。
    可有的折腾了。
    哪知,小杨氏她娘猛的一拍大腿:“就是这样啊!”
    这下轮到杨冬燕懵圈了:“啥玩意儿?”
    “你想想,别家就算闹分家,也是留老大在跟前,把后头的几个儿子都分出去单过。明着说了是公平,暗地里的事儿谁知道呢?就说你家好了,几个土坯房平分、田产也勉强算是平分好了。可你咋知道你公婆手里头捏了啥呢?”
    小杨氏她娘一脸过来人的神情,递给杨冬燕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当婆婆的,手上还能没点儿私房?”
    杨冬燕:……
    原主是真的没私房,可她嘛~
    也就这么迟疑了一瞬间,杨冬燕再看她嫂子那意味深长的眼神,就知道自己说不清了。
    清白没了呜呜呜。
    “你呀,谁还不知道谁呢!当婆婆的手里要是没捏着点儿钱,咋拿捏底下的儿子儿媳呢?放心吧,这有啥呢!大家都这样!”
    小杨氏她娘一脸“咱俩是一边”的表情,很快就继续了方才的话题:“我在南田村都听说了,你隔壁嫂子打算把前头几个儿子分出去单过。也没啥的,有不少人家都是这样的。”
    “是吗?”杨冬燕深表怀疑。
    “咳咳。”小杨氏她娘尴尬了一瞬,特地压了压声音,“跟小儿子过的人家是有不少,可那一般都是前头儿子一成家就分出去。等前面几个儿子闺女都离家了,自家的家业还有养老送终就都是小儿子的了。”
    这种情况虽然不是主流分家的方式,但其实放在乡下地头也挺常见的。
    尤其是穷人家。
    当爹娘的能把孩子平安的拉扯长大,再给儿子娶房媳妇,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成了家,给些米粮,最多帮着搭两间土坯房,之后就算是完成任务了,以后好赖就看个人的造化了。
    可很明显,魏大嫂家不是这样的。
    反过来,就因为不是这样的,才让小杨氏她娘心动。
    “就咱们三叔家的孙女,今年十六岁了,模样是挺一般的,可胜在勤快能干啊!我问过了,他家彩礼要的少,还答应了若是婆家好面子给了丰厚的彩礼,保证一文钱都不会昧下,原原本本的充作嫁妆带回夫家。”
    杨冬燕想啊想,愣是没想起她嫂子说的那人是谁。
    不过是谁都不要紧,她觉得隔壁魏大嫂是不会接受这门亲事的。
    把魏大嫂相看小儿媳妇的标准一说,杨冬燕生怕她嫂子以为她不尽心,主动提出喊魏大嫂过来,不怕尴尬的话,就当面问好了。反正都是拐弯抹角的亲戚,再说魏大嫂也是有分寸的,不同意也不会给难堪的。
    果不其然,小杨氏她娘不甘心,索性应了这事儿。
    片刻后,魏大嫂一脸狐疑的过来了,看了看这满地鸡尸,先忍不住问:“你们家打算杀多少鸡?咋地,还准备年里头,每天吃它个七八只?”
    说话的时候,她哪怕知晓小杨氏她娘在场,还是忍不住用嫌弃的眼神看着小杨氏。
    小杨氏都已经下意识的点头了,她就很赞同这话,结果迎面一棒槌,看着隔壁大伯娘那毫不掩饰的嫌弃眼神,她一个没忍住,秃噜嘴道:“是猪崽要吃!”
    杨冬燕:……
    魏大嫂:……
    小杨氏她娘:……
    三人齐刷刷的看过来,目光里充满了无限谴责。
    最后还是杨冬燕开口解释道:“这不是大牛到处收猪杀了卖,我就让他顺便也收了一些鸡鸭过来。刚开始是想着自家吃的,后来让方氏拿去草市卖了,居然挺受欢迎的。不少人还说,买整只鸡舍不得,半只就好多了。还有人只想要鸡大腿……就都成,咋卖都成。”
    魏大嫂就不明白了:“谁不知道鸡大腿上的肉多?那你把这玩意儿零卖了,剩下的卖给谁?”
    “看大嫂说的,我还知道猪后腿肉好呢!道理不是一样的?拆开卖,卖不同的价。鸡大腿贵一些,鸡脚便宜点儿,其他都一样,反正加一起,比收整只的鸡要贵一些。”
    倒不是杨冬燕故意说得含含糊糊的,只是她也记不住具体的价格。是方氏在负责卖,总归是挣钱的。
    拿猪举例子就懂了,绝大多数人家都是买不起一整只猪的,羊也一样。但因为鸡鸭的总价便宜,哪怕魏大嫂家里的条件不是特别好,整只的鸡鸭买起来还是轻轻松松的。
    魏大嫂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半晌,她才叹了一口气:“还是你家大牛二牛能干,哦,大牛媳妇也能干的,卖东西也不是收东西,要能说会道吧?你家二牛媳妇……”
    夸都夸了,肯定得都夸一遍。
    魏大嫂迟疑了一下,很快就决定暂时先跳过这一茬:“窝头聪明啊,我家萝卜土豆回家都说了,窝头在学堂里考了第一名!搞不好,他回头真能考上秀才呢!咱们老魏家也能出个秀才!”
    正夸着,猪崽捧着空碗走到灶屋门口:“奶,吃光了。”
    于是魏大嫂顺势夸道:“猪崽啊,瞧瞧这猪崽养得多好啊!小猪崽你过来,你知不知道,你这个小名儿还是伯奶奶给你起的呢!”
    不说这个还好,一说到这个,杨冬燕就一肚子气。
    她的宝贝孙女哟,咋地命名权就旁落了呢?本来应该是叫福姐儿的,就因为猪崽这名儿太洗脑了,再加上都已经叫开了,愣是把好好的福姐儿变成了猪崽。
    就很气。
    杨冬燕怨念的看着魏大嫂,提醒道:“其实我家娃儿都有大名了。窝头的大名叫魏承嗣,猪崽的大名叫魏福姐。”
    “我看叫魏猪就挺好的。”
    正在杀鸡的小杨氏默默的举起了她的刀。
    杨冬燕烦了这俩,赶紧打断道:“她说要给你儿子说门亲事,好不好你都听一下吧。走走,去你那边说。”
    魏大嫂不干:“别呀,就在你这儿说了。走,去灶屋,哪儿暖和!”
    这都是祖宗啊!
    杨冬燕目送她娘家嫂子和婆家嫂子一起手挽手走进了灶屋,末了还把猪崽手里的空碗夺了,把猪崽提溜出来放在外头,再将灶屋门一关……
    齐活了。
    然后杨冬燕差点儿气死。
    她转身冲着小杨氏怒目而视:“还愣着干啥?收拾啊!”
    想了想,她觉得娘家嫂子特地跑一趟也不容易,叹了一口气,又补充道:“等下留你娘吃饭,菜的话……就炖只鸡好了。”
    炖鸡?
    小杨氏瞬间有了盼头,手上的动作是嗖嗖的。
    也不知道那俩嫂子到底是咋聊的,反正魏大嫂出来的时候,面上的神色十分恍惚,连杨冬燕喊她都没听到,整个人浑浑噩噩的离开了院门。
    好在,灶屋总算是让出来了。
    杨冬燕使唤起人来特别顺手,当着小杨氏她娘的面,就吩咐道:“二牛媳妇,你不是说想吃炖鸡吗?去吧,拣只最肥的,下锅吧。”
    小杨氏张了张嘴,正要开口说些什么,然而杨冬燕没给她这个机会。
    “还想吃辣椒炒鸡肉对吧?也行啊!”
    “我……”
    “那就再来个酱油鸡?”
    “娘……”
    “行吧行吧,你想吃啥就吃啥,咱们家不比从前了,你吃吧,娘不拦着你。”杨冬燕一脸好说话的模样,指了指灶屋,“想吃啥啊,自个儿去烧,省得你回头嫌弃我做的饭菜不好吃。”
    这话真诛心啊!
    小杨氏心说,你做过饭吗?你做过吗?
    你连生火烧水,都是挑季节的!
    然而,她什么都没说,就被亲娘收拾了。
    ……
    这天之后又过了几日,魏大嫂过来,期期艾艾的对她说,同意了这桩亲事。
    杨冬燕整个人都是傻的。
    同意了?
    她咋不知道她娘家堂侄女有那么好?
    “唉,我回去想了想,觉得你嫂子说得对。就这样吧,你先跟她打个招呼,等过几日我凑份礼物,托媒人上门提亲去。”
    这么快的吗?
    杨冬燕还能说啥呢,人家双方都没意见,她一个外人,还能上赶着去拆姻缘不成?遂答应了下来,当天晚上看到窝头时,就让窝头带了个话。
    “……等明个儿你去上学了,就告诉你舅婆,说前两日那个事儿哟,定了。”
    窝头满脸悲伤的看着杨冬燕,把杨冬燕看得毛骨悚然:“咋、咋了?”
    “学堂放假了。”呜呜呜!
    这真的是天底下最悲催的事情了,至少对于窝头来说是这样的。好在,好消息也是有的,窝头从身上摸出了一张纸:“我考了第一。”
    “嗯,很棒!”甭管咋样,先夸了再说。
    不过随后,杨冬燕就回过神来了,一脸负责的看着窝头:“你们先生过年前还让你们考试啊?”
    “对呀,先生说,带着成绩回家过个好年。”窝头诚恳的回答道。
    杨冬燕内心十分负责。
    这不考试兴许学生们都能过个好年,都考试了,还能?起码也得有一半人要挨揍吧?
    真惨。
    更惨的是,这么一来,就得她冒着寒风大雪往南田村跑一趟了。
    犹豫了一瞬,杨冬燕很快就找到了替死鬼。
    “大牛媳妇啊,你明个儿去一趟南田村,告诉你舅娘,就说前几日那个事儿哟,成了!过阵子就会有媒人上门的。”
    方氏沉默了片刻,忍不住发出灵魂拷问:“那咋不让弟妹去一趟呢?正好也让她回趟娘家。”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