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尤其是,小孩子太胖也不好的,别家孩子一两岁就是满地打滚,活泼一些的,甚至能跟着哥哥姐姐满村子乱窜了。唯独猪崽,走路都还是晃晃悠悠的,倒是已经能说挺多话了。
    不光是一岁半了走路还不稳当,她还懒!
    让她走,她不。
    一屁股坐在地上,伸着手等着你来抱。
    杨冬燕就觉得不能再惯着这娃,可她又实在是狠不下这个心来收拾这娃,于是她愉快的决定将这个重任交给娃她爹。
    二牛目瞪口呆。
    也不知道他是咋想的,听了这话后低头一寻思,忽的就拿手指向小杨氏:“猪崽娘更胖呢,娘你咋不让我遛我媳妇呢?”
    小杨氏扭头看他,满脸都是不敢置信。
    杨冬燕却觉得这话在理,她自诩是个讲道理的老太太,当下就点头道:“那这样好了,我也不欺负你,咱俩一起上阵,你负责遛你闺女,我负责遛你媳妇,成吧?”
    为了向二牛证明她是个好娘,她还指了指小杨氏,比划了一个大大的圆:“你媳妇那么胖!”又比了个小圆,“你闺女就还好。”
    要说二牛真不愧是杨冬燕的儿子,母子俩的脑电波完全是在一个频道的,反正他俩互相说服了对方,很快就分配了任务。
    大牛和方氏全程假装自己没长耳朵,尤其是方氏,面对小杨氏可怜兮兮的求救目光,还顺便假装自己瞎了。
    倒是窝头颇为不忍心。
    “那猪妹不是很可怜?”
    小杨氏没觉得她闺女有多可怜,想也知道就二牛那脾气,搞不好最后还叫猪崽爬到头上去了。
    眼下这个情况,明明最可怜的人就是她!
    说干就干,第二天一早吃罢早饭,猪崽正准备趴在她奶怀里睡个回笼觉呢,就被她爹单手拎了起来,一起下地干活去了。
    出门的时候,猪崽还一脸的懵圈,试图扭过头来找她奶。
    杨冬燕则等全家人都离开后,抱着胳膊冲着小杨氏露出了一个狰狞的笑容。
    小杨氏:……
    作者有话要说:  小杨氏:我当时害怕极了。
    第051章
    “你跑啊!你有本事再往外跑啊!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你要是再敢跑, 我就让你爹娘过来收拾!”
    “本来我是懒得管你的,胖就胖呗,反正你都嫁人了。可二牛说得对, 你都那么胖了……从今个儿起,家里所有一切的活儿全部都包给你了!”
    “我帮你算一下, 每天天不亮鸡一叫就必须起床, 准备全家人的早饭,吃完洗碗收拾灶屋,然后喂鸡清扫后院,再去河边洗衣裳,回来后还要去菜园子里干活,得空了就上秃头山拾柴禾去。对了,喂牛也是你的活儿,你背着竹篓子去割草!”
    跑是不敢跑的,所以就只能站在原地瑟瑟发抖的聆讯。
    小杨氏心里好气啊,这就是隔壁大伯娘说的软面团子!
    她婆婆要是软面团子, 只怕这世上就没人有这么好的牙口吃, 一下嘴还不得给崩了牙?
    “你在心里骂我?”杨冬燕凑到小杨氏跟前, 危险的眯起了眼睛。
    “不不不……娘啊,我去洗碗收拾灶屋!”
    有道是, 胖子不吃眼前亏。
    反正小杨氏很快就认清楚了现实, 蔫头蔫脑的去干家务了。
    杨冬燕无事一身轻,她倒是没出门, 毕竟这都夏天了,太阳老大老大的,跑出去干啥呢?不如待在家里折腾儿媳妇。
    美滋滋。
    讲道理,杨冬燕一旦认真起来, 小杨氏纵是有千般手段也无处施展。别说小杨氏了,换做杨冬燕上辈子的儿媳妇,也就是王妃,那也仍然不是她的对手。
    这倒不是段位的问题,而是婆媳之间的地位差距。
    所以要杨冬燕来说的话,隔壁魏大嫂就是不够狠,真要是狠下心来收拾儿子儿媳,有啥不成的?
    “还整天说我是软面团子,我看你才是……哎哟大嫂啊,好久不见了啊大嫂!”
    老话说得好,背后莫说人。
    这不才刚起了个头,人就来了。
    杨冬燕快速的回想了一番:“我还没跟大牛二牛说出门的事儿,反正最早也要秋收以后才出门。”
    “那事儿不着急,我相中了一个好姑娘,想叫你帮我说合说合。”魏大嫂满脸的笑容,似乎好久没碰上这么高兴的事情了。
    然而,杨冬燕第一时间,脑海里浮现了小杨氏那胖墩墩的身影。
    一般来说,像这种帮着说合提亲的中人,肯定是跟两边都有关系的。并不是真正的媒人,而是先去探听一下对方的意思,对方要是也有那个意思,再去喊媒人也不迟。
    可杨冬燕跟村里其他人又不熟的,她熟悉的都是姓魏的……哦,还有魏阿荠嫁的老刘家,可想也知道肯定不是老刘家。
    “大嫂你看中了谁?是咱们村的不?”
    “不是,是南田村的。”
    杨冬燕更害怕了:“应该不是我娘家哪个侄女吧?”
    “那哪儿成呢!……咳咳,我的意思是说,你娘家侄女就很好,咱们家高攀不起。”
    装啥呢?她咋不知道她娘家侄女哪里好了呢?杨冬燕用眼神谴责魏大嫂睁眼说瞎话。
    魏大嫂尴尬的撇开头,忽的愣了愣:“猪崽呢?”
    “下地干活去了。”
    “啥玩意儿?”魏大嫂震惊了,她差点儿连自个儿的正事都给吓得忘记了。
    所幸杨冬燕很快就改了口:“跟她爹一起出门晃悠了。你接着说啊,你看上哪家闺女了?南田村的谁?”
    “吕家的闺女。”
    这个姓氏就有点儿陌生了。
    南田村是原主从小长大的地方不假,可那毕竟不是杨冬燕亲身经历的,时隔那么久,就算她接收了原主的记忆……那也忘得差不多的。
    南田村很大的,人口比礁磬村多了起码两三倍,虽说这年头多半人家都是聚族而居的,但因为几十年前的战乱和饥荒,好多逃难的人留了下来。基本上,穷的人就留在了礁磬村这一带,带着家底逃荒的就在南田村买地置业安顿了下来。
    久而久之,那头各种姓氏就更多了。
    可以肯定的是,杨家那头没这门亲戚。
    认真的寻思了一会儿,杨冬燕只能摇头:“我不认识吕家的人啊!”
    魏大嫂鄙夷的看着杨冬燕,看眼神就仿佛杨冬燕看小杨氏一般无二。
    ——就是看傻子的眼神!
    “窝头他先生家的闺女。”魏大嫂吐出了一口气,忍不住数落道,“你家孙子在人家手底下念书呢!不求你多上心,你咋还能说不认识呢?”
    噢!
    杨冬燕恍然大悟:“那行吧,回头我让大牛媳妇帮你问问。”
    “你就不能自个儿去一趟?”魏大嫂急了,三两步的走到杨冬燕跟前,恳求道,“帮帮忙吧!这是给我幺儿说亲事,让大牛媳妇去说,不大合适呢!你跑一趟好不好?你侄儿呢!你忍心看你侄儿打光棍?他都那么大……”
    “行行行!我明个儿就去!”
    眼见要是自己再不答应,魏大嫂就要泪洒当场了,杨冬燕不得不松了口。
    魏大嫂一秒收了哭相,还吐槽道:“我看魏阿荠就是个傻的!”又冲着杨冬燕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我就知道大牛娘你是个心善的好人!”
    瞧瞧,明明多哭求两句就能办到的事儿,那傻子魏阿荠非要喊打喊杀的瞎闹腾,办砸了不是?
    不过,魏大嫂也是真的冤枉了魏阿荠,关键不在于态度问题,而在于所求何事。
    她是让杨冬燕跑一趟,探探人家的口风,这个是人情就可以办到的事儿。而魏阿荠是图财,张口闭口就是要钱,要不成就用借的,当然借了就没打算还。
    这种事儿叫杨冬燕咋答应?就算今个儿魏阿荠跪下来恳求她……
    好叭,如果真的到了那份上,也不是不能打赏几文钱。
    破财送瘟神呗,还能咋样?
    反正魏大嫂是高高兴兴的走了,结果走了没多久又回来了,差点儿就让她看到杨冬燕教训小杨氏。
    “咳咳,我刚才让小杨氏去河边搓屎尿布,她还不乐意来着!”杨冬燕随便扯了个借口,掩盖了她在家闲着没事干拿儿媳妇开涮的事儿。
    魏大嫂才不在乎这个,她回头想想不太对,又跑过来对杨冬燕叮嘱了又叮嘱。
    中心思想就是教杨冬燕夸她幺儿,还主动提供了她幺儿的一二三四五个优点。
    直把杨冬燕听得一愣一愣的,忍不住问道:“你这说的是你幺儿吗?我咋听着不太像呢?”
    魏大嫂差点儿没忍住揍她。
    最后,杨冬燕很是无奈的背下那些所谓的优点,小鸡啄米似的点头,保证到时候一定背全乎了。
    第二天她就坐着大牛赶的牛车,往南田村去了。
    窝头还特别高兴,直嚷嚷着要他奶送他去学堂,不要爹和娘。
    大牛还懒得搭理他呢,方氏也恨不得立马赶去草市,正好是开市的日子,俩口子都不稀得搭理这娃儿。
    于是,这一天是杨冬燕领着窝头去的学堂。
    她倒是不曾大喇喇的跑去先生跟前说这个事儿,毕竟帮着探口风这种事儿,哪怕这辈子没做过,上辈子却是不少干。于是,她特别熟门熟路的回了娘家。
    不多会儿,就带着她嫂子又杀了个回马枪。
    拜托,她跟吕家人完全不熟的!
    是那种真正的不熟悉,因为哪怕是原主好了,也没跟吕家人说过话。
    好在她嫂子熟悉,俩人从今年地里的收成开始聊,又说到自家的儿孙,她嫂子对她表示了深切的羡慕,她则是对吕家媳妇表示了真诚的祝福。
    反正就是瞎聊呗。
    聊了半天,借着说窝头的机会,杨冬燕开始探听吕家闺女的亲事。
    定是肯定没定下来的,魏大嫂本来就是个很靠谱的人,又事关她最疼爱的幺儿,是绝对不会出现这种低级错误的。可没定下来不代表人家就没个想头,果然,在杨冬燕和她大嫂的询问下,人家说了嫁闺女标准。
    也不能说是标准吧,就是个盼头,盼着闺女能嫁到镇上去享福。
    再问有没有大概的人选了,人家本来是不想说的,可想也知道,杨家姑嫂特地赶来这么一说,肯定是有想法的,与其吊着人家,还不如说明白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