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理由当然是……
    “二牛媳妇想吃面条!”
    坐实了小杨氏兴风作浪的名声。
    等亲戚们看到了小杨氏那胖得出奇的闺女时,就更无言以对了。
    老实说,八斤多重的小婴儿,他们还真就从来没见过。当真是十里八乡最有钱的人家,都没能生出那么胖的。
    八斤多啊!
    方氏还在那儿跟人叨逼:“我家窝头当年刚生出来的时候,才五斤半!”
    婶子嫂子们跟着点头附和,这个说我家栓子生出来六斤多,那个说我家毛笋才五斤多一点,还有人带着格外不解的说,里长家的金孙胖墩也才七斤重。
    “也才”七斤重呢!
    看来,见识过了魏家胖闺女后,大家都膨胀了啊!
    就在这时,魏大嫂扯着嗓子问道:“大牛娘啊!你家这个叫啥名儿啊?叫猪崽?”
    你才叫猪崽!
    你全家都是猪崽!
    杨冬燕真的差一点点就没绷住人设,恨不得撸起袖子冲上去跟魏大嫂拼了!
    那是她孙女好吧?想想她上辈子的孙女,就算是庶出的好了,那也是从古诗词里选的字。就算乡下地头习惯了给孩子取个贱名,那也没有管女娃娃叫猪崽的!
    “叫馒头吧!随我家窝头叫!”方氏一拍巴掌,自以为想了个好主意,格外嘚瑟的一扬头,“正好她长得白白胖胖的!”
    杨冬燕用尽浑身力气,才忍住了没在众人面前上演痛殴儿媳的戏码。
    “还是等二牛回来再起好了,横竖娃娃才这么点儿大,不着急、不着急!”
    这话倒是说服了其他人,唯有方氏各种嘚瑟,还跑去小杨氏跟前显摆,说馒头这名字太好了,听着就是个有福气的。
    等来凑热闹的亲朋好友一走,杨冬燕关上门就把方氏骂了个狗血淋头。
    “没学问就不要这么瞎逼逼,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还馒头呢,你咋不叫她包子呢?不然我看干脆叫她斧头好了!正好一斧头劈了你!”
    方氏都被骂傻了,懵了半晌,才颤颤巍巍的问道:“那娘您说她叫啥?”
    这就问住杨冬燕了,她早先压根就没想过名字之类的问题。
    因为上辈子她每次绞尽脑汁的给儿孙想好了名字,都会被当场驳回。久而久之,她就不费这个劲儿了。
    不过没关系,她略一沉吟,很快就有了主意:“你不是说她有福气吗?那就叫她福姐儿!她长那么胖,又是生在家里好了以后,可不是天生带福吗?就这么定了!福姐儿!”
    作者有话要说:
    总是被儿媳妇嫌弃取名土气的老太太啊!终于扬眉吐气了!
    第035章
    要不怎么说幸福都是对比出来的呢?
    本来, “福姐儿”这个名字也就一般般吧,谈不上有多好。可跟猪崽、馒头、包子、斧头啥啥乱七八糟的放在一块儿比较,一下子就将“福姐儿”这名字衬出仙气来了。
    小杨氏当下就拍板决定:“我闺女就叫福姐儿了!”
    方氏仔细品了品, 不得不承认她婆婆也终于有靠谱的时候了,可越是这样她心里就越不是滋味:“那我家窝头呢?娘你当初咋不给窝头也想个好听的名儿呢?”
    杨冬燕:……
    关我屁事!
    那会儿老娘还是永平王府的老太君呢!
    实话不能说, 杨冬燕只丢给方氏一个鄙夷的眼神, 傲然的走了。
    懒得搭理你!
    小杨氏就很高兴,喜滋滋的摆弄着她的福姐儿,本来孩子好端端的睡得喷香,哪怕方才来了一群人扯着大嗓门嚷嚷,也没将她闹醒。倒是小杨氏真不愧是亲娘啊,左右一摆弄,再拿手戳戳戳……
    “哇”的一声,福姐儿大哭起来。
    眼见自己闯祸了,小杨氏飞快的将胖闺女往摇篮里一丢,假装不是自己闹哭她的。
    方氏:……
    忍了又忍, 方氏最终还是没能忍住, 张嘴就开怼:“你就这么干愣着?倒是喂她喝奶啊!”
    “哦哦哦!”小杨氏手忙脚乱的解开衣襟, 又慌手慌脚的去抱闺女,“福姐儿不哭啊, 喝奶……”
    因为孕期养得好, 小杨氏生完就有奶,且奶水充足。福姐儿也是个好养的, 一有好吃的,顿时就不再哭泣了,吧唧着小嘴吃得别提有多香甜了。
    方氏嫌弃的看了这娘俩一眼,嘴里嘀咕道:“这一看就是亲娘俩, 有吃的就不闹。”
    “她有的吃了,我呢我呢?”小杨氏皱着眉头,“我昨个儿生了一天一夜呢!可亏身子了,不该补补?娘昨个儿还答应我,要给我炖大肥鸡,还提了烤全羊呢!”
    “谁跟你提的,你找谁去呗!”方氏才懒得理她,半晌午那会儿才干掉了一大海碗的鸡肉鸡汤,会饿才怪!方氏估摸着,她就是馋了。
    其实是又饿又馋。
    小杨氏怀孕期间吃得太好了,偏她还不怎么爱动弹,几乎不出院门,基本上也就是自个儿那屋走到堂屋,再不就是去灶屋里鼓捣好吃的。吃得多,动得少,直接就导致她胖成了球。
    昨个儿生孩子那会儿,听说自己吃太胖了不好生,小杨氏还担心受怕来着。可眼下,生都生完了,还怕个鬼啊?
    一想到自己流了那么多血,费了那么多劲儿,吃了那么多苦……
    就该补补!
    好生补补!
    等杨冬燕从外头逮了窝头回来后,小杨氏忙不迭的提出了自己的诉求。
    要吃好东西,要调养身子!
    杨冬燕觉得这个诉求相当合理。
    虽说她上辈子就没伺候过儿媳坐月子,可大概的事情还是听说过的。依稀仿佛,她上辈子的俩儿媳妇都是坐了双月子的,隔三差五的请平安脉,又是药膳调理又是食疗补身子。
    最重要的是,她记得上辈子的儿媳是不负责照顾孩子的!
    那不是有奶嬷嬷吗?哥儿姐儿都有两个奶嬷嬷,大丫鬟一个,二等丫鬟两个,三等丫鬟四个,并一些粗使丫鬟、婆子等。要是长辈不放心,还会拨身边的人手给哥儿姐儿。
    眼下,小杨氏只是提出了要吃好东西补身子,杨冬燕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反对的。
    她只问:“那你想吃啥?”
    “早晚各一个鸡蛋,早上要吃小米粥配包子,最好是肉包子,我不爱吃酸菜包子。晚上要吃细面条,不然饺子馄饨也成。每天都要吃肉,可以一天吃鸡肉一天吃猪肉……娘啊,你好久没骂大伯子老嫂子了吧?”
    杨冬燕刚开始还是听得很认真的,听到后头就忍不住翻了白眼:“想吃啥去买呗!不然就等大牛二牛发财回来了,再跟他们要新鲜东西!”
    这话也没错,眼下他们家还处于装穷阶段。
    就是吧,装穷装得不伦不类的,愣是没一人相信。
    “我让窝头娘去给你买猪蹄吧。”
    “猪蹄?”
    “猪蹄炖黄豆,我记得这个是下奶的菜。”
    杨冬燕其实也记得不是很清楚,毕竟年头太久了,再说王府里调养身子用的是药膳。而药膳方子多半都是需要好几种金贵食材、药材,莫说杨冬燕根本就背不下来,就算能背下方子,她也不知道该去哪儿买。
    小杨氏倒是没异议,她只要有的吃就好了。
    反正就很好养。
    于是第二天一早,方氏又吭哧吭哧的跑了一趟。
    亏得猪蹄不算什么稀罕东西,贵是贵了点儿,那也不过是多费几个钱。方氏还跟人家杀猪匠商量好,过两天再给她留两个猪蹄,到时候她来拿。
    猪蹄炖黄豆,这道菜的重点在于食材本身,做法还是很简单的。炖菜嘛,难度本来就不高,饶是方氏的厨艺很一般,也依旧炖出了一锅喷香扑鼻的猪蹄汤。
    妈呀!真的太香太香了,隔壁小孩都要馋哭了。
    这真不夸张,魏大嫂前头三个儿子都娶媳妇了,眼下她孙子孙女一大堆,年岁略长一些倒还罢了,有两个小的跟窝头差不多大,那是闻着香味就摸过来了。
    然后跟窝头一起,并排蹲在灶屋窗台底下。
    杨冬燕从西屋里出来,一眼就看到了这极富冲击力的一幕。
    魏大嫂那俩小孙子,白嫩一点儿叫萝卜,黑一些的叫土豆,再加上她家孙孙窝头,一个紧挨着一个……
    萝卜蹲,萝卜蹲完土豆蹲,土豆蹲完窝头蹲。
    杨冬燕深呼吸一口气:“你们仨干啥呢?”话音刚落,她自个儿也明白了,因为空气中飘荡着一股子浓郁的肉香味。
    猪蹄炖黄豆啊!
    这可比她上辈子的儿媳妇最爱吃的燕窝香多了!
    “窝头娘,等下出锅了,给隔壁送一碗去。”
    “好嘞!”
    说真的,方氏有点儿相信她婆婆上辈子是体面人家的老太太了。
    瞧瞧,这多会点菜呢!
    乡下地头,就算到了年关里,再怎么馋肉,一般也就花几十文钱割一小块猪肉的,甚至多数人家都舍不得格外掏钱买肉吃,毕竟家里都养了鸡鸭的。
    像方氏她娘家就从来不兴这个,哪怕她哥娶嫂子的时候,家里也是提前半年多养了好些鸡。想拿钱割肉吃?方氏她娘一定会说……
    ‘你咋不割老娘的肉去吃呢?’
    方氏站在灶台前,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满脸的陶醉。
    她婆婆居然还知道猪蹄炖黄豆能下奶?哎哟,搞不好她婆婆真就是县太爷他老娘!
    等出锅时,方氏依着杨冬燕吩咐的,先盛了一碗给隔壁家送去,萝卜和土豆自然也赶紧跟了上去。
    窝头一看没他的份,顿时委屈的抹着眼泪去找他奶了。
    杨冬燕一看躲不了了,索性就勤快了一回,去灶屋盛了一大一小两碗,她自个儿一碗,窝头一碗。
    等汤凉之际,方氏就回来了,想也知道婆婆不会给她盛汤的,她赶紧自己动手盛了一碗。
    堂屋里,香气弥漫。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