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你这眼皮子……就知道县太爷,你咋不干脆说我是里长他娘呢?”
    方氏没敢反驳,她正沉浸在她婆婆上辈子居然是个有身份的老太婆这个诡异的事实里。关键是,她上看下看都没看出来,她婆婆哪里像个体面人了。
    “先想想银票怎么办!你先把大牛二牛喊回来,咱们一家子坐在一起商量商量,总得拿个章程出来……哎哟吓死我了,老刘家的小王八蛋!你俩吓死老娘了!”
    方氏跑出去喊人了,杨冬燕则开始苦思冥想。
    银票就很烦,面额太大不敢拿出去用,放在家里又怕虫蛀又怕潮,还怕叫人家发现偷了去。
    关键吧,她还舍不得心一横给烧了。
    愁啊,太愁了。
    头都要秃了!
    杨冬燕磨磨唧唧的从地上爬起来,一眼瞥见小杨氏还坐在地上,而且是那种两眼直勾勾的盯着前方,看着好像是在思考着什么,但关键是……
    小杨氏还会动脑子?这就很吓人了。
    “你咋了?刚才一屁股摔地上,别把孩子摔出个好歹来了。诶,咋了?吱一声!”
    被杨冬燕唤回了魂儿的小杨氏,用极慢极慢的动作起身,随后扭头看过来:“娘啊……”
    “你先赶紧坐下,你肚子里的儿子咋样了?”杨冬燕想起她上辈子的二儿媳妇,打个喷嚏就见红了。得亏最后保住了,要不她最喜欢的小孙孙刘侾就没了!
    “我儿子……”
    小杨氏满脸的认真严肃,她发出了灵魂拷问。
    “娘,那我上辈子的儿子呢???咋不给我也供点儿东西???”
    杨冬燕:……
    她遇到了人生之中最大的坎坷。
    ——想骂人不知道从何骂起。
    **
    与此同时,永平王府也陷入了兵荒马乱之中。
    “我的银票呢?”
    “银票去哪儿了?那么厚一沓的银票啊!”
    “足足三万两银子的银票啊!上哪儿去了?它们去哪儿了?”
    王妃生平第一次如此的不体面,双手紧紧的揪住胸前的衣服,她仿佛被命运扼住了喉咙,心痛到无法呼吸,绝望到几乎要窒息。
    她以为,这次就跟前面那许多次一样,只是供一下而已。结果王爷突然命人唤她过来,告诉她……
    放在供桌上的银票啊!
    它们不见了!!
    “刘谏!你还我银票!”
    作者有话要说:  一首凉凉送给你。
    王爷:_(┐「e:)_
    第015章
    王妃她好绝望。
    三万两银子对于整个永平郡王来说,虽不至于伤筋动骨,但也确实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道理也简单,本朝建立至今才不过短短二三十年,所谓的郡王府,压根就不是传承数代积累无数的世家大族。平常的吃喝用度自是不缺的,锦衣玉食也没问题,可一下子少了三万两银子……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
    ——那是王妃自己的钱。
    “刘谏!你还我银票!”
    永平郡王也很绝望,不单绝望他还害怕。
    “你先冷静一下。”
    王妃冷静不了,她只恨不得原地爆炸,哪里还冷静得了?可等她听完先前发生的事情后,却是不得不被迫冷静了下来。
    永平郡王告诉王妃,银票失踪前后,祠堂里只有他和二弟两人。也就是前一刻还在,后一刻就消失了。即便并不能亲眼目睹银票消失的那一瞬间,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时并无人进入祠堂。
    “王爷您是说……银票是自个儿不见的?”王妃本能的打了个寒颤,下意识的抬头望向供桌。
    供桌没什么好看的,唯一的供品,也就是银票失踪后,眼下供桌上只余一个小小的铜炉,上头插着几支香。
    关键是,供桌上方那排列的整整齐齐的牌位。
    尽管永平王府至今也只是传承至了第二代,但祠堂的牌位却并不少。最前面的自是上任永平王以及老王妃,往后依次是刘家的先祖们。摆在最高处的则是老王爷的曾曾祖父,这也是刘家所知晓的最早的一位祖先了。
    一阵微风吹过……
    王妃差点儿吓得把自己弹出去。
    其实,换个角度看待银票消失这件事情,只怕就是个鬼故事了。
    供奉在祖宗祠堂里的供品不翼而飞了……
    怎么想都觉得很恐怖啊!
    只是先前,王妃满脑子都是她那丢了的三万两银票,这才没意识到这里头的问题,而眼下……
    如果是贼偷的,当然可以报官。
    可要是鬼拿走了呢?
    “你来之前,我和二弟已经仔细询问过祠堂里伺候的下人了。可以确定的是,在今日之前,并未发生过供品失踪一事。最多也就是供品坏掉,但在数量上从未有过短缺。”
    “所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王爷叹了一口气:“眼下有两个法子。其一,看今夜老太太还会不会入梦。假如拿走银票的人并非老太太,那么她肯定会入梦骂我和二弟。若是我不曾梦到老太太,那就证明是她拿了银票。”
    “那第二个法子呢?”
    “其二,咱们明个儿再试一次,这回供上银票,眼睛一错不错的盯着瞧,看还会不会发生今日之事。”
    王妃:……
    她已经失去了三万两银票,还要再试一次?那万一又消失了呢?她找谁哭去?
    “这次不必放这般多,放个百八十两银子试试吧。”眼见王妃一副随时会晕厥过去的可怕模样,王爷赶紧添了一句。
    可说真的,这并不能安慰到王妃。
    王妃又不是那种一心追求事情唯一真相的人,比起弄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儿,她更想知道如何才能拿回她那三万两银票。
    “王爷,如果银票不是老太太拿的,你又梦到了她……那你帮我问问她,究竟是哪个贼人拿了我的银票!你问问啊,让老太太保佑我把银票找回来!”
    永平郡王:……
    这个好像有点儿难度。
    **
    就在王妃心如绞痛的时候,杨冬燕这边也是愁云惨雾。
    一沓银票,差点儿逼死了一家傻子。
    被紧急找回来的魏家哥俩,先是对着那一沓银票发呆,等被告知了银票的具体数目后,他俩瞬间被吓到失了魂。
    “娘啊!我的娘啊!”
    “老天爷!”
    杨冬燕愁死了,俩儿子比俩倒霉儿媳妇还蠢,别说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了,那是直接连句囫囵话都不会说了。
    指望他们?
    那还不如指望自己呢!
    杨冬燕的意思是,毁掉银票是万万不能的。哪怕她并不清楚上辈子的银票放在这辈子还能不能用,但介于那是她上辈子视若珍宝的银票,而且她才死而复生多久呢!
    毁掉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不能毁,又不能用,那就只剩下了最后一个办法。
    藏!
    如何安全的藏匿这沓银票,就成了目前为止最烦人的问题了。
    “刘大刘二这俩小兔崽子!我让他们送钱过来,就不能送点儿铜板啥的?非要送银票,这银票除了吓死我,还能干啥?我都不知道两辈子的银票是不是长得一样!大牛二牛,你俩见过银票没?”
    魏家哥俩还处于惊魂未定的状态,闻言只眼神迷离的望着杨冬燕,半晌都不曾吭声。
    还是方氏回答了她这话。
    方氏是这么说的:“娘哟,你还问他们有没有见过银票?你应该问问看,他们有没有见过银子!”
    “那眼下咋办?咋办?”
    “不然咱们去买一张桐油纸来?”想了又想,方氏提出了一个建议。
    “桐油纸是啥?”杨冬燕扭头问她。
    方氏嘴角抽了抽,心说就你这样连桐油纸都不知道的人,还是体面人家出来的?
    想是这么想的,不过方氏还是很耐心的解释道:“下雨的时候,咱们乡下人是戴斗笠穿蓑衣的,可镇上人是打伞的。那个桐油纸就是用来做伞面的纸。”
    杨冬燕很努力的回忆了一下,她还是王府老太君时,碰上下雨天怎么办?
    当然是待在屋里啊!
    有啥事儿不能让丫鬟婆子去做的?就算想要见儿子孙子,那也是他们来找她,她是不会出门的。大晴天都不一定出门,下雨天折腾啥呢?
    “也行吧,那回头让大牛去买一张桐油纸来,裹紧了装到小罐子里,密封起来再埋起来!”至于具体埋到哪里,这个还是以后再说吧。
    总算有了个不是法子的法子,杨冬燕心情稍稍平复了一些。但可以想象的是,只要银票一天没保存妥当,她就别想睡好了。
    就很气。
    想骂死老刘家的那俩混账玩意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