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常年失宠张庶妃 第13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罗伊,康熙坐在旁边休息等吃的时间,没想到大格格,三格格跟秀雅几个竟然不知从哪一边冒了出来。凑上来就开始叽叽喳喳跟张罗伊分享她们这一个多时辰看的好玩的,吃到的好吃的,还有她们给康熙跟她买的各种各样用途的东西。
    得知康熙要带张罗伊去吃韩家烧鸡,三个小丫头齐齐凑上来求带。
    秀雅本来在张罗伊跟康熙面上次有些拘谨,被大格格,三格格一带,完全放飞自我。
    “老爷您看呢?”张罗伊转头看向康熙。
    康熙当然不太情愿,他可是好不容易把其他人都打发了,跟张罗伊单独相处一会儿。但几个孩子都开口了,他也不好拒绝,最后只能把三个女孩子和跟她们一起的阿木尔、班弟都带上,一行十来人浩浩荡荡去了韩家烧鸡(只几个侍卫在跟前,其他人都是在外围跟着)。
    还好这里因为味道独绝,经常接待贵客,康熙她们一行人虽然多了一些,却也没引起老板怀疑。
    得知她们是外地慕名而来,掌柜的还做主多送了两份小菜。
    “这烧鸡味道真不错。”哪怕吃了几十年御膳,康熙也不得不承认这烧鸡虽然做法上相对御膳可能简单了些,滋味却是相当不错。
    张罗伊点头,又忍不住吃了几块,这才放下筷子。
    “阿玛,额娘,这烧鸡能外带吗?我想带几只回船上吃。”自打出京,她已经好几天没吃到这么合胃口的肉了。想要囤几只打打牙祭。
    阿木尔摇头,“外带的肯定没有现做现吃味道好,再说,现在晚上虽然天气有点冷,白天温度却还是有些热的,万一食物就不好了,而且你还晕船,带回去能吃吗?”之前大格格因为晕船。在船上可是一点荤腥都不敢碰的,万一吃了这个晕船的症状加重了怎么办?“你要真爱吃,等我们从江南回来,再路过这儿,我再陪你来就是了。”
    大格格话刚开口,张罗伊跟康熙还没说什么,阿木尔先不赞同的摇了摇头。
    第209章 209 209
    张罗伊闻言, 转头跟康熙对视一眼,两人面上都闪过一抹满意的微笑。
    “端雅,阿木尔说得对, 你若是当真喜欢, 以后可以再来。外带就不要了,明儿我们就能到平原县, 天下美食千千万,你又怎知那里没有你喜欢的吃食?好不容易出来一趟, 难道你不想各种美食都尝尝?”
    那当然是想的。
    大格格想想, 便放弃了之前的想法。
    吃完美味的韩家烧鸡, 一行人又去隔壁尝了尝据说滋味同样美味的驴肉烧。
    “难怪许多外地人慕名而来, 这里的烧鸡、驴肉烧是真的好吃……”张罗伊一个人吃了半只烧鸡,又吃了一个驴肉烧, 肚子吃的鼓起,嘴巴却还是恋恋不舍那滋味。
    “既然你跟端雅都爱吃,要不, 朕让人把人带上?你们什么时候想吃了,就让人给你们做?”
    “可别……”张罗伊连连摆手, 虽然她知道这个时代皇权至上。若是康熙开口, 只是带上个厨子并不是什么大事。但张罗伊并没有因为自己一时口腹之欲, 就害的人不得不背土离乡的癖好。且“这世间好吃好玩的千千万, 臣妾若是遇上个喜欢的就带上, 那得带上多少?”张罗伊轻轻揉着因为吃多了有些胀的肚子, 好笑道。“不过是现在念叨两句罢了。等去了下一个地方, 有了其他美食,奴婢肯定就把这里的烧鸡、驴肉烧给忘到脑后去了。”
    康熙点头,这才不说把厨子带走的话了, 只拉着张罗伊继续闲逛消食。
    直到近亥时,夜市上人影寥寥,该逛的地方差不多都逛了一圈,这才拖着兴奋又疲惫的身躯回到船上。
    因为逛累了,张罗伊只简单洗漱一番,就倒在床上沉沉睡去。
    康熙则让梁九功给沏了一壶提神的浓茶喝下,然后继续回到龙船上见早就候在那里的地方官员……
    “娘娘醒了?”昨晚上逛的时间比较长,张罗伊这一觉睡的比较沉,次日醒来,时间已经过了辰时,外面天色看着却并不怎么亮堂。
    “唔,今天是阴天?”
    冬月点头,“今天一大早这天就阴沉沉的,估计要下雨。”
    “已经下了……”张罗伊从床上爬起来,洗漱之后,换好衣服,本来说想要去甲板上走走,这边步子才迈出去,就感到几滴冰凉的雨水落在了她的脸上,眼睫毛上。
    冬月慌忙将张罗伊拉进屋,然后让人去取雨伞。
    “昨天不是正好买了几把美人伞吗?留着带回去给太皇太后,皇太后还有胤禛媳妇的,你让人收起来,另外三把,取一把来我用,另外两把给端雅,荣安送去。”
    “哎”冬月应了一声,亲自去取伞。
    “额娘,看我们给您送什么来了……”冬月还没回来,端雅、荣安、秀雅三个就先到了,每个人手里一把美人伞。还别说,几个人一道过来看着还怪好看的,走出去妥妥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张罗伊轻笑,“你们这是要来给额娘送这美人伞?那可巧了,额娘昨儿也买了几把。”不过她当时好像把秀雅给忘了,幸亏几个孩子先来了,不然,这伞真送过去,只大格格,三格格有,却没秀雅的……她这事办的就太失礼了。
    “娘娘,伞取来了。”冬月抱着三把伞从外面进来,看到大格格几个放在桌子上的美人伞,愣了一下,笑道,“几位格格不会也是过来给娘娘送这美人伞的吧?那可巧了,娘娘也正要让奴婢给几位格格送去呢。”
    “原来娘娘也买了,早知道这样,我们就不巴巴的当成什么好东西送过来了。”秀雅有些不好意思的道。
    “那怎么能一样,额娘买的是额娘买的,我们送的那是我们的心意。反正我不管,额娘只能用我们送的这把。这可是我们精心选了好久才挑出来的。”三格格上前抱着张罗伊胳膊耍赖。
    “好好好,用你们送的。”说完,张罗伊又笑着照顾三个女孩子去冬月抱过来的三把伞那儿去挑她们各自喜欢的。
    等大格格她们选完,外面雨已经噼里啪啦落了下来。张罗伊带着她们坐在窗前一边品茶,一边闲话赏雨。
    “幸亏如今已经进了十月,若是夏日,这风雨恐怕更大。船恐怕也会晃悠的更厉害。”现在这船虽然也有些轻微晃动,却并不严重,也就大格格这个晕船的,这会儿有些反应。
    张罗伊点头,“是这样”平时在陆地上,不管多大的风雨,只要她们躲在屋子里,风吹不着,雨打不着都不会有什么危险,可是在船上一旦风雨大了,船极有可能有倾覆的风险。也就是她们这个船大,换个小船,这么大的雨此时恐怕已经风雨飘摇了。
    康熙之所以把下江南的时间定在九月,估计也有天气方面的考量。毕竟他们走的是水路,若是盛夏,遇上个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在船上实在吓人。
    “对了,昨儿你们不是跟宣妃她们一起的吗?后来怎么没看到她们?”
    “我们下了船出了码头就分开了……我听宫人说,她们昨天好像并没有在外面多待,只稍微逛了逛就回来了。”
    “为何?”好不容易下一次船,怎么不多逛逛?
    “孩儿听说是四妹妹在小摊子上看上了一些小玩意想买,二妹妹却觉得那些东西太廉价太劣质,入不了眼,然后两人不知怎么就闹了起来,互不相让……”最后弄的不欢而散,“好像您跟皇阿玛出去没多久,她们就回来了。”
    宣妃额娘她们今天之所以没像之前那样过来找张罗伊打叶子牌,估计也是怕在这边碰上尴尬。
    张罗伊点头,心里对于二格格的印象越发差了。本来二格格、三格格都要嫁去科尔沁,张罗伊这次出来其实是有意让两个孩子培养培养感情的。等以后都嫁去了蒙古,可以互通有无不说,有时间也能互相串个门,互帮互助什么的。
    可现在看来这孩子被荣妃养的性子,实在有些骄纵任性了。偏偏这孩子还胸无城府。这样的性子如今在宫里,有康熙、荣妃在身边护着还罢了,等嫁去了漠南蒙古……除非康熙给她身边安排一个能管的住她,还有脑子聪慧的,否则还不知道要闹出什么事情来。
    之前让三格格跟四格格亲近亲近,姐妹俩守望相助的想法,此时早已烟消云散了。
    倒是四格格,这孩子,她之前看着觉得性子有些弱,现在看来,倒也有些自己的脾气。若是能好生教导,将来嫁到蒙古恐怕比二格格过得还要好一些。
    张罗伊脑子里暗自寻思着几个格格的事,由这些格格又想到她们未来的夫婿,想到阿木尔跟班弟。这一路行来,这两个孩子表现都还不错,正好秀雅说到昨晚出去阿木尔、班弟都给大格格、三格格买了不少小玩意,言语间不乏羡慕之意,张罗伊便让冬月又去取了她昨天买回来的饰品跟动物木雕,给她们挑着玩,顺嘴便笑着问了一句,“秀雅想要什么样的夫婿?”
    秀雅摇头,说实话,在这一趟出来之前,她只想要一个身份相当,会把她当做嫡妻敬重的,可是这一趟出来,见识了阿木尔跟端雅,班弟跟荣安之间的相处之后,她好像变得有些贪心了,她也想要一个,能够对她好把她放在心上的丈夫。这于她来说,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毕竟她根本左右不了她的婚事。
    这么一想,秀雅的情绪一下子就低落了下来,“娘娘恕罪。”
    张罗伊摇头,“是我不好,你一个小丫头,不该跟你提起这事。好了,咱们不说这个,来看这个,这几套木雕可是我挑了好久才挑出来的,你们看看喜欢不喜欢……”
    “喜欢,尤其是这个猫猫的,真的好可爱。”
    姐妹三齐齐点头,“可惜当时我们没看到,不然肯定多买几套。”咸福宫的几个孩子打小就都喜欢这些个木雕,泥塑什么的,大格格,三格格房间里,这种摆件已经快没地儿放了,可是下次看到了喜欢的还是想买回去。
    “额娘,我能不能拿两套?”都好可爱,一个都不舍得放弃怎么办?三格格嘟嘴。
    “不行哦,这里面还有给胤祎他们带的呢。都给了你们他们就没了。”
    “好吧”三格格她们只能忍痛挑出一套。好不容易挑完了,想到今天晚上船会在平原县七里铺停靠,姐妹三对视一眼,三格格笑呵呵上前搂住张罗伊脖子撒娇,“额娘,我们今晚能不能再下去逛逛?我听说这个平原县就是历史上汉昭烈帝刘备做过县令的那个平原县呢。”
    “确实是,不过听你们皇阿玛的意思,好像船只只是在平原县短暂停靠,恐怕不会让你们下船。你们要是实在想玩,等过两日到了济南,带你们去看趵突泉、大明湖……”
    “当真?”
    “当真,额娘什么时候还骗过你们不成?再说了”张罗伊笑着轻点三格格额头,“不仅你们想去看,额娘也很想去看看的。”
    大格格,三格格,秀雅几个连连点头,心中对此均充满了期待,然而她们不知道的是,命运的危机与机遇正双双等待着她们的到来。
    第210章 210 210
    *济南
    康熙的龙船要在济南停留的消息在济南传开后, 济南这边得到消息的官员百姓,就在心里或是期盼或是惶恐着龙船的到来。
    期盼,是出于对天子的好奇, 期盼着能见识一下龙威, 惶恐则是有些人心里有鬼,生怕康熙的到来会打破些什么。
    济南西南某处宅子的书房里, 一个身着青灰色长袍的中年男人手负在身后,正不停的走来走去思量着什么。旁边两个老人手在算盘上飞舞, 满头大汗, 似乎正在核算什么要紧的账目。
    须臾, 书房门从外面打开, 一个鬓角霜白的男人匆匆忙忙走了进来,“老爷, 账目可是好了?府衙那边又来人催了……”
    按着行程算,今日下半晌龙船就会到达济南。届时,一些数据, 康熙肯定是要看的,也难怪大人着急。
    “快了, 再等等。”中年男人心里也急, 十月的天气已经有些冷了, 可是他的额头愣是因为着急沁出了层层细汗。不过他也知道, 两位老账房已经尽力了, 再催, 反倒容易忙中出错。“你去跟大人说, 这边差不多要到未时末才能弄出来,让大人先准备其他的。”
    来人看看两位忙的汗都顾不上擦一下的老账房,无奈点头, “那您尽量快一些,大人那边已经让人来催了好几次了。”
    催再多次也没用,要把那么大窟窿抹平,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要怪只能怪大人太贪,但凡他不要贪那么多,但凡他能往京里多打点一点,也不至于这么晚才得到万岁爷会途径济南府的消息。
    师爷腹诽半晌,认命的又继续去看两个老账房忙碌去了。
    与此同时,济南另一处偏僻小巷的一处宅子里,几个一身灰色麻衣打扮的中年汉子正聚集在一起商量行刺‘狗皇帝’的事。
    “‘狗皇帝’第一次下江南,身边跟着的人一定不少,仅凭我们兄弟几个恐怕近不得他的身。”一个人高马大的汉子率先开口。
    “可惜我们得到消息的时间太短”紧赶慢赶也不过赶到这里,三妹因为路上赶路淋雨病了,没能跟来,“若是三妹在,有三妹出手,给那狗皇帝来一出美人计,不怕那狗皇帝不自己送上门来。”另一个汉子接口。
    “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我们还是好好计划一下要如今近那狗皇帝的身才是正经。我已经打听过了,狗皇帝会在济南待一天多,后天清晨离开。我们要想动手,只能在这个时间段内。我还打听到济南府的知府会把狗皇帝和他身边那些人都安排在城南别院那边,那边地形老六熟,也有认识的人,到时候看看能不能混进去。
    另外,作为济南府知名景点,知府大人应该还会带着狗皇帝跟他那些个妃嫔崽子们去参观一下那个什么天下第一泉趵突泉……”虽然他没看出来那个趵突泉有什么好看的。“我们也可以在那边动手。”
    说着,汉子在桌子上铺上一张地形图,几番比划,又在图纸上勾出几个地点,“这里,这里,这里都是狗皇帝一行必经之地,我们也可以在这几处埋伏,打他个措手不及。”但是具体要在哪里动手,他还没有想好,“你们有没有什么想法?”
    “我觉得我们可以兵分两路,双管齐下,老六对城南那边比较熟,又有熟人,就让老六去城南,若是能混到别院去,摸到那狗皇帝跟前,给他来上一刀,一刀就能把他结果了。
    至于我们,我觉得这儿就是一处不错的地方。刚刚来的时候,你们也见了,这儿很热闹,到时候狗皇帝从这路过去趵突泉,肯定有很多愚民去看,会更热闹。这人一多就容易出事,我们找几个人从这里杀出来,不需要费太大功夫就能让这儿混乱起来,到时候剩下的人混到人群里,盯住狗皇帝,浑水摸鱼,放冷箭,肯定比都冲出去刺杀强。
    退一步,就算我们这边失败了,也还有老六那边,总不能狗屎运的都让狗皇帝逃了去。”
    汉子话说的操,理却是这么个理,且他们匆忙布置,也实在想不出什么更好的计划,领头人想想就同意了,只是将具体计划又细化了一些,然后便各自准备了起来。
    申时初,载着张罗伊等人的船队在济南码头靠岸。
    “额娘,要下船了。”
    张罗伊点头,扶着夏月站在船头极目望去,只见原本应该熙熙攘攘的码头上,此时旌旗林立,从码头到一眼看不到头的路两侧,全都里三层外三层站满了肃然而立的将士,百姓被远远的隔在隔离带之外。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康熙一身龙袍带着梁九功在张罗伊前面下船,码头上乌压压直接跪倒一大片。
    山呼海啸般的呼喝声从下面传来,震的张罗伊耳朵嗡嗡响。
    不过这种场景,也确实够震撼,就是张罗伊这种可以说没什么权利欲望的人,此情此景之下也忍不住从心底油然生出几分豪气来。
    难怪权利祸人。
    张罗伊摇摇头,稳住心态,笑着扶着夏月在众人的呼喝声中继续往下走。
    路上跟荣妃、宣妃等人碰上,一行人按着品阶依次下船上了济南府知府派来迎接她们前往别院的车辇。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