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周氏盯着她神情有些古怪,“你到底是不是我亲生的?”又道,“自从你被救回来后,我愈发觉得你不像我亲生的。”
    林秋曼:“……”
    周氏嘀咕道:“跟换了一个人似的,胆子越来越大,性子越来越野。”
    林秋曼无比坦然道:“不若阿娘也同我做个滴血验亲什么的?”
    周氏不高兴道:“你别岔开话题。”
    林秋曼忽悠她道:“由此可见韩家那三年把我磋磨成了什么样子。”
    这话把周氏给扎了一下。
    林秋曼继续忽悠,“我投湖到鬼门关的时候,有小鬼儿问我甘不甘心就这样死了。我说不甘心,若能重来一次,定要活得洒脱,为所欲为,结果我命大被捞了起来。”
    周氏没好气噎她道:“这都是报应,当初是晋王把你捞起来的,这回他又得把你扔下去了。”
    林秋曼被噎住了。
    周氏糟心道:“你说你俩不是孽缘是什么?”
    林秋曼默默地扶额,这么一说,他俩好像还真的挺有缘分。
    晚上林文德回来,一家人在饭桌上把事情说开了。
    林文德露出要死的表情,指了指她道:“你让我说你什么好呢?”
    徐美慧也焦虑道:“晋王府跟韩家是不一样的,若说韩家是大郎的错,那晋王府可是二娘你自个去招惹的,如今闹翻了,又要如何收场?”
    林秋曼看向林文德,提醒道:“若晋王找上大哥,请务必跟我说一声,我好想对策应付,切莫背地里跟我使坏坑我,不然的话,谁都别想有好日子过。”
    徐美慧不高兴道:“二娘这话说得委实难听,若晋王真有什么命令落下来,你一介女流,又拿什么去与他抗争?”
    林秋曼:“我自有我的法子,大嫂无需操心,只管同我说清楚便是。”
    林文德发牢骚道:“这两年的日子委实难过。”
    林秋曼:“开春阿姐一家就会进京来了,姐夫任礼部郎中,到时候你们俩可以说说话。”
    林文德面露愁容,“四郎不进京还好,你跟晋王闹了矛盾,最后遭殃的还不是我们。”
    林秋曼:“……”
    林文德实在没有胃口,忧心忡忡道:“晋王这人喜怒不形于色,他想要什么得不到,在你林二娘身上栽了跟斗,自然不会善罢甘休的。”
    “我清楚。”
    “你清楚就好,我仰人鼻息,若是其他人,还能找人脉使把劲,那晋王府却是没法去啃的,只能靠你自己周旋,若你有手腕,那是你的造化,若你没能熬得过去,也怨不了谁。”
    “不管往后结果如何,我都不会埋怨大哥的。”
    “明天我得去祠堂里拜拜。”
    “……”
    与此同时,他们嘴里的祖宗正坐在书房里翻阅公文。
    吴嬷嬷已经把事情跟老陈说了,老陈心里头愈发忐忑不安,皱着眉头道:“你看郎君这模样,像是不高兴的样子吗?”
    吴嬷嬷忧心忡忡道:“吃不准。”
    老陈毛躁道:“郎君对感情方面的反应是非常迟钝的,当初对林二娘也是磨叽了许久才下定决心与她往来,这会儿断了,他怕是还没反应过来。”
    吴嬷嬷:“……”
    老陈:“可愁死我了!”
    吴嬷嬷发牢骚道:“林二娘那性子实在是野,刚烈果决,说翻脸就翻脸。这样的女郎,不管是哪个郎君遇到都是会吃亏的。”
    老陈重重地叹了口气,“跟下面的人打声招呼,都把皮绷紧了,别出差错。”
    不一会儿书房里传来声音,老陈道:“我去。”
    他推开房门走了进去,李珣抬头,“给我弄壶饮子来,有些渴。”
    老陈应了声,只消片刻便送来清热的菊花饮子,温度刚刚好。
    李珣伸手接过,抿了一口,忽然说道:“不甜。”
    老陈愣住。
    李珣:“添些蜜进去。”
    老陈忙吩咐仆人去取蜜,心里头直犯嘀咕,他平日里极少吃甜,只怕心里头是不痛快的。
    稍后蜂蜜取来,老陈添了不少进去,又给李珣倒了一杯,结果他还是觉得不甜。
    老陈索性倒了半罐。
    甜得发齁。
    李珣尝了一口,露出无法忍受的表情,说道:“罢了,不得劲儿。”
    老陈小心翼翼道:“郎君回来后一句话都未曾说过,老奴很是担心。”
    李珣做了个手势,他又去换了一壶饮子来。
    接连喝了两杯后,李珣才道:“一个不识趣的女人罢了,何必放到心上。”
    老陈忙附和,“确实不识趣。”
    李珣淡淡道:“别惹我心烦。”
    老陈立马闭嘴,李珣继续道:“元宵节全城百姓看花灯,万不能再像去年的中秋那样扫兴,今晚得熬晚一些。”
    老陈欲言又止,又怕惹得他不快,只得默默退下了。
    李珣熬到子夜时分才去歇息,白日里劳累了一整天,一沾枕头就睡熟了,一觉到晨钟响起才醒来。
    他在床上坐了会儿,又跟往常一样,机械化起床。
    吴嬷嬷进来服侍他洗漱更衣,他穿了一身轻便的衣袍,去院子里练剑。
    老陈站在一旁伺候,李珣练了莫约两刻钟左右才作罢。
    出了一身汗,整个人都清爽不少。
    热水已经备好,李珣沐浴梳洗,穿着亵衣出来神清气爽。
    吴嬷嬷怕他凉着,忙拿外袍替他披上,并取来干帕子给他绞头发。
    见他精神抖擞,吴嬷嬷笑道:“看样子郎君昨夜睡得还不错。”
    李珣“唔”了一声,清隽的眉眼里瞧不出丝毫不快。
    在某一瞬间,吴嬷嬷不禁生出几分错觉,就仿佛林二娘压根就未存在过似的,因为她没在李珣身上发现丝毫有关她的痕迹。
    被他抹杀得一干二净。
    按部就班去政事堂,李珣像一具没有情感的机械,忙碌于各种琐碎事务中,认真且专注,兢兢业业,仿佛不知疲惫。
    这样的状态持续到了断的第三日时,朱家院那边送来了账目明细和租金钥匙等物,请晋王府派人去验收。
    老陈把那些东西呈给了李珣,当时他的脸色仍旧很平淡,老陈硬着头皮道:“那边已经把院子空置出来了,殿下什么时候得空去看一下。”
    李珣“嗯”了一声,边翻书籍边道:“明日休沐过去瞧瞧。”
    老陈退下了。
    李珣看了会儿书,视线落到账簿上,拿起来随意翻了翻。
    往日他送过去的东西几乎都在,全部记得清清楚楚,一笔笔一件件,都还回来了,像是莫大的讽刺。
    那人从一开始就保持了距离。
    李珣无趣地搁下账簿,又喝了两杯饮子,一点都不甜。
    次日老陈陪同他前往朱家院收房,走进院子,里头干净整洁,空旷幽静,先前被改变过的地方全都恢复了原貌。
    李珣站在院子里,似乎到现在才恍然发现,那人已经走了,真的已经走了。
    他在树下站了许久,周边清净得过分。
    明晃晃的太阳照在头顶,树枝上开始抽出新芽,又将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他抬头仰望,微风拂面,夹杂着春的暖意,他却丝毫感受不到温暖。
    似想到了什么,他忽然伸手在阳光下晃了晃,骨节分明的手指修长有力,想抓握住什么,却只有空虚。
    喉结滚动,胸腔里被压制许久的情绪一点点蔓延滋生,如野草般裹住了他的心脏,开始泛起疼来。
    一针针,一寸寸。
    那种失落的孤独感带着令人窒息的厌倦侵入他的每一个毛孔,然而可笑的是孤独原本就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啊。
    做了几天李珣,他差点都把李兰生给忘了。
    似想到了什么好笑的事,他缓缓抿嘴笑了笑,腼腆的,矜持的,端方内敛的,看不出悲喜。
    “我想一个人待会儿。”
    老陈和家奴默默地退出院子。
    李珣独自走进林秋曼住的那间厢房,桌上整齐地摆放着他曾送她的东西。
    那只走马灯她可喜欢了,却没有带走。
    盒子里的那条发带是他中秋送的,她只用过一次,还是去相亲见窦七郎。
    还有那箱二指宽的大金镯子,他曾嫌她俗气,结果她只是说说而已。
    原来对于他,她都只是说说而已。
    李珣缓缓坐到桌前,轻轻扭动走马灯上的机械发条,嗒嗒声响起,烛火未燃,并没有满室星空,只有无边寂寞。
    他静静地听着那规律的嗒嗒声,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不知疲惫。
    外头的清风吹得檐下风铃叮当作响,他默默抬头张望,俊逸的脸上罕见的露出几分寂寥,眼眸深深,神态如枯井老宅。
    这才是他原本的模样。
    循规蹈矩的,克己慎行的,好似一座生来就被抛弃的孤岛,无人走近,更无人登陆倾听,独自守着那片无边虚空,习以为常。
    嗒嗒声不知在什么时候停了,风铃声静止下来。
    李珣依旧仰望,目光空洞洞的,毫无焦距。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