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十五
    听完孙明的复述,展峰把盗尸案的卷宗调出,仔细翻阅了一遍。
    事发殡仪馆就建在龙阳山脚下,开放式,无围墙,自北向南共三排六栋建筑:第一排为东西走向的焚尸间;第二排是一栋三层行政楼,尸体登记、办理火化证、人员办公都在此处;第三排为南北排列的遗体告别厅,按面积从大至小,分别命名为松鹤堂、怀远堂、告思堂;厅西侧是一间厂房式建筑,这里就是失窃地——尸体冷藏间。
    尸体冷藏间南北长,东西窄,面积约300平方米,内置冷柜八组,每组可冷藏尸体16具,有东、西、南三个进出口。
    东口,为双开铁门,与遗体告别厅相连。通常殡仪馆火化都是在早上,所以该出口过了中午,就会被锁死。
    南口,为铁皮防盗门,从该门进入是遗体化妆间。化妆间与冷藏室相通,参加遗体告别的尸体,从冷柜取出后,需经化妆师美容,才会推入告别大厅。因此,这扇门只有化妆师可以打开,与东口一样,只要没有出殡事宜,门也会被锁死。
    西口,安装的是双开大铁门,高4.5米,宽3.2米,是三个门中最大的一扇。门口有一条宽约3米,呈南北走向的水泥路,路旁就是龙阳山。这个口之所以留在山脚的背阴处,是因为它是运送尸体的唯一进出口。每天收尸车拉到尸体,会直接开到西门口,值班人员在做完登记后,把尸体卸下,送入冷藏柜中。按照中国人的习俗,人死后三日才会出殡,所以通常每具尸体都会在冷柜中暂存2~3天。
    展峰在查阅收尸记录时发现,该殡仪馆每日的收尸量约在6~10具,最多的一天,共收了15具。
    工作人员陈军(已解聘)的口供上说:殡仪馆从早到晚都有收尸车进进出出,冷藏间的后门(西门)很重,不费大力气根本推不开,门上装的是老式插销锁,因室内环境潮湿,经常被锈死,为了运尸方便,后门几乎不锁。
    中国人对死亡有着莫名的恐惧,别说在夜里,就算是在白天,也不会有人想着去殡仪馆瞎溜达。出于经费考虑,殡仪馆从建馆之初就只有一人守夜。守夜人名叫曹大毛,三十出头,sd省和阳市苗牙子村人,早年随母讨饭流浪至此,后走投无路,经人介绍在馆内当起了守夜人。案发时,警方推断,尸体是在夜间被盗。因此,曹大毛负主要责任,事发后该人已被辞退。
    展峰翻阅曹大毛的口供,其中一句话引起了他的注意,当民警问起最近一段时间有没有发生异常情况时,曹大毛回答:“好像,没有什么印象。”展峰把笔录递给司徒蓝嫣。“你读一下,我觉得这个曹大毛有问题。”
    司徒蓝嫣通读几遍笔录后,看向展峰。“在回答关键问题时,曹大毛用了‘好像’‘可能’‘也许’等模糊字眼,这是一种内心不确定的表现。”
    “他是不是有可能知道某些情况,只是没有如实告知?”
    “有很大的可能,当时这件事直接影响到他的工作,但现在过去了几十年,该放下的思想包袱或许早已放下了。”司徒蓝嫣建议道,“我看,我们有必要再见一见这位守夜人。”
    曹大毛被辞退后,回到了户籍地sd省和阳市,在当地县殡仪馆工作至今。如今他已年过花甲,在顾台县殡仪馆从事的是保安兼守夜人的工作,也算是重操旧业了。
    从他那件已洗得褪色的保安制服不难看出,他还在贫困线上挣扎。专案组没给他任何心理准备,直接把他堵在了保安室里面。专案组说明来意之后,没想到这个曹大毛竟吓得浑身颤抖,不知所措。
    展峰掏出1000元现金放在他的面前。“不用害怕,我们此次前来,只是想问你一些事情,如果你能提供有价值的线索,这些钱就归你!”
    自打钱被掏出的那一刻,曹大毛的目光就一直在上面打转,他的喉结不停地蠕动,半天才说道:“各位领导,你们想知道什么?”
    “关于二十多年前的盗尸案!”
    “二十多年前?盗尸案?”曹大毛浑身一抖。
    嬴亮上前一步。“你就是因为这件事被解聘的,你不会不记得吧?”
    曹大毛哼了一声:“我怎么可能不记得,我就是死,都不会忘记这件事。”
    “实不相瞒,我们正在查这起案子,有些情况找你核实。”展峰说道,示意曹大毛坐下说话。
    曹大毛掏出一支渡江点燃,情绪安定下来:“你们想知道什么?”
    展峰问:“那天尸体是怎么丢的?”
    曹大毛沉吟片刻,摇头道:“实话实说,我真不确定。”
    嬴亮不快地说:“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什么叫不确定?”
    曹大毛把烟屁股塞进半截易拉罐中,长舒一口气:“既然都到了这份儿上了,我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当年我确实没说实话。”
    展峰平心静气地说:“现在说也不晚!”
    曹大毛点点头,开始讲述起他的故事……
    “我父亲死得早。家里兄弟姊妹虽然多,但中用的没有几个。俗话说,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三个姐出嫁后,就剩我和母亲相依为命。由于家中没有顶事的男丁,村里的老光棍闲来没事就欺负我们娘儿俩,母亲一气之下,就带着我外出谋生路。
    “想想那十来年,过得是真苦。全国经济都不好,很多人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我给人扛麻包时,认识了一个工友,他告诉我,有个来钱快的活儿,问我愿不愿意去。我一打听才知道,是帮殡仪馆扛尸。
    “起先我还比较瘆得慌,可回头一想,饭都快吃不上了,哪儿还能管那么多。20世纪80年代末,正好赶上殡葬改革,殡仪馆急缺人手,我报到的第一天,就被拉上了灵车。
    “早前没有水泥路,收尸全靠两条腿,体力不行,干不来这个活儿。可那时候人都比较迷信,就算开再高的价,也没几个年轻人愿意去吃死人饭。像我这种傻乎乎自投罗网的,掰着指头数,也就我一个。
    “带我的师傅叫管建军,我喜欢喊他老管。他五十多岁,当过兵,也打过仗,他告诉我没事,他身上阳气重,就算发生了啥,他也能给我扛过去。我从小就崇拜当兵的,跟他干,我心里踏实。
    “回到家,我手里握着3元钱(大约相当于现在200元钱的购买力),心里想着这十多年在外漂泊的心酸。这时,恰巧母亲挎着竹筐从门外走来,筐里除了干粪什么都没有。
    “我是家里唯一的男丁,快30岁了,一无所成,成家立业不敢想,可给母亲养老送终是我的责任。我觉得老管有一句话说得对,有钱能使鬼推磨,没钱神仙都难过。与其被饿死,还不如做个饱死鬼。想通了,第二天一早我就去殡仪馆找老管趴活(扛尸体)。
    “和老管搭伙干了四年,我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会亲自给他收尸。他家里人说他是突发脑溢血,没抢救过来,他老说他命硬,可最终还是没逃过一劫。
    “他们说干我们这行短命,会损了阳寿。他们还说,自古至今中国人都讲究入土为安,我们把人家的尸体给烧了,定会惹来灾祸。
    “有老管在,我还对此嗤之以鼻,可后来他都被克死了,我是说什么也不愿意再做收尸的活儿。跟殡仪馆领导软磨硬泡后,就让我当了一名守夜人。
    “咱中国人始终还是觉得殡仪馆是个不祥之地,除非逼不得已,不然谁愿意来啊。白天都看不到一个人,更别说晚上。我强烈要求招两个守夜人,馆长告诉我,能干就干,不能干就滚蛋。因为这事,我和馆长闹得很不愉快,说真的,要不是我母亲生病,每天都要花钱,我真就拍拍屁股不干了,可后来一想,我是拉屎拉到裤裆里——跟狗赌气呢,一个人就一个人,工资虽不高,那也比起早贪黑的工人强。
    “殡仪馆建在山脚下,一盏路灯都没有,到了晚上一片漆黑,扔棍子都打不到人,我值班的屋就给装了一盏50瓦的灯泡,干了段时间,我自己都觉得心里瘆得慌。
    “值班规章要求晚上必须巡视。头几个月,我还拎着煤油灯出去转悠转悠,可后来一琢磨,殡仪馆里除了花圈、纸钱,啥也没有,就算有小偷晚上敢来这里,他又能偷啥?难不成偷个死人回去?
    “自打那以后,只要馆长他们下班,我就去墓地拎两瓶供酒,喝晕了就睡。这样的日子过了很久,也没出过啥事。直到有天晚上我从墓地回来,看到一个男的在殡仪馆里鬼鬼祟祟,我悄悄走到他身后,一把把他摁住,问他是做什么的。
    “他告诉我说,他是外地人,跟别人干架,被人追到了山里,见这边亮着光,就跑了过来。听他这么一说,我才发现他身上有刀伤,我看他样子狼狈,就把他带进小屋,用孝布帮他简单地包扎了一下。
    “他告诉我他姓黄,叫黄虎,北方人,家里兄弟姊妹多,吃不上饭,很小就出来闯社会,闯了很多年,也没混出个名堂。今晚被砍是因为他老大让他去顶个锅,他不肯,于是就和他老大闹翻,干了起来。
    “我一听,他的经历比我还惨,于是就动了恻隐之心,留他住下来躲几天。白天我把他锁屋里,晚上值班时,我俩就一起去墓地拎供酒,天天喝得昏天暗地。黄虎酒量很好,每次都是我喝得晕头转向,他还跟没事人似的。人都说酒品如人品,从他喝酒从不耍赖这一点来说,我觉得他是个相当够意思的人。
    “他在我那儿待了快一个星期,身上的伤痊愈后,我俩喝了最后一顿酒。那晚我喝得五迷三道,黄虎告诉我,他要趁着天黑跑路,他怕时间长了他老大会找过来。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虽说有他,我晚上不再无聊,可我也不能把人家圈在这里不是?想着以后晚上又是孤家寡人,心情郁闷的我又闷了一瓶。一觉睡到天亮,睁眼时,黄虎已没了人影。
    “半年后,殡仪馆来了很多警察,说是冷柜里丢了一具尸体,而这具尸体还是一起命案的被害人。
    “我当时就有点蒙,谁没事偷尸体做什么,当警察找我问话时,我心里也在怀疑是不是黄虎干的,可一想黄虎为人不错,如果真是他干的,那天晚上就能下手,干吗要等一个星期。况且他没事偷一具尸体干啥,这不闲的吗?因为太多不确定,警察给我做笔录时,我就没说这事。我认为尸体没了,有可能和馆长有关系。”
    听到这里,展峰奇怪道:“为什么会怀疑馆长?”
    曹大毛咧开黄牙笑了:“你们不知道,当年虽施行了殡改,可还有人钻窟窿打洞想土葬,平头老百姓,偷埋也就埋了,可有正经工作的,需要火化证办各种手续。据说只要认识馆长,就能找尸体顶包开个火化证出来。
    “殡仪馆经常会收到一些被遗弃的、拾荒的、要饭的,常年找不到下家的尸体。按规定,此类尸体在冷藏一段时间后,就要集体火化,只留存骨灰。如果有谁需要火化证就可以操作。我一度怀疑,被盗尸体就是被顶包了。而且没有馆长点头,谁都不敢干这个事。
    “怀疑归怀疑,我也没把事给捅出去,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可我没想到的是,馆长恩将仇报,把屎盆子都扣到了我的头上。
    “我就一守夜的,冷藏室的大门钥匙我又没有,常年不锁也是历史遗留问题,跟我有什么关系,可无论我怎么解释,馆长就一口咬定,这个黑锅必须让我背。我心想,既然你不仁,也别怪我不义,临走前我跑到民政局,实名举报馆长倒卖火化证。举报完了,我就带老母亲回到了老家。到了今天,我还是觉得,尸体被盗要么跟黄虎有关,要么就是馆长捣的鬼。”
    展峰跟隗国安说了两句话,隗国安拿出了绘画工具,问曹大毛:“黄虎长什么样子,你还能回忆起来吗?”
    “他跟我在一起住了七天,他的长相我还有些印象。”
    侦办陈年旧案与侦办现发案件,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能否挖掘出更多的细节。黄虎这条线索是首次浮现,说不定,它就能成为破案的关键。
    隗国安不敢怠慢,把曹大毛带进了一个房间,经过足足两个小时的询问、回忆、修改,他终于画出了一幅黄虎的肖像画。
    虽说曹大毛一口咬定,这幅画与黄虎几乎一模一样,可隗国安心里还是没有底,因为人的长相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改变,时隔这么多年,谁也不好说黄虎最终会是个什么样子。而这幅画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他也不清楚。可他觉得,既然是展峰让他画的,那就一定有画的道理。
    大伙让曹大毛去休息,专案组众人聚在房间里,面对那张肖像画。
    展峰看着肖像画。“馆长用尸体顶包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毕竟是关乎命案,作为一馆之长,不会不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
    “黄虎的一些说辞根本站不住脚。他说是被人逼进了山里,可曹大毛后来并没有看到有谁追过来。殡仪馆建在深山老林里,距离市区还有段距离,不管有多大的仇怨,都不可能在那里约架,除非另有目的。”司徒蓝嫣对展峰的说法进行补充推论。
    “他为什么没有马上下手?我的看法是冷藏室有一百多口冰棺,逐个拉开确认,需要大把时间。找到尸体后,如何顺利地运出去,也需要考虑周全。”展峰道,“黄虎应该就是那个盗尸者。”
    “偷尸体图什么呢?莫非是嫌疑人?”嬴亮灵机一动。
    “绝对不是。按时间顺序,该死者是第六个被害,如果是为了掩盖罪行,也不至于等到案发后好几年才下手,九起案件仅有一起的尸体被盗,纯属个例。”展峰马上否定了这个猜想。
    “莫非是受害人家属亲朋?如果是这样,为什么不报案?他们在担心什么?”司徒蓝嫣也陷入沉思。
    “是不是知情人?这个人必然也是个油耗子,干的都是偷鸡摸狗的勾当,为了防止揪出萝卜带出泥,自吃哑巴亏,把尸体偷走安葬,好像也能说得通。”嬴亮又有了一个猜测。
    “黄虎这条线索,暂时放上一放。我们先回中心。”一时寻不出头绪,展峰很快做出了决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