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武争锋 第1258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平民着麻衣戴孝,将士着白袍白甲。
    处处哀歌喑哑,长歌当哭。
    城外荒原之上,已是架起了一座座的高塔。
    乍看之下还以为是木质,竹质的哨楼,临近看的人,却是一个个都被吓得不轻。
    只见一座座靠在一起,垒起来足足比洛城的城墙还要高的,居然都是——担架上的尸体!
    虽然每一具尸体上覆着白布,但从白布之下露出的残肢断臂,依旧显得无比狰狞,足见昨日洛城之战的残酷程度。
    而且这样以担架搭起来的尸塔,不是一座,而是成百座,上千座,近万座!
    根据国别,宗门进行分布,但这些都只是少数,至于大部分的尸体,都因为大能出手的缘故,残破到不能分辨。
    一眼望去,密密麻麻地看不到尽头。
    “这……这洛城之战得死了多少人啊?”
    “太……太可怕了吧?”
    即便是手刃千人万人的强者,看到这一幕,也会觉得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更不要说高高兴兴,主要赶到洛城就是来看秦枫大婚的百姓们了。
    甚至有成年男子直接吓得瘫在了地上,小便都失禁了。
    至于小孩更是吓得连连痛哭。
    “这尸体就堆在这里……”
    “该不会是要直接火化吧?”
    仅阵亡者就将近一百万,根本不可能拿出这么多的土地来埋葬这些忠魂。
    也不太可能将尸体送回故土安葬,这么多的尸体一旦发生了疫病,恐怕整个中土的人都要遭殃……
    这样的情况之下,火葬之后骨灰归乡,就是最适宜的方式了。
    “但是中土人族一向讲究入土为安,尤其是儒家此役也有很多儒生阵亡……”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活着的时候都不可轻损,何况是死后?”
    “火葬恐怕会让他们难以接受吧?”
    正当众人议论纷纷之时,忽地城内三声炮响,“咚咚咚咚”的战鼓之声震天响起。
    洛城的城门缓缓从内被推了开来,一人银发如瀑,外罩儒袍,内衬银甲,健步在前。
    在他的身侧,一名容颜清丽的女子,身穿曳地素裙,胸佩寄寓哀思的白芷,徐徐而出。
    在他们身后,镇国武圣,宗门掌门,世家之主,诸侯名将,儒门名宿,皆在其中。
    所有人一身缟素,皆戴皂白头巾,人人面色肃然,缓缓而出。
    “嗡嗡嗡”的螺声哀声响起,长歌当哭,瞬间弥散在整个洛城的上空。
    “国葬开始,送英魂!”
    第1508章 祭英魂文
    全城举哀,哭呛之声,直上云霄。
    在秦枫与帝女身后,跟随的众人亦有无数人抹着眼泪。
    一身雪白的秦枫缓缓走到会场最中央,与一干强者皆在搭起的简易高台之上站定。
    数百万还活着的人族将士,静静地立在寒风之中,目送着躺在尸塔里的袍泽战友。
    一天之前,他们还是自己活生生的袍泽亲朋,师兄师弟,甚至父子兄弟。
    一天之后,层层尸塔,如通天之塔,已将他们阴阳永隔。
    数百万大军皆是白盔白甲,按照阵营,国别立定,仿若是覆在荒原上一眼望不到头的深雪。
    无人说话,甚至肃穆地连表情都没有,只有怪风飒飒作响,从城门洞里穿过残破的都市,席卷到这里。
    明明是正午时分,在这遍布尸塔的荒原之上,却让人如坠冰窖中一般,感到彻骨的冰寒。
    秦枫抬起头,看了看天空日渐行上中天的太阳,缓缓取出一封白绢帛书,清了清嗓子,却依旧难掩自己的悲痛情绪。
    “武历一零一八年二月二十日,群妖跳梁,侵我中土,一夕之间,国丧近半。”
    “幸有义士慨然,以匹夫之身,补天道之阙,捐躯赴中土之难,虽九死其尤未悔。”
    “其英魂上感皇天,下达后土。余虽为渑池盟主,亦羞愧而自惭,乃衔哀致诚,撰写此文,祭告百万英魂。”
    秦枫扬起手来,祭文蓦地就迎风而舞,“哗啦”一声,墨迹如龙,浩然正气激荡四野。
    白绢化为横幅长龙,扭曲盘旋而上,越天而舞。
    旋即立在秦枫身后,一身黑袍的秦傲面色肃然,手中宝册散发出黑白两色光华,如腾龙席卷而上。
    当即,白绢之上,无数名姓如墨点泼在白绢上,密密麻麻地显露出来。
    祭文开头之后,当首第一个名字就是“故秦国太尉蒙义重”,其下密密麻麻的名字。
    所有死难者的名字,竟是无分贵贱,无论是将相王侯,还是平民百姓,竟是无一疏漏,悉数其上。
    须知,中土长久以来的观念,都是尊卑有别,所以“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秦枫这样对于每一条生命的珍视,于无声处温暖了大多数遇难者家属的心伤。
    毕竟大夫也好,将领也罢,跟数以百万计的遇难者比起来,终究不过是少数中的少数。
    白绢化龙,横空而舞。
    秦枫的声音,带着悲怆徐徐响起。
    “昊天不吊,天妒英才,茕茕而遗生者于世。”
    “前赴者英魂不灭,光耀千古,永垂万世。”
    “后继者当励当勤,平靖妖祸,早传捷报!”
    “仅以此祭文,通达天道,为英魂引路!”
    白龙猎猎,闻得秦枫的话,如是听懂了一般,终是升天而走。
    秦枫抬起左手悬于胸前,肃声道。
    “默哀致敬!”
    一时间,天地肃杀,仿佛连天空上偶尔掠过的飞鸟,都被这悲戚气氛感染而噤声。
    旋即,秦枫掌心抬起,武力化为滚滚雷霆,在所有人震惊的目光之中,无数道雷霆整整齐齐地轰击而下,点燃了每一座尸塔。
    雷火霎那点燃了尸塔,瞬间化为荒原之上,熊熊燃烧的无数巨大火炬,滚滚黑烟冲天而起,仿佛无数条黑龙通天彻地,亢龙归于天上。
    在场几乎所有的生者,都有袍泽亲朋丧身在妖族入侵之中,此时此刻,哀从中来,嚎哭之声顿时盈野。
    忽地,皇甫奇,张泽沐领着稷下学宫儒生齐声吟诵了起来。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其声悲凉,如易水寒意刺骨,吟诵的正是秦枫在洛城之战时逆转生死的儒家禁忌战诗《国殇》。
    不同的是,他们只是吟诵了文字,并没有注入念力,只是纯粹以这篇悼念战场英魂的诗文,表达对逝去同窗们的哀思。
    与此同时,诵经之声,又在荒原另外一侧徐徐响起。
    其声暗哑晦涩,远不如儒生吟诵的清凉,但悼亡之意,却是有增无减。
    只见近万名鬼道弟子,盘腿而坐,口诵鬼道中为亡魂化解戾气的《轮回经》,以及《鬼道度人经》。
    经文阵阵,与儒家诗文连成一片,韵律声声,与熊熊烈焰,浓浓黑烟,交织辉映。
    没有人提儒家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损”,也没有人提鬼道的“完尸入葬,以待轮回”。
    因为秦枫的仪式感太强了,祭文为引,天雷为火,魂灵归于天道,岂不是比入土更加神圣?
    国葬与祭祀仪式,从午时到申时,整整两个时辰,从中午直到日落西沉方才结束。
    死难者的亲朋好友将骨灰装用陶罐装回去一些,收拾一些当年遗物,就当作纪念了。
    至于战场留下的数量比人族将士还要多得多的妖族尸体,秦枫也网开一片,允许投降的妖族去认领安葬,无人认领的集中火化。
    既没有让他们曝尸荒野,也没有像妖族那样,将人族将士的遗体作为食物。
    其实妖族,尤其是很多妖圣,妖神的尸身,不仅是炼器的好材料,有些血肉还可以作为堪比天材地宝的滋补圣品。
    但秦枫在至圣之路时接受了孔圣的“仁义”思想,谁也不愿意战死之后,尸身还被人当作滋补圣品和炼器材料。
    而且这些妖族强者,其实往到底说,不过是各为其国,各为其族,即便是失败者,也是值得尊敬。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也是秦枫给这些侵略者比较体面葬礼,还军法处置了好几个盗尸者的缘故。
    申时之后,黄昏将至,整个洛城的人,都不约而同地朝着城外的大泽圣院赶去。
    在那里,红装遍地,家家户户都贴着大红的喜字。
    牵着红绸花的孩童,满街跑着,向负责布置的大人们讨着喜果来吃。
    大人们也不吝啬,往往一抓就是一把,却也须得孩子们说上几句“祝秦圣新婚快乐”,“白首偕老”之类的吉利话方才让这些小捣蛋鬼们满载而归。
    几乎就像是走进了另外一个世界,仿若残酷的战争早就已经结束了一般,整个城市里都沉浸在了另外一种与之前截然不同的气氛之中。
    只听得远处大泽圣院外的圣道碑下,有人兴奋喊道:“酋时已到,恭迎秦圣!”
    第1509章 十里桃花
    英俊少年,银发如雪,坐于玉骢之上,锦绣大红吉服,引着身后的队伍,从圣道碑下徐徐出发。
    绵延十里,皆是载着红绸箱柜的骏马,清一色白马红花,吹吹打打,徐徐而来,热闹无比。
    道路两侧,树木皆是披挂红绸,下铺红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