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武争锋 第247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话音刚落,众人只听得中庭传来落叶沙沙而落的声音,一开始还是稀稀疏疏,如雨打芭蕉……
    紧接着竟是如同万壑松涛,如山呼海啸一般!
    不止是儒馆里的人,整个大泽县城的人都听到了这奇怪的落叶声音!
    无数的人纷纷朝着儒馆赶了过来!
    所有宴会上的儒生都是面带惊惧之色!
    秦枫竟然说出了大道之音!
    他的一首诗居然就引发了几百年来从没有人引发的大道之音!
    “啊!”
    席上忽地一声惨叫,孟学士双手捂住天灵盖,嚎叫着倒下下去!
    秦枫引发的大道之音就是最强的浩然正气!
    这孟学士虽然还是儒生,在这个儒道小世界也拥有识海!
    但自私自利,蝇营狗苟已产生了心魔业障!
    此时在浩然正气面前瞬间识海破碎,惨叫着昏厥过去!
    紧接着又是十几声惨叫,与孟学士合谋准备打击秦枫师徒的儒馆教师接连惨嚎着倒了下来!
    这些人的识海全数破碎,喋血酒宴之上!
    其余的儒者也是面如土色,两股战战,险些站立不住了!
    清水文宴之上十几名心怀恶念的儒馆教师惨叫喋血!
    儒馆中庭之上,前来观看这一奇观的民众却是越来越多!
    几乎每个大泽县城的人都知道树夫子的传说!
    究竟是何人引发了大道之音!
    “还不是一般的大道之音!”
    “居然让中庭的数十棵树夫子一齐晃动,树叶全部落尽!”
    “这简直就是当年那位大儒复生!”
    又有人惭愧地说道。
    “我只道树夫子不过是人们开玩笑的传说,谁知这世上竟真有儒家大道!”
    “看来以后行事还得循规蹈矩一些了!这世间真是有儒家圣道的!”
    就在所有人猜测引发这异象的人是儒馆的哪一位夫子时……
    只见一抬四人轿子从人群中穿了出来,一名身穿大红官服的官员跨了出来!
    才到儒馆门口,就对着院内拱手拜道。
    “不知大儒在此讲学,学生姗姗来迟,请您恕罪!”
    宴会上众人听得这话,都是一阵惊愕。
    知县大人还以为来讲学的是大儒,要是他知道引发这异象的只是大泽乡的夫子秦枫……
    这整个儒馆的面子要往哪里搁啊!
    第0304章 秦师!
    就在儒馆众人不知该如何是好时,一道苍老的声音从儒馆内传了出来!
    “县令大人请回吧,引来大道之音的乃是大泽乡的秦夫子……”
    “明日秦夫子将在学院中庭开坛讲学,到时请您莅临指教!”
    顿时所有围在儒馆附近的人都惊呆了!
    “大泽乡……那不是今年出了县试茂才的乡吗!”
    “大泽乡的夫子,他……他就是那位茂才的老师!”
    “他虽然是一介乡间的夫子,居然能讲出大道之音!”
    “难怪县试他的弟子落榜,连老天都会责罚那三位考官!”
    县令闻言,对着儒馆内的方向深深拜了一拜道。
    “秦夫子,学生明日再来聆听您的教诲!”
    县令大人口称学生,毕恭毕敬地告退,顿时又惊住了一大批围观的群众。
    县令走了,儒馆里的鸿门宴也散了!
    只可惜十几名对秦枫师徒心怀恶意的儒馆教师,识海碎裂,即便不死,也将体弱多病,长年卧床!
    当晚,一把岁数的县学儒馆学正,求见秦枫。
    为孟学士想打压秦枫师徒的事情向他道歉。
    并正式邀请秦枫在县学任教,出任副学正!
    秦枫也没有答应,也没有回绝,老学正只好怏怏地走了!
    就在当晚,大泽乡夫子秦枫讲出了大道之音,明日要在儒馆开坛讲学的消息,在大泽县,甚至是周围的县都不胫而走!
    第二日,秦枫辰时起身,沐浴更衣,来到中庭的讲坛之上。
    原本宽敞的中庭,此时摆上了上千张座椅,甚至落光枝叶的梧桐树下都临时加满了小马扎。
    即便如此,还是有无数赶来的人没有位置,只能站着!
    毕竟惊动树夫子这件事,甚至把州城里一些还在研习儒道的人都给惊动到这里来了!
    但是更多的人,是听到消息来看热闹的人!
    传说中百年不见的大道之音……
    触发者还是一个二十岁不到的乡间儒馆夫子!
    还有什么比这更能吸引眼球的吗?
    秦枫坐在讲坛之上,最前面一排坐的则是大泽县令,隔壁县的大成县令,还有两县儒馆的学正。
    这四人都是自备纸笔,似是生怕错过秦枫讲学的点点滴滴。
    至于各乡的夫子,即便自发前来,也是没有资格坐在前排的!
    开讲的是他作为前世儒圣时最熟悉的一篇讲章——经世致用!
    讲的是儒道与现代观点的结合,这是他前世结合中土与后世的经验,糅合而成的自己理论……
    两个文明,两个时代智慧的交相辉映,这些前来听道的儒生们在新奇之余,也觉得如醍醐灌顶一般!
    这可是如假包换的儒圣讲章!
    一时间整个中庭,才落尽叶子的树夫子们竟是在秦枫讲道之时抽出绿芽!
    随后飞快地长满树冠,亭亭如盖!
    要使树叶落尽,哪里有使这落尽树叶的梧桐树复原来得困难?
    就在众人听完讲章,各怀收获,准备退场时,秦枫竟又做出了惊人之举!
    “接下来的一个时辰,任何人均可向我提问!”
    “只要是与儒道有关的问题,均可以提出!”
    话音落下,竟是无人胆敢发言争论,毕竟刚才秦枫的讲道对他们来说太震撼了!
    没有人胆敢挑战秦枫的权威。
    秦枫再三要求他们各抒己见,终于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儒生说道。
    “阁下谈经世致用,但如今人人为己,书中所学与现实所遇相悖……”
    “难免让人产生背离虚伪之感,不知阁下该作何解释?”
    话音落下,其他在场的儒生都是一愣,老人家说的的确是实情!
    满口仁义道德,现实里遇到的却都是尔虞我诈的事情,别人把老实巴交的儒家人都当傻子!
    以前的张泽沐不就是个极好的例子吗?
    众人不禁竖起耳朵,留心听秦枫的回答。
    “移风易俗,非一朝一夕之功!”
    “譬如沧海桑田之变,日积一滴水,则沧海滔也!”
    “日积一粒沙,则太山移也!”
    “若人人抱残守缺,移风易俗,传播教化,不过是虚伪的说教而已!”
    “但若是人人愿身体力行儒家仁爱之道,则何须移风易俗,天下治矣!”
    话音刚落,全场掌声如雷鸣,那老儒生对台上的秦枫拜上三拜,口称“秦师”,开开心心地下场去了!
    秦枫这番话的意思是,社会风俗的改变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就好像沧海变成桑田一样,但沧海乃是一滴水汇成的,太山是一粒沙垒成的……
    任何人都是构成社会的整体,如果人人都不愿意身体力行,那么讲儒家教化就会滑向与现实脱轨的虚伪说教……
    反过来,如果人人践行儒家仁爱之道,不需要移风易俗,天下就已经太平了!
    秦枫结合三世的经验和知识,将此处儒生想不明白的问题,用最浅显易懂的譬喻说得清清楚楚!
    有了这位老儒生开了一个头,当即越来越多在场的儒生都向秦枫提问了!
    甚至连坐在第一排的两位县令都各自提了一个问题。
    大泽县令问的是“儒家中庸之道”……
    大成县令则问的是“亲亲相隐,与法奈何”……
    一个问的是如何做官,一个问的则是亲人包庇亲人,法律应该怎么判!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