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平蛮三策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山道蜿蜒,三万大军沿着官道行走,披星戴月,遍举火把。
    再加上皓月当空,京营的行进速度不慢。
    “皇上,为何这么大的军事行动不通知兵部?”
    朱厚照披着一身戎装,正骑在一匹通体雪白的战马身上,身边正是被抓了壮丁的王圣人。
    他转头朝王守仁笑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兵部办事拖拖拉拉,等他们商量好了,蒙古小王子都跑了。那还有什么意思?”
    “皇上,千金之体,坐不垂堂。战场上兵凶战危,刀剑无眼,有什么好玩的?”
    “太祖,成祖皆以兵事起家。成祖更是五次深入大漠,展现出我大明的赫赫武功。朕成日里听先生讲先祖武勋,心甚向往之。如今蒙古小王子屡犯我大明北部边境,掳掠官民,边民深受其害。我欲效仿先祖,为大明的边疆打出数十年的安宁来!”
    王守仁本以为正德是少年天性,再加上被小人们蛊惑,才搞什么御驾亲征。没想到他竟还有如此的雄心壮志,不由得就对这位少年天子高看了几眼。
    木天凌骑着一匹黄骠马,跟在正德的另一边,饶有兴趣的看他们二人互怼。
    他也没想到平日里养尊处优的皇帝,竟然可以骑马奔驰这么久,而且还毫无怨言。
    要是正德不那么荒唐,妥妥的中兴之主啊。
    可惜他身边都是像刘瑾这样的小人,早就被带歪了。
    木天凌有时候都会在想,自己走后,这个世界会如何运行。会不会又回到原来的轨迹上。
    此刘瑾非彼刘瑾乎?
    这个问题他曾多次向破系统提问过,但都被它以权限不足为由拒绝。
    如果自己走后,这个世界又回到原来的轨迹,那他的到来还有什么意义,仅仅是为了当太监取悦某位大人吗?
    “皇上虽有雄心壮志,可也要提防身边的奸佞小人呀。英宗之事,去犹未远!”王守仁殷殷劝道。
    木天凌正思考着系统本源,却忽然听到王守仁说这话,心中不忿,指桑骂槐不要太明显了吧。
    明英宗前后判若两人。他早年被大太监王振忽悠,出征瓦剌,酿成土木堡之变,京营精锐尽丧,本人也遭俘虏。
    王振死后,朱祁镇像是变了个人,结果还得到了瓦剌也先敬重,差点泡到也先之妹。被放回京后,还能上演绝地大翻盘,从太上皇做回皇上,实乃千古奇事。
    所以这小人说的可不就是正德身边的自己吗?
    老子这是躺着也中枪啊,自我来后,一直矜矜业业。除了操劳军务,就是苦练武功。作奸犯科之事,哪有时间去做。
    木天凌冷笑道:“王主事,你这是话里有话呀!吾皇圣明,身边哪里来的小人?你言下之意是皇上很容易被小人蛊惑喽?”
    “谁是小人,姑且不做定论。就是圣人也容易受小人影响,更何况我等凡夫俗子。所以我这只是肺腑之言,并无所指。”
    王守仁哪里敢指名道姓,就是影射他,都冒了不小的风险。毕竟木天凌是这只军队的监军,有不小的权利。
    “好了,你们二人不要斗嘴了。”
    正德晃了晃脑袋,调停二人道:“你们都是朕的肱骨,都是大贤。我们即将奔赴战场,就不要谈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了。还是讨论一下接下来的仗怎么打吧!”
    “这次我们的部队以骑兵为主,战略回旋余地很大。这场仗我有上中下三策供皇上选择。”
    王守仁熟谙兵法,哪怕是被朱厚照突然抓了壮丁,依然很快的想好了对策。
    朱厚照只不过是想转移话题,哪知王守仁瞬间就想到了对策,还是三条,让他不禁生疑。
    “请试言之。”
    王守仁道:“我京营三万众,神机营五千之数,三千营一万,五军营一万五,皆乘马匹,最快明天晚上就可到达大同。上策,以我军为主力,过天镇,击其侧后,一击溃之。”
    “中策,以边军为饵,将其诱至浑源,应州一带,依托山地固守待援。我们尾随鞑靼大军,和边军聚而歼之。”
    “下策,以我军为主力和鞑靼人游斗,调集宣大,辽东,京营的部队,靠兵力优势将蒙古小王子击退。”
    王守仁虽说是个文人,但人家在兵部呆过,和木天凌这个半吊子就是不一样。
    木天凌对于打仗毫无经验,所以他也不敢瞎指挥,怕真成了王振第二。此时看人家老王在正德耳边侃侃而谈,心中甭提有多羡慕了。
    “皇上,王主事所谓的上策根本不具备可行性。鞑靼人的斥候跑的比我们快。大军如果出现在大同,他们必然会有所防范。到时候我们这只奇兵可就一点也不奇了!
    他只知道自己遭到了抨击,也不管王守仁的具体方法,张嘴搅和道。
    正德抿了抿嘴唇,迟疑道:“上策太急,风险太大了。我军不能去冒这么大的风险吧。”
    他见木天凌在一旁捂嘴偷笑,也不拆穿,继续道:“咱们的大军骤然出京,我特意不要大军跟随,不设鸾驾。为的就是用最小的代价,消灭敌人。按照你的下策,朕就算打赢了,脸上都不光彩!”
    正德的语气从轻松到严肃,将王守仁的进军之策逐条分析了一遍,并且明确的指出,你这下策,真的就是一条下策!。
    “上策太急,下策太缓,中策十分符合朕的胃口。我们可以在山谷里埋伏鞑靼人,一定彻底将此害连根铲除!”
    木天凌在一旁补充道:“要想打赢,我们可以同时调动各部边军,配合打击他们。在我们的主力作战期间,扩大战果!”
    正德点点头道:“刘公公所言极是。此战作战,我们一定要把大明的威风打出来。”
    正德定了计,三人就边走边商量了一下细节,便绕道向应州而去。
    木天凌则去大同总督府,找大同游击总兵来充当诱饵。
    滚滚烟尘车马前,在月光的洗礼下,鞑靼人还不知道,护犊子的正德已经定下了一条围军打援的战略。
    秋风萧瑟,大战一触即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