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江宁犹豫不决,但最后她忍不住当侠客的诱惑,还是买了,她刚刚玩到李逍遥去找仙女求药救婶婶,还没能成功出镇。
    “宁宁!下来吃饭了!”
    江宁简直拔不出来,嘴里答应着:“哎,我来了!”手上还不愿意停,她好不容易才玩到这里的。
    “宁宁!”妈妈提高声音。
    江宁手一抖,死了,屏幕上又是那句“胜败乃兵家常事,大侠请重新来过”。
    ……
    她挎着脸下楼,妈妈妹妹已经坐在桌前,圆圆舍不得吐掉嘴里的西瓜球泡泡糖,正在跟妈妈抗争。
    “快吐出来。”
    “不。”圆圆一边吸溜糖水,一边摇头。
    江宁拿着自己的饭碗,她跟妈妈说:“妈妈,我买了个电脑游戏,好难呀。”
    林文珺答应一声,手还托在圆圆嘴前,用纸巾接着:“吐了。”
    “不。”
    她后知后觉抬起头:“买了什么?”
    “电脑游戏啊。”江宁根本不觉得这是什么坏事情,爸爸不是也玩电脑游戏吗?这个可比扫雷有意思多了,还有剧情呢。
    林文珺吸口气,看看圆圆,再看看宁宁,一个一个来。
    “吐了,不吐掉好好吃饭,这顿你就不许吃了。”下午还有点心牛奶,她要真的不吐,到时候早点给她吃点心。
    谁知道圆圆一听没饭吃,张嘴“啵”一下吐出来了。
    这个好解决,再来另一个,林文珺原来当然是不同意孩子玩游戏的,对眼睛不好,也容易沉迷,但对江宁这种性格的孩子,不能来硬的。
    “你还记得你上个暑假看武侠小说,看到打着手电在被子里偷看,结果开学视力下降的事儿吗?”
    江宁记得,因为这个,妈妈还带她去医院检查视力了。
    “每天只许玩四十分钟,四十分钟之后要做一下眼保健操,滴眼药水,等开学就不许你玩了。”
    江宁点头同意,但她打算到开学就不玩了,假期的时候她偷偷玩,反正妈妈也不在家,多玩二十分钟总可以的。
    结果午休一结束,妈妈出去上班,把书房的门给锁上了。
    无法知道后面的剧情,江宁简直抓心挠肝的,圆圆也差不多,她很快把另一个泡泡糖也嚼掉了,眼巴巴看着锁起来的玻璃罐子。
    江宁打不开书房门,圆圆翻不过儿童护栏。
    姐妹俩齐声叹气。
    林文珺刚回到公司,宋爽就说:“林总,有个什么培训学校的校长来公司了,在办公室里等你呢。”
    林文珺点点头,觉得有些奇怪,培训学校的校长?她是走进办公室:“您好。”
    张校长站起来:“您好,我姓张,是下岗女工职业培训学校的校长。”
    “您想喝点什么?茶可以吗?”林文珺办公室里就有茶杯,烧水泡茶,给张校长倒了一杯。
    张校长捧着杯子:“我们这个学校是专门培训下岗女工,给她们提供再就业的机会。”
    下岗潮没有打击到新行业新公司,但工业纺织业存在大批下岗工人。
    报纸上都在报道,海市的纺织九厂已经全面停工,女工们一直在流水线上作业,没有别的技能,想再就业,是很艰难的。
    全市百万女职工每人捐款1元,设立了“姐妹帮姐妹”专项基金,筹集近百万帮助下岗女工再就业。
    学校就是去年办的,林文珺听着张校长说话,她以为张校长是来寻找援助,想了想现在帐面上的钱,挤一挤还能有些富裕,如果是真的,当然值得捐助。
    但张校长不是来要钱的,专项款还没用完,她是想问问,有没有职位可以提供给女学员,还想请林文珺去学校看一看。
    “我们这儿一批批接人,也想努力一批一批送她们重新进入社会。”张校长是看了招聘广告才找上门来,“我也看过林女士的采访,您原来也是纺织厂的女工,希望可以给她们一个机会。”
    林文珺的公司需要跑业务的,做广告的,如果能够胜任那当然好,可她这里没有大量岗位能提供。
    “我去学校看一看吧,我再找一个人一起去。”
    当然是田爱!
    林文珺立刻打电话给她,问她有没有时间,去培训学校看一看,看看她们能提供些什么机会。
    田爱那个电视购物的企划在艰难推行中,集团上不好看这个,看好她的领导,现在说话还没那么有份量。
    她天天磨嘴皮子,接到林文珺电话,想了想就答应了,也有很多原来的工友,绕了许多个地方找到她,希望能有一个工作机会。
    “行,我们去看看。”
    到了培训学校,田爱遇上了熟人,一个女干部模样的人,她叫她:“宋主任?”
    宋琴看了她一会儿,没认出来,但她笑了:“现在不是宋主任了,宋厂长。”倒闭厂子的女厂家。
    身后跟着十几个女工,她送她们过来培训。
    宋厂长看看田爱,能叫她宋主任,那肯定是原来厂里的职工:“你出去得早,早走早好啊。”
    她一接任厂长的位子,面前就摊着帐本,全厂职工集资救厂,厂子没救活,钱得她来想办法怎么补上。
    宋厂长几乎是一把就揪住田爱,看她像看见半个自己人那样问:“你那儿,有没有什么岗位可以提供的?”
    第188章 不续约
    纺织业头顶光环当老大已经几十年了, 当上工人,厂子就管吃管住还管看病。
    但到了九十年代,九厂这个历史最悠久的, 李鸿章批示建立的纺织厂渐渐没落, 关停。
    一是市政府对环保要求变得严格,这类的产业不允许再在市区内开办。
    二是原来先进的机器落后了, 技术也跟不上, 劳动力又严重过剩。
    巨人倒下的再缓慢,也一样会引发巨大的震荡。
    两千万的债务压在宋厂长头上,厂子现在完全是靠卖地皮、卖仓库、卖生产原料,在慢慢填补当年全厂工人们集资救厂的钱。
    工人们能集资出两千万,这是个什么数目?!
    大家都想老厂都活, 可不能不停厂, 开着流水线,反而要损失百分之二十的原料, 倒不如关停。
    宋厂长一边发愁还款, 一边发愁工人再就业。
    像原来厂里开车的司机,修机床的工程师,那都有一技之长啊, 出去了也不怕找不到工作, 真正难的是厂里流水线上的女工们。
    宋厂长抓着田爱,一听说她现在的职业, 就更不肯放开她了。
    九十年代百货行业兴起,田爱所在的集团,下属卖场、超市、便利店落地开花,门店还在继续扩张,有非常多的岗位空缺急需填补。
    她自己就是从超市的理货员起步的, 像这类工作,技术含量低,对学历要求也低,正适合下岗女工们上岗,还能就近上班。
    “那说好了,我组织人,带到你那里去面试。”
    田爱一口答应了。
    宋厂长又说:“优先解决年纪偏大的,她们都上有老下有小的,不容易。”年纪轻些的,还能再努努力跟上时代发展,那些年纪大的,为计划经济贡献了青春,到快退休了,遇上了下岗。
    难呐!
    林文珺就在一边听着,她自己原来那厂子也倒了,忍不住提醒宋厂长:“那地皮升值快,现在卖都卖贱了。”
    宋厂长苦笑:“这我哪能不知道,就看看现在的房价,都涨成什么样了,再等等肯定还得长,可远水解不了近火呀。”
    一块一块,像拼图似的抠出来卖掉,卖掉一块,就能暂时喘息一阵。
    厂子停了,催债的电话不停,可有债全是三角债,下家早都倒闭了,钱要不回来,根本填不上窟窿,宋厂长身上都有好几个官司呢,要还债就得卖地。
    这些女工有事儿都找厂妇联,找领导都养成习惯了,宋厂长就把她们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塞,争取各种上岗就业的机会。
    鞋子都磨薄了,说服航空公司,放宽年龄,除了招空姐,也要招空嫂!
    但这样的岗位依旧有外形条件和年龄限制的,还得去参加培训,一培训就是半年,只能说是解决一个是一个。
    还有公交卖票员,保洁员,也一样先解决大龄的,把年轻的送来培训学校,学校里家政班、面点师班和编织班。
    最重要的是礼仪班,不是培养迎宾小姐,礼仪小姐,而女工们多年在流水线的环境下,说话声音都会特别大。
    教她们先控制音量,再学打扮化妆和面试技巧,先改变观念,再改变习惯。
    林文珺在外面看了一会儿,问宋厂长:“我那里招设计师和业务员。”
    宋厂长放开田爱,又揪住了林文珺,她是拉到一个是一个:“我们厂有图案设计师啊,我让她去你那儿应聘。”
    “业务员……业务员……”这还真得找个嘴皮子利索的,“我肯定给你找个合适的!”
    就算这样,消化的还是有限,林文珺想了想说:“宋厂长,你有没有想过让她们去考些证书?”
    “比如导游证,国家不是一直在研讨国庆放七天假的事儿吗?等定下来了,肯定需要导游。还有房屋中介,这个也不看年龄和学历。”
    “慢慢来吧,先敢开口说,再把她们推出去。”
    林文珺看到编织班,编的毛衣购物带,找到张校长:“学员们能不能编些小东西,比如说茶杯垫,或者钥匙圈。”
    图案要丰富,有些东西只要懂得编织就能做出来,关键是图案要好看。
    张校长马上就懂了林文珺的意思:“林经理是想……”
    “我们公司跟银行一直有业务往来,银行开卡就送小礼物,我觉得这种编织的东西,挺合适的。”
    林文珺跟张校长谈好,这类编织品她不从中赚利润,怎么卖给银行的,就怎么贴补给学校,顶多算是个渠道。
    这可是个细水长流的活,但东西要好,砸了牌子,对方不要,吃亏的还是学校。
    “比如春节刚过,元宵节马上就到了,可以做些喜庆的图案。”林文珺一样样说给张校长听,“再比如十二生肖的,端午节粽子形状的,圣诞节红袜子绿圣诞树的。”
    “我再定制一批标签,打上学校的名称。”这就是个援助下岗女工的计划,也是林文珺目前能做的。
    先做了这么个口头约定,这几天请编织老师开动脑筋,下星期林文珺来看产品。
    离开学校的时候,林文珺问田爱:“宋厂长多大年纪了?”
    田爱想了想:“我记得她才四十五六岁。”
    黑发夹杂银丝,短短这点功夫,她就接了好几个电话,有催债的,也有求她帮忙的。就这样,她对女工们还笑眯眯的,让她们跟着老师学化妆,学怎么应聘。
    能帮一点是一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