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等挂掉电话他靠在门边,跟林文珺说:“让你不要着急,这不是挺好的嘛。”对江宁挤挤眼睛,“还是爸爸的面汤管用吧。”
    林文珺刚想问问女儿喝了什么面汤,看见江宁偷笑的样子,知道问了肯定生气,索性不问了。
    陈姐抱着圆圆过来,站在门口不进来,摇着圆圆的小手说:“我们圆圆能看姐姐了吗?”
    圆圆在陈姐怀里,歪头看床上的姐姐,一看见江宁,她咧开嘴笑了。
    圆圆每天都跟姐姐玩的,她现在自己会走,就慢慢摸着沙发要到江宁的房间去,江宁的门关着,她伸脚想踢,但她站不稳,摇摇晃晃扶住门,说:“开!”
    陈姐跟她解释:“不行啊,姐姐生病了,要传染的给圆圆的,圆圆不能去。”
    圆圆听不懂,她自己坚持站在门口,小巴掌拍门:“姐姐!开!”
    但门不开,圆圆伤心极了,隔着一道门像隔了千山万水,她以为姐姐不要她了。
    江宁就只好隔着门叫她:“咕隆咚!”
    听见姐姐叫咕隆咚,圆圆站在门口,她委屈着哭起来,仿佛姐姐不给她开门,简直是天下第一惨事。
    现在能看见姐姐了,她伸手就要抱。
    林文珺摇头:“不行,姐姐还没好透呢。”
    “那我周一还能请假吗?”江宁满怀期待,生病虽然难受的,但别人上课她休息,想一想都觉得好快乐。
    “你不是都好了吗?都能喝巧克力牛奶吃薯片了。”
    妈妈一点不留情面的,江宁叹息,怎么偏偏在礼拜天生病呢?
    料理完女儿,林文珺开始料理江烨:“刚刚是谁的电话,你不会还跟沈主任有联系吧?你从他那儿从来就没拿到过工程。”
    江烨看看老婆,还真被她给说中了,沈主任把那栋洋房买下来了,找人装修,找到他头上。
    这么一栋房子,买来六十万,装修得花老价钱了,估算一下,起码三十万朝上。
    沈主任最近一直找他,就是跟他说有个工程上面正准备招投标。
    他没把装修的事告诉老婆,把工程的事说了,结果林文珺哼一声:“你啊,你还觉得自己聪明呢,他就是用绳子绑根胡萝卜,吊在你面前,让你不停给他拉磨。”
    把江烨说成驴了。
    江烨哪会不知道,但那是个大工程,眼前摆着两个让他选:“一个是沈主任那个,赚头大,要能接下来,能有两百万,另一个就是三十来万的小工程。”
    赚得不多,工期又长,江烨还是有些犹豫的。
    林文珺听他明和商量的口气在跟自己谈这些,也用商量的语气回他:“眼前不赚,以后能赚。”
    “像这个丝巾生意,跟周太太的合作的时候,投入又大,利润又薄。”哪想得到有一天能上电视购物呢?
    江烨往沙发上一躺,道理是这个道理,但他得想一想。
    林文珺突然想起来了:“他给你工程,是不是还得你先买点东西?”
    “你怎么知道的?”江烨有点惊讶,沈主任还真提过一嘴,陈曼生了个男孩,虽然不能大摆满月酒,但大家都去“意思意思”。
    沈主任就是那时候说了一句,买个机器就把工程给他,话里话外又提起老洋房装修的事。
    “他胆子可真大啊。”林文珺皱起眉头,“他到处许好处,开空头支票,到时候不能兑现,总有人要拉他下来的。”
    江烨又不能出门,又闲着没事儿干,脱掉上衣,去阳台打拳,出上一身大汗,抱着那个弹球说:“算了,这么一算,还是三十万赚的稳,两百万扣东扣西能不能有三十万还不知道,还是推掉算了。”
    扭头看见老婆看着自己,那目光的意思,好像是“终于听话了”。
    第118章 医保“饿。”
    杨霞请了好几天假, 林文珺打了个电话给小佟:“杨霞一直没来,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啊?”
    小佟说:“她妹妹病得不大好了,她回去看她妹妹, 可能还得办办丧事, 老板娘,你是不是着急用人啊, 我打电话催催她。”
    “不用不用, 我就是问一声,你让她把家里事都办好了再来。”
    又过了一周杨霞回来了,她胳膊上别了一朵小白花,人很沉默,织着织毛衣, 动作就停住了, 恍神很久才又回过神,继续做她手上的事。
    原来杨霞虽然腿脚不方便, 但人是很灵活的, 跟陈姐呆一起这么久,也从来没有争执过。
    还跟陈姐学做菜,手艺渐长, 回家过年的时候露了一手, 婆婆都夸她做得好:“这到老板家里了就是不一样啊。”
    嫁给佟建这么多年,这还是婆婆第一次夸她。
    但杨霞心里知道, 婆婆不是在夸她,是在夸那对金耳环,她拿到工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给婆婆买金耳环。
    就是最普通的那种金圈耳环,婆婆特地打电话过来, 说张家妈看见了夸,李家妈看见了也夸,都说她儿媳妇真孝顺。
    “妈,等我干好了,还给你买东西。”她试着说,“再把小伟接到城里来读书。”
    婆婆前一句还听得笑,后一句听得跳!
    “这不行!小伟当然得跟着我们,你们就在城里忙,他现在读书不挺好嘛!”摸着耳垂上的金圈,心里不乐意了,这才干了多久啊,就想把孙子接走,那不能够!
    杨霞立刻不再说了,她能到老板娘家看孩子,佟建是不答应的,是婆婆在支持她。
    为什么支持她,杨霞心里也清楚,婆婆觉得当初家里没钱才讨她进门,她这腿脚不能干农活,娶她就是为了养鸡生孩子的。
    现在每个月还能赚钱,比隔壁阿二头的老婆赚得还多呢,婆婆当然支持她去,为了这个,还跟佟建吵了一顿。
    “她怎么不能去?她不就是手脚慢一点,原来在家做饭带孩子洗衣服养鸡的,不都是她嘛,进城一趟还精贵啦?”
    “我已经答应了。”杨霞说话又慢又柔和,“都答应了,再说不去,老板娘心里会不开心的。”
    “就是嘛,儿子啊,你们老板娘厉害不厉害?”
    那当然是……厉害的。
    佟建想起老板娘读大学开公司的样子,这话就说不出口了:“那你先看一段时间,等孩子大点,你还是回家。”
    “哎。”杨霞答应了。
    一干就是一年多,她每天出门前把早饭做好,晚上佟建回家前,晚饭也烧好,洗衣打扫,一样都没落下。
    不论冬夏,只要空着就织毛衣,存下来等到冬天卖,原来织毛衣是她赚钱的办法,现在是赚外快。
    佟家人终于拿正眼瞧她了,过年回家吃年夜饭的时候,婆婆给她盛了一大勺八宝饭,不是外面那层米,是里头的芯,满满都是猪油豆沙。
    就连佟建都没再反对,他也没什么可反对的,照样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时不时能吃到新鲜菜色。
    杨霞越干越有劲头,跟陈姐学得也越多,连怎么看婴儿都学了,陈姐慢慢教她:“原来那种办法不行,不能小孩子一哭就抱。”
    但也不能长哭还不抱,哭久了对小孩身体不好,杨霞一样一样学。
    家里给杨霞打电话的时候,她正在做那个炸汉堡排,她上次回家过年前,特意去肯德基买了个几个汉堡,几份炸鸡。
    带给儿子尝鲜。
    到家的时候汉堡早就凉透了,但小伟吃得特别开心,她就想,儿子要是能吃上热的该多好。
    陈姐教她:“这个自己在家也能做,面包超市里就有卖的,还能做热狗呢。”
    杨霞一接起电话,听见是妈的声音,还笑着想告诉妈,今年过年回娘家的时候,请她也吃汉堡,妈这辈子还没吃过这洋快餐吧!
    没想到妈带着哭音说:“你小妹人不行了,已经从医院接回家了,你赶紧回来一趟吧。”
    佟建忙工地的事儿,让她再等两天,有空的时候送她,杨霞等不及了,自己坐车回去,小妹睡在床上,看到姐姐她说的第一个字是。
    “饿。”
    杨霞的眼泪一下就掉下来,小妹人是快不行了,连饭也不给她吃了吗?
    吃喝就要拉撒,婆家不愿意伺候她,就让她这么干躺着,熬几天把人熬走了,就能办丧事了。
    杨霞想把小妹接回娘家,偏偏这时候婆家又不肯放人了,嫁进来就是他们家的人,这时候抬回去,村里人要说闲话的。
    连娘家都不肯来抬,理由也是一样的,嫁都嫁出去了,就是人家的人了。
    杨霞的妈哭得眼睛肿成核桃,可那有什么用呢?
    杨霞站在那里,看着床上的妹妹,她干脆不走了,她来伺候小妹吃喝,还去买了一罐奶粉,泡在奶瓶里送到嘴边给她喝。
    小妹已经病了两年多了,一开始就是小毛病,觉得吃点药就能好,越拖越不行,也去大医院看过。
    医生说要手术,还要化疗。
    一听说后续还要花这么多钱,她住了两天院,丈夫就把她带回家,就在这边的医院看,平时还给她抓点中药吃。
    就这样,村里的人都说杨红是好福气了。
    杨红吃了东西,就有力气说话,她去看病的时候,特别羡慕别人有医保,医生说要是有那个,就能报销。
    要是钱少一些,可能家里就有钱给她看病了。
    杨霞躺着流泪,小妹拉着她手:“欠你家那五千块,我看他们是还不上了。”
    杨霞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妹妹比她漂亮,比她齐全,当初嫁得也比她好,怎么三十岁不到,就要走了呢?
    明明远没到山穷水尽,一分钱都没有的地步,但就是不给她治了,从医院就这么把她领回家来。
    竟然连父母都接受了这一切。
    钱捏在别人手里,命也捏在别人手里!
    杨霞突然想,要是她病了呢?婆家能给她看病吗?还是看她不行,也把她放在房间里?
    原来村里那些生了病的人,可能根本不是病死的,是被饿死的。
    杨霞没有答案,她想到丈夫这一年多来对她好多了,说话也客气了,但她还是止不住的害怕,如果她不能动了呢?
    “你还想吃点什么?姐给你做,你想不想尝尝洋快餐?我学会做汉堡包了。”
    最后一顿饭就是汉堡,杨红的婆家话里话外都怪杨霞这个当姐姐的,她要是不管,人早就干净了,丧事都办完了。
    又多拖了一个礼拜!
    杨霞回来工作,她还是按时看孩子,按时回家做饭,但她会突然有那么一刻,想问问丈夫,如果她病了,家里的钱是给她看病呢?还是盖房子?
    林文珺每天下班回来的时候,杨霞已经回去了。
    是陈姐告诉林文珺的,陈姐想了好几天,觉得这样好像是在告状,但她又实在看不下去。
    于是她找了个时间,跟林文珺说:“我觉得小杨好像是遇到什么事了,这几天人也没精神。”
    陈姐有点不好意思,她真不是想告杨霞的状,杨霞跟她学做饭带孩子,她跟杨霞学织毛衣,款式轻薄好看,织给孩子,孩子很喜欢。
    林文珺放下包,走进厨房,陈姐给她炖的银耳,她每天回家都要喝一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