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您是王非语道长不啊?凑巧在这就遇到了!祖师爷显灵啊简直!快,快!跟贫道这就回去吧!救山如救命啊!”
    王升正要说话,灵念捕获到了又有两名修士从后面追了出来,目光扫去,见是一对年轻男女。
    这两人和王升差不多年纪,男的身穿浅蓝色道袍,女的则是一身素净长裙,都有修为在身,且都在聚神境后期,修为已不算弱。
    而平白给自己起了个外号的这圆脸道长,王升却是根本看不透其修为。
    后面追来的年轻男修提着大包小包,口中还喊着:“师父!您别跑这么快啊!感情您不提行李!”
    那少女则是向前双手紧紧拉住自家师父的胳膊,眨着大眼看了眼王升,“真是非语道长!还有不语仙子!是专门来接咱们的吗?”
    王升略微皱了下眉,他跟这三人谁都不认识,怎么对方却像是真的在找自己?而且还这么激动?
    难道是自己爸妈那边有什么陈年往事?这位道长是自己私生姥爷什么的?
    不应该啊,那对夫妇好像没这么多故事。
    然而,往这边跑的人还没完。
    又有一对身穿棕色风衣的年轻男女急匆匆冲了过来,他们捧着纸杯、提着面包,面上都有掩盖不住的疲倦,突然见到王升几人也是一愣。
    王升身后的牟月眼前一亮,“诶?你们怎么在这?”
    身穿风衣的这两个年轻人,正是特殊调查组的组员。
    调查组的这女孩挺有礼貌,跑到几人面前,不断点头打招呼:“王道长好!不语道长好!牛哥好!月姐好!”
    然后她站到圆脸道长旁边,介绍道:
    “这三位是从蜀中剑宗过来的道长,剑宗一直是我和欧文负责接洽的,这次三位道长过来,是专程有事来找王道长有事相请的。
    飞楝道长今天中午跟我联系,我看还有飞这边的机票,就直接让三位道长赶来这边了。
    后来一直忙的晕头转向,还没来得及跟月姐接洽,是我工作失误……对不起月姐。”
    牟月笑道:“这有什么,大家都累的不行呢,这不算什么失误的。”
    大牛在旁忍不住嘀咕一句:“某个假公济私谋假期的家伙还说累的不行。”
    “嗯?”牟月扫了眼自己搭档,大牛默默的走去了那个名为欧文的男同事身旁,两人一起负手低头。
    地位顿显。
    “师姐,”王升轻唤了声,“这位道长没有恶意的。”
    牧绾萱会意,退去了王升身旁,但依然有些戒备的盯着这个圆脸道长。
    圆脸道长满脸堆笑的看着王升,像是打量着什么珍宝;很快,圆脸道长被王升手臂下压着的剑匣吸引了注意,但也只是瞧了两眼,就继续盯着王升猛看。
    显然是对他这个人更感兴趣。
    调查组的女孩见状只能继续介绍:“这位是蜀地剑门关剑宗的飞楝道长,这两位是飞楝道长的爱徒……”
    那年轻男修把手中几袋行李一扔,对王升拱拱手,笑着接过话头:“我叫李古风,道号也是古风,我师父图省事就没改。非语道长之名如雷贯耳,被誉为年轻一辈前三甲的剑修,今天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给人感觉颇为开朗,言行举止也大方得体。
    “古风道兄谬赞了,”王升拱手还礼,牧绾萱也在旁拱手,他们跟李古风应是同辈。
    飞楝道长身旁的少女倒是给人感觉十分乖巧,她紧紧拉着自家师父,唯恐师父扑上去非礼王升一般。
    等师兄介绍完,这年轻坤道也小声自我介绍:“我道号紫玲,古风是我师兄,见过王升道长和不语道长。那个,我能跟不语道长合个影吗?我是她粉丝……的说。”
    “紫玲道长,”王升拱手做礼,随后看着身旁的牧绾萱,调侃道:“师姐,你什么时候出的道?”
    牧绾萱轻轻眨眼,有点疑惑不解。
    师姐大人自然不知,她在茅山交流会那次流出的许多照片与传闻,以及从终南山修道圈流传出去的一些影像资料,已经在修道界年轻坤道圈子里广泛流传……
    在名气方面,王升现在是以剑道境界被人关注;而牧绾萱则是因为长得好看,且修为领军年轻一辈,由此在名山大宗中发展出了不少迷妹。
    “妙,妙啊!”
    这飞楝道长突然出声,挣开紫玲的拉扯,背着手围绕着王升周围转了一圈,口中连声赞叹,“坐如剑归鞘,身有正剑骨!妙!古风,紫玲,哈哈!咱们这次总算是找对人了!”
    紫玲嗔道:“师父,您还没做自我介绍呢,下山前您还叮嘱我们要知礼数,您自己倒是忘了。”
    “哦,对,咳!”
    飞楝道长顿时挺直腰杆,对王升拱拱手,口中吟道:
    “剑门立千仞,百回接青天。山中清修客,飞剑临白渊!
    贫道飞楝子,入剑门关修道三十余年,现今为剑宗第九长老,幸会幸会。”
    王升虽然已经猜到了这位圆脸道长来头不小,却没想到竟还是蜀中剑宗的长老。
    “见过飞楝前辈,刚才多有失礼。”王升客客气气的拱手行礼。
    飞楝顿时满脸堆笑,言道:“非语道长不必客气,我们是有事相求,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哎,这里也不是说话的地方。”
    虽然不知道这蜀中来的师徒三人有什么事,有调查组在旁作保,王升倒也不用担心他们对自己有什么图谋。
    在四名调查组员简单商量之后,一行人去了机场咖啡厅,找了个没人的角落。
    提到此行所为之事,这位圆脸道长吞吞吐吐说了几句,老脸满是尴尬,李古风和紫玲也是一脸郁闷的表情。
    等他们讲了一阵,王升则开始怀疑自己的耳朵。
    ……
    提起蜀中剑宗,就不得不提剑宗的绝学——御剑术。
    当日圆朴真人为王升和周应龙讲述过御剑术的基本原理,对这门法术是否算是剑道也有过论述,王升记忆十分深刻。
    哪怕圆扑真人当日不提,王升对御剑术也是丝毫不陌生,上辈子曾向往过许久许久。
    这飞楝子带着两个徒弟出山,这次确实是专程为王升而来,却并非是要和王升切磋剑道。
    这事说来,其实也是现如今不少道承的无奈之处。
    千年灵气断绝,剑门关屡遭艰难,剑宗道承几次断了香火,闻名遐迩的御剑之术只剩皮毛,真正的御剑绝技已是失传了多年。
    道承最核心的便是功法,剑宗的心法传承倒是完整,可若是没了‘御剑术’,这‘剑宗’二字确实有些名不副实。
    剑宗如今总共有三个分支,这三个分支的御剑术出自先秦时蜀中仙山,现如今剑宗三门的御剑术都是残缺不全,合一起都凑不出半套。
    但他们剑宗还有一线希望……
    飞楝子面露羞愧,李古风这个做弟子的继续道:
    “我们门中有一处开山祖师立下的剑道试炼,名为‘剑七十二’,就在剑冢后面。
    天地元气恢复之后,不知何时开始,这处试炼之地的阵法恢复了运转,现如今已经能够再次进入其中闯阵。
    而根据门内典籍记载,这剑道试炼之中有着全套御剑之术……”
    王升面露思索,问道:“可是闯关遇到了什么问题?”
    李古风摇头一阵苦笑,看向自己师父;飞楝子摆摆手,示意让李古风继续说便是。
    李古风抿抿嘴,小声道:“坦白说,我们别说闯了,大多数门人弟子,进都进不去。
    祖师爷立下的规矩,只有骨龄在二十五岁之下且掌握了一条完整剑意的弟子,才可进入这试炼之地。
    我们宗门内弟子尽皆试了几遍,大多都被阻隔在了试炼之地的阵法之外,连进入其中的资格都没。
    想要在二十五岁之前明悟自身剑道,修出一条完整的剑意,除非从小就修剑之人才有可能,门内只有几位师兄剑道有成,勉强被阵法所接纳,但……
    唉,结果都不尽人意。
    天地元气这才恢复多久?短短几年就修出完整的剑意,这的确非常人所能做到。”
    李古风看看自己手掌,也是一阵酸涩。
    坐在一旁的牧绾萱用手肘轻轻碰了下王升的胳膊,那双明眸带着几分笑意,似乎在问王升如何不是‘常人’了。
    王升只能眨眼。
    飞楝子在旁哼道:“如何做不到?那是你们自己不争气!你看人非语道长!这剑骨,这剑身,整个就是一剑人……咳,饱含了新时代剑之精神的优秀青年!”
    紫玲顿时撅起小嘴,李古风翻了个白眼,对自家师父有些无力吐槽。
    不过有求于人嘛,也是没啥办法。
    第98章 约剑
    飞楝子师徒的言说中,他们的来意其实已经十分明显。
    ——剑宗要借王升的剑道境界,去试炼福地拿出蜀山御剑术。
    难不成,蜀地剑修年轻一辈已经没人了?
    王升心底在思索这个问题,牟月见状,及时给王升手机上发了些相关的情报。
    剑宗三门分别落户在剑阁、峨眉山、缙云山;剑阁一脉守着剑冢,天地元气恢复之后,以剑宗正统自居,引来其余二门不满。
    然三门的道长多是故交,故此并未起什么冲突,只是进行过几次论道论祖大会。
    也是因‘御剑术’之事,在特殊调查组调解之下,三门讲和,各自凑了凑传承的心法,却依然凑不出半篇御剑术。
    想要再现蜀中御剑术的辉煌,‘剑七十二’试炼成了最后的希望。
    天地元气恢复之前,蜀中道观虽不少,但除了青城山之外,大多‘道武’名声不显,被送上山学剑学武的少年、孩童更是少之又少。
    单就剑修来说,一直有充沛‘生源’的武当山,如今的年轻一代反而更优一些。
    更何况剑宗在元气复苏之前几经劫难,几乎完全断了道承;在元气恢复之前,道承也只是能勉强接续,维持香火不断已经颇为困难。
    蜀山剑宗祖师爷立下‘剑七十二’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资质悟性出众的后辈。
    故,想要进入福地‘剑七十二’试炼,必须骨龄二十五岁之下的年轻修士,还要修出完整剑意,那最少也是将一门剑法融会贯通、领略其神髓,踏入‘剑无招’的门槛。
    正如飞楝子的徒弟李古风所说,若是从小就习剑也就罢了,就这两三年才开始修道的年轻弟子,有几个能达到剑道第二境?
    诚然,剑宗从现在开始培养一批十二三岁的少年,再有七八年、最多十一二年的功夫,总能培养出几名剑道良才,进入试炼之地,取回‘御剑术’全篇。
    但七八年后,修道界会是哪般格局?
    本就有些人才凋敝,被符箓三宗等道门大宗压住了光芒的剑宗,是否会因缺少最为紧要的御剑术,在修道界中地位一落千丈,从此一蹶不振?
    答案不言而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