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像是一块海绵,如饥似渴的汲取着这些元气复苏前已修道大半辈子、练剑数十年岁的前辈,所拥有的珍贵剑道经验。
    虽青言子师门三人与武当非同一道承,但武当道承也没把他们当外人,除却想要查看武当道承的典籍需要得到掌门批准之外,他们在武当山各处都是随意出入。
    ——修道功法算是一门道承的根基,乃是重中之重,便是自家亲传,等闲也不可随便轻示。
    王升练剑之余,也没忘自己曾教训迟雯的话,切磋剑道之余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参悟结胎境奥妙之上。
    内周天的封闭已经摸到了门道,王升几次尝试,每次都离着成功更近一步。
    若一切顺利,最多再过半个月他就能正式踏入筑基期的第三个境界,他不敢操之过急,一切顺其自然便是。
    突破结胎境尚且如此麻烦,更遑论是师父在突破的金丹境了。
    也不知师父何时才能归来,回来之后见到小师妹该是如何惊喜。
    师父应该会……哭吧。
    王升只要一想到青言子那张越发年轻的面庞上涕泗横流,心底就是一阵莫名的舒爽……
    修行一日,王升感觉自己随时有可能会自行结成内周天,告诫自己不可太过急躁,故而放松精神,静静等待这个时刻的到来。
    日升月落,星河起伏,转眼又到了高师叔来跟自己切磋的日子,这已经是他们第八次切磋了。
    第七次切磋时,也就是有几位道爷过来观摩的那次,王升已经能跟高始行对战半个小时而不落下风,这点让周应龙各种无力吐槽。
    到底是谁先求指点的,他这个正主怎么就成看客了,还是要端茶送水递毛巾的那种!
    短短时间内能有这般增长,其实并非是王升的实力有了跃升,实力的跃升通常是会伴随着道境的提升。
    这只是王升对剑的理解更深了些,七星剑阵和七星剑法开始初步融合,身携的北斗剑意也更完整了些,所以能在剑招上跟高始行道长切磋半个小时而不落下风。
    但两人全力搏杀,王升估摸自己还是走不过百招。
    回首上山这几年时间,也多少有些活在梦里的错觉。
    想想他刚拜师时定下的人生目标,也只是去混混‘地’、‘人’、‘新秀’榜;
    但现在,王升已经多了几分信心,他也想多努力一把,等这些榜单正式公布,自家师门能有三人天榜之上。
    这上榜率,绝对是修道界一枝独秀!
    虽然没什么实际意义就对了。
    清晨时,王升在院门处听到风中传来的笑语声,从打坐中醒来,门前蜿蜒的山路上已经有几个年轻弟子结伴前来。
    迟雯正抱着扫把清扫院中的落叶,牧绾萱则在不远处的树林中打坐修行。
    牧绾萱对剑道并没有太大兴趣,后面这几次切磋,她都是有意避开。
    家里人太多了,师姐有点不知道该站哪、坐哪,所以干脆躲出去了。
    王升往门前的大石上一坐,开始闭目养神,将自己的状态缓缓调整到最佳。
    隐隐的,王升陷入了某种奇妙境界。
    內视自身,仿若看到了一个虚妄的幻境,周遭一片黑暗,但在黑暗的正中,却有一把散发着微弱青芒的模糊古剑。
    剑身、剑柄这些都还没有具体的形状,但在剑身中却有七颗星辰摆出了北斗七星的方位。
    这是他的剑道化形,剑意便是由此而发。
    周遭的黑暗便是‘内周天’,也是他尚未凝成的灵台之所在,此时内周天已经接近完全闭合,就差最后一丝丝缝隙。
    渐渐的,小院门前聚了三十多位身穿道袍的年轻男女,各自都提着自己的佩剑。
    王升感觉到山下有一股锐利的剑意外放,于是睁开眼来,果然看到了正拾阶而上的高始行道长与周应龙。
    站起身,周遭顿时想起了一声声问候。
    “王师兄早。”
    “王师弟早。”
    “王师兄这是要突破了?”
    王升对着周遭拱拱手,笑着应答了几句;待高始行到来,转身做了个请的手势,与高始行一同入了院中。
    正在灶上烧水的迟雯连忙去屋内捧来刚沏好的茶水,放在窗台下方,等师兄与这位高师叔取饮。
    本以为今日会一切如常,怎料,这位黑黑瘦瘦的道长对王升露出几分轻笑,言道:“今天是我最后一次来与你切磋了。”
    王升一怔,随后对高始行深深的一揖。
    他并未问为什么,只是道:“师叔对我指点之恩,今后不敢忘却。”
    高始行道长却摇摇头,“不必,你我只是切磋,互有增益。但你对我的道已经有了不小的影响,我与你切磋下去,怕是要偏离我自身之道。”
    “师叔所言之事,其实我也有想过,”王升笑道,“今日当要与师叔好好过几招,印证下自身之道。”
    “当如此,”高始行的笑容虽有些僵硬,却能让人感觉这位道长确实十分开心。
    两人提剑入场,隔着十米相对而立。
    既知这是难能可贵最后几次切磋的机会,王升与高始行都已准备全力以赴,看能否在彼此剑下寻到感悟。
    闻渊剑斜指,王升体内仿若传出铮铮剑鸣,体内真元奔涌;
    高始行道长则是平举手中宝剑,原本不高的身形,此刻却散发出一股凌厉迫人的剑意。
    周遭不少武当弟子闭目用灵念查看,能隐隐见到两把模糊的古剑之形。
    正此时,忽听一声朗笑在院门外传来。
    “你们两个,切磋无事,但这般争斗,可莫要伤了谁。”
    这说话声第一个字响起时,说话之人离着他们还有些远,似乎是在蜿蜒的山路上。
    但等最后一个字落下,此人已经出现在了院门处,背着手笑呵呵的打量着王升。
    又来老前辈了?
    王升自不敢怠慢,他虽感觉不到这位发须全白的老前辈具体修为在哪,也感受不到任何威压,但从刚才那句话,就能断定这绝非结胎境的存在。
    甚至,这位老者此时给王升的感觉,与去终南山之前的师父十分相近。
    正当王升要向前问候,却见高始行道长恭恭敬敬的做了个道揖,口中道:“师父,您老人家怎么来了。”
    老人道:“你师叔师伯都说青言子那家伙走运捡了把绝世名剑,我一生习剑,自然是要来观赏观赏,品鉴品鉴。”
    王升一阵干笑,他怎么就成剑了。
    等会儿,高始行道长的师父?他听周应龙提起过,那不就是山中辈分最高的那位……
    前代掌门!?
    第70章 双剑争鸣!
    一张天榜,虽号称尽收整个修道界的高人,但有些不出世、不在世间走动的高手,甚至生死都不知的老前辈,自然难以收纳其中。
    这位武当道承前代掌门‘圆朴真人’便是这般,他极少露面,只是在山中修行。
    到天榜颁布时,谁都说不准这位道爷修为到底有多高深,故并未被天榜排名。
    今日能在这位前辈高人结成金丹之前得见一面,已算是着实不易。
    王升向前见礼,一群年轻弟子也连忙对这位上代掌门行礼,一个个口称‘师祖’;不管各自是否为嫡系徒孙,都是一般称谓。
    但青言子并非武当道承之人,王升也只能称呼一声:“见过师爷。”
    “好了,都不必拘礼,”圆朴真人笑呵呵的说了句,挥一挥长袍的宽袖,飘然入了院门。
    随手一招,正屋内的太师椅就飘了出来,落在正屋门前。
    这位老前辈自顾自的坐了下去,每个动作都散发着一种悠然自得、欣然于物外的气息。
    若非自身性情太过暴躁的,只要在山中修行久一些,大多都是这般平和淡薄,波澜不惊。
    这便是道家所讲求的自然心性。
    王升自知,这位老前辈真正的道境远在修为之上。
    天地元气恢复之后,制约年轻人快速提升修道境界的,是对道的感悟浅薄;
    但制约这些前辈高人修道速度的,却是已经衰败的肉身和远远不足的气血。
    然而,道境需要花费时间一点一点去感悟积累,亏损的气血、衰老的肉身,却能通过元气滋养而渐渐被补满。
    所以说,前辈高人依然是前辈高人,你大爷依然是你大爷。
    但年轻一辈中资质出众、悟性惊人者,比如牧绾萱这种,却算是得天独厚,很容易达成‘长江后浪推前浪、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的隐藏成就。
    且说这位真人开口,对高始行和王升数落着:
    “你们两个太执着于剑,切莫忽略了道。今日切磋归切磋,可别伤了彼此,过刚易折,一个不慎就会伤了对方的道境。”
    ‘过刚易折’,这话也曾在师父耳中听到过。
    圆朴子这般提醒自然是为了他们两个好,王升哪能不识好歹,低头道:“弟子受教。”
    “师父,”高始行道长却摇摇头,“不极于此,恐难登巅峰。”
    “剑的巅峰,依然还是剑,”圆朴真人长叹一声,“我醉心剑道一生,悟了五十年才明白这个道理,不曾想这天地间就有了元气,让我这半截身子入土的糟老头又有了继续修行的机缘。唉,说你这么多次就是不听。”
    高道长顿时无奈的苦笑,在自己师父面前,表情却是自然多了。
    王升给一旁发呆的迟雯打了个手势,迟雯眨眨眼,有点慌忙无措的看着自己二师兄。
    她需要干什么?向前给这位道爷捶肩?
    “快为师爷奉茶。”
    “哦,哦!”
    迟雯连忙端起茶水,小心翼翼的走到这位老前辈身旁,双手捧着递了过去。
    圆朴真人打量了迟雯几眼,随后就收回目光,笑着点点头,将茶水接过来饮了一口,就端在手中,并未多表示什么。
    “来吧,”高始行转身对王升道了句,王升也轻轻点头。
    这位高道长还特意提醒道:“咱们还是如刚才那般,尽力出手的是。”
    “好,”王升答应一声,两人再次摆好了架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