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也是这时候,沈清然的消息传了回来。
    之前曾提起过, 西岭那边的戎族骁勇善战, 在大雍军队败后抵挡住了流民军队。而沈清然, 则是流落进了戎族内部。
    昌平帝听到这个消息, 命人前往西岭戎族之地,以赏赐之名,想顺带将沈清然接回京都。可当官员进了戎族之后,却被绊住了脚。
    到底是真的被旁事绊住了脚, 还是被戎族有意扣押难以回京,朝中人人心中都有数。
    那日,当着朝中众大臣的面, 昌平帝倒是没有失态, 只是回了乾清宫之后, 半日也未曾出声。吓得李历伺候都提心吊胆,生怕揣摩错了意。
    含细听了一耳朵朝中事,转头便对段嫣道:“这戎族也太过猖狂,不过区区一小族, 往日依附咱们大雍,如今可倒好,转头就趾高气昂起来了。”
    段嫣拿着本书往脸上挡,懒懒躺在榻上。
    十月入冬,外头日头却是不错,暖融融的。
    “只不过这般,你便受不了了。”段嫣笑着说了一句,引得含细连声问为何。
    “一朝得志,可不得要些利息。如今戎族是摆着架子,但好处却还没拿到手呢。”
    听了这话,含细掩唇惊呼:“戎族的野心,竟这般大……”
    乱世枭雄起,段嫣虽不能断言戎族能成为一方大势力,却也能给对方极高的评价。戎族生存环境恶劣,族内除了老弱病残,皆是马上打仗的一把好手。凭借着这能力,若是谨慎些,说不定便是除了六国之外,第一个展露头角的势力了。
    可如今,局势未稳,便大行挑衅之道,便也说不好未来如何。
    昌平帝睚皉必报,这回为了换回沈清然,估计会答应戎族接下来提出的条件。而后便是忍气吞声,在该发作的时候绝不会手软,为戎族送上致命一击。
    暖阳照进来,携着寒风,倒也不让人觉得不适。
    段嫣打了个哈欠。
    春困夏乏秋无力,冬日正好眠。
    ……
    沈清然没能回京,戎族那边的要求已经提出来了。
    和亲。
    历来,两国联姻,结为唇齿之邦。都是在实力相当的情况下进行,或是实力较为弱小的一方向强大的一方献上公主。
    但如今,区区一戎族,竟然主动要求大雍送公主过去和亲,这简直就是一巴掌打在昌平帝脸上。
    宫中公主均未满十五,勉强适龄的,也就是嫡出的泰清公主,与二公主段妘。
    戎族的话传回来那一天,谁都没有把这件事当成一回事。
    就算西岭一战,大雍战败,可他们也不是戎族能够欺凌的。确实,沈清然在他们手中,可历来哪儿有为了臣子牺牲皇族的事?
    沈家人听闻那狂言时,也是心如死灰。
    没人认为昌平帝会向戎族低头。
    可在第二日,段妘就被李历亲自请去了乾清宫。
    她站在门前,捏紧了衣袖。李历就站一旁,也不催促,低着头等她进去。
    段妘松开手,衣袖皱成一团,深吸了口气走了进去。
    “父皇。”她恭敬行礼,少了幼时朝昌平帝撒娇的痴愚劲。
    其实心中也隐隐感觉到了这回是什么事。段妘藏在衣袖下的手一直在抖,没谁听到和亲还能淡定自若的。那种蛮夷之地,连杀人都不眨眼。
    在和亲的消息传出来时,段妘就一直处于惊惶之中。
    这些年的经历让她习惯了什么事都往最坏的地方想,旁人觉得昌平帝不会同意和亲的事,段妘却开始在想和亲的人选了。
    但只是一想,段妘就知晓,这宫中唯一一个能去和亲的人,就是她自己。
    所以当李历过来的时候,段妘并不觉得惊讶,只有一种悬在头顶的刀终于落了下来的轻松感。
    面前的人笑了下,似乎同她小时候看过的那张脸没有什么不同。
    段嫣低下头,听着昌平帝说话。
    “不过眨眼间,你便长这么大了。”
    小时候段妘接话接得快,如今却更加谨言慎行。似乎是明白了多说多错的道理,她话说得越来越少。以至于昌平帝说完这句话后,书房内还是一片沉默。
    过了会儿,段妘才扯起嘴角应和地笑了笑,极为僵硬地回道:“父皇却是容颜不变。”
    李历伺候在昌平帝旁边,听着这两人的对话慢慢低下头。
    “可想你母妃了?”昌平帝手执狼毫,在雕山砚里吸满了墨,一捺在宣纸上划开重重一笔。
    他话说得温和,手上动作不停,白纸上落满横折竖勾。
    吴嫔入冷宫时,被称为罪人吴氏,已经不能再称为段妘的母亲了。
    现今昌平帝却当面提起了吴嫔,还用了“母妃”二字。
    段妘咬住了昌平帝递过来的饵。
    她颤着声道:“想……”
    即便是知道咬住饵的代价是什么,段妘也拒绝不了这个诱惑。
    “承乾宫主殿还空着,你便去迎你母妃回来罢。”
    段妘等了近十年,终于等到了这句话。眼泪瞬间夺眶而出,她此时并不去想之后的事情,也不想去戎族和亲会遭遇什么。她忍着泣声,连谨小慎微都忘了,跌跌撞撞,转身而出。
    李历几不可闻地叹了一声气。
    冷宫很大,空荡荡得仿佛这个天地都包裹在里头。
    段妘身边跟着昌平帝的内侍,那内侍传完昌平帝的旨意后,斑驳陈旧的暗红色大门才缓缓打开。
    扑面而来的是朽木夹杂湿气的怪异味道。
    引路的宫女面熟得很,是段妘曾经试图闯入冷宫时遇到过的那个宫女。当初冷面嘲讽,言语刻薄。现在卑躬屈膝,十分殷勤地引着她往吴嫔住的地方去。
    “您这般孝心,娘娘定然是极高兴的。”那宫女守着冷宫,落难的人见了不少,正得圣恩的人却是遇见得少。这会儿正一个劲地说好话,企图在段妘面前留个好印象,看起来是当年落进下石的事情忘了个一干二净。
    段妘面色慢慢平静下来。
    宫中多的是这样捧高踩低的人,她现在大可借势将这个曾瞧不起她的宫女打压下去,报当日之仇。
    但段妘实在是厌烦了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
    上位者将下位者踩在脚下。
    下位者爬上来,又将曾经的上位者踩在脚下。
    在这宫里,爬上去太难了。
    有些人生来就善于做这样的事,但有些人穷其一生也学不来七窍玲珑长袖善舞。
    宫女在一扇门前停下来,朝着段妘讨好地笑着。“娘娘就住在这里面。”
    说完,她又主动推开了门。
    异味扑鼻,昏暗中一个形容枯槁面目熟悉的女子披头散发,两鬓生出白发,尽显老态。
    段妘看着她,蓦地笑了。
    只要她去和亲,父皇总会念着她的好,会护着母妃几分。
    便这样罢……
    “母妃,妘儿来接您回宫了。”
    ……
    十月初冬,天气骤变,昨日还是晴空万里,今儿个便是阴沉沉,冻得人鼻尖生疼。
    段嘉瑾又病了。
    照旧是一番折腾,即使知道不管怎样,最后还是得喝药。他却像是永远不觉得厌烦一般,回回闹腾。直到段嫣被人请过来,他才摆着张不甘愿的模样,慢慢吞吞喝药。
    “阿姐。”
    段嫣在一旁翻书,她不耐烦看书,却喜欢时不时翻一翻。听到段嘉瑾出声,她也只淡淡应了声。
    “阿姐。”段嘉瑾又喊她,段嫣这才撩起眼,看过去。
    “二皇姐要去和亲了。”段嘉瑾说话没什么感情,说起段妘去和亲的事情,像是在说一个陌生人。但他特意在段嫣面前提起这事,又显得有些怪异。
    段嫣挑眉,“怎么了?”
    “你以后也要去联姻吗?”
    段嫣翻书的动作停顿一下,而后又垂下眸子。
    “谁知道呢?”
    她这话说了像是没说,很是敷衍。段嘉瑾不满地皱起眉,一张苍白的小脸上神情难看。
    昌平帝同意了戎族和亲的要求,和亲的人选,便是二公主段妘。
    段妘尚未及笄,不能成婚。戎族那边却还是催得紧,派人过来传话说,可以先送二公主过去,待满十五后再在戎族那边举行婚事。
    这个要求,昌平帝也答应了。
    他对着戎族一退再退,像是毫无底线可言。
    就算是先不成婚,该有的规格,昌平帝也没有亏待段妘。
    宫里花了近半月的时间准备各种器物,陪嫁的队伍也都备好。
    一眨眼便到了年末,段妘离宫那日,正是大雍喜庆的时候。
    京都这座城,没有受到战乱的影响,也不会因为一个公主的和亲感到哀戚,大街小巷开始清扫门窗,处处欢声笑语,年味浓厚。
    段嫣站在城墙上,她在这里送过出征的军队,如今送的是出嫁的段妘。
    她看见戎族派过来的队伍里有个高鼻深目的人,腰间配的弯刀上镶嵌了硕大的红宝石。
    在戎族,那样个头的红宝石被称为珂麓,意思是天赐,即神灵的宠爱,向来只有嫡系的王族才有资格镶嵌这样的宝石。
    那个青年从见到段妘的马车的那一刹那,就翻身下马,站在了段妘的马车窗外。
    他说了些什么,马车里的人没有回应他,他便一直在站在那儿等着,不挪步。最后被几个戎族人笑着推了一把,才一步三回头地上了马,启程时也紧紧跟在马车旁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