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着,就向身边几人使了眼色,正要离去。
    “慢着,”张贵妃懒懒开口,让那侍卫头领身形一僵,讪笑着转过身来,“娘娘还有何事?”
    “方才在聊些什么呢?也让本宫开开眼界?”
    这明摆着的为淑妃找场子的架势,那些侍卫脸色顿时不好看了。但不情愿归不情愿,张贵妃的话他们还是不敢拒绝的,几个人你看我我看你的,却谁也不想第一个出声。
    静兮知晓面前这位贵妃娘娘同自家主子的渊源,这时却实在气不过,又见她是一副来主持公道的模样。没忍住便开口将那些侍卫说的话做的事通通复述一遍。
    淑妃看了眼静兮,心下叹气,微微摇了摇头。
    而张贵妃听后,并没有像静兮以为的那样主持公道,反而是畅快地笑出了声,乌黑发髻上的珠翠都一颤一颤的。
    “淑妃妹妹真是可怜。”她意味不明地看向淑妃,语气中带了怜悯,看样子同之前要为淑妃出头的模样大相径庭。
    不光是静兮,连那几个侍卫都愣住了。
    封老将军皱起浓眉,刚要说话,就被淑妃打断,“贵妃娘娘愿意替妹妹主持公道,自是再好不过了。”
    她没有丝毫不甘之色,清清淡淡的向张贵妃服了软。这般轻易,倒是让张贵妃感觉自己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一口气上不去也下不来,难受得很。
    本想看笑话,这会儿又有些意兴阑珊的。
    张贵妃捏紧了手里的团扇,美目眯起,转向那几个侍卫,“如此猖狂行事,无视尊卑,日后定给陛下惹麻烦。莫说本宫心狠,要怪,就怪你等无那般命,偏要行那般事。”
    这话一出,几个侍卫就白了脸,手里的家伙什儿都拿不动了。
    *
    当日晚。
    淑妃在妆镜前慢慢褪去满头珠钗,她看着镜子里的人,突然问静兮:“你可瞧见那位封将军的样貌?”
    “瞧见了,娘娘这会儿子说起封老将军是做什么?”静兮正在给她梳头,青丝落在肩头,于烛下闪着光泽。
    “瞧着,有些眼熟罢了。”淑妃指尖扶上镜子,细细滑过里面的人的眉眼。
    她心里已经做下判断,却遮遮掩掩的,偏要问问静兮。
    “眼熟?”静兮拿着篦梳的手一顿,她眼神落在镜面上,那是一张看惯了的美人面。
    突地一下,像是一扇门被撞开,某些东西突然就清晰起来。静兮的手一抖,篦梳直接摔落在地,发出沉闷声响。
    她眸子一点点瞪开,像是看见了什么极为恐怖的事物。她慌张地,生疏地,仓促地想要瞒过去,可对上那双平静全无迷惑的眼睛时,却又瞬间,泄了气。
    静兮艰难地张开嘴,声音几乎是穿过戈壁沙漠,带了满满干涩,“您觉得,是那位将军?”
    第50章
    虽说段嫣答应陈家主, 不将事情泄露出去。
    可只要是个有心的,揣着那么一点怀疑,稍微探查一下, 就算不能查到全部,也会将淑妃同贪狼将联系起来的。届时拿这件事做伐子, 攻讦淑妃, 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知道该说陈家主是一叶障目,还是护女心切的好。
    段嫣就算不想让淑妃这件事被众人所知, 可她也没有办法堵上所有人的口,蒙蔽所有人的眼睛。
    且走一步,看一步罢。
    此时, 钟粹宫内。
    宜妃拿了上好的帕子, 正在擦拭一把有些破碎的刀鞘。她听着宫婢的话, 不曾抬头。
    “你是说, 淑妃同张贵妃都与那几个侍卫对上了?”
    宫婢回道:“是的,娘娘。听闻是淑妃要与赵国的那位贪狼将说话,几个侍卫制止了,态度有些不好。随后张贵妃又来了, 训斥那几个侍卫一番,还同陛下告状。最后那几个侍卫一人打了五十大板,夺职出宫了呢!”
    宜妃的眉修剪得又长又细, 这是宫中女子最时兴的眉形, 温婉娟丽, 雅致不俗。可宜妃纵使将眉修剪成这样,挑眉间还是难言英气。
    她把刀鞘举起来,对着光细细看了一遍,直到没有一丝灰尘才随意将其置于架子上。
    “也倒是稀奇, 淑妃那人还会对旁人感兴趣。”宜妃嗤笑一声,整个人靠在椅子上,看起来没规矩极了。与平日里矫揉造作,故作文雅的模样全然不同。
    说起来,宜妃生母早逝,自小在外祖家长大。江氏是将门,其姻亲自然也不例外,也是世代传承的武将。于是宜妃自小便做男子打扮,在各类兵器中长大,练就一副与大家闺秀迥然不同的作态。
    她头向上仰着,略松了下脖颈。过了一会儿才直起身来,正色道:“那贪狼将,本宫记得是封姓。”
    宫婢应和着:“娘娘没记错,确是封姓。”
    当初淑妃同张贵妃的事情被宣扬得沸沸扬扬的,宜妃自然不会放过这些事情,顺带查了查当年的事情,也就知道了那对夫妇的姓氏。这会儿她支着下巴,若有所思。
    *
    解开淑妃身世之谜的任务已经完成了,那上面百分百的进度提示着段嫣去领取奖励。
    并不像段嫣猜想的那样,需要淑妃完全知晓内情才算是完成。她看了看那两个奖励。一个是“白月光光环”,后面标注着“未解锁”,暂时不能使用,也没有什么说明,看样子是需要自己去探索的。另外一个奖励就是金币了。
    加上之前的,段嫣现在一共拥有七十个金币,距离开启视角功能还差三十个。
    段嫣无声叹了口气,分明奖励已经拿到手了,可怎么还是跟没有没什么差别?
    淑妃昨日同贪狼将碰见的事情,段嫣已经听说了。依着淑妃的敏锐,这时候她定然已经发现了什么。就是不知道陈氏家主接下来会做什么?
    强硬阻止,抑或是好言分析利弊?
    而被段嫣惦记着的陈氏家主,并没有闲着。
    他领着昌平帝的手谕,又一次见到了贪狼将。
    上回对淑妃不敬的那几个侍卫已经被撤掉了,重新换上来的这一批态度好上许多。更别提陈氏家主地位不凡,手上还有昌平帝的准许,于是一路畅通无阻,他来到了贪狼将面前。
    贪狼将近些日连出门都不被允许了,这时候估计一般人早就不甘受辱,破口大骂起来。昌平帝也一直在等着这么个机会,届时随便找个理由,置贪狼将于死地。而那位将手下老将扔入他国,使人受辱而亡的赵国皇帝,恐怕就会拢不住手底下人的心了吧?曾经也是劳苦功高,只不过年老身衰,竟落得个身死异乡的下场,怎么想怎么寒心。
    不过若是这位贪狼将愿意陪着演一场戏,那就再好不过了。
    识时务者为俊杰,昌平帝派出陈家主当说客,自认为已经显得颇有诚意了。若是贪狼将还是一根筋走到底,也就怪不得他,只能以血腥的手段来处理了。
    此时,陈氏家主在昏暗的屋内见到了贪狼将,他眼神平静无波扫过对面人的脸,随后理了理广袖,入座。
    “封将军近日可好?”他开始寒暄。
    贪狼将疲态尽显,似乎比之前又老上几岁,“尚可。”就连声音都是沙哑的。
    淑妃那日在花苑内撞见赵国将军的事情远远比他人预想得传播得更快,陈氏家主昨日便听到了消息,一下子就坐不住了。正巧昌平帝需要一个人去贪狼将那里当说客,于是陈家主毛遂自荐,领了这份差事。
    他看着面前同自己年岁差不多的老将,无甚意味地笑了笑:“封将军此行,是为找寻你口中那遗失在大雍内的摇光之子?”
    “正是,封某一生,从不说假话。摇光之子确有其人,且定在大雍境内,甚至能确定人就是皇城附近。”
    “封将军,”陈氏家主抬起手,往下压了压,示意他停下,“但如今这局面,就算你寻到了摇光之子,又有何用?出不了我大雍,甚至不能踏出此门半步。找到摇光之子,你又当如何?让那孩子跟着你此生困于此地?”
    这一番话问下来,直让贪狼将变了脸色。
    这些日昌平帝的态度,他不会看不出来。只是把一切都压在心底,未曾说出口罢了。此刻,被陈家主挑明,他不禁满脸愁容,“陈大人说这些,是想做什么?若是看中了封某这把老骨头,还是趁早死了这份心罢。年事已高,说不定封某哪日就去了,哪还能换一新主,继续效劳?”
    “非也,”陈家主淡淡否认他的话。
    “难道封将军,连听我说些琐碎事情也不愿意了?”
    贪狼将没有说话,那模样已是十分坚定了。
    陈氏家主没在意这些,只是继续道:“从那位摇光将军的年纪,便可以推测出其子的岁数,不过双手之数。可我大雍境内,十岁稚龄的男童,登记在朝廷册子里的已经是数不过来了,更别说还有些尚未能登记的。就算封将军说那摇光之子就在皇城附近,可这些个权贵之子,或是贫苦人家,封将军又要怎样一一确认?”
    贪狼将被这番话摄取了心神,也顾不上想之前的事情了。他沉着浓眉,思索了会儿,最后还是出声问道:“陈大人有何妙计?”
    虽然不懂面前这位陈大人为何要同自己说这番话,贪狼将心有疑惑,却也不想错失这个机会。
    陈氏家主没有直接回他,而是再一次问道:“若寻到摇光之子,封将军当如何?”
    似乎贪狼将不说出个让他满意的回答,他便不会再说一句话了。
    贪狼将沉思片刻,脸色渐渐变得凝重,浑浊双眼里有什么东西正在挣扎,他闭上眼,最终粗声道:“陈大人想封某如何?”
    听到这句话,陈氏家主一甩袖子,上半身前倾,眼睛紧紧盯着贪狼将。他声音微冷,让人瞬间如入冰窟,说出来的话却让人摸不着头脑。
    “自是,天高海阔,愿君去往。”
    贪狼将怔住,他愣愣看着陈氏家主,面上的困惑越来越浓。这可是大雍皇帝极为信任的大臣,怎么会对他说这番话?而且听这意思,是想让他离开雍皇宫,离得越远越好?
    他此刻心乱如麻,觉得这是个阴谋,却又实在抵挡不了这份诱惑。贪狼将痛苦地握紧拳头,浓眉皱紧,眼睛里的浑浊之色越来越重。
    就这样过了半晌。
    陈氏家主也没有催促,最终沉寂的屋内响起道沙哑的声音。
    “封某便信陈大人一回。”
    陈氏家主不着痕迹地笑了下,“过些时日,封将军便能得偿所愿。”
    说着,他正要起身离开,贪狼将却犹疑着叫住了他,“陈大人可知,宫里头的淑妃娘娘是怎样的人?”
    空气似乎一下之凝滞住了,贪狼将抬头看着这位与自己差不多年纪的雍国大臣,只见他面色极冷,从瞳孔投射出来的光都结着冰。
    “封将军还是,莫要想着旁事的好。免得竹篮打水,一场空。”
    随后陈氏家主又恢复到往日的儒雅,他眼睛垂下,朝着贪狼将点了点头,便离去了。
    剩下贪狼将面色茫然。
    而另一边,陈氏家主从贪狼将处离开后,就有一带刀侍卫拦住了他的去路。
    “陈大人,陛下有请。”
    完全不感到惊诧,陈氏家主好似已经预料到了一般,神情平静地道:“有劳岑侍卫带路了。”
    那位岑侍卫扫了眼陈家主的神色,没发现什么,便也不再说话。手搭在腰间剑柄上,姿态防备。
    一路无话,很快到了乾清宫。
    入到书房内,昌平帝正落下最后一笔,一个“君”字,铁画银钩,透着肃杀之气。
    见陈家主到了,他放下手中狼毫,净了手,指着面前这张字道:“爱卿觉得如何?”
    “见字如人,陛下胸有沟壑,心藏乾坤,为君如耀日当空,明光普照,实乃大雍之幸,天下之福。”
    昌平帝大笑三声,将净手的帕子扔到内侍举着的托盘里,“爱卿果然是朕的能臣,仅凭一字便看出朕所想。只是不知这回,贪狼将之事,爱卿要作何解释?”
    方才还笑语宴宴,转眼间就危机四伏,只要陈氏家主哪句话说得不符合昌平帝心意,估计那些侍卫的刀就要拔 出来了。
    陈氏家主好似感觉不到分毫,他泰然自若朝着昌平帝行了一礼,“幸不辱命。”
    犹如死水,停滞住的空气又活动起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