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上当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几天后刘红老师被叫到了教导处,刚进办公室,赵世强就给刘红伸出一个大拇指。
    “赵主任,您这是干什么?”
    “林校长来学校这几年,每个人都说,林校长是个大人物。在林校长没有来之前,王海波是学校最难惹的人,他是个算计精,没有人能算计过他。但王海波那点小心眼和林校长一比,就差了十万八千里去了。可你还将了林校长一军,厉害,厉害!”
    “都是为了学生,看您说的,好像我故意和林校长过不去似得。”
    “刘红,我可没有说你和林校长过不去。这事儿因为很多城市都有先例,咱们又是职业学校,所以教育部批下来了 ,勤工俭学的事儿可以落实下去。”
    赵世强老师说完就看了一眼刘红老师,刘红老师特别高兴,一下子就乐开了花。可赵世强话锋一转:“刘红老师,我不想给你泼冷水,你预产期快到了,又没有真正能帮助你的人……”
    说到这,赵世强停了下来,不知道该咋说。
    刘红老师听了倒是坦然一笑,这事责任太大了,别的老师不愿意担当,那是情理当中的事。雷锋做好事的那几年,也没有要求全中国的人,跟他一样付出对不对。
    “没有人帮忙,对不对?”
    “不是,有人帮忙。”
    “有人帮忙?”
    刘红老师诧异的问,她真的没有想到会有人帮忙。竟然还有人愿意趟这趟浑水。
    “谁?”刘红老师迫不及待的问。
    “于伟,就是因为他要帮忙,我才担心的。于伟这个人,性子软,别人吼一声,他就躲你后面去了。”
    “不会,于伟老师已经不是以前的于伟老师了。”
    “哎,我这边确实太忙了。但我可没有说不帮你啊,要是带学生出去干活,只要我有时间,我肯定去,谁要是欺负咱们的学生,那我可不同意啊。”
    “赵主任,林校长没有跟您说,这件事……”
    “说了,都说了,正因为说了,我们才应该一起干,学校是负责我们吃饭的地,要是学校垮了,那我们的饭碗 也砸了,我们没有理由不全力以赴。”
    “赵主任,您……”
    刘红老师眼睛有些湿润,她从来没有想过,大家会这么有力的支持她。而她更不知道,她为学校的付出,不止改变了学生,也改变了老师的想法。
    谁说职业高中,就不如高中。谁说职业高中的老师,就不如高中老师。要想别人看的起自己,那就要更努力的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一切。
    ……
    下午没课的时候,赵世强还要找于伟一起开个会,这个事情在悄无声息中,‘轰轰烈烈’的干了起来。
    虽然说这个小组有三个人,
    但实际工作的,却只有刘红老师和于伟,而于伟又是一个不爱出头的人,其实这实际工作都得刘红老师做。
    现在刘红的身体已经不太方便了,但刘红坚持要自己去联系,每天下班以后,周六日的时候。很多勤工俭学都有一定的理念,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让学生不会只有一肚子理论,能把知识实践到真正的工作当中去。
    第二,这个实践还要挣到钱,这才最重要的。
    不要觉得这只是两点,想同时满足这两点,在社会上找到一份工作,真的特别困难。即便刘红老师多次亮处自己职业高中老师的身份,也无济于事。
    很多企业都有自己的借口,他们不想用学生,怕引起不好的社会反响。
    忙活了一星期,刘红唯一找到的勤工俭学项目,还是学校的食堂,那里缺一个洗碗工,刘红老师就让王建军去干了,中午、下午各干一个小时,一天五块钱 。
    ……
    刘红老师每天奔波,身体已经开始吃不消了。都到这个月份了,还这样奔波,刘红的妈妈,每天的磨叨刘红,刘红就是嘿嘿一笑。
    她晚上回到家,休息前,还要把那些企业在看一遍,寻找可能的商机。勤工俭学需要一些有规模的活动,学生一天要争取可以拿到20-块钱左右,这样勤工俭学才有真正的意义,可这样的工作真的不好找啊。
    眼看就要生育了,这件事情要解决不了,那一切都成空谈了。
    不放弃就有希望,刘红老师坚持这么想,但时间却像大山一样压了过来,压的人喘不过起来。一夜都没有睡好,第二天妈妈早上就说:这时候要是这么玩命的折腾,那孩子可禁不起,没准折腾下去,这孩子就得早产了。
    “妈,你这是咒我啊。”
    “呸、呸、呸,我这嘴,坏的不灵好的灵!”
    刘红笑了笑,抱了自己的妈妈一下:“妈妈,你可真可爱。”
    也许真的好的灵验了,刘红刚下了第一节课,于伟老师就过来兴冲冲的告诉她,有人联系学校了,提供了一个勤工俭学的机会,提供勤工俭学是一个服装工厂。
    联系人说,找这些学生,主要是为了做一些清理卫生的工作。服装厂有点脏……
    于是,双方签订了简单的协议,这个工作一天可以挣20块,中午还管一顿饭。签完这个协议,赵世强、于伟和刘红老师三人都挺高兴的。
    也计划好由于伟带队,这个周六就把这个工作完成。为此,刘红老师还特意给服装厂打了电话,服装厂的负责人特别好说话,答应了刘老师的请求。
    ……
    学校很多老师,都议论纷纷的,大家都说这是天无绝人之路,这次做好了,勤工俭学就算起来了,到时候在社会传播开来,学校在社会上的名气就更高了。
    可是,当于伟带队,去和服装厂真正接触的时候,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服装厂所说的清理,其实是装货工,他们把仓库里的衣服,装到车上。
    那么多货,雇佣装货工人,一个人一天要六十块的工资,而六十块能让三个学生干一天,一个学生肯定不如一个装卸工人,但三个学生的效率,远远的大于装卸工了。
    干了一上午,本来精神灼烁的学生都累蔫了。于伟老师觉得不对劲,就和对方理论。对方说按照协议,你们是要干一天的,如果现在走了,那就一分钱也拿不到。
    拿协议压人,说是勤工俭学,其实是变相的雇佣童工,于伟老师这才发现,他们几个老师,被人家企业给欺骗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