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代当团宠 第143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周昇没说话,只是回头冷冷的看着她,直到她住嘴。
    “不要拿你的那些肮脏的心思来衡量别人,不是所有人都跟你一样的。你要这样的话,还是别去找我舅了,回去吧。”
    说完也不等他爸妈有反应,直接调头往停车场过去。
    “周昇,你就是这样跟妈妈说话的?”
    张薇声音都颤抖了,她简直不敢相信儿子居然这么对她。
    “妈,要想别人尊重你,首先你得尊重别人。不是所有人都该被你责骂侮辱,也不是所有人都必须得按照你的意志生活。你这样存心过来给大家添堵,不如回去吧,你高兴怎么发泄都行,砸东西烧房子,你随意。”
    “周昇,怎么跟你.妈说话呢?”
    “那她能好好跟我和我朋友说话吗?见人就觉得是来蹭好处的,也太把自己当盘菜了吧?”
    “那也不是你这样跟你.妈妈说话的理由。”周爸爸皱眉教训儿子,“你那几个朋友是来看你舅舅的?”
    “是,大的男孩是舅舅的学生,女孩子是他姐姐,以前也是跟着舅舅学过一段时间。”
    至于陈怡彬,一看就是跟着兄姐来蹭玩的。
    “对了,这个渡假庄还有他们家的股份,所以,你放心,人家不用来讨好你。”
    这话说得好戳心窝子,当时他.妈妈的脸色就变了。
    折腾了一通,还是去了渡假庄。
    进屋就听到张教授哈哈大笑的声音,然后是陈怡歆和汪成捧场的话,屋子里气氛松快热闹。
    他们一进去,张教授的笑容就淡了。不过面子上的礼节还是有的,招呼姐姐姐夫坐下,又让周昇去给他爸妈烧水泡茶。
    “难怪你乐不思蜀呢,这里不错啊,啥都有人做。”
    张薇话一出口,瞬间就冷场了。陈怡歆他们姐弟仨低眉垂眼保持微笑不吭声,张教授斜靠在太师椅上也没接话。还是周昇爸爸呵呵笑了两声,不咸不淡的说她在家里也没让她做过事。
    “那能一样吗?我跟你说……”
    “歆歆啊,走,后院新栽了几株腊梅,正好开着,给你弄点花回去泡水喝。”
    张教授直接打断姐姐的话,站起来领着仨孩子去后院了,把张薇气得胸口疼。
    周昇在旁边烧水,看都懒得看他.妈一眼。
    这人就是太自以为是,进来之前才跟她说了别开口别开口,结果一张嘴就是难听的话,难怪这两年舅舅连电话都不肯接她的了。
    后院里,张教授疲惫的揉脑门。
    “让你们看笑话了。”
    “没有没有,阿姨她也是关心你嘛。”陈怡歆替张薇找借口。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算了,大过年的不说这些。你在b大学得怎么样?上次一言说你在拼双学位,你自己多注意点身体。”
    “我知道的,也就这两年辛苦点,过了就好了。”
    “成成这孩子跟他师兄学得不错,但是理论强于上手。你要是有空,多带着他去上手看看,我们研究历史虽然是注重文字,但是实物对学习的辅助也是不能小看的。”
    “行嘞,肖一言也跟我说过了,我打算让他从下学期开始,但凡假期就去各大博物馆泡着,毕业之前争取走遍全国的省级以上博物馆,长长见识。”
    “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看看没有坏处。”
    话虽如此,可这也是需要财力支撑的,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这么做。
    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的发展格局
    光看还不行,很多东西必须深入研究,还得有个明确的方向。
    像那种一口气说要研究上下五千年的人大部分都不太聪明的亚子!
    真正搞研究的,是纵贯古今更对某一段历史进行深挖。
    这个很好理解,人的脑容量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兼顾全部。那些搞高深研究的人够聪明了吧,他们也不能说研究物理就全部分支都下手啊,肯定得选择其中一两个来研究,其他的了解就行。
    历史等人文学科也是如此。
    汪成跟肖一言不同。
    肖一言做研究凭借的是他的热情,对历史深刻的爱。他就像逐光的蝶,对着喜欢的东西奋不顾身。而汪成如水,很难得拥有这个年纪的男孩子所少见的沉稳。读书做笔记一丝不苟,老师的要求在他这里总能得到百分之一百五的呈现。
    但是相对的,他缺少一种去发现的冲动,而历史和考古,从来都不是坐在家里就能研究出结果的学科。
    所幸,汪成还有陈怡歆这个运气逆天的姐姐,总能在最合适的时候发现最适合的宝贝。
    聊了一会儿汪成的学习后,张教授把话题转到了这个渡假庄的经营上。
    这里的主要投资者是闫明礼和张教授,陈怡歆只是拿了些许股份,不参与经营管理。
    “明礼跟我说,他打算把这个渡假庄转手。他现在的精力主要放在实业上,对这里实在顾不上。我想着与其让不懂的人来瞎指挥,不如我找几个老朋友,成立一个公司,然后以公司的名义来经营这个渡假庄。如果成功了,以后在其他地方的投资可以比照现在进行。”
    陈怡歆想了想,觉得这想法不错,更重要的是这样一来就不会造成一个物业有几个“婆婆”的尴尬局面。
    一般这样的投资管理公司都是有固定的章程,也是请的专门的经理人来经营,公司股东会议只对决策有表决权,而没有具体插手管理的权利。
    “不如成立一个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我看张叔你们经常一起举办一些小型的古玩交易会,其实这些事情就可以用这个公司的名义来举办。举办的形式可用多种方式,比如沙龙,比如茶会,再或者鉴宝会这一类的都行。以后规模做大了,在圈子里有了信誉,还能跟电视节目进行合作。”
    越想越觉得可行,陈怡歆思维一发散,开始鼓动张叔他们几个权威教授结合起来,在网上开始预热宣传。
    别看现在网络还没有真正普及,但这个时间段却是后来大v们和权威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
    很多个后来没落的论坛,这时候正红火,且威信极大。张教授他们想要宣传传统文化,从这方面提前着手布局是再好不过的。
    正聊得火热,周昇找了过来。
    “你爸妈呢?”张教授一看到外甥就想到自己那个不省心的姐姐,顿时没有好气。
    “他们回去了。”周昇把泡好茶的紫砂壶塞到舅舅手里,“别气了,我妈估计是更年期呢,你别跟她计较,气坏自己不划算。”
    “你.妈那哪儿是更年期,她是被钱迷了心窍。”
    张教授一想到这里就觉得糟心。当年他姐姐也是知性优雅的女人,怎么到这把年纪了,该养养花喝喝茶了,反而跟人争抢起来。但关键是她的丈夫和儿子都是对自己的人生非常有规划的人,根本不吃她那一套啊。
    就说周家的继承问题。周昇很早以前就表达过自己不愿意接手周家的家族事业,他的兴趣在互联网行业,自己也做得比较成功。周老爷子虽然有点不高兴长孙独自创业,也给他了很严苛的限制和约定,但说到底老人心里还是非常自豪的。因为不是所有的二代三代都有自己创业的能力。
    相较于非常有主见的周昇,他堂弟就稍显平庸了些,但是这样的性子开拓不行,守成却是十分适合的。这也是老爷子为什么敢放手让周昇去闯的根本原因。
    家族不存在争权夺利就不会有兄弟阋墙产业分裂的可能,这搁哪个家族都是值得高兴的,可偏偏他姐就不同意,觉得自己儿子太傻,被小叔一家给忽悠了。
    对于豪门这些事陈怡歆他们一点不想接触,本着某些原因,张教授也没有继续说这事儿,只过问了下周昇接下来的计划。
    “我已经拿到毕业证了,原本的计划是继续攻读硕士,但最近这一年可能要暂缓一下了。”
    为了什么他没说,张教授也能猜到一点。端看今年过年周老爷子直接打发大儿子两口子离开b市就明白了。可偏偏还有人看不穿,还觉得是别人设计陷害的。
    “行,你打小就是个有主见的,我相信你能做好自己计划的事。不过还是那句话,有需要舅舅帮忙的,别闷着。你舅舅虽然只是个穷教书的,所幸还有两三好友。”
    这两三好友的家业可不比周家弱。陈怡歆在心里默默的补充了一句。
    “我肯定是不会客气的。”周昇含蓄的低头一笑,“刚才我让餐厅那边准备了午饭,歆歆他们晚上还要赶回去,我们不如边吃边聊?”
    张教授点头,并指定了要在院子里吃饭。
    渡假庄这边的院子修建得很精致,每个小院落都有户外茶棚或者凉亭。
    冬天在外面吃饭比较适合火锅或者汤锅,一桌人围着热腾腾的锅子,喝点小酒聊个小天,这日子神仙都得羡慕。
    刚摆上菜呢,又有不速之客到来。
    来的是张教授的两个同事。专门过来找他倒苦水顺便松泛松泛的。
    看到还有客人在,那两位教授也没多说自己的事,一顿饭的时间都挺和气的跟几个年轻人讲些自己遇到的趣事。
    陈怡歆他们也不是不懂事的孩子,吃过午饭休息了一会儿,就拉着周昇说要去逛一逛三江汇,晚点他们再回来。
    差不多三年的时间,三江汇已经变了个样。以前那些低矮破烂的房子统一修缮过,保持了原貌的百分之八十,露出来的梁柱和支撑柱,则采用钢筋水泥加做旧外包的手法,营造出旧建筑的气息。
    路还是青石板路,但已经不是百多年前的青石板了,是镇上去采石场定制的石板重新铺上的,还专门做了防滑设计。
    街道的两边是浅浅的水沟,下雨天的雨水,空调的冷凝水和路边公用洗手池的污水都通过这两条水渠排到污水处理池。当然,生活污水还是专门的管道排放,不可能直接放大街上吧。
    而且三江汇最不缺的就是水,从上游引水入镇,再通过街道两边水渠汇入下游。水渠里的水就是简单沉淀过的河水,利用这得天独厚的优势,营造出一种生生不息的氛围来。
    第二百六十四章 创业好难啊
    晚上六点回到家,家里很热闹。
    卫忠爸妈也过来了,还有小姑和她再婚的男人。
    陈小姑说她来看老娘,总不能不让人进门吧,但她进屋之后就坐着不动,一副饭来伸手茶来张口的姑奶奶派头。
    陈妈妈都不肖得理睬她,拉着表姐到厨房慢慢做。
    另一边陈爸爸跟卫爱国倒也没有抱小团,而是陪着小妹再婚的丈夫瞎聊。
    真,瞎聊。
    因为陈爸爸本来就不是个擅言谈的人,加上所处的行业动手强于动嘴。跟卫爱国还能聊点新技术新设备什么的,跟小妹再婚的丈夫完全就不知道要聊什么了。
    最主要的,还是这位新妹夫原本是奔着打秋风来的,再不济,从老太太口袋里掏点好处出来也行。
    可谁知道,坐下来之后才发现,老太太是个主意正的,自己女儿什么德性她清楚得很,任你东南西北风,她字巍然不动。
    大哥这里吧,人嘴笨归嘴笨,一谈到生意资金就只知道傻笑,一副“这些我不懂你去找你嫂子问”的憨样,他心里别提多憋屈了。
    这份憋屈,在大侄女陈怡歆回来之后到达了顶点。要不是还念着不能跟老丈母娘撕破脸,否则一份遗产也拿不到的话,他早拖着那蠢货走人。
    蠢货就是蠢货,明明可以做小伏低说点好听的从嫂子那里要到好处,还偏偏喜欢摆出一副姑奶奶的模样,怎么着,还要让你嫂子倒舔你?就很气!
    吃完饭,照例是一家人坐下来闲聊,孩子们打堆玩耍的时候。
    卫忠是去了老师家里拜年没在,陈怡歆仨姐弟玩了一下午也累了,加上还有陈小姑这个干啥啥不行,冷场第一名的人在,早早吃完饭就散了。
    “明儿就是大年夜了,我们得回去他老家陪老人过个年,等初三才能回来。你们可别急着回b市,再怎么也得等我们回来了才走。”
    今天卫忠爸妈是过来送年礼,顺便给仨孩子封红包的。
    还有陈奶奶也有个大红包。
    本来她不肯要,卫忠妈妈非要给,说她以前不知道,现在做生意接触的人多了,才知道要给老人红包,意味着老人是家里的宝,老人好了全家才能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