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代当团宠 第21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实说起来,陈建国对自己这位师傅的感官很难言喻。
    没错,当初他是师傅教出来的,但是师傅教他是工厂给的任务,而且并不走心,他的精力都放在了培养自己女儿身上。只可惜男女因为天生条件的限制,很难达到同一高度。
    厉害的女工不是没有,但极其稀少,至少宋妮不是其中之一。
    要说陈建国完全可以不去管他师傅,但是他这个人一向本分,师傅可以对他不喜,他必须得尊敬对方。
    看到陈建国赶到,宋师傅老脸一沉,居然把怒气撒到了陈建国的头上。
    “是不是因为你,啊,就是因为你,宋妮才被下岗的是不是?”
    老头的无理取闹惊呆了围观的人。
    年纪大一些的,知道当年宋老头教陈建国的时候就不尽心,要不是人陈建国自己肯干,也考不到六级证书。
    年轻一些的就更觉得这老头有毛病了。下岗的又不是只有你女儿,再说了,人陈师傅是一车间的,有矛盾也是跟一车间的车间主任不合,管三车间什么事?
    再有,那个宋妮年年评先进是因为什么,真当别人不知道?还不是她男人是红光电子管厂的销售科长,家里有钱,舍得送礼。
    说起来,都送礼送了好几年了,怎么会突然让宋妮下岗了?
    周围的人交换了个眼神,百思不得其解。
    陈建国顶着宋师傅的骂声打量了他一番,确定没有受伤,也不管他了,转头拉着工会主席问现在厂里到底是怎么个安排。
    “线缆厂那边第一批,我们也快了。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老陈啊,你还是别跟厂里闹,你也知道,一车间那孙子上面有人,他肯定不会留你,你自己心里明白点,拿钱走人得了。就凭你的手艺,哪里找不到活儿干。要是困难,你跟我说一声,我还有几分面子,应该能帮你介绍去几个私营老板那儿去干活。”
    陈建国点点头,对方没说,他也不会主动提起型钢厂的事情。
    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型钢厂有他一份,都以为他是帮人打工。
    之前自家姑娘就说过了,让挂孙超的名字,后来跟闫明礼合作,注册登记那里改了一下,两个合伙人都在上面。
    正说着话,有人过来拉扯陈建国。
    “宋妮和她男人过来了,老陈,要不你避一避?”
    “我干嘛要避?”陈建国皱眉,“她下岗又不是我做的决定。我要有这能耐,我还能下岗?”
    话虽这样说,可陈建国还是谨慎的靠近了工会主席一点。
    宋妮跟自己男人过来的时候,心里是夹杂着怒火的。她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跟其他人一样被下岗,明明她都打点好了的。
    可是当她进了厂子大门,看到一个不该出现在这里的人时,她顿时什么都明白了。
    宋妮想要退缩,可她爸宋师傅不同意。他一辈子就为了两个女儿打拼,临老了,女儿却失去工作,没了收入来源,那自己外孙怎么办?女儿的将来怎么办?
    宋妮的丈夫虽然跟着一起来的,但是整个人表情很平静,像是个局外人。甚至见到宋师傅也没招呼,默默站到了一边。
    工会主席跟宋妮的丈夫也认识,上前跟他握了个手,招呼他们到二楼工会办公室坐一坐。
    “不了,我就是听到宋妮爸爸跟人打起来,怕老人家有个什么闪失,过来看看。既然现在已经解决了,那我还要赶回去。我们厂里事情也多,天天加班呢。”
    他这个销售科长没在下岗之列,可面对的压力更大。
    以前是卖多卖少无所谓,反正工资不会少一分。现在要竞聘上岗,有各种任务压在头上,要是完不成,你就自己乖乖的主动辞职吧。
    “陈哥,有点事情想跟你聊一聊,改天找时间,咱哥俩好好喝一杯。”
    陈建国点点头,没有拒绝对方主动发出的善意。
    等到宋妮把父亲安抚住,转头才发现丈夫已经走了不知道多久了。她的脸色顿时难看得不行。
    陈建国也找了个借口离开了,不过没回去,而是去家属区那边跟几个老哥们儿一起吃饭,顺便问问他们的打算。
    这么多人,他不可能全介绍到自己的厂里去干活,但一点不闻不问,他自认也做不到。
    来之前,他跟孙超聊过,心里也有个大概的想法。
    “让我们去承包一个厂?”
    一起喝酒的老伙计都愣了,一个个直接摇头。
    “不行不行,我们没干过,连怎么管理厂子都不知道,也就能给人打打工什么的。”
    “不去做,你们怎么知道自己做不了?”陈建国这时候有了一点当初女儿劝自己的时候的心情。
    “你们在厂里几十年,别说只会自己手里那点活儿。车间里的流程你们不懂?怎么卖,怎么教人操作你们不清楚?实在不行,可以找个会管理的一起做啊。”
    “老陈啊,你说得这么轻巧,管理的人哪里好找,而且谁知道对方会不会卖了我们?得了,别说这个了,我反正已经想好,如果下岗了,我就去南边厂子打工。就不信会饿死。”
    这也是一条出路,只是给人打工,命运始终掌握在别人的手里,哪有给自己打工来得舒坦。
    第三十九章 辅导班
    导班
    陈爸回到新房那边都半夜三点多了,也不知道醉醺醺的他是怎么摸进家门的。
    陈怡歆被惊醒,起来一看,老爸就蜷在沙发上,嘴里还在嘟囔“喝酒”。
    打来热水给爸爸擦脸擦手,又给换了鞋。没办法把死沉死沉的老爸拖进他房间,只好打开了客厅的风扇,再把被单搭他身上。
    家里是没有座机电话的。安装电话要将近四千块,还得去电信局排队。他们家没这个闲钱。
    为了工作方便,老爸有个呼机,中文字幕的,花了五百多六百。陈怡歆从他腰上解下来看了一眼,十来条全是妈妈在厂子那边发过来的关心信息,差不多发到十一点就没下文了。
    被老爸半夜回来打断了睡眠,陈怡歆一时半会儿睡不着,干脆摸出暑假作业开始做。
    语文和英语很简单,她花了三天半就把两本暑假练习册给刷完,还有四篇作文跟四张英语试卷打算过几天再做。
    目前她的兴趣放在了数学上,沉迷刷题能让她忘却时间,忽略天气的闷热。
    早上,关门声惊醒了陈怡歆,她都不知道自己刷到几点钟,就这么趴桌上睡着了。
    活动了下僵硬的脖子和肩膀,她走出房间,看到小餐桌上涌布罩罩着的豆浆油条,还有一张出自她爸手下的留言条。
    陈爸爸在留言条的上面还放了五十块钱,作为女儿这个月的交通费和零花钱。
    在学生们人均零花钱五到十块的年代,一个月五十已经是一笔巨款。
    陈爸爸知道女儿有钱,可正因为如此,他才执着于给女儿零花钱,好像是以此来确定自己在女儿心中的地位似的。
    对于陈爸爸这别扭的心态,陈怡歆乖巧的接受并时刻不忘感谢爸爸的爱。
    上午十点,陈怡歆拎着在自家熬的萝卜干贝粥,又去路上买了一笼素馅儿包子,才骑车赶去了市一院。
    “我问过医生了,你今天可以吃些包子,但不能吃太油。包子是青菜馅儿的,里面加了点虾皮,你尝尝。”
    把小餐桌支起来,再把保温饭盒和包子放上去。陈怡歆拿纸巾擦了擦汗。
    “我去洗个脸,你先吃。”
    回来的时候,听到周昇在跟人打电话,她也没仔细听,又小跑着去给换了水瓶里的水。
    其实周昇的肠炎已经好很多了,脱水的情况也有好转,现在就是体内电解质紊乱需要调整一下,顺利的话,明天就可以出院回家休息。
    陈怡歆已经接到学校转达的通知,让周一上午九点之前到市团委集合,估计要给他们开个会培训一下。
    然后中午十一点,交流团的外国小伙伴会到达。一起午饭后,他们就要开始为期半个月的一对一交流活动了。
    “粥是你熬的?手艺不错。”周昇接完电话,明显心情很好,都能给开玩笑了。
    “好吃就多吃点,估计你以后没啥机会尝到我的手艺了。”陈怡歆挑眉笑。
    保温桶里面的粥足够两个人吃,一笼小包八个,她吃两个就够了,剩下的都是周昇的口粮。
    “晚点我妈妈会来。”周昇提前给陈怡歆说了一句,“她过来出差,听到我住院,就一定要绕过来看我。”
    “那待会儿我先回去?”陈怡歆一怔,下意识的想要离开。
    她把人家儿子弄来住院,现在喊她面对“受害者”妈妈,总有种心虚的感觉。
    在周昇的挽留下,陈怡歆没能走人。两个人都不是善谈的类型,避免相对无言的尴尬,于是都拿出书和作业开始做。
    另一张床还是空着的,陈怡歆就把小桌板撑起来,盘膝坐在床尾开始做题。
    张教授带着姐姐进来,就看到两个孩子一人一张床,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画面很静谧,跟隔壁闹腾的房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歆歆,来吃桃子。”
    介绍了下自己的姐姐,张教授拉着陈怡歆去洗桃子,把病房留给母子俩。
    “你回去跟你小舅舅说一声,那边我已经给他把名报上了,但是他自己还得去招生办办手续,在八月二十号之前都行。开课时间还没定,估计最早也要九月去了。”
    张教授仔细的把桃子挨个清洗干净,最后看了陈怡歆一眼。
    “我听老童说,那个卫忠要转去一中读书。你有什么打算?”
    “我?没什么打算在,就在本校读就行。我跟卫忠不同,他要走竞赛的路子,子弟校那边不可能提供他便利。但是我就无所谓了,参加高考主要看自己的努力更多些吧。”
    “话是这么说,但是有好的老师肯定会少走很多弯路。”张教授对陈怡歆非常有好感,也不介意给她提供一点便利。
    “这样,你回去跟你爸妈商量下,如果愿意转学,到八中没问题,如果不愿意转学,我给你介绍个补习班,里面的两位老师都是很有水平的老教师了,我们学校很多孩子也在他们那里补过。”
    转学什么的陈怡歆不考虑,子弟校虽然教学质量不算好,但是她班上的几位老师都是很好的人,才走了一个卫忠,老赵估计压力已经很大了,她再一走,老赵发际线不保。
    但是陈怡歆也不会单纯为了老赵的前途就无视自己的未来。转学这事儿她之前自己就考虑过,最后决定不转,但是张教授给介绍的补习班必须得上。
    补习班就在一中附近的一个居民区的二楼。是两套房子打通后改建成的。
    负责数学的是原一中的退休老教师,特级职称,讲课风趣幽默,擅于发掘学生的优点。
    另一位负责物理的是省大附中的老师,点拨做题很有一套,但目的性比较强,就是为了升学而刷题的那种。
    还有几位老师负责化学生物英语等学科,虽然名气没有这两位大,但也是很有水平的。
    这年代对教师的要求还没后来那么严格,在课后办班给学生辅导的比比皆是,甚至你教学质量好才有资格办班。
    人家也会打听,你是哪个学校的老师,历年教学成绩如何,并不是后来那些专业的辅导机构里面毫无教学经历的老师可以比的。
    陈怡歆记下了地址,开课时间在八月十五号左右,算了一下,有足够的时间让她做完其他事情了。
    而且开学就高二,她也没打算在学期中间分心。上学就要有上学的样子才对。
    上学期那是特殊情况,她要是不紧赶着点,说不定爸妈都离婚了。这会儿生活上了正轨,家里的事情自然有父母顶着,她的任务就是学习,考个好大学,给老妈长脸。
    第四十章 从内部瓦解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