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 有点远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听说自己好不容易才找到的新大陆即将变成一座巨大的监狱,姚崇古的神色变得古怪起来。
    澳洲大陆的壮美风光,还有淳朴原始的民风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那是一片非常美丽的土地,他一百二十个不乐意让它变成一座大监狱。但是帝王的意志显然不是他能够违逆的,而且……以澳洲大陆那严酷无比的气候,将犯人流放到那里去……还真不失为一种让人胆寒的惩罚,比死还要严重!想想澳洲西部那连成片的沙漠和盐湖,他不由自主的哆嗦了一下,我的乖乖,换作是他如果要被流放到那里,他会毫不犹豫地给自己来一刀的!
    “草民还在距离大陆千里之外发现数座大岛屿,最大的两座可能比一个浙江还要大得多,草木葱笼,物产丰饶,土地肥沃,气候宜人,风光殊美,与澳洲大陆严酷的气氛迥然不同,实乃人间仙境!”他又报告了自己的另一重大发现,并且拿出海图,指给朱聿键看。
    他所指的位置正是后世的新西兰。
    在所有人眼里,新西兰就是个很不起眼的小不点,以前还有澳新军可以刷刷存在感,打从大英严重肾虚(现在应该用尿毒症晚期来形容了)之后,澳新军也就名存实亡了,整个新西兰除了奶粉和旅游之外,似乎就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了,其实并不是这么回事:人家可是大洋洲第二大国————第一自然是袋鼠国啦!新西兰的面积达到二十六万平方公里,这块头放到中欧和西欧,已经算是大块头了。温润的温带海洋气候把这一地区滋养得生机勃勃,史前频繁的火山活动喷发的火山灰使得这里的土地极其肥沃,不管是发展农业还是放牧都非常适宜,而且矿产资源也极为丰富,这样一块土地如果放到中国来,中国铁定会眼都变成绿的!姚崇古亲自登上过新西兰南岛和北岛,被那里迷人的风光所陶醉,差点就生出了在那里隐居不再回来了的念头,所以现在他滔滔不绝的把那里肥沃的土地、繁茂的天然牧场以及迷人的风光夸了又夸,把朱聿键听得都入迷了。这位严重不靠谱的皇帝扭头问杨梦龙:“朕在那里搞块土地作为皇室的财产应该不成问题吧?”
    杨梦龙耸耸肩,说:“没问题,只要内阁答应就行了。”
    朱聿键翻了个白眼:“等于没说!”
    杨梦龙不理他,捏着下巴看着海图,琢磨着:“看样子,这两个岛的条件可比澳洲大陆要优越得多啊!如果拿来卖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姚崇古差点就栽倒在地了,他瞪着杨梦龙,说不出话里,一句话憋在心里差点把他给憋成了内伤:你这个钱串子得多缺钱啊!!!
    朱聿键倒是难得的认真了一把:“朕觉得吧,倒是可以将它作为奖赏,赏赐给对国家有巨大贡献的将士和工匠,那地方条件如此优越,他们肯定希望自己能在那里拥有一块土地的!”
    姚崇古松了一口大气,谢天谢地,这位总算没有把他心中的海外仙境也变成犯人的流放地!
    杨梦龙又问起印度的事情,姚崇古一一作答:眼下的印度乱得一塌糊涂,莫卧儿王朝貌似如日中天,实则危机四伏,整个国家信仰、语言、文字都混乱无比,地方豪强割据,根本就无视中央的权威,而且来自泰西的蛮夷已经在印度沿海地区建立了一系列的贸易据点,以泰西人的作风,一旦印度国势衰弱,这些贸易据点马上就会变成向整个帝国发动侵略的桥头堡————很遗憾,整个印度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依然是那么欢乐。
    “印度那地真肥,尤其是恒河流域,简直就肥得流油,插根筷子都长芽。但是印度人将这片土地料理得很差,守着那样肥的地居然年年发生饥荒,真让人想不通。他们似乎对天下一统毫无兴趣,中央王朝就盯着国都和恒河平原那一小块地方,无数土王割据地方,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文,每个地方都有一套各自的法律,邮政、驿道、水利等等设施极其落后,整个国家混乱无比,让人看着就头大。”姚崇古想起自己当初在印度的所见所闻仍然哭笑不得。
    朱聿键有点儿不敢置信:“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文?天哪,他们是怎么活到现在的?”
    杨梦龙说:“鬼才知道呢!那帮阿三,自古以来就欢乐多多,唯一的优点就是耐操,瘟疫瘟不死他们,饥荒饿不死他们!”他手一挥,作了总结:“那地方的人不怎么样,不过那地方的地不赖。”
    朱聿键两眼放光:“占一块?”
    杨梦龙说:“必须占一块啊,不然都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了!这事我亲自去办,谁让我是海军元帅呢!?”
    姚崇古默默的在胸前替印度人划十字————他信基督教的。
    印度恒河平原的土地可以说是肥得流油,再加上降雨充沛,日照充足,温度也高,稍稍整理一下那产量都逆天了。但是很显然,我们亲爱的大白象将天赋都点在宗教上了,对于种田这玩意儿,大白象表示浓厚的不感兴趣,所以他们守着丰美的恒河平原年年发饥荒,年年饿死人,真是够奇葩的。这种奇葩的景象到了二十一世纪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二十一世纪印度的总人口比中国只多不少,粮食总产量不到中国的一半,每年居然有两三千万吨粮食拿来出口……所以即便是二十一世纪了,情况也一点都没变,恒河平原年年丰收,年年饿死人。反倒是中国,本身自己每年就有六七亿吨粮食了,还拿出大笔外汇进口一亿多吨粮食……粮食还是不够吃啊,必须进口个一两亿吨啊,不然国内那帮嘴越来越刁的刁民非造反不可!
    人口一样多,一边拥有六七亿吨粮食的产量还拼命出口,一边粮食产量只有两亿多吨却拼命出口,这样的对比实在让人无语,也不知道是该夸中国的刁民实在难伺候还是该夸阿三的百姓太过耐操!只能说,中国的粮食不足恐惧症跟火力不足恐惧症一样,都到了晚期,没救了。对于如此纯良的大白象,有机会的话不狠狠宰一刀实在太可惜了,所以杨梦龙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带兵前往印度狠狠的干丫一票,说什么也要从这头严重虚胖的白象身上撕一大块肥肉下来!
    至于能不能打赢……他可是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历史上,大举入侵印度的军事行动貌似就没有失败过的……
    这个国家就是拿来被人征服的!
    朱聿键也丝毫不担心,杨梦龙都不担心,他担心个鸟?他对印度那肥美的土地和优良的铁矿也是充满了兴趣,至于姚崇古所报告的印度盛产黄金……他倒不怎么感兴趣,这玩意儿既不能吃也不能穿,除了铸币之外屁用都没有,实在不用太过在意,有了充足的粮食、棉布、茶叶、瓷器,要多少黄金赚不到?他咳嗽一声,说:“姚爱卿啊,这趟真的是辛苦你了,你可是为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啊,差不多是在海外又发现了一个大明,这份功劳,再怎么高估也不过份,朕该怎么封赏你呢?”
    姚崇古一拜到地,朗声说:“皇上,草民一介海商,扬帆沧海乃平生所愿,不求锦衣玉食飞黄腾达,只求为大明开疆拓土贡献几分绵薄之力!大明若能将那片大陆纳入帝国的版土,使大明百姓人人都有田可种,有饭可吃,草民便心满意足了!”
    朱聿键不无感动的说:“爱卿的胸怀当真是比大海还要广阔啊!如你所愿,等到辽东战事结束,大明马上向你发现的大陆派出第一批移民,将日月旗插上那块大陆,使之成为大明的一部份!”
    姚崇古大喜过望,重重的磕了个头:“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梦龙将他扶了起来,说:“意思意思得了,磕那么用力干嘛?不疼呀?”
    姚崇古:“……”
    朱聿键站起来拍了拍姚崇古的肩膀,说:“爱卿立下了盖世奇功,朕也不是小气之人,自然要重赏!朕打算破格提拔你为南北二岛(新西兰南北二岛)总督,官居四品,负责治理南北二岛,任期二十年,同时赐良田百顷,白银万两,再在京城赐你一幢豪宅,以彰爱卿之功!”
    姚崇古差点没抽过去。我的老天爷,这可是封疆大利才有的待遇啊,他一个小小的海商,何德何能享受如此殊荣!他整个人都哆嗦起来了:“草民不敢……如此皇恩浩荡,臣受之有愧……”
    朱聿键不以为然的说:“这是你应得的,你就收下吧,不然天下人该骂朕刻薄寡恩,有功不赏了。”
    姚崇古讷讷的说:“草民一介海商,骤然间成为四品大员,只怕天下人不服……”
    朱聿键越发的不以为然:“谁不服的就让他扬帆出海,为朕找一块新的大陆!只要能找到,而且适宜居住,朕也会封他为总督!”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姚崇古也只能跪地谢恩。虽说文书还没有下来,但是他这个四品大员的身份是跑不掉的了,要知道,旁边都有史官在记着呢!从一个薄有资产的海商一夜之间成为四品大员,他也算是空前绝后了,由此开了一个先例:谁能为大明发现一块辽阔的、适宜定居的土地,谁便将受封为那块土地的首任总督,并且获得重赏!虽说任期是有限制的,而且不能世袭,但是这样的重赏已经足够的诱人了。
    一股大航海的热潮应运而生,无数血管里流淌着冒险精神的航海健儿扬帆出海,去寻找新的领地,他们即将摧毁西方人两百年大航海运动所积累下来的成果,他们的血汗即将凝成一个版图空前庞大的强横帝国。
    杨梦龙说:“老姚啊,你也算是飞黄腾达了,不知道你满足了没有?”
    姚崇古愣了一下,大声说:“海商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满足!”
    杨梦龙嘿嘿一笑:“嗯,海商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满足,说得好!那么容易满足的就别在海上混饭吃。现在有一个更艰巨的任务,不知道你敢不敢接受?”
    姚崇古热血沸腾,说:“没有海商不敢接受的挑战!”
    杨梦龙冲他竖气一根大拇指:“大明的海商就该有这样的气魄!”
    姚崇古被热血烧得有点儿头脑发热了,完全忘记了杨梦龙那不靠谱和超级坑爹的尿性,拍着胸口叫:“不知道皇上有什么要事想让臣去办?臣万死不辞!”
    杨梦龙拉他坐下,拿出一张羊皮纸绘制的海图说:“事情是这样的,我们在台湾跟泰西狠狠的打了一仗,他们输了,光俘虏就被我们抓了好几千,为了赎回这些俘虏,他们决定割一块地作为交换,而那块地区离大明有那么一点点远,所以我打算让你带上几艘船跟他们过去,先将日月旗插上去占住了再说!”
    姚崇古不以为然:“就这个啊?那也太简单了,不必草民,随便一艘渔船的船长都能做到!行,这个任务草民接受了!”
    朱聿键高兴地说:“爱卿一心为国,壮志凌云,朕心甚慰!”
    杨梦龙说:“你回去准备足够吃一年的粮食,多带淡水和水果罐头,挑选最好、最快的船,尽快出发,此事宜早不宜迟!”
    姚崇古愣了一下:“足够吃一年的粮食?需要这么多吗?”
    杨梦龙说:“必须的!如果算上种种意外导致的损耗,也许你应该准备足够吃两年的粮食才行!”
    他说得如此严重,姚崇古终于警惕起来了,小心翼翼的问:“不知道侯爷所说的那块地,到底在哪里?”
    杨梦龙说:“说了你也不懂……你只要记住他们那边跟我们这边的时差为十二个时辰就行了。”
    “什么!!!”姚崇古一蹦三尺高,瞪着杨梦龙,心里有一百万头草泥马轰轰烈烈的咆哮而过!
    姚崇古可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菜鸟,他真正在海上闯荡过的,对西方的航海知识也颇为了解,自然知道时差十二个时辰意味着什么……这他娘的都在地球的另一面了好不好!两三万里路程都打不住了好不好!回想起杨梦龙征求他的意见,让他去接收一块“有点远”的土地的时候那轻松的语气,他欲哭无泪:
    两三万里的航程也叫“有点远”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