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凰_33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燕王下令,停战三日,给乌池城和塘窑城一个疏散百姓的机会!
    这命令一下,何止是姑苏,九州皆震。
    不知什么时候,不知民间从哪里掀起一阵低低浪潮,大意是说,“这还打什么打?如此仁主,不如尽早投了吧!”
    乱世太久,最疲乏最提心吊胆的都是无辜百姓,此一浪如石进水,在百姓中越呼越响,逐渐掀成一股巨浪,猛拍国境四方。
    不知谁人开始例例合计起“漠北反王”的功过,这功过细数之下,竟然没人能找出几个“过”来。
    燕军军律极严,这些年南征北战,扰民之事屈指可数。
    且据民言,燕军中就算有扰民者,事后也必遭严惩。一来二去,有些地方,燕军所驻之处,竟然诡异地形成一派军民亲和之态。
    民声越呼越响,更有人白日里站在城中街道,为燕王呼声,说这根本不是什么“反王”,是“明君”,是“仁主”,是“上天开眼”,是“帝骨天成”。
    民心所向,空前绝后。
    这一声声的,最后都传到燕燎本人耳里了。
    燕燎听了嘴角直抽,心说这都是谁说道起来的啊…便是上辈子他也没被人吹捧神话成这样子啊……
    再说这些传言也太夸大其词了吧,真快把自己说的跟个神仙似的了……
    谁还不是个人了呢!
    当燕军越打越勇,快要攻到塘窑城时,姑苏良王终于有所动作——姑苏和燕谈和了。
    姑苏早就奄奄一息,在吴亥的手段下,言和一事很快谈妥,姑苏不再与燕为敌,燕也不再继续南攻逼近王都。
    乌甲玄兵,马蹄卷草,黑底红字的燕旗在江南留下浓墨重彩一笔后,收兵硒鼓,浩浩荡荡
    奔离一马平川的平原,撤军了。
    燕撤军的那天,姑苏王城内所有的权贵只差祭天庆祖,只有吴亥和燕燎知道,这不过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当然庆祖是不可能让他们庆祖的,吴亥立刻称王上位,“温和”手段下兵不血刃,逐渐把姑苏收进手心。
    ——
    即将撤兵回往豫州,在小苍山整兵之际,燕燎总算见到了齐熬。
    齐熬大病初愈,气色衰弱不佳,但好在身体没有大碍了。
    见到燕燎,齐熬心头焦急,连忙询问大安攻打冀州一事。
    燕燎大破了姑苏,心情甚好,扬眉说道:“冀州有徐少清守着,虽说兵马不足,但守到本王回援豫州,也是来得及的。”
    齐熬却有些不放心,拧着眉头细语道:“王上,冀州岌岌可危,冀州官民必然是夜不敢寐、食不下咽,守城主事之人需要有极强的韧性和忠心…王上,冀州一直是徐大人的辖地吧?徐大人他…”
    燕燎明白齐熬在担心什么了,直接摆手打断他说:“徐少清这个人…本王了解他,他又是个聪明能干的,定然可以做的很好。”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齐熬知道燕王向来如此。
    且齐熬从未见到过徐少清,只是经常听徐少浊提起,所以他也不敢妄下定论,虽然担心,一时也不知说什么才好。
    燕燎见齐熬脸色苍白,眼底还有一片浓重青黑,也不知是多久没有好好睡过才搞成这副模样。
    这些日子,除了冀州阵线,姑苏战事无往不利,齐熬若是操心战况才把自己弄错这可怜模样…应该说不通吧?
    燕燎想了想,沉声说:“齐熬,人死不能复生,但还活着的人,可以连着死去的人那一份做好自己。你…将来无论怎样,千万不要萌生出轻生的念头,知道吗?”
    想到上辈子齐熬那副决绝模样,八头驴都拉不回来的态度,燕燎其实还有些担心。
    也不知道是不是什么风后传人大爱无私的缘故,齐熬这个人特别能憋,不声不响闷藏一堆情绪。
    但燕燎同时又有些疑惑,正如他没想到谢司涉会愿意为了齐熬而死一样,他也没想过齐熬会因为谢司涉的死伤心欲绝成那副模样……
    这难道不是私情吗?
    面对燕燎的关怀,齐熬揖了一礼:“多谢王上关心。”
    齐熬有些受惊,没想到燕燎会对他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燕燎对他越好,他心中越是内疚,短暂的沉默后,齐熬主动请罪:“王上,常水营险些覆灭,这都是我的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