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男人[快穿] 第846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件事给了幼小的女主很大的冲击。
    也给了观众们很大的冲击。
    电影上映的第二天,街上有人在卖猫猫水了,而且还不止一个。
    看上去卖的还相当好。
    纪长泽趴在阳台往下看,看着那个被小孩子和家长团团围住,笑的合不拢嘴拿低头拿竹筒的卖水人,也笑了。
    第一个小炸弹开始爆炸了。
    他这票房也该炸起来了。
    第404章 只会画大饼的诈骗犯(20)
    一开始, 电影院上线了一部新电影并没有得到多少关注。
    就算现在电影少,但同时,舍得花钱去看电影的人也少。
    去掉没钱的, 有钱但不想浪费的,有钱愿意浪费但是没时间的, 剩下的这一波人就算是再怎么自主推广也带不起什么火花。
    直到电影上映第二天,一个因为宣传图上的《手把手教你怎么做生意》这行字咬牙花钱看了电影的人得到了启发, 学着电影里卖水人的操作, 买来水果蜂蜜砍了竹子,连夜实验出了电影里的所说的效果。
    水果汁兑水再加上蜂蜜,最终能出来一杯酸酸甜甜十分好喝的猫猫水。
    电影里看似简简单单的过程,却是纪长泽带着一堆小弟们喝了不知道多少个版本的果汁后才折腾出的结果。
    这个过程里研究出的投放比例电影里也没遮掩, 大大方方就直接放了出来。
    毕竟纪长泽播出这段画面本身就是为了引导一些人去学习。
    要是藏一半露一半, 效果可没这么快。
    那位看了电影的居民也是敢试, 还让他一次就试成功了,他心里清楚看过电影的不光是自己一个人,想要赚这一笔钱只能趁着大家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抓紧时间。
    第二天, 就挑着许多装满猫猫水的竹筒去卖了。
    自然, 偌大的首都, 不会只有他这么一个聪明人。
    仿佛一夜之间, 猫猫水遍布大街小巷。
    大家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跟电影里一样的定价,一毛钱一竹筒,不光有甜甜的猫猫水喝, 喝完了还能得到一个雕刻着小猫咪图案的竹筒。
    紧接着,有动手能力强的人开始试着在竹筒上雕刻其他动物,兔子,小狗, 牛,到最后发展成了十二属相。
    这个小炸弹之所以放在最前面,就是因为它需要付出的成本太低了。
    电影里的卖水人是已经通过卖水得到了甜头,所以他从原本的独自努力可以发展到做猫猫水时外包出去竹筒跟雕刻。
    但现实中想要跟他一样赚这笔钱的人完全可以省下这笔外包费,自己砍竹子,自己做竹筒,自己雕刻,果汁是需要兑水的,所以不用买很多水果,蜂蜜也不用加很多。
    成本低的可怕,又分摊到了只能装的比较少的竹筒里,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个小生意已经算的上是一本万利了。
    只一天,全首都都能看到这些卖猫猫水的人突兀的冒出来,再突兀的带着一大堆钞票心满意足离去。
    他们开始打听。
    “这个猫猫水是什么?怎么突然一下这么多人卖?”
    “我家小孩今天回来非要喝猫猫水,说其他小朋友都有,想着反正也就一毛钱,我就给他买了,味道的确不错。”
    “那个老李家的小儿子,以前不务正业,他哥哥嫂嫂都看不上他,今天卖了一天的猫猫水,回家的时候还买了俩鸡腿给侄儿吃,我看他嫂嫂脸上都快笑出花来了。”
    好像一天之内,所有人都想知道,猫猫水怎么做,他们可以卖吗?
    卖猫猫水的人都发了财,他们到底是怎么知道的。
    然后,猫猫水是出自一部电影的消息就传遍了大街小巷。
    这是一部专门讲述做生意的电影。
    不是以前的生意,就是此刻的。
    猫猫水的配方也是电影里直接播出来的。
    又一天,电影院里多出了很多人。
    一些是好奇配方和这个电影到底要怎么讲生意的,一些则是想要做生意来学习的,还有一些纯粹是见这么多人来看,自己不差钱也想来凑个热闹的。
    纪长泽自然不会只放个猫猫水。
    猫猫水只是蝇头小利,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可以赚上一笔,但也需要付出体力劳动和辛苦,算下来,其实也就比正常工作好了一点。
    那只是女主康秀小时候的启蒙事件,其他的生意案例还多着呢。
    康秀有两个哥哥,他们年纪也不大,都不算脑子很聪明的,但他们都很爱这个妹妹,竭尽全力的去照顾抚养康秀。
    她的大哥靠工地搬砖挣钱,康秀五岁时还不大懂这有多么辛苦,十岁的时候,大哥被抬了回来,是劳累所致。
    他休息了一天就重新回到了工地,康秀明知道他是为了这个家在强撑,却无能为力。
    她悄悄到了大哥工地,偷看大哥工作,看他在那样热的天气下扛着一袋袋沉重的沙,看他热的汗流浃背却不能休息片刻,看他在到了该吃饭的时候因为工地太远不能到外面吃,只能掏出自带的不容易馊的食物狼吞虎咽。
    康秀心疼大哥,她想要让他别那么辛苦。
    她开始思考,最终在大哥的饭盒上得到了灵感。
    大哥当天回家,康秀就跟他说了自己的想法。
    这要是其他家庭,也许她一个十岁小女孩的提议并不能得到认同,但康秀家是兄妹三人相依为命,她的大哥二哥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陪她去试试。
    大哥回到工地上,跟工友们商量,问他们谁想要订饭的,他小妹会做好了送过来,价格便宜,送货上门。
    许多工友想着价格便宜试试也不亏,就订了一份。
    二哥炒菜,康秀打下手,差不多到了时间后,他们把饭放在板车上,算好时间出发,刚好在饭点到达。
    她买菜的时候刻意货比三家,又跟菜农说好了她要的量大,谈低了价格,所以本钱降了不少,虽然价格便宜,但还是有的赚。
    第一桶金就这么到手了。
    康秀很快不满足于这一个工地,她开始和大哥二哥一起去其他工地弄预定服务,越来越多的工地开始买康秀家的饭,三人已经不能再支撑这么大的工作量了。
    他们开始雇人做饭送货,自己不用辛苦,却还是能一直挣钱。
    康家的日子逐渐好过了起来,哪怕越来越多的人学习他们家的送饭模式,因为他们是第一家,而且质量始终如一的好,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很大冲击。
    康秀终于可以不用担心自己的大哥二哥了。
    但同时,她也开始在日记里写:我发现自己并不满足于如今的现状,我看到了更大更广阔的未来,现在只是一小步而已。
    这并不是贪心,也不是不知足,只是一个天生的企业家发现了一条适合自己走的路。
    她并没有因为得到甜头就全身心投入到做生意里,而是开始认认真真做好自己学习的本分,努力学习,跳级,沉迷看书。
    日记里写:知识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是通往财富的大门,如果我想要得到更多,那我必须拥有和它相匹配的知识。
    康秀顺利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她看了很多关于经济方面的书,一直在关注商场上的新闻,国内外的经济市场变动。
    同时又去看一些人的成功,一些本是成功人的落败。
    她努力去分析其中的原因,幻想如果是自己会怎么做,哪怕还没踏入进商场,但她已经在现实中模拟了千百次。
    就在康秀慢慢完善自己的计划时,康家出事了。
    他们家的外送饭店被人砸了抢,对方是本地最出名的有钱人,砸店的原因是他也想做外送生意,前面却一直挡着康家这条拦路虎。
    有些人是不讲道理的,他有钱,有的是时间跟康家折腾,雇了人每天在康家店里闹事,闹得客人不敢上门,康二哥的胳膊在和他们的争执中被打断,报警警察一来,那些混混立刻躺倒一地碰瓷。
    那家人有钱,他们不怕折腾,那些混混想挣钱,也乐意坐牢换钱。
    康家生意一落千丈,焦头烂额,康大哥本身就有隐疾,直接被气的住院,康秀嫂子没办法,才打电话告诉了康秀这件事。
    这是康秀人生里第一个坎。
    她这才意识到,做生意,不是只有做大做强了才会有竞争对手,你不够强,就总会有人来欺负你。
    接下来就是爽剧套路了,主角自然是不能受欺负的,就算是受了欺负,那也只会让主角更强大。
    康秀本来就一直在准备,因为这件事快速动手,只靠五万本金,一环套一环,靠着之前一直在搜集的信息和准备,只用了一个月,就笼了超出那家人十倍的资金。
    只是简单做了个局,就成功让那家人资金泡沫,他们不知道这位突然崛起本地企业家的身份,还在幻想着对方可以施以援手,在得知康秀要回到家乡时鞍前马后,各种讨好。
    而一切的幻想在看到康秀对着康家大哥唤了一声哥后,破碎当场。
    纪长泽当然不会只教做生意了。
    电影本质就是让人看的,哪怕里面藏了一些生意点子和技巧,作为电影本身,它当然要观众看得喜欢才行。
    当然了,宣传这部电影的最快方式,就是引发一个爆点。
    而纪长泽在这部电影里藏了数十个爆点。
    康秀的每个点子,其实都可以套用到现实里。
    只要看了电影的人敢照着做,得到的回报跟成果与康秀得到的八成会是一样。
    在这个干什么都发财的年代,纪长泽亲手点燃了一个又一个的爆点。
    电影上映第三天。
    《新日报》头版内容。
    首都知名企业家王英赫公开表示要感谢一部电影:这部电影真的很强,里面所有关于生意方面的事全都真实,十分感谢它帮我度过难关。
    普通人做小本生意赚了点小钱。
    跟有名的有钱人点名感谢这个电影让他获利三千万。
    效果还是不一样的。
    宣传力度给上后,这又的确是一部好电影,最后的结果显而易见。
    电影票房,直接爆了。
    而在记者们急吼吼后知后觉赶来采访导演加编剧纪长泽时,却只看到了因为辣椒酱突然卖到疯狂,一下子原地发财陷入懵逼的金先生。
    金先生是真的很懵逼。
    辣椒酱,怎么就能赚的比他投资电影还多呢?
    这不就是一瓶平价的普普通通辣椒酱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