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骨 第1527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君令轻轻点了这么一句。
    她知道,顾谦的每个决定,都必然经过深思熟虑。
    可刚刚那道命令,可不是简单的遣散几人而已,有资格在顾谦这里领命而去的,都是昆海楼数一数二的小组组长,方才那几人,各自率领一只队伍,未来二十四时辰,清雀每留在天都城一个呼吸,他们便会盯死一个呼吸,在天都沙盘上进行动向和去留的推演,汇报。
    在不惊扰一位大修行者的前提下实现咬死,跟踪,并非易事。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顾谦微笑望向消散于街巷中的阴翳,道:“这些家伙们,可都是嗅觉敏锐,热衷捕猎的野兽啊,从清雀入城,他们便闻到了猎物的气息,如今有机会出动任务,可是异常的兴奋呢……”
    “这样么?”张君令默默嘀咕,略一思索,心中反倒坦然。
    昆海楼这几位组长,平日里总是以黑袍遮面示人,看起来的确有些反常,不似常人。
    “或许,她只是去三清阁内喝茶。或许,她会跟某位重要人物有所对接……不过只要在天都城内,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不要想逃脱昆海楼的耳目。”
    “只是,我麾下那些善于盯梢的家伙,只能盯住她在天都城内的每个动作,真正踏入太清阁禁地之后,恐怕还需要麻烦你,动用一些特权,让我看得更清楚一些。”
    顾谦言外之意,是动用铁律。
    张君令一怔,道:“此人……重要到了此等程度?”
    顾谦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他思索片刻后,喃喃道:“清雀……只能说她是一枚鱼饵。我需要盯住她的所有行踪,来找到最终的大鱼。”
    张君令苦思冥想许久,而后认真问道:“在长陵那一日的谈话……你们是不是对我隐藏了什么?”
    她话中的“你们”,指得是顾谦,宁奕,太子,徐清焰。
    顾谦哑然一笑,不予回复。
    答案已是不言而喻。
    这场隐蔽于山雾中的谈话,决定了天都如今的局势。
    “也好。”
    张君令有些颓态地叹了口气,揉了揉眉心,长叹道:“其实我并不想知道你们究竟布了什么局,只是我很好奇……为何你,太子,宁奕,还有徐姑娘,会喜欢这种细致入微的暗中对弈,难道就不会觉得疲倦么?”
    “攻敌以细,布局需深。”顾谦沉默片刻,喃喃道:“非我等本愿,但……实属无奈啊。”
    天都如今面临的对手,可以苦心积虑,深藏二十年,谋划灵山大火灾。
    可以改名换姓,在南疆布道,偷天换日,一朝颠覆执法司。
    想要赢下躲在暗处的那位棋手,就必须比他更谨慎,更细致,更小心。
    他们不是一个人。
    而是藏在黑暗中的影。
    不过……天都也有着隐匿深处的影!
    此时此刻,数十条街巷,无声掠动着一袭袭黑衫,昆海楼使者如棋子散开,囊括成局。
    第1374章 野雀
    数十条街巷,一袭袭黑衫,无声掠动。
    昆海楼使者如棋子散开,囊括成局,以那辆驶出昆海楼的马车为核心,环形分散开来。
    “马车过红符街……”
    “过清水巷……”
    一条条讯息,传入顾谦腰间令牌之中。
    顾左使重回昆海楼,以沙盘推演起来……与自己之前所预料的相差无几,清雀离开昆海楼后,一路疾行,没有停留,更没有与任何人交谈。
    半炷香功夫不到,便回到太清阁。
    昆海楼的眼目,遍及天都,但太清阁则是为数不多无法涉及的禁地……说到底,监察盯守并不是一件能摆上台面的事情。
    而道宗则在天都拥有大量信徒,即便是顾谦,也不敢轻易招惹西岭道统,一旦自己监控太清阁的事情走漏风声,得知消息的麻袍道者必然十分愤怒,甚至可能会以强硬的态度顶撞皇权。
    如今天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君令。”
    顾谦轻声呼唤,与身旁青衫女子,一个“眼神”交汇。
    张君令抬起双手,缔结印诀。
    铁律的辉光,在女子掌心溢散而出,缭绕如蝴蝶。
    天都穹顶之上,两张泛黄的古符,如游鱼首尾相衔,抱在一起。
    这是真正完整的铁律——
    “嗡!”
    一缕纤光,激荡而出。
    这是除铁律律主之外,其他人所无法感应的波动……在张君令心念操纵之下,这缕极光笼罩太清阁。
    数息之后。
    顾谦面前的沙盘,浮现出此刻太清阁完完整整的景象。
    ……
    ……
    “吁——”
    马车缓缓停下。
    满身风霜的清雀,抵达目的地,卸下了先前的警惕,她长长吐出一口气,马蹄由疾至缓,踏过数道阵纹屏障。
    太清阁的阁楼之外,有十数位麻袍道者镇守。
    有这层层阵纹相护,太清阁杜绝了一切意义上的窥探……除了铁律。
    生在天都,便无法逃避皇权的监察。
    事实上,太清阁穹顶还有一层类似“天外天”的阵纹,遮蔽天机,在当年一张符纸的刺探之下,虽然不可以做到完全屏蔽,但可以使铁律的视察变得模糊。
    在公孙越纵火案后,太清阁受到重创,加强了楼阁看守。
    而即位之后,重用监察司的太子,则是默许了太清阁的此番举动……在他看来,默许太清阁在铁律监察下,做些模糊的动作,算是对当年纵火一案的补偿,更重要的是,曾经天都太清阁的主人,乃是出身红拂河的李长寿。
    太子对于李长寿寄以厚望,而且给予了足够的信任。
    如今。
    这层阵纹,在大成铁律的圣光穿透下,无所遁形。
    “辛苦了。”
    一道温和声音,在阁内响起。
    一位披着纯白麻衫,面容阴柔俊美的男子,听到马蹄声音后,缓缓从太清阁内走出,他扶住门框,站在阁内,就这么望着清雀,仿佛望着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
    “此人名为何野。”
    顾谦神色平静。
    “何野?”
    “他出身西岭道宗,何氏一脉。新潮李长寿被斩首之后,西岭何氏被宁奕连根拔起,但何野是活下来的那一个独苗……”
    张君令对朝野斗争不感兴趣,但她也完完整整见证了宁奕当初和李长寿的斗争,说到西岭何氏,她也不陌生。
    何帷曾经贵为西岭道宗的三清阁阁老!
    因为那位杜公子的缘故,何氏在乱局中倾尽一切,铁心押注李小阁老,最终在阎惜岭败得一塌涂地。
    “为何……何野能活下来?”
    想到这里,张君令有些不解。
    以宁奕的性格,斩草必定除根,何帷和杜威他都杀了,西岭何氏杜氏,自然是不会留下活口,永绝后患。
    “因为……西岭最后的处决,宁奕交给了玄镜。”顾谦手指轻轻叩击沙盘,显然也是陷入了深思之中,他喃喃道:“当初何帷执掌大权,打压陈懿,教宗名存实亡,被幽禁在阁内,寸步不出。若是李长寿赢下那夜对局,要不了多久,就是西岭废除教宗,新立领袖……后来宁奕赢了,自然也就等同于是陈懿赢了。关于何氏和杜氏的处置,宁奕就交给了玄镜,陈懿。”
    再后来的事情。
    张君令也知道了……玄镜小姑娘返回西岭,拿回属于自己的太和宫宫主之位,在谷霜辅佐之下,愈发成熟稳重,最终结成道侣。
    而何氏,也就此从道宗的历史上除名。
    “何野……是教宗留下来的人。”顾谦喃喃道:“档案上说,他虽姓何,但父母在权力斗争之中,皆被何帷所杀……所以他背负着对西岭何氏的仇怨,在荒郊野外长大,最终成年之后,暗投道宗,通过层层筛选,成为了教宗陛下的近卫,当初何氏行刑,他才将自己真正的身世和盘托出。教宗赦免了他的姓氏,并且给了他‘重新来过’的机会。”
    重新来过这四个字,听起来有些微妙。
    “然后……他便来到了天都,接手三清阁。”
    张君令沉默片刻,道:“既是近卫,那么他与清雀……”
    顾谦食指轻轻落下。
    沙盘发出珰的一声。
    “何野与清雀,是一起长大的孤儿。”
    ……
    ……
    扶住门框的白衫男人,望着神色憔悴的女子,唇角含笑,眼中满是温柔。
    “从西岭奔波天都,路途遥远,定是接连几夜都没有休息吧?”
    何野道:“我为你准备了房间,你可以好好睡一觉。你渴不渴,饿不饿?”
    “……不必。”
    与昆海楼前无异。
    清雀依旧是那副三缄其口的冰冷模样,她干脆利落拒绝了何野的好意,抱刀来到一旁空地之处,那里有一口水井。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