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妻为荣 第73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仅可以将竹子插在笔筒里,还可以挂在墙上或者直接摆放在案牍上,非常新奇。
    这么好的创意,真是很棒!
    陶碧芝心里赞叹,姜姑姑不愧是姜姑姑,做出来的插花就是不同凡响。
    姜姑姑见陶碧芝来了,看了看她手里的插花:“果然进益了,做的不错,你们把今天做的插花送过去吧。”
    陶碧芝捧着自己的插花,纪清漪捧着姜姑姑做的插花,两人一起去了乾清宫养心殿,皇帝下朝后经常在养心殿处理政务。
    陶碧芝脚步轻快,想赶紧把插花送到养心殿,等回来了,好好地问问纪清漪为什么不做插花,是不是知难而退了。
    在养心殿门口,两人被拦了下来,原来今天皇帝下朝比较早,已经回来了,正跟宁王世子说话呢。
    陶碧芝心头一跳,脸上就露出跃跃欲试的神情来,怪不得姑祖母让她多朝乾清宫来走动,果然没错。
    看来今天不仅能在皇帝面前露脸,更重要的是可以见到宁王世子,她从前见过宁王世子几次,都是远远地瞅着,今天终于可以近距离接触宁王世子了。
    她瞥了纪清漪一眼,见她低着头捧着竹子不知道在想什么,就冷笑了一声。
    这种人竟然也配拜姜姑姑为师!
    太监进去通禀,便让她们进去,二人进门,先给皇帝磕头请安,然后才站起来摆放插花。
    皇帝跟宁王世子徐令琛在下棋,皇帝也好,宁王世子也好,一直不曾抬头。
    “咦,好清雅的花香。”徐令琛突然开口,貌似不经意地瞥了一眼。
    陶碧芝感觉宁王世子的视线落在了她的身上,心跳加快了许多,大着胆子看了徐令琛一眼,见他英姿勃勃,眉目如画,脸上就飞上了一抹红晕。
    “是兰花。”皇帝放下手中的棋子,也抬头看了一眼,见纪清漪与陶碧芝安置的花都十分清雅,就点了点头:“天热,摆放些简单的插花,人看着心里也舒服些。”
    徐令琛就道:“这荷花是姜姑姑做的吗?怎么跟从前的风格有些不太一样。”
    陶碧芝越发觉得徐令琛对她有情了,否则怎么会不注意旁人,独独注意到她了呢。
    陶碧芝难掩激动:“回殿下,这荷花是民女所做。”
    徐令琛又望向纪清漪:“那个兰花是姜姑姑做的吗?风格也不甚像。”
    纪清漪道:“回殿下,姜姑姑今天没做插花,这个竹兰相映是民女所做。”
    “不可能!”陶碧芝霍然抬头,目露凶光地瞪着纪清漪:“纪清漪,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欺君!”
    对纪清漪的不满,不屑,在这一刻悉数被她嚷了出来。
    纪清漪大惊,瞪大了眼睛看着陶碧芝。
    她究竟在发什么疯!就算发疯也不能跟疯狗似的乱咬人啊。
    由于太过不齿,陶碧芝说话的时候声音不由自主拔高了好几个度,莫说是纪清漪徐令琛了,便是皇帝也转过头看着她。
    “大胆!”皇帝身边的内侍立马厉声呵斥:“圣上面前,竟然咆哮!”
    陶碧芝心头一沉,立马跪到地上,口中却犹自辩解:“皇上,非是民女无礼,而是纪小姐睁着眼睛说瞎话,实在令人不齿。民女不愿圣上被人蒙蔽,一时情急说话声音大了些,望圣上明察。”
    皇帝面色不变,一双眼睛却冷冷地扫到纪清漪的脸上:“纪氏,陶氏所言是真的吗?”
    ☆、第82章 二更
    纪清漪在门口听说皇帝在内的时候心里就打了退堂鼓。
    可徐令琛也在,她知道这一定是徐令琛特意安排好的,想让她在皇帝面前表现一番。
    因此,虽然心里打鼓,她也依然壮着胆子走了进来。
    刚进来的时候皇帝坐着与徐令琛下棋,看着便如寻常叔伯与侄儿相处一般无二。刚才他说话的时候也不见如何严厉,可此刻他眼神冷冷的,一股无形的压低就逼了下来。纪清漪心里发紧,便赶紧跪了下来。
    “回圣上,这插花实是民女亲手所做。”纪清漪低头恭谨道:“民女实在不知陶小姐怎么会生出这样的误会。”
    纪清漪很想重重地扇陶碧芝两个巴掌,她进宫这一回可是为了给皇帝留下好印象,以方便她与徐令琛成亲的。
    虽然能做的有限,她却想多努力一些,把事情做到最好,让徐令琛以后不那么吃力。
    她身份低微,想嫁入皇家太难了。要不然徐令琛上一世也不会想着上战场挣军功。
    这一世好不容易情况改善了,她可不想因为陶碧芝的一句话就前功尽弃。
    一盆插花而已,是谁做的又有什么关系,不过是小事一桩。
    可皇帝面前再小的事也是大事,再小的谎也是欺君,更何况纪清漪进宫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呢。
    皇帝看着跪在他面前的两个年轻女孩,脸色比刚才阴沉了许多:“去,叫姜姑姑来。”
    陶碧芝一听姜姑姑要来了,就知道马上就可以戳穿纪清漪了,当即挺直了胸背,高傲地瞥了纪清漪一眼,那意思仿佛在说:等会有你好看的。
    姜姑姑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进门见纪清漪与陶碧芝都在地上跪着,脑中当时就嗡了一声。
    这两个人一个已经拜师,一个虽然没有拜师却有师徒之实,而且也是她让俩人到养心殿来的,平心而论,她是不希望任何一个人出事的。
    不过她在御前行走多年,又一向老成稳重,很快就收拾好了慌乱的心情,上前给皇帝请安。
    至于其他的,她一句没问。
    因为她知道,皇帝最不喜话多之人。
    皇帝也不说其他,淡淡道:“这两个插花是你做的吗?”
    姜姑姑眼观鼻、鼻观心,恭敬道:“回陛下,这两个插花不是奴婢所做,那盆荷花是陶小姐所做。那竹子与兰花,是纪小姐所做。”
    陶碧芝不敢置信,一瞬间脸上的血色退的干干净净。
    是纪清漪做的!
    那竹子与兰花不是姜姑姑所做!
    纪清漪没有欺君,犯了欺君之罪的人是她!
    她人在跪在地上,身子却不受控制,像筛糠一样瑟瑟发抖起来。
    皇帝的声音依然淡淡的,却少了几分压迫,多了一丝轻松:“的确不像你的风格,你一贯是内敛持重的。用竹子做容器,心思非常巧妙,以后这养心殿的插花便都让纪氏来做吧,你只需在旁指点即可。”
    “是。”姜姑姑一如既往的平静。
    纪清漪的心却砰砰直跳,听皇帝的意思,应该是认可她了。可是,她依然不敢确定。
    她很想抬起头来,看看徐令琛,问问徐令琛,却知道现在还不到时机,只能生生忍着,嘴角却忍不住翘了起来。
    皇帝见她虽然跪着,脸上却笑了,先是一愣,接着紧皱的眉头就舒展开了。
    跪在地上还敢笑,这般喜怒露出形色,到底是年纪小。
    倒让他这个做帝王的,有些羡慕了。
    视线扫到旁边瑟瑟发抖的陶碧芝,皇帝对内侍挥了挥手:“让陶氏以后不要到乾清宫来。”
    虽然没有惩罚,但今天的事情一定会传遍宫廷。
    陶碧芝通体发凉,面若死灰地被太监拖了出去。
    姜姑姑眉眼不动,带着纪清漪走了出去,等出了门才问纪清漪出了什么事。
    纪清漪将事情说了一遍,姜姑姑听了,不置可否,让纪清漪也不知道她究竟是个什么意思。毕竟纪清漪进宫来,只不过是挂了个师徒的名分而已,陶碧芝却是实实在在跟着姜姑姑学习了多年的。
    第二天,一大早,纪清漪按照皇帝的吩咐,把插花做好送到养心殿,回来的时候,姜姑姑已经在等着她了。
    她面前的桌子上放着一个红砂六方盆,盆里养着一株兰花,叶子有些枯黄。
    纪清漪心头一跳,这该不会就是皇帝心爱的兰花其中的一盆吧。
    姜姑姑倒是笑容满面的:“昨儿听宁王世子说,你不仅会插花,还是养兰的高手,可巧我这里有盆兰花这几天有些问题,你帮我调治调治。”
    “我在家里的确养过兰,高手谈不上。”纪清漪温婉道:“我先试试吧。”
    纪清漪接了兰花的当天,就开始检查兰花是否是生虫了,又将兰花放在通风干燥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又用烧开的水放凉了来浇花,这样过了三四天,兰花并没有改善。
    纪清漪便开始了第二轮的尝试,她将自己所了解到的调治兰花的方法悉数用了出来,依然不见效果。
    苦思冥想了好几天,纪清漪依然找不出头绪,这天便到御花园走走,就听到两个宫女在聊天。
    一个道:“你怎么回事,今天没精打采的?”
    另一个苦闷道:“我是昨天晚上吃多了撑着了,这会子还难受呢。”
    宫女就笑:“早说过让你别吃那么多了,你总是不信,如今可算是受了罪了吧,看你下一回还敢不敢贪嘴。”
    “好姐姐,今儿的活你替我做吧,我来生继续做宫女,姐姐做娘娘,妹妹我来生报答你。”
    “油嘴滑舌。”
    两人越说声音越远,纪清漪听了却眼前一亮。
    对呀,她怎么忘记另外一种可能了。
    纪清漪想到就做,毫不犹豫。
    姜姑姑见她竟然跟管理御花园的人讨要了很多花种撒在兰花盆里,十分吃惊,却也并没有去问她原有,没想到过了七八天之后,那兰花枯黄的叶子竟然重新开始变绿,原本萎靡的情况也开始好转,变得葳蕤挺拔起来。
    姜姑姑大喜,立马将此事告知了皇帝。
    皇帝竟然亲自到花房来看,见原本枯黄掉叶子的兰花犹如脱胎换骨一般,背在身后的手都忍不住蜷了起来。
    这两年多以来,但凡是发黄发枯的兰花,只有一天一天干死的,像这样长出新叶焕发生机的,还是头一回。
    这兰花与他的命运,与大齐的命运息息相关,便是九五之尊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了。
    他尽量压制着自己的情绪,平静道:“纪氏,你是如何调治好这盆兰花的?”
    “回皇上,民女用了多种法子调治兰花,总不见效,十分苦恼,那天无意中听两个宫女说吃多了难受,就想到人吃多了会不舒服会生病,兰花也是一样。既然用了多种方法都不见效,那或许也是吃多了肥料撑着了呢。”
    纪清漪不疾不徐,娓娓道来:“所以,民女就想出一个分担肥料的法子来,先撒上别的种子,让种子生根发芽吸收肥料,然后再将生出的幼苗拔掉,如果依然发黄,便再撒一回。没想到不待我撒第二回,头一回兰花就开始变绿了。”
    皇帝点了点头:“单单听了宫女的话就能联想到调治兰花的法子,可见你真的用心了。”
    皇帝也不说其他,只冲姜姑姑点了点头。
    姜姑姑却知道,这个小姑娘是立了大功了。
    这么多人未解决的问题,让她给解决了,这赏赐必然不会少了。
    第二天姜姑姑便将剩下的几盆花悉数交给纪清漪,让她调治。
    虽然那一盆是因为肥料过多,剩下的这几盆纪清漪并不敢掉以轻心,依然小心翼翼利用排除法,一个一个排出问题。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