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故宫的回忆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早已经在门口留神的张启明,看到廖远到来,连忙招手:“小廖,小廖,快来!”
    听到声音,正在排队登记的音协会员一个个都抬起头来,看到廖远,都是一股脑的让开位置,有人大声招呼道:“廖老师好!”
    “廖老师这么年轻啊!”
    “小伙子真俊,不错,不错!”
    “这就是最近特别火的那名大钢琴家啊,这么年轻呢?”
    所有人眼睛都是亮晶晶的,若不是张启明拦着,指不定有人上前来个拥抱,抱抱大腿,沾沾仙气。
    “张老师,嚯,这么多人啊!”
    廖远走进会议室里,看到一众音协元老,包括钢琴协会会长季士莲都亲自到场,所有人看到廖远到来,都是起身相迎。
    廖远连忙道:“前辈们好,都坐下吧,别起来了,我这做小辈的,担当不起啊!”
    众人客气客气,一一坐下。
    “小廖,冬奥会是关乎于国体的大事情,你需要人手,应该早来,现在距离冬奥会开幕还有四个月不到,这时间紧张的,你若是早来,我们也好多做准备。”
    季士莲埋怨道。
    廖远笑道:“四个月时间还短呐?”
    “看你这话说的。”
    另一位小提琴协会会长赵元靖,直言道:“冬奥会从申办成功以来,就进入到了紧张的筹建工作当中,开幕式的导演宗一谋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始安排彩排工作了,也就是宗导惯着你,若是换了其他人,你就别想上场了。”
    廖远怔然,旋即尴尬道:“那个,我不认识宗导啊!”
    众人一愣。
    “你参与冬奥会开幕式演出,是谁给你提的?”季士莲纳闷道。
    廖远道:“郭乾郭部长。”
    全场寂静下来。
    “咳咳!”
    赵元靖露出笑容:“原来是郭部长推荐,那就对了,我说你怎么这么任性的,郭部长推荐的人,老谋子也不敢管啊,哈哈!”
    笑声很尴尬。
    “不过,排练还是要有的,你参加过国宴演出,在维亚纳、阿姆斯特丹演奏过,是见过大场面的,可手底下这些人却不一样。”
    季士莲出声道:“你赶紧挑人手,这剩下几个月,你把工作都推了,专心这一件事就好!”
    现场除了张启明四十岁左右,还算年轻,其他人多都在五十岁以上,一个个老头老太太表现的极为热衷,俨然把这件事当成了近期可以办的大事。
    对于筛选人员也是把控的极为严格,严禁走关系。
    廖远也乐得清闲,于是,按照曲谱上的要求,廖远与几位会长,分别面试了专精于小提琴、电子琴、爵士鼓、陶笛、箜篌、二胡、手碟、口琴、葫芦丝等乐器的乐师。
    一整天时间下来,陆陆续续又来了上百号人,但最终通过面试的,加起来一共三十六人,最小的年纪是二十七岁,最大的则有四十二岁。
    没面试上的人也不气馁,反而兴冲冲的去找廖远合影,讨个酒后谈资,以后吹起牛逼来,还可以以照片为证。
    随后,廖远便是拿出准备好的三盒音乐带,并把曲谱印刷了五十份,给面试通过的音乐老师们每人发了一份。
    第二天,东海音乐协会启动协会资金,为廖远租赁了一家大礼堂,整个演奏乐团这四个月的排练,基本上都要在这里完成。
    同时,廖远把三首音乐压缩成mp3格式,发送给了申奥组。
    申奥组方面,又把这三首音乐提交给了开幕式总导演宗一谋,以及一直关心此事的申奥组组长郭乾。
    宗一谋并没有太过在意,只是等上面的反应,他知道这件事自己做不了主。
    很快,文件便下达了,郭部长的意思是由宗一谋决定。
    宗一谋愣住了,他稍一思索,便是明白了郭部长的意思。
    冬奥会是大事,这类国际级别的大场面,论专业程度,宗一谋当之无愧的第一,他是美术、视觉系出身,此前曾成功举办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以及著名的韩国冬奥会的“京城八分钟”,广受世界好评。
    郭部长虽然位高权重,但专业的事自然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得到了授权,宗一谋这才打开了邮件,给邮件挂上播放器,点击了播放。
    这首曲子是《故乡的原风景》,全程主要乐器便是陶笛,那呜呜呜的声响,刺激的宗一谋汗毛倒竖,听得他一愣一愣的。
    脑海中不由浮现儿时的记忆。
    那是深秋的田野,夕阳西下,农家的炊烟随着微风像一条条白色丝带缓缓飘散。
    鸭子们成群结队正赶回各家,而孩童们光着脚丫,舞着树枝,疯跑在早已收割完只剩下稻桩和稻草垛的田里。
    他们掏泥鳅,追青蛙,捉蟋蟀,自家的大黄狗也屁颠屁颠的跟在身后一起疯一起跑,乐此不疲!
    不久,远方传来母亲的呼唤:xxx,回来吃饭啦!
    “故乡的原风景啊……”
    六十岁的年纪,宗一谋竟然湿了眼眶。
    这首乐曲,仿若旧时便已存在的旋律,让宗一谋越发觉得珍贵,现代的喧嚣带走了太多的美好情怀,精致的利己主义,让所有人礼貌且冷漠,人和人之间没有了保底的温度,你我皆是孤岛,谁也逃离不了孤独。
    或许故乡的风景,在记忆里永不褪色,但所谓“故乡”,大多只是一厢情愿的幻想,当你回去,它已不再相关。
    “扎不了根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啊!”
    宗一谋感慨道。
    这一刻,他原本心中对廖远的芥蒂渐渐消失,他曾听过《保卫黄河》,听过《东方红》,此时越发觉得廖远的才华深不可测。
    伴随着耳畔的音乐,宗一谋内心满是对曾经年少时的家和故乡的回味。
    此时,他思绪满地。
    那山,那人,那事,似乎既清晰,又变得模糊。
    最后只剩下一声唏嘘。
    宗一谋让助理把枸杞茶泡满,然后一边喝着茶,一边点击下一首乐曲。
    这首乐曲,名字叫《英雄的黎明》。
    宗一谋曾在二十年前,拍过一部关于英雄的电影,也曾获得国际上的一致好评,那是他奠定导演风格的伊始,他是美术视觉设计出身,对美学有极高的艺术水平,虽然故事拍的稀烂,但画面却极端美好,那部电影,在国内虽然饱受诟病,但在国外,却是让宗一谋声名鹊起。
    也算是福祸相依。
    只是从二十年前起,那部英雄过后,宗一谋就没打算在拍武侠类电影。
    如今,听得这首《英雄的黎明》,让宗一谋再一次回忆如梭……
    武侠梦,几多许,悠扬如你,一去无回。
    他叹息一声。
    点击下一首,《故宫的回忆》。
    当听到前奏的鼓声响起时,伴随着悠扬的电子合成乐,瞬间就带走宗一谋积蕴已深的焦郁与烦躁,疲惫的身心似乎得到了片刻的舒缓。
    他浑身一震,仔细倾听,面露安详与享受,似乎找到了与灵魂契合的音乐。
    那配乐,精湛若斯,音符随着历史的起伏而不断变换着节奏,低沉的打击乐,仿佛敲响了永乐朝的大钟,故宫琉璃瓦覆盖下的庄严大殿,代表着华夏文明国度的瑰丽与辉煌。
    此刻,宗一谋的脑海中,古老壮丽的风景翩翩掠过,浑厚文明的画卷,幻化成音符一一展现。
    如同初遇时的惊艳,亦是失语了的慨叹。
    激动之下,宗一谋拍案而起。
    “就它了!”
    ----
    感谢山青盈的打赏,早上起床脑阔疼,没睡好,继续写,求个月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