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金坠 第70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皇帝不大好回答,略顿了下才道:“我这样长相,有姑娘不喜欢吗?”
    颐行哑了口,细想想还真是。当初他跟随先帝来江南,自己头一回见他,就折服于他的容貌。十二岁的太子爷已经长得人模人样,不像管家家和他同龄的傻儿子,还拖着两管清水鼻涕,小脸儿又瘦又黄。
    “那如果人家一味地喜欢您,您又抹不开面子,是不是就得勉为其难给她晋位分?她那么高的出身,怎么都得是个贵妃、皇贵妃。”她涩涩地说,低下头揉弄着手绢,“我扑腾了这么久,才是个妃来着……”
    皇帝当即表了态,“我不会给她晋位分的,这深宫里已经有那么多受委屈的女人了,就别再祸害新人了。”想了想道,“不过这事儿还得你来想辙,叫人知难而退,叫人看明白咱们俩才是一对。”
    颐行忽然笑了,是止也止不住的欢喜,原本她还想装端稳,可不知怎么,笑靥它不由自主就爬上了脸颊。
    忸怩,再忸怩一下,“这事儿怎么能指着我,得您显得非我不可,人家心里才明白呐。”
    皇帝说也对,“到时候咱们一唱一和。”
    颐行问:“那人家到底长得好看不好看呀?”
    在一个女人面前说另一个女人好看,横是不想圆房了啊!皇帝坚定地表示:“蒙古姑娘健美,不是我喜欢的款儿,好不好看的,见仁见智吧。”
    这就说得十分模棱两可了,皇帝也学会了官场上那套,人前说人话,鬼前说鬼话。
    反正心头有脉脉的温情流淌,这盛夏的天气里,并肩坐在凉亭下看云卷云舒,那份不骄不躁,那份四平八稳,就算到老了,也紧紧记在心上。
    不过爷们的敷衍,有时候也不能太当真。颐行回去之后就开始琢磨夜里该怎么打扮,晚宴设在试马埭,那地方是历代君王举行秋a大典之前,精选良马的地方。这回是考虑蒙古台吉远道而来,亭台楼阁不适合他们豪放的天性,干脆在试马埭办宴,既可生篝火,又可看灯戏、打布库。
    那样的地方,再穿金戴银就不合时宜了,得挑出她最漂亮的行服,至少气势上不能输给蒙古公主。
    于是含珍搬出一套莲青孔雀纹的行服来,领口和箭袖上端端绣着西番花,腰上一整套的蹀躞七事,金灿灿,响当当。
    颐行摸了摸火石包和匕首套子,纳罕道:“哪儿来的呀?从京里带来的?”
    含珍说不是,“才刚您上月色江声请安,内务府打发人送来的,说是万岁爷下了令儿,专给您预备的。”
    颐行明白了,原来人家早就有心让她和蒙古公主一较高下。男人的虚荣心真是大得没边儿啊,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不要你,是因为我有更好的。
    银朱展开了衣裳,说主儿试试吧。颐行穿上后在镜前照看,果真这行服处处透出精致来,样式是行服的样式,但隆重程度,大约也不输吉服了。
    拿青金石的领约来压上,发式一丝不苟梳燕尾,看上去既有后妃的尊荣,尊荣里又透出那么一股子利落和果敢。临出门前,腰上配一柄月牙小弯刀,镜子前一照,耀武扬威的,很好,她得给皇上挣脸!
    从如意洲到试马埭不算远,中间隔着烟雨楼和澄湖,坐上车轿,一盏茶时候就到了。
    下车的时候天黑透了,巨大的草场上已经生起了好几处篝火。不像从北京来承德,露宿在外的几晚,大伙儿灰头土脸凑合驻扎,今天都是盛装参加,连太后都穿上了行服。想当年先帝秋a之前,每回都带她上试马埭挑选御马,如今故地重游,很有一番感慨在心头。
    颐行当然照例陪伴在太后左右,这厢方落了座儿,那厢皇帝便引了鄂尔奇及随行官员前来行礼。
    蒙古台吉是个高壮的汉子,头上编发,身穿暗红的宽大袍子,向太后行传统礼,胸口抡得砰砰响,一面满满俯身下去,“蒙古汗臣鄂尔奇,恭请我大英上国皇太后如意吉祥。”
    太后笑着让免礼,毕竟是皇帝幼时的玩伴,当初在宫里一块儿呼啸来去,太后也算看着他长大的。
    “我还记得你回蒙古时候的光景,转眼就是十三年,如今长成这样威武模样,可真是光阴如梭啊。倒是怎么想起入关的呢,王城离这儿有程子路吧?”
    鄂尔奇的样貌虽然是蒙古人长相,但少年时期都在京城度过,中原的礼教从来没有相忘,便呵了呵腰,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话道:“回太后,臣前阵子正巧带着部族巡视阿巴葛左旗,听说圣驾来了热河,便绕道进古北口,日夜兼程赶到这里,来向太后及皇上请安。臣与皇上多年未见了,虽然年年遣人进京,自己总不得来,心里很是挂念。今儿总算见着了……”他一面说,一面含笑看看皇帝,憨厚的黑脸膛上全是老友重逢的快意,咧着嘴说,“见我主龙体康健,真是我大英之福,万民之福啊!”说着引来几个少年,大手一挥,“这是臣的儿子们,臣特意带他们入关,来给太后和皇上磕头。”
    蒙古人生来魁梧,据说都是十来岁光景,却个个长得中原十四五岁模样。
    太后看着他们跪拜,忙说好,“快起来吧,不必多礼。果然塞外吃牛羊肉长起来的孩子,瞧瞧,结实得小山一样。”
    待那些孩子都行完了礼,鄂尔奇终于从身后拽出一个年轻的姑娘来。那姑娘穿着长袍,头上戴着缀满红珊瑚和绿松石的发饰,圆圆的红脸蛋,眼睛明亮得像太阳。
    “这是臣的妹妹娜仁,因仰慕天朝风土人情,央求臣带她入关。今儿有幸拜见太后,是她的福气。”鄂尔奇谦卑地说完,又是声如洪钟一声吼,“娜仁,来向太后老佛爷请安。”
    第79章 (姑奶奶要拾掇人,天上下刀)
    太后身边围绕的妃嫔们不免对蒙古公主评头论足一番,看她大刀阔斧上前来行礼,先是觉得她姿色平平,但待她照着中原习俗跪拜下来,又不免感慨公主的腰真细,那镶宝石的腰带勒出宽宽的一道,公主的臀部就显得又圆又翘。
    “哎哟,”愉嫔偏过头,悄声对婉贵人说,“看来咱们又要迎接新姐妹啦,还是个蒙古人呢,怪有意思的。”
    婉贵人捏着帕子掖了掖鼻子,“外埠人见天和牛羊为伍,不知道身上有没有味儿……”
    可是蒙古国公主那截小蛮腰是真不错,颐行瞅瞅公主伏地的背影,又瞧瞧皇帝,他闲闲调开视线,望向繁星如织的夜空,似乎确实对蒙古姑娘不感兴趣,只是碍于发小的情面,不好表现得太明显罢了。
    皇太后只是笑着,说快起来吧,“你们母亲早年间随你们父汗进过京,我瞧着,公主长得像母亲。”
    蒙古女子不兴小家子气,哥哥引荐之后,娜仁便落落大方地回应太后的话,含笑道:“额吉也常提起当年来京城的见闻,多次和我说,将来长大,一定要来中原开开眼界。这次正逢哥哥朝见,我就一块儿跟着进了古北口,不得宣召自行入关,还请太后恕罪。”
    大家都啧啧,这位公主口齿真伶俐呀,想必蒙古早有和皇族联姻的意思,因此从小就以汉话教导公主。
    太后笑得很欢畅,“这有什么失礼的,你们都是贵客,千里迢迢赶赴热河,是你们对朝廷的一片心。这回可要多待两天,看看我们中原的美景,也尝尝我们御厨的手艺。”
    公主说是,笑得灿烂,尖尖的虎牙透露出一丝俏皮之感,和那健美的身子相映成趣。
    贵人离公主站立的地方最近,下意识比了比,自己竟比公主矮了大半个头。
    谨贵人掖着手叹气:“不知道这位公主身手怎么样,蒙古人不是爱摔跤吗,万一动起手来,咱们哪个是她的对手!”
    大家都为兔子堆儿里来了只斗鸡而感到忧心忡忡,老姑奶奶虽然让人忌惮,但大家闺秀出身,能动脑子绝不动手。这位可不一样,说不定拳头抡起来,比她们脑袋都大,文戏唱不过纯妃就算了,武行又不及娜仁公主,到时候两座大山压在头顶,岂不是要把脖子都舂短了!
    于是众人拉下面子来打探:“纯妃娘娘,万岁爷有留下娜仁公主的意思吗?”
    最怕就是一文一武联手,那大家可彻底没活路了。
    颐行笑了笑,“这我哪儿知道呀,留下不也挺好,人多热闹。”
    可是如今说人多热闹,感觉已经不大一样了,带着点酸,滋味儿不太好。想是不能喜欢上一个人,越喜欢心眼儿越小。
    皇帝呢,正和鄂尔奇汗谈笑风生。
    宗室里年纪差不多的这一辈儿,以前同在上书房读书,大家一块儿挨过罚,一块儿赛过马,一块儿打过布库,因此感情都很好。聚在一起聊聊这几年境况,公务怎么样,家里头怎么样,养了几房妻妾,又生了多少孩子……男人在一块儿,不管地位多尊崇,无外乎就是那些。
    原本女眷这头,是打算好好接待娜仁公主的,毕竟来者都是客,嫔妃们预备让她体会一下什么叫大国风范,一向以老好人著称的康嫔向她堆出了笑脸,“公主……”
    结果话还没说完,人家竟然转头走了,上爷们儿跟前去了。康嫔碰了一鼻子灰,脸色都变了,大家便同仇敌忾起来,愤懑道:“外埠女人这么不讲究的,不和咱们在一处,倒上男人堆儿里凑趣儿去了!”
    “这叫豪爽。”有人半真半假地说,“豪爽的女人才讨爷们儿喜欢呢,咱们深宫中人,哪儿明白这个道理!”
    “哟,她盯上万岁爷了!”嫔妃们凑成一堆,一致咬着手绢较劲,“她还给万岁爷抛媚眼儿!这浪八圈儿,蒙古没男人了?”
    “我最瞧不上借着豪爽名头勾搭男人的,要巴结,就巴结个明明白白。”
    比如老姑奶奶。
    想当初,老姑奶奶在御花园里靠扑蝴蝶一战成名,后宫之中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人家就是要上位,就是矫揉造作了,也比这位打着豪爽之名胡乱和男人攀搭的强。
    公主给皇上敬酒了!贞贵人瞧得眼睛都直了,“好手段!好手段!”
    皇上盛情难却,干了一杯,结果她又来……
    大伙儿忍不住了,齐齐将目光投向老姑奶奶,“您就这么看着呀?回头万岁爷叫她灌醉了,再来个生米煮成熟饭。”
    老姑奶奶也已经忍无可忍了,于是一咬牙一跺脚,“我去!”
    众人目送英雄一样,看着老姑奶奶大步流星而去,到了皇上面前,一把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很艰难地想勾住万岁爷脖子,但因为对方人太高,没有成功,转而搂住了万岁爷的胳膊。
    大家忽然宾服了,看见没有,受宠有受宠的道理,这留守的十几个人中,谁有这气魄胆量,敢冲上前给万岁爷解围?只有老姑奶奶!
    那厢皇帝看见她这么干,心里虽说是畅快了,但又不免担忧,“这时候怎么能喝凉的?”
    颐行说没事儿,“一杯酒而已。”复对娜仁道,“公主,太后那头设了酒宴,席上都是果子酒,没那么烈性,更适合姑娘饮用。我们万岁爷前两天偶感风寒,不宜饮酒,公主的好意,只能由我代为领受了。”
    边上的宗室们面面相觑,要是换了两个普通女人明争暗斗,他们倒还愿意凑凑热闹,可惜这两位都不寻常,因此旁观也显得格外尴尬。
    娜仁是蒙古公主,但凡是公主,都有傲性,居高临下睥睨颐行,“不知这位怎么称呼?”
    颐行个头比她矮,气势上略有不足,便倚着皇帝垫了垫脚,说:“我是皇上宠妃,你可以称呼我纯妃娘娘。”
    简直了,世上哪有人好意思说自己是宠妃的,边上人闻言都讪讪摸了摸鼻子。不过山谷那晚一嗓子把众人引去,就凭她吊在皇上身上的架势,说宠妃其实也不为过。
    可惜蒙古公主并不买她的账,“纯妃?我记得大英后宫的等级先是皇后,其次皇贵妃、贵妃,再次才轮到四妃。要是按照我们蒙古的习俗,连第一斡儿朵都进不去,宠妃?宠妃是什么?”
    颐行心头顿时一喜,这是天降神兵,来助她晋位来了?
    她扭过头,眼巴巴看着皇帝,意思是您瞧,因为位分不高,您的宠妃遭受蒙古公主歧视了,您怎么看?
    皇帝是聪明人,清了清嗓子安慰她:“朕打算回宫晋你贵妃,等遇了喜就晋皇贵妃,没办法,晋位总得一步步来。”
    她点了点头,又冲娜仁公主一笑,“你看,这就是宠妃的待遇。你们一个斡儿朵里是不是住好些人?我们大英四妃之上也就三个位分,搁在你们蒙古,我现在就可以统领第四斡儿朵,也不算太差。”
    以娜仁公主的地位,在蒙古一向没人敢和她叫板,这回遇见了一个什么纯妃,成心和她过不去,她一气之下不打算理她了,转头对皇帝笑道:“皇上,我看见那儿设了好多箭靶子,请大英巴图鲁和我们蒙古勇士比射箭吧!”说着朝颐行看过去,“不知纯妃娘娘擅不擅骑射?我们蒙古女子弓马个个了得,若是纯妃娘娘有兴趣,你我可以切磋切磋。”
    颐行心想这蒙古人够鸡贼的,拿自己的长处来比别人的短处,真是好心机啊!自己呢,别说弓马了,连打弹子都从来没有赢过,和她比射箭,不是鸡蛋往石头上碰吗?
    于是她说:“我们中原女人对弓马不太讲究,我们做女红。”随手牵起皇帝腰间的葫芦活计示意她看,“就是这个,我亲手做的。”
    娜仁看了一眼,鄙夷地皱起眉头,“手艺不大好嘛。”
    颐行不悦了,“哪里不好?看看这配色,还有绣工针脚,我们爷很喜欢。”
    娜仁不解地望向皇帝,“皇上,您喜欢这种东西?我虽然不会做,但我会看,堂堂的一国之君用这种荷包……”边说边摇头,“太委屈了。”
    这下子触到了颐行的痛处,她指着这活计说:“你仔细看看,哪里不好?哪里叫人委屈了?公主殿下自己不会女红,却如此诋毁别人的匠心,实在有失风度。”
    这话一说罢,所有人都看向皇帝腰下三寸,皇帝不自在起来,实在因为这个位置有点尴尬,便微微偏过身子,示意大家适可而止,一面还要给槛儿挣脸,说:“大俗即大雅,这活计上通天灵,下接地气,没有十年八年功底,做不出来。”
    “看吧。”颐行坦然一摊手,虽然不知道他在胡说八道些什么,但她听得出来,他是在毫无遮拦地偏袒她。所以她的底气更足了,对娜仁公主说,“我们大英地界上不时兴舞刀弄枪,我们玩儿撞拐子。知道什么叫撞拐子吗?单脚金鸡独立,抱住另一只脚撞击对方,谁的脚先落地,谁就输了。”
    娜仁圆圆的眼睛不住眨巴,立刻抱起一条腿站立,“像这样?”
    边上的人都让开了,祁人姑奶奶不像汉人小姐养在深闺,她们从小娇惯,能当家,能出门,有句谚语说“鸡不啼,狗不叫,十八岁的大姑娘满街跑”,说的就是祁人姑娘。
    姑奶奶要拾掇人,天上下刀也拦不住。况且又是蒙古公主先挑起的,要是不应战,失了老姑奶奶的脸面。
    娜仁呢,不愧是蒙古人,有血性,不爱退守,爱强攻。鄂尔奇作为哥哥,并没有要叫停的意思,反倒乐呵呵看着,觉得女人和男人一样,都可以有好胜心,都可以为荣誉而战。
    终于娜仁攻过来了,然而发力太猛,被颐行轻巧躲过,到底收势不住,抱住的那只脚落了地。颐行见状轻蔑地一哂,开玩笑,这么长时候的花盆底是白穿的吗,她如今单腿都能蹦上台阶。这回是碍于信期里不方便,要不非顶她个四脚朝天不可。
    娜仁输了,勇猛的蒙古公主气涌如山,“不行,再来。”
    颐行说不来了,“以武会友,头回客气,二回就成械斗了。我是大英朝端庄的纯妃,不能老和人撞拐子,有失体统。”说罢很体面地抚了抚袍角。
    皇帝和鄂尔奇相视笑起来,鄂尔奇纵容妹妹,蒙古人不爱扼杀天性,所以姑娘快意人生毫无顾忌。相对而言大英宫廷不是这样,祁人家的姑奶奶进了宫,却要开始遵守各项教条,变得谨小慎微,不敢喘大气。
    究其原因,还是爷们儿不宠,没有底气的缘故。可这位纯妃不同,鄂尔奇从老友眼中看出了不一样的感情,作为一位帝王,轻易是不会如此外露感情的,但照他现在的反应来看,这纯妃怕不止宠冠后宫这么简单。
    “娜仁,”鄂尔奇喊了一声,“不许在纯妃娘娘面前放肆。”
    娜仁是年轻姑娘,又心高气傲一辈子没吃过亏,这回不单言语上没占上风,连撞拐子都输了,那份生气,大力地跺脚走路,发冠上垂挂的红珊瑚和绿松石珠串沙沙一阵撞击,回到鄂尔奇身边的时候,简直像只面红耳赤的斗鸡。
    不管她怎么样,反正颐行是痛快了,她长出了一口气,就是刚才那杯酒有点上头,要回太后身边打个盹儿,便叮嘱皇帝,“可别再喝啦,这酒那么辣口,我嗓子眼儿里这会儿还烧着呢。”
    皇帝点了点头,“要是肚子不舒服,即刻打发人来回我。”
    颐行嗳了声,边走边招呼:“娜仁公主,来呀,上我们这儿来。做什么老和爷们儿在一处,怕我们款待不好你么?”
    娜仁无奈,毕竟是远道来做客的,既然有心要和宇文氏联姻,就少不得和皇帝后宫那帮女人共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