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250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544章 察觉
    由于凝固汽油弹因为原料的限制导致生产数量严重不足。以及之前的大量使用,使得仓库中此种炸弹已经见底,几乎可以用空空如也来形容。在对地攻击与轰炸的时候,大多数时候使用的都是从江北进口的二百五十公斤、一百公斤级和五十公斤级别的普通高爆炸弹和少量的苏制老式黄磷燃烧弹,使得威力远不如凝固汽油弹大。
    同时那些临时充当攻击机的p三九战斗机,因为炮弹暂时还不能自行生产,只能依赖美国人提供飞机时自带的二十万发三七机炮弹。所以除非在攻击极为重要的目标,一般方子翼只允许用十二点七毫米机枪对地扫射。
    虽然由于在弹药上使用的约束,使得这些参与空袭的飞机并未能发挥最大的威力。但多批次、密集型的空袭,也给日军带来重大的伤亡。除了直接让倾巢而出却连方正的门都没有摸到独立第二守备队,在空袭中遭受重创而打道回府之外,十四师团自身也受到了极大的损失。
    p三九战斗机携带的两挺十二点七毫米机枪在面对坚固的日军工事时,威力显得有些小,作用也许不会太大。但是在扫射没有防护的日军行军大队以及暴露在光秃秃的旷野下的日军集群的时候,其密集的火力却是很适用。
    仅仅在蚂蚁河西岸,一批p三九战斗机就用挂载的一百或是五十公斤级别的炸弹和十二点七毫米机枪,给了正试图强渡蚂蚁河,支援困守在方正县城的日军第二联队以重创。强渡的第二联队一个半大队,在这些p三九战斗机密集的机载机枪和大量高爆炸弹的扫射、轰炸之下,付出的伤亡远高于航空炸弹。
    饶是日军的抗打击能力和伤亡承受能力远远的高于一般军队。但在蚂蚁河西岸平原地带,以及空旷,无遮无挡的河面上,承受着地空火力双重夹击。就算意志在坚强的军队,在面对巨大的伤亡,承受能力也是有限的。
    急于救援师团部的第二联队强渡部队虽然不计伤亡,但在地空火力夹击之下,伤亡达到九成。整个联队被打成了残废。而本身就已经严重失血的五十九联队同样在下午的战斗中,同样彻底的丧失了战斗力。面对窘迫的局面,援军迟迟不到的现实,喜多诚一做出了全力突围的决定。
    相对于其他两个联系不上的联队长,唯一能联络上,此时却被困在忠厚屯一线的高山龟夫大佐接到师团部的命令后,却是有些气急败坏:“下一步究竟该怎么做,视自身情况自己决定?”这是什么意思?
    这究竟是让十五联队死守还是待机突围?死守?在忠厚屯一线自己七拼八凑不过才一个大队的兵力,拿什么死守?要不是自己有先见之明抓了几千肉盾,让对方投鼠忌器,估计自己现在被对手碾的连渣都剩不下了。
    要是突围,早干什么去了?要是早点批准,自己利用手里的这些肉盾做掩护,早就平安的撤回方正县城了。现在却是守,守不住。退,除了答应对方的条件之外,又几乎无路可退。还有那上万发特种烟炮弹,那是那么好处理的?换他师团长来处理,短短的时间之内能把这些伤敌也伤己的特种烟炮弹全部处理干净?
    看着接到师团部的电话后,高山龟夫一直低沉的脸色,十五联队一同被困在忠厚屯的几个军官不由的暗自猜测这通师团来的电话究竟是内容,能让联队长的脸色变的如此阴沉的吓人。
    他们只知道这条在无线电联络时断时续的情况之下,还能勉强保持联系没有断掉的电话线,是联队长用被裹挟的满洲人生命安全要挟来的。
    犹豫了良久,也没有琢磨出究竟该怎么处理这些特种烟炮弹的高山龟夫咬咬牙,看了看逐渐已经黑下去的天色,对身边的联队副官道:“你去找他们谈,就说我答应放掉这里所有的满洲人,但他们必须保证我们安全退回方正县城。”
    “还有马上派人去将那些特种烟炮弹,全部丢到水井里面去。能丢多少就丢多少,丢不掉的就放在原位。只要对方同意我们的条件,马上抛弃所有无法携带的物资,向方正县城撤退。”
    副官听到高山龟夫的话,犹豫了一下道:“联队长阁下,师团的命令是让我们先处理掉这些特种烟炮弹后,再想办法撤退。您将这些炮弹全部丢掉,恐怕无法向师团部交待吧。况且,一次性丢掉上万发特种烟炮弹,就算东京大本营以及关东军司令部也不会答应您的。”
    高山龟夫摆手制止住了副官想要说下去的话头道:“你去执行吧,没什么大了得。帝国在支那战场上使用特种烟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支那军队在历次作战之中也没有少缴获特种烟炮弹。”
    “兰封会战,土肥原中将一次丢掉了几百发特种烟炮弹,不也没有受到任何追究吗?既然是公开的秘密,那就不在是秘密了。至于说追查责任的话,也得等我们有命活着回去再说。如果我们能顺利的突出去,大本营和关东军要是追究责任的话,所有责任都由我一个人承担。”
    副官看着下定决心后,一脸疲惫的高山龟夫不敢再说什么,出去找对面的人谈判去了。看着副官匆匆而去的背影,高山龟夫摆了摆手对着其他十几名军官道:“你们马上去着手准备吧,要尽快的做好突围准备。师团部已经下定决心突围了,我们去晚了师团部是不会等我们的。”
    “还有,约束好你们的士兵,不要再去伤害那些满洲人。要是在支那关内作战,这几千人无所谓。但这里不是南京,更不是支那,而是满洲。我们在方正还有几千侨民。突围的时候,不可能全部带走,我们要担心对手的对等报复。最根本的是,不要做出激起对手的怒火的事情来。”
    “我知道各个中队对这些满洲人中的女人都很感兴趣,这一两天也干出不少出格的事情来。甚至包括各位,昨天夜间到今天白天,有些事情也没有少做。但我现在再一次郑重告诉各位,以前的事情我不管。但从现在起不管谁的行为危害到突围行动,你自己切腹去向天皇谢罪。”
    相对于十五联队的军官对高山龟夫决定的诧异,陈翰章与段子全两个人对望一眼,虽然见到对方眼中的不甘,但在考虑到被困在村内的几千百姓不能给那千余名鬼子陪葬的情况之下,最终陈翰章还是点头同意了高山龟夫的要求。
    尽管已经有了一个不算办法的办法,但在日军眼皮子底下开挖坑道进行渗透又如何谈得上轻松?由于担心被日军察觉,只能用工兵锹一点点的挖掘。而且在缺乏专业人员的情况之下,还要尽可能的想办法掘进的坑道不出现塌陷。
    这里不是关内黏性极强的黄土地,距离河边又近,地下水位也很高。在日军眼皮子底下,既要做到隐蔽性,又要保证坑道的质量足以承受几千人快速的撤退不出现任何问题,这并不是一件容易半到的事情。
    日军不是傻子,在他们脚底下搞出这么大的动作,短时间之内也许不会察觉。但是时间长难保不被发现。尤其在还需要一次性挖掘到这么多坑道的情况之下,很难做到严格的保密,绝对不会被日军察觉。
    而在天亮后,在接到由佳木斯赶到通河县城的郭邴勋得知情况后,在最短的时间派出飞机侦察的结果后,陈翰章和段子全更有些心灰意冷的感觉。被困在忠厚一线的百姓,不仅仅是外围工事,整个忠厚屯内外只要有日军的地方,都至少有十余名,甚至上百名老百姓夹杂在其中。
    这也就意味着,所有的坑道只掘进到外围工事周围,根本就无济于事。根本就没有办法,一次性的将所有的百姓全部救出来。眼前的日军也不是那些伪满军,而是凶残的拿中国人命根本就不当一回事的日军。一旦企图暴露,这些日军杀起这些人质的时候,想必不会手软。
    就在陈翰章与段子全冥思苦想也找不出解决办法来的时候,日军这个时候派出人来谈判,尽管有些不甘心,但是却也无可奈何的只能同意。好在这些日军提出的撤退方向是撤往方正县城,而不是其他的方向。
    犹豫了一下,面对日军提出的条件,陈翰章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在在十八团赶到之后,六旅已经全数到齐。眼下的兵力虽然不能说是充裕,但至少不在像六旅赶到之前那般捉襟见肘了。现在又有了航空兵的全力支援,即便这千把鬼子跑回方正县城,也不会给整体战局带来太大的威胁。
    只是虽然同意了高山龟夫的要求,但是他的这个与之前迥然不同的举动,却也引起了陈翰章的警觉。琢磨了一下战场的整体形势,陈翰章感觉日军不顾一切的收缩兵力,应该是高山龟夫,不应该是整个十四师团都要跑。
    敏锐的察觉到日军这个动机,陈翰章立即给王效明和马春生发报,提醒他们注意,方正县城内部日军的举动,还有其余各部日军的动作。让他们提防日军趁着天黑,我军航空兵撤走以及在之前的战斗中,部队过于疲劳和伤亡过大趁机突围。
    第545章 最后机会
    在得到陈翰章的答复后,高山龟夫也不含糊。丢掉所有无法携带的辎重、物资,抬着伤员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溜回了方正县城。好在忠厚屯距离方正县城极近,倒也不用提心吊胆太长时间。
    只是等赶到方正县城的时候,高山龟夫却愕然的发现整个县城满大街都是被丢弃的无法携带走,并已经破坏的重装备之外,已经是再没有一个日军士兵,甚至连伪满警察都没有一个。而此时县城东南方向的德善一线却是枪炮声连天。
    眼前的一切,再加上德善一线的枪炮声,让高山龟夫明白自己与被困在忠厚屯的这千把人,已经被自己的顶头上司喜多诚一中将给抛弃了。师团部根本就没有等自己,而是事先突围了。
    知道只答应自己撤回方正县城的对手是不会轻易的放过自己,方正县城实在不宜久留的高山龟夫。尽管对于喜多诚一中将的决定很是失望,但他却不敢在方正县城内做任何的停留,带队直接穿城而去奔着正在激战的德善方向追去。
    尽管被师团长抛弃的事实,让他心里很郁闷。但喜多诚一丢他可以,若是让他将师团部丢下,是无路如何也不敢的。丢掉一万多发特种烟炮弹,可以找理由去搪塞。但是对于师团长见死不救,无论什么样的理由,无论师团长阁下死活,自己都逃不过严厉的惩罚。
    不过为阻击追兵,这个家伙临跑路的时候,将被喜多诚一留下的大量汽油都用上,抽空将整个方正县城给全部点燃。当他沿着十四师团部突围路线跑出城时,身后的方正县城已经陷入一场大火之中。
    当利用大火阻止对手追击的高山龟夫赶到德善一线的时候,却发现选择那里突围的只是师团搜索联队和辎重联队,以及丢掉了几乎所有火炮的炮兵联队。而师团司令部和自己留在方正县城内的部队却压根就没有踪影。
    见到高山龟夫赶到,正指挥三个不同建制,而且几乎没有专业步兵的联队各自一部分约千余人,正在与德善一线接替独六旅担负阻击方正县城内日军突围的四旅十一团两个营激战的搜索联队长安培左一中佐不由的大大松了一口气。
    安培左一中佐是骑兵出身,而他的第十六搜索联队也是年初才由骑兵改编成为搜索联队。实际兵力除了一个骑兵中队和一个汽车机动中队之外,原本要编入的战车中队,却只到了人员,而规定装备的九二式骑兵战车迟迟没有到位。
    也就是说他这个联队长手头上只有两个中队兵力不说,其中的汽车机动中队还在第一阶段战斗中早早的就被打残了,他手头能用于突击的兵力只有一个骑兵中队。而那些临时发放武器的炮兵,你让他开炮射击行,你让他充当步兵去作战那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此刻在德善一线作战居然是以前一直为步兵和骑兵看不起的辎重兵。尽管这些辎重兵由于日军训练体制的关系,战斗力并不比步兵差多少。但由于大部分的辎重兵,在这次战斗前都被抽调给了第二联队,此时在德善一线的人数却只有二百人。
    即便有一定的战斗力,但因为兵力不足,根本就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在德善一线真正有战斗力的不过二百人的辎重兵和一个骑兵中队而已。而且就这些七拼八凑的突围兵力,即便连还能行动的轻伤员在内,也不过千把人而已。
    让这千把大多数不是专业步兵,技战术水平只能用差强人意来形容。即便装备了为数众多的轻重机枪和仅有的几门迫击炮,但终归战斗力还是有限的部队去面对一支战斗力并不比他们低多少,而且无论是火力还是兵力都超过自己的对手时,想要在短时间之内取得战果,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
    即便是已经尽了全力,攻势打却依旧是只比惨不忍睹要好那么一点点。在加上这位指挥官虽是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但是却是骑兵科出身的。让骑兵出身的人去指挥步兵作战,在加上手下又是一群半路出家的人,这攻势进展不大倒也并不意外。
    安培左一虽然是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又在习志野骑兵学校进修过,指挥骑兵作战自然是行家里手。只是这个家伙在骑兵中虽然也算是出类拔萃,但他在陆军士官学校学的是骑兵科。这么一个外行的指挥官指挥一群杂七杂八的部队突围,结果可想而知。
    散兵线排的乱七八糟不说,掩护火力和冲锋部队常常脱节。除了炮兵还能勉强对付之外,搜索兵和辎重兵也极为不适应夜战。发起冲锋的部队在对方密集的火力打击之下,成排的被打倒。
    等到高山龟夫赶到的时候,距离突围发起时间已经整整一个小时过去了。突围部队伤亡三分之一,却连对手的第一道防线还没有突破。打的半死不活的安培左一见到步兵联队长抵达,自然喜出望外。
    面对见到自己后松了一口气的安培左一,高山龟夫却是半点也轻松不起来。前有阻击,后有追兵。而在没有重武器支援的情况之下,就算加上德善的现在已经不到一千人,而且大部分非步兵的部队,不到两千人的队伍能够坚持多长时间?
    知道形势紧张,后面的追兵不会给自己留下太多的时间。高山龟夫咬咬牙,将手头的千余人按照先前临时编成的四个步兵中队,除了留下一个中队加上那些炮兵、辎重兵调头阻击随时可能冲上来的追兵之外,集中其余的全部力量对德善一线发起轮番的冲锋。试图在后边追兵抵达之前,突破对手的防御。
    高山龟夫指挥的日军虽然只有千余人,但到底是正规的步兵。无论是战术水平还是攻击力,与那些非专业人员相比,高的不是一点半点。他这一倾尽全力发起冲锋,原来还打的游刃有余的守军压力当时就倍感增加。
    虽然在日军援军赶到后,面对一下子多处的千余日军兵力,正面防御压力急剧上升。但作为王效明的老部下,指挥两个营接替了独六旅在德善防御的四旅十四团团长谷金生并没有被动防御。
    除了将主要兵力集中在德善正面,并尽可能形成相对较为宽阔的防御纵深,以及集中火力,尤其是大威力的高射机枪和迫击炮压制对手正面进攻的同时。谷金生还将手头上作为预备队的一个连的兵力,从右翼不断的对高山龟夫的侧翼实施反突击。
    面对的压力虽大,但在杨震身边当过半年作战参谋的谷金生对战局把握的却是很好。已经接到旅政委段子全电报的他,知道在自己的正面由政委亲自指挥的两个营正在穿越方正县城,即将赶到战场。
    而在自己的后面以及东南方向,十八团主力已经抵达史皮铺子一线,其中的一个营正在兼程北上,距离自己已经不过里许。在援军即将赶到的情况之下,虽然日军攻势极为猛烈,但他依旧打的不慌不忙。
    相对于面对倍增的压力,依旧打的张弛有度的谷金生。当身后部署在富裕一线阻击阵地的枪声响起时,他的对手高山龟夫却是有些沉不住气了。他没有想到对手的动作会这么快,居然置此刻正在燃烧,他在德善一线都能看到冲天火光的方正县城不利,一鼓作气追了下来。
    多少沉不住气的高山龟夫在几乎用尽了全部力气,却依旧看不到在短时间之内突破对手阻击的情况之下,快速的调整了部署。由正面向南突围,改为调头向东,也就是向着现在已经成为二纵纵深的方正东部山区突围。
    在高山龟夫看来,那边现在已经成了对手的纵深地区,一般人是不会认为自己会选择向东突围。而且自己以及安培左一之前的突围行动,应该已经对手大部分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正面。一直没有任何动静的东边,应该不会再有太多的阻力。
    虽然已经来不及做战场侦察,无法确定东部究竟是不是对方的防御薄弱之处。但形势的发展,并没有给高山龟夫留下多少思考的时间。在按照日军在陷于被动时候,惯用的壁虎战术留下一个中队,以及从身后的富裕方向火速抽调过来的两个辎重兵小队,继续向德善方向发起攻击吸引对手注意力。
    高山龟夫自己则悄无声息的带领剩余的兵力改道向东,试图从东部突围。为了达到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突破对手的阻击线,在向东突围的过程之中高山龟夫一改之前在有限火力掩护下的强攻战术。既没有动用轻重机枪,也没有打出照明弹。而是趁着德善正在激战的掩护,悄悄的调头向东。
    在突围过程之中,高山龟夫亲自下令对手不开枪,绝对不开枪。一旦与对手遭遇,不得与敌军做任何纠缠。除了留下规定的掩护部队之外,其余的人全力向东突围,不许做任何耽搁。
    并且严厉规定各个中队在突围过程之中不许吸烟、不许说话,总之不许做出任何有可能暴露突围行踪的事情。遇到阻击,尽量和对手打近战,如果有可能不要开枪,一律动用刺刀解决。
    高山龟夫明白,自己此时调头向东突围能不能取得成功,关键就看能不能达成战术的突然性。一旦对手反应过来,在自己突破的时候快速的增援,不多用只拖住自己半个小时,自己就可能再也没有机会突出去。对于高山龟夫来说,这个机会已经是最后的机会了。
    第546章 判断失误
    至于原来心中还惦记着寻找师团长一事,此时早就被自身难保高山龟夫丢到脑袋后边去了。如果说对之前喜多诚一那个自行决断的命令,还有些不清楚的话。到了此时喜多诚一中将的整体部署,他已经彻底看明白了。
    在高山龟夫看来无论是当初留在忠厚屯一线的自己,还是之前猛攻德善的安培左一,都是被留下来吸引敌军注意力的弃子。在自己和安培中佐与德善之敌纠缠的这段时间里面,师团部恐怕早就趁着敌军的注意力被这边吸引过来的有利条件,趁着夜色摸了出去。
    虽然目前敌众我寡,形势对于十四师团来说极为不利。而且方正境内的整体战局乱成一团,除了北部地区之外,整个方正南部已经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但这些情况,并未影响高山龟夫对形势的判断。
    无论是在之前孤悬在外的忠厚屯,还是在眼下的德善,他的脑袋一直都很清醒。而且就此次整个作战来看,这位高山龟夫大佐虽然在第一阶段也吃了不少的亏。但在整体表现上,还算是中上。尤其是在后半段的表现,甚至可以用出色来形容。
    如果不是一个意外的发生,改变了他和他目前部下的命运的话。他也许会成为整个方正战场之上,在目前整个十四师团被打的七零八落的情况之下,几个日军联队长中带出残存兵力最多的一个。
    在高山龟夫看来,眼下对手虽然完成将十四师团分割,尤其是在援军抵达后已经开始逐步形成合围圈。但受制于地形和兵力的关系,其合围圈肯定会有不少的漏洞。以师团长的能力,在有人吸引对手主要注意力的情况之下,找到缝隙突出去应该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对于现在对师团长有着无比“信心”的高山龟夫来说,眼下最重要的不是寻找和救援不知道眼下在何方的师团长,而是怎么样带着剩下的这些人突围出去。至于师团长阁下那边,以师团长阁下的精明,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也许是有意算无意。从接下来的战局来看,快速判断出形势的高山龟夫在看看对面阻击阵地上喷出的密集火舌,以及之前攻击时来不及拖下来的战死者的尸体后。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做出的放弃向南与五十九联队汇合的意图,调头向东突围这个决定还真是选择对了。至少目前看是选择对了。
    由于兵力不足,谷金生将主要的注意力放到了德善的正面以及东边。尤其是日军在受到阻击后,最可能的突围方向西面,几乎投入了他的主要兵力。在谷金生看来,当面日军想要突围出去,最佳的办法无疑是突破德善后向南渡过黄泥河与五十九联队汇合。
    或是在突破德善阻击后,调头向西想办法与蚂蚁河以西的第二联队汇合。只要守住了德善,就死死的卡住了这股日军的主要突围方向。等到政委带领的部队上来以及十八团的部队赶上来之后,就可以对眼前这股方正县城周边最大的一股日军完成合围。
    他根本就没有想到,高山龟夫在短时间之内无法突破德善的情况之下,会调头向东向自己的纵深方向突围。所以,在东边只部署了两个排作为警戒。而这两个排的注意力,又德善正面的战斗吸引过去,防守多少有些松懈,被高山龟夫偷袭得手。
    注意力都被德善正面的战斗吸引过去的两个排的守军,虽然在反应过来全力阻击,但由于兵力上的过于悬殊,加上从战斗一开始就陷入被动。这两个排在遭遇到日军突然袭击后,虽经过顽强的抵抗,却并未能阻击住高山龟夫的全力一击。
    兵力单薄的东边防线,还不到二十分钟就被高山龟夫突破。而两个排的守军在与日军突围部队进行了一场短暂的肉搏战后全部牺牲。而高山龟夫不敢有丝毫的耽搁趁着夜色的掩护,调转攻击方向的拼死一搏。虽然在反应过来的守军面前,也付出了不少的代价。但终究还是让他打成了战术的目标。
    只是趁着对手判断失误的机会,好不容易撕开一个口子逃出生天的高山龟夫没有想到的是,他虽然利用壁虎断尾的战术突破了德善一线东边的防线。但在德善后边,也许是有意,也许是无意,但并不见得没有其他的部队。
    突破德善后,还没有来得及庆幸自己选择正确。不敢在有丝毫耽搁,趁着夜色的掩护,向正东方向急行军,试图彻底的摆脱对手的高山龟夫和安培左一又一头撞进了正向德善赶过来的十八团一营的怀中。
    原本奉命增援德善,却没有想到跑出了路,行进的方向向东北方向偏了不少的十八团一营并没有发现这股在突破四旅防线后,趁着夜色正悄无声息,全力向东疾进的日军。当然如果这个营不是在夜间强行军因为没有找到向导而跑错了方向,更不会有这么一场遭遇战。
    本来各自埋头行军的双方一个发现自己走了弯路后,距离德善一线已经越来越远。便擅自变更了上级的部署,调头从东面直插德善。一个在好不容易在丢光了辎重后,突出来急着逃命。又在夜色的掩护之下,虽然相距不过百余米的距离也算擦肩而过,但却谁都没有搭理谁。
    其实双方还一照面就都发现了对方。毕竟就算在夜间行军,但上千人赶路的动静那里会小?又是在战场周围,双方的精神都很集中,那里可能发现不了百余米外足足上千人的行军队列?
    只是因为迷路,正以急行军的速度赶往德善参战的十八团一营压根就没有想到在自己的纵深会出现这么一大坨敌人,而将百余米外的高山龟夫所部当成了友军。
    相对于有些麻痹大意的十八团部队,高山龟夫在发现百余米外的行军队列的时候,就已经明白和自己已经尽在咫尺的这支部队绝对不会是自己的友军。因为他知道除了目前下落不明的师团部之外,自己其余的友军不是正在南边苦战,就是在蚂蚁河西岸。在这德善以东的敌军纵深之处,根本就不可能出现自己的友军。
    在发现紧邻自己行军的敌军队列后,高山龟夫吓了一大跳,在下达了做好战斗准备的同时,也下达了全军准备玉碎的命令。因为他知道,在这距离德善还不到几公里远的地方,只要一响枪,自己周围马上就会有大批的敌军围上来。
    这么近的距离只要对手发现自己,眼下已经精疲力竭,弹药缺乏的自己,根本就不是人家的对手。高山龟夫虽然也痴迷所谓的武士道精神,但是他并不傻,压根就不认为在弹药已经出现匮乏的情况之下,依靠刺刀就能消灭眼前这近千的敌军。
    日军军官虽然以蛮干著称,但并不是每一个军官都是这个样子。尽管抢先发现了对手的存在,高山龟夫却拒绝了安培左一抢先下手的举动。在他看来,对手在与自己遭遇后,既没有射击,更没有扑上来。并不是没有发现自己,而是很有可能是将自己当成了友军。
    这个狡猾的家伙在发现这一点后,干脆直接下令部队不加隐蔽,大摇大摆的就从对手身边过去。天黑,近距离分辨敌我的主要标志军装根本就看不清楚颜色。加上都处于行军中的双方除了几只手电筒之外,谁也没有采取其他照明设备。
    而手电筒这个东西,几米、甚至几十米的距离也许能照清楚人物。但在漆黑一片的情况之下,要想照清楚百余米之外人身上的衣服,恐怕就勉为其难了。既然对手将自己当成了友军,高山龟夫也就打算就此蒙混过关。
    而带队增援德善的十八团副团长海敬清则多少有些麻痹,他压根没有想过会在自己的纵深遇到日军。当发现距离自己行军队列不过百余米,有大队人马在行军的时候,他还将那些人当成了友军。急于挽回迷路耽误时间的他,甚至连派人去询问一下都没有。
    尽管在发现距离自己百余米的这队人马后,他还在暗中嘀咕这是那支部队,怎么行军的路线不是向着战场上,反倒是相反的方向?这个时候向东行军,难道是有什么其他任务不成?不过急于赶路的他倒也没有多想。
    本来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可偏偏又出了意外。就在两支擦肩而过,却各怀心思的两军眼看就要错开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却是改变了高山龟夫和他手下这几百杂牌军的命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