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群穿生活 第134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就是个无利不起早的小兔崽子!”
    江母一锤定音,并决定当晚给他来个爱的教育:“捉摸个屁!让他自个儿说!他不说就揍他,揍到他说实话为止!”
    事实证明,这个办法是立竿见影的。
    等三郎结束了五天的假期,于傍晚时分回到孝义镇的书铺里时,就向刘童生告知了最新进展。
    “经过我娘和我大哥的亲自询问,虎头说了,他说是因为他干姑姑向他许诺,只要能考上秀才,就会给他一家酒楼、一个点心铺子、一个糖水铺子。所以,他现在的目标相当明确,用功念书,考上秀才。”
    真相就是如此得简单,虎头甚至没多做挣扎,毕竟他奶下手已经够狠了,等他发现他爹也准备撸起袖子揍他时,连多余的一秒犹豫都没有,他就立马自曝了。
    刘童生:……
    这个答案也是让他猝不及防。
    三郎还非常郑重的向刘童生表达了全家对他的谢意,哪怕虎头这孩子确实蛮操蛋的,但刘童生也是真的关心他家孩子。所以,感谢是真心的,另外还让他放宽心,虎头那小兔崽子一点儿也不像是心思重的人,而且再经过了这次事件之后,他们全家人都明白了,这孩子不是不能用功念书,他就是故意的!
    虎头还觉得自己白挨了一顿打,他奶和他爹却认为,就没有白挨的打,这孩子就是欠打!
    于是,被真相糊了一脸的刘童生,浑浑噩噩的走出了书铺。
    他没有立刻回家,而是选择了去搞他哥。
    钱货郎才苦呢,他也很忙的啊!
    人人都认为他嫁进了周家,就能享清福了。
    啊呸!
    这就跟啥道理一样呢?搁在他们上辈子,碰上男的对女的说,我养你!听着是不是很感动?但是男的嘴里的养你,跟女的自己脑补的养你,那差距啊,反正感觉孙大圣一个跟头肯定是翻不到的。
    钱货郎的情况就是这样,在外人看来,他享福了,周家有祖宅有田产有铺面有钱粮有下人。他嫁到周家以后,除了享清福还能做什么?甚至连孩子都不用他亲自生!
    但事实上……
    周生生把一堆事情都交给了他,酒楼是他管的,酒庄也是他在料理,其它铺子虽然是租出去了,但偶尔也会有人退租,那么寻找新的租客也是他的活儿,碰上老租客不给租金,一样是他出面的。另外,赵家兄妹还要搞他,说什么开个教辅书铺就是顺手的事儿。
    顺手个屁!
    铺子要腾出来吧?地段是不需要太好,但你能在酒楼旁边开书铺吗?还有去接货啊!真以为赵家是直接派商队将书籍送货上门的?屁啊!他们只送到县城了!
    然后咋办?当然是要周家这边派人去县城里接货,那谁去?不管谁去,安排这事儿的人肯定是钱货郎。
    还有周家在附近的乡下地头有很多田产,那田产它不是空地啊,它得要人管着呢。先前,周家的田产都是直接赁出去的,收租子的,但这事儿以前是由周生生那个继母在操持,她把好多田产直接便宜租给了娘家的亲戚。
    这不得一一收回来?再重新找佃农赁出去?
    还有就是,租赁田产也是有差别的,有些是直接租地,按年给租金,这个租金结算可以是钱也可以是粮食,或者一半钱一半粮。
    就这样都是很便捷的了,要是摊上那种自身没钱的,他得管你要粮种,肥料也得要,回头只收种地的费用,出产都是主家的。听着是不错吧?但这种田地,往往出产跟前头那种差距巨大,感觉就是纯粹来摸鱼的。
    钱货郎一个头两个大,他就特别特别想念他家老妹儿。
    就是赵桂枝她妈。
    有个能耐的妹子会造成什么结果呢?但凡遇到什么麻烦事儿,就会想起她,希望她能踩着七彩祥云过来救命。
    然而,老妹儿没出现,混账弟弟来了。
    ……
    “你来干嘛?你干嘛来的?走走走,去去去,别来烦我!我看到你就头疼!”钱货郎一叠声的赶人,恨不得立马让这混蛋从自己眼皮子底下消失。
    刘童生才不惧他,直接登门入室,特别自来熟的让丫鬟送茶送点心,并且吩咐说,晚饭就在他们家吃了。
    钱货郎:!!!
    品着茶吃着点心,他就顺便把江家的事儿说了,等不久之后,晚饭摆上桌了,周生生也从外头回来了,又听他简单的总结式讲述了一遍。
    周生生知道啊,这事儿就是她搞出来的!
    “桂枝那孩子也是!心里纳闷不能直接问我吗?江家的事情,我不比你更清楚?”
    “很显然,桂枝那孩子觉得你不靠谱。”刘童生顿了顿,用拿着筷子的手挨个儿指了指他俩,“准确的说,是你俩都不靠谱!她信不过你们!”
    哪怕这是真相,那也太直白了。
    周生生当场拍了筷子,发飙道:“你靠谱!你最靠谱!你靠谱到你儿子是个学渣!我不靠谱咋了?我儿子学霸!”
    “那还能不是你儿子自个儿能耐?”刘童生提起儿子就难免心虚气短,但他很快就想起来了,他马上就能有二胎了,“我小号好好练。”
    “好好练也没用!你俩就不会教孩子!”
    “你乱讲!我跟我媳妇儿都是大学教授,年年评先进,带出来的学生哪个不是国之栋梁?我怎么就不会教孩子了?你不能因为我儿子是个蠢蛋,你就质疑我的业务能力啊!”
    周生生满脸的嫌弃:“你俩是大学教授,只能证明你俩脑子活络,读书的天赋好!你们的学生就更不用说了,知名大学……以前你俩还带本科生呢,后来直接带研究生了。那能考上你们学校的研究生,他也不可能是个笨蛋呢!”
    刘童生懵了。
    “你们这是什么情况呢?就跟那县学府学的先生一样,能考上那两处的,就不可能不会念书。你想想,不会念书怎么考上的?”
    其实还不能跟县学府学比,刘童生夫妻俩上辈子所在的大学,确实谈不上全国前十,但也是知名院校,他俩还都是带研究生的。按照算法,估摸着他们的学生怎么着也该是这辈子举人的身份了。
    那能考上举人的,不得是又有天赋又分外努力的?
    周生生可得意了:“我知道你们在背后说我俩走了狗屎运,摊上这么个聪明又自律的省心儿子。但你们知不知道,我为了忽悠他,都差点儿头秃了!”
    “你还能忽悠他?”
    “他就算再聪明,也有傻的时候啊!他也不是一下子就那么聪明的啊!”周生生示意钱货郎说话。
    钱货郎都已经吃了两轮了,这会儿打着嗝附和道:“那是我亲儿子,我又舍不得打他,可不得忽悠吗?他小时候喜欢打篮球,我说成啊儿子,你考个一百分,我给你买个新篮球。后来,我又跟他说,你考到重点高中,我带你去沪市看球赛。等最后高考结束后,就那次升学宴以后,我俩还跑去了美国看nba现场呢!”
    “自律个屁!当然后来他还是很自律的,因为他长大了懂事了,知道怎么做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但他小时候,不都是我俩在他眼皮子下吊个胡萝卜,让他乖乖的往前走?”
    “你呀,你就是个弟弟!”
    钱货郎一脸的嘚瑟,然而他很快就笑不出来了。
    因为他弟弟说,要不我家二胎放你家养几年?
    这天晚间,刘童生是被他哥丢出去的,他还摇头晃脑的:“世态炎凉,人心不古。桂枝啊,你妈到底去哪儿了!有没有人能替我做主,给我主持公道啊!”
    第112章
    又隔了半个月,赵桂枝这边才收到了回信。
    倒不是那头不重视她所说的这个情况,而是真相太过于残忍,江家人忙着收拾孩子去了,刘童生准备隔着媳妇儿的肚皮跟二胎好生聊一聊,胎教也是很重要的……
    总之,等收到回信时,都已经到七夕节了。
    这年头的七夕节,那是完全没有任何情人节因素的。在这里,七夕节就是女儿节,未嫁的闺阁女子会在这一日向老天爷乞巧,也就是希望自己心灵手巧。
    赵桂枝已经嫁人了,就算没有明文规定已婚女子不准过这个节,她也没这个兴趣。
    没办法,就上辈子那种情况,各大商家那是把所有中的洋的节日,甭管啥玩意儿都能过成购物节,直接把她给搞成ptsd了。总感觉,过节等于钱包瘦身,完全没那心思了!
    就觉得所有节日里,最开心的肯定是那些黑心资本家!
    确实,黑心资本家挺高兴的。
    赵闰土早在月余前,就跟尤神婆联手推出了一款专门为巧手姑娘准备的书籍,算上刊印、铺货等等时间,刚好能在七夕节这天上架出售。
    那本书,赵桂枝也收到了,是她哥亲情赠送的,大意是希望她除了拿锅铲之外,再练练别的。
    ——《巧手刺绣一百种》。
    赵桂枝就觉得这书名特别眼熟,再配上那莫名熟悉的封面设计,她就感觉吧,肯定在哪里见过类似的。
    因为一时间没想起来,她也没去专门向尤神婆讨教,而是揣着书去找了她奶。
    她奶接过来一看,顿时乐了:“都出这玩意儿了?啥时候再出几本讲打毛线的?”
    懂了,彻底懂了。
    赵桂枝想起她家太后娘娘,以前就有好多本类似的书,不过那是讲如何织毛衣的,什么毛衣织法一百种。
    “我看是没戏了,我哥再怎么有本事,也没办法弄到织毛衣达人呢。再说了,毛线从哪里来?”赵桂枝并不懂这些,哪怕她上学那会儿,也有女生买了织毛衣的线和棒子,偷偷的打了围巾送给喜欢的人,但在她的印象里,这玩意儿就是工厂流水线出来的。
    哪知,赵奶奶却相当得不以为然:“毛线,自个儿搓啊!咱们以前就是自个儿想办法搞的。还有那些放羊的,偷偷的撸毛线,这叫挖社会主义墙脚!”
    赵桂枝:……
    行吧,回头可以建议她哥跟她大舅妈小舅妈合作一把,那俩应该是会的,只不过肯定凑不齐一百种花样就是了。
    “奶啊,你说同样都是人,咋我哥就那么能耐呢?看到啥都想到挣钱,他到底是咋想的,怎么就想起搞这玩意儿来了?”关键是,像这种书编排起来还挺容易的,毕竟这年头会女红的人太多了,大不了花钱买技术,甚至不用那么麻烦,光是赵府就有不少擅长刺绣的丫鬟嬷嬷。
    把封面一印,里头的内容以图片为主,当然是黑白的,但也没啥,因为讲的是针法又不是配色。当然,也有文字备注,勉强算是图文并茂。反正看着像模像样的,估计还真会不少人买的。
    赵奶奶就挺感兴趣的,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提议道:“让你哥给我也弄一个,就编那个样板戏!”
    啊这……
    “您自个儿跟他说去!”赵桂枝服了,她是真的服了。
    她如今只能祈祷,这年头千万别再有其他的穿越者了,不然回头不得疯球?不过,换个角度想想,这么干也挺好哦,可以帮她找妈妈!
    “奶!奶!”赵桂枝一下子就激动,扑到赵奶奶身旁,挽着她的胳膊撒娇道,“奶你还记得多少关于样板戏的事情啊?我知道那个,喜儿!”
    “白毛女啊!我知道。”
    “回头咱们让我哥找个人帮忙记录一下,然后再润色润色,印出来当话本子卖。记得千万要卖便宜些,要不是考虑到会影响市场经济,我都想让他免费了。还有,最好是能改变成戏曲,万一我妈看到了呢!”
    “对哦!有道理!”
    祖孙俩一合计,决定拿出当年最为经典的几个戏曲,用来找人。
    不得不说,她俩的脑洞也是真的大,等回头赵闰土知道了,恨不得一头栽倒。能把寻人启事玩成这样的,古今中外估计真的是头一份了。
    然而,赵闰土暂时没工夫关心这个,他更关心的是跟郭家的合作案。
    这就不得不提到二郎了。
    自打二郎进了日禄书院之后,他就源源不断的给了赵闰土不少课堂笔记、读书笔记等等。但对于赵闰土来说,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不是内容不好,而是名气还不够大。
    他们甚至只能将那些资料改头换面的刊印出去,而不能直接冠上日禄书院的名头。真要是这么做了,只要被日禄书院知道了,一准要糟糕。
    但在那之后,二郎结识了他的同窗好友郭十六郎,因为认识的时间尚短,赵闰土叮嘱他按兵不动,等他这边完成了一切,再将人请到府上来。
    可还有个问题。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