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群穿生活 第118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概是被赵闰土给刺激的,赵奶奶吃过晚饭就感觉累了,心累。
    于是,赵桂枝就抱着一堆的信件,回她那院子了。
    在路上,不知道是碰巧还是赵闰土特地等在那边,反正笋兄妹是碰了头。赵桂枝张嘴就怼他:“你把奶奶给气着了,她一吃完饭就说累了,要提前歇下了。”
    “她那是吃撑了吧?吃饱了犯困不是很正常?”赵闰土半点儿不在意,“来来,我跟你说些事儿。”
    说的当然是收到回信的事儿。
    原先,赵桂枝那边的亲戚是只跟她联系的,但横竖已经接洽上了,她这个工具人也就没那么重要了。像尤神婆等人还是跟她联络的,但周生生却是直接跟赵闰土接洽合作事宜的。
    俩人去的是赵桂枝那院子里的书房,赵闰土拿出了信给她看:“你瞅瞅这个。”
    “是周生生那丫头跟你的合作方案?”赵桂枝就纳了闷了,“你自个儿决定就好了……等等,不就是个下游的合作方吗?还是直接跟你拿货去销售的,你那么在意?孝义镇不是什么大地方。”
    赵闰土丢给她一个看傻子的眼神:“就为了几本破书,我至于吗?”
    “哦,我明白了。”赵桂枝顺手接过信,一脸明悟的道,“是周生生把陈哥给献祭了吧?”
    想起赵闰土一直都很嫌弃她这个学渣本渣,对于陈仵作这个学霸则是垂涎三尺。只要周生生能把她的好大儿给献祭了,别说区区一个下游的合作方了,就算让他让出一半的利润,他都是愿意的。
    “妹儿啊,你人傻就不要老猜测,猜错了只能证明你更傻。”赵闰土嫌弃极了,“你说说看,要不是人家实诚,你哥我该错过多大的一桩生意呢!”
    赵桂枝低头看信,决定看完之后再骂他。
    但事实上,她看完以后就直接傻眼了:“二傻子他搞出了啥玩意儿?”
    “傻眼了吧?你还管人家叫二傻子,到底谁啥?哎哟,我差点儿就跟这万贯财富失之交臂了,那得是多少钱呢!”赵闰土一脸的痛不欲生,哪怕事实上并没有发生如此凄惨的事情,光想象一下他就觉得自己快要不能呼吸了。
    信是周生生写的,当然也有可能是她口述让钱货郎写的,反正就是这俩口子搞得事儿。
    他俩的意思是,陈仵作那边搞不定的,好大儿是个学霸没错,本事能耐一点儿也不缺,但他不好控制啊!
    所以,那俩口子建议赵闰土直接放弃吧,何必跟个犟驴瞎折腾呢?另外就是,他们有个人选推荐,那就是赵桂枝的小老弟石二苟。
    石二苟人是看着不太聪明的样子,事实上他也是真的不聪明,但这样才好忽悠啊!见过忽悠傻子的,你见过忽悠天才的?最重要的是,石二苟也不是真的一无是处,人家上辈子是学建筑的,虽然到穿越那一天也没过毕设,就连毕业答辩可能都要凉,延迟毕业也是笃笃定的事儿了……
    但人家会造水泥和红砖啊!
    当然,跟上辈子的尖端科技那是没法比的,这也不现实呢。但对比现如今却是要强上很多了,哪怕是简易版本的,只要资金足够,那就可以进行配方的改良,时间问题罢了。
    试想想,拥有了水泥和红砖的配方后,什么弄不出来呢?
    赵桂枝抬起头认真的说:“没有钢筋啊!光有水泥能造高楼大厦吗?”
    “不是……”赵闰土只能庆幸自个儿没在喝茶,他咋就不知道自家这位咸鱼妹子野心那么大呢?还钢筋,还高楼大厦!
    “你没想那么远啊?”
    “咱就不能一步步的来吗?如今除了一些寺庙的高塔之外,你看这城里,府城这边最高的楼也就是三层,多半都是二层小楼,还都是木制的。如果有了红砖和水泥,你知道会带来多大的变革吗?”
    “他一个人能行?”
    “建厂啊!谁说让他一个人干活了?”赵闰土一想到以后大把大把的票子往他兜里飞,如果把票子改成大金元宝,那就更棒了,“反正这人我要了!”
    赵桂枝又不在意的,她对于她哥还是很了解的,这人爱钱归爱钱,对手下人还是非常大方的。横竖石二苟如今待在乡下地头,也是干泥瓦匠的活儿,那还不如来府城发展呢。
    搞不好,以后石二苟就能成为历史上第一家水泥红砖厂的厂长!
    棒!
    但她还是很好奇:“我怎么记得水泥是需要搅拌机的?这些你考虑过没有?”
    赵闰土一脸的不忍直视:“妹儿啊,你还是当你的咸鱼去吧,这些事儿哥会考虑的。对了,回头水泥厂建好了,哥从自个儿的股份里分你一成。你呢,这钱也不是白拿的,你帮我忽悠石二苟。”
    笋兄妹达成共识。
    +
    又两天后,二郎回家了。
    自打他入读日禄书院后,小夫妻俩的相聚时间大大的减少了。好在,对于这点,两人都早已习以为常的。像如今,他俩还能每一旬相聚一天,比起原先在村里是要好上很多了。
    只是,二郎原本以为舅兄资助他去日禄书院后,很快就会询问关于结交和引荐书院本家子弟一事。头一旬没提起,那肯定是因为刚入学不久,第二旬是直接没见着人,第三旬……
    “舅兄人何在?”
    赵桂枝本来欢欢喜喜的在二门外等着二郎,结果一看到人,他张嘴就来了这么一句话,她顿时不高兴了:“怎么你都不惦记我,光惦记我哥?他有啥好惦记的?”
    二郎也是万万没想到,从来就是特别贤惠体贴的小媳妇儿,有朝一日会吃她亲哥的醋。
    他被噎了一下,忙解释了一通,重点是他觉得不能白白得了资助,却不做事。
    “他忙着呢。”想想水泥和红砖,哪怕赵桂枝这种完全不懂生意往来的人,也知道那俩玩意儿的利润是极高的,那就不是几本教辅书能比的。
    当然,以赵闰土那种死要钱的本性,就算教辅书的利润远低于水泥红砖,可这两者又不妨碍的。他绝对是两样都想要,一个都不会放弃的。
    但确实,二郎才入学不到一个月,赵闰土是习惯了放长线钓大鱼的人,再加上他最近确实很忙,自然也就忽略了日禄书院那边。
    赵桂枝没提水泥和红砖的事儿,主要是这事儿讲解起来太麻烦了。真要是麻烦也就算了,她怕自己解释了半天也没解释清楚,白白暴露了自己的智商。
    这在堂哥面前犯傻是无所谓的,但在二郎面前,赵桂枝还是想要绷住人设的。
    她家二郎可说了,她是看着傻实则可精了呢!
    稍稍解释了一下赵闰土最近在忙旁的事儿,以及他十分得有耐心,让二郎放宽心先在书院里好好学习,至于结交书院本家子弟的事儿,完全不着急,慢慢来,先培养下同窗情谊。
    二郎刚想说自己其实认识了一人,但听赵桂枝这么一说,又觉得挺有道理的,遂压下了这个念头。
    又听赵桂枝提到家书到了,就等着他回来看了。
    当然,留给二郎的只有江家那边的信件。其它的,赵桂枝早就已经看过了,还跟她奶分享过了。因为没有特别重要的事儿,也就不必特地拿出来说了。
    至于江家那头……
    其实不光是信,还送来了一个硕大的包裹。
    赵桂枝倒是把包裹给拆开了,她担心里头放了吃食,哪怕如今才刚刚开春不久,但这年头的吃食却是放不住的。
    幸好,她猜错了,里头全是贴身的里衣以及鞋袜等物,一看就知道是薛氏做的。
    虽然在上一封信中,二郎说赵桂枝被认了回去,娘家果然是大户人家,但江家那头还是担心她因此吃了亏,毕竟按照那封信上所说,赵桂枝并不是一年前跟家里人失散的,而是打小就被她娘带回了外祖家抚养。
    总之,考虑到赵桂枝那惨到可怕的女红手艺,薛氏和幼娘连着忙活了好几日,一个负责缝纫,一个则是帮着剪裁,总算做出了足够赵桂枝用的衣裳鞋袜,省得她被人编排不会做针线活儿。
    又考虑到赵桂枝娘家是个有钱人家,她们就没准备外头的衣裳,只备了里衣。这也是常理,因为在孝义镇上,很多有钱人就是在裁缝铺子里做的衣裳,只有里衣鞋袜才是自个儿做的。
    她们没想到镇上的有钱人和府城的有钱人之间的差距,或者说,不是没想到,而是超出了想象范畴。
    不过,赵桂枝还是很感动,等二郎一回来,就特别感动的拿出来显摆,说:“你看!只有我的份儿,你都没有呢!”
    二郎:……
    脑壳疼。
    “我看看信吧,看虎头写了啥。”
    然而,打开信一看,二郎就挑了挑眉:“是三郎写的。”
    “居然不是虎头写的?啧啧,对了,三郎去镇上了吗?”赵桂枝好奇的问道,“原先不是说他要去给账房先生当学徒吗?”
    二郎看信的速度飞一般的快,对他来说,从左往右的竖排字,那是一点儿难度都没有。很快,他放下信纸神情复杂的看向赵桂枝,道:“三郎要准备当掌柜的了。”
    “啥玩意儿?”赵桂枝目瞪口呆,心说这个跨度着实有些大啊!
    “你不知道?是周家那位姑奶奶安排的,说是准备在镇上开一家专门为读书人提供考试书籍的书铺。因为是卖书的,售价统一,也鲜少会有读书人讨价还价。顾客群简单,容易上手,准备让三郎锻炼一下就直接去那边当掌柜。”
    赵桂枝确实不知道,因为周生生这次压根就没给她写信。
    她愣了一会儿,恍然大悟:“我懂了!肯定是奶奶的关系。”
    “赵老太太还管这个?”
    “我是说你奶奶。”赵桂枝斩钉截铁的道,“你忘了吗?周生生那丫头一直想抢走你奶奶,她自个儿没了奶奶,就想抢走你奶奶。然后你想想,那她都是你奶奶最疼爱的孙女了,照顾一下倒霉弟弟好像也是理所当然的?”
    倒霉弟弟……三郎吗?
    二郎居然神奇的被说服了,毕竟看赵桂枝那模样,确实是刚刚才知道的。
    他顿了顿,又道:“还有虎头那孩子。”
    赵桂枝一下就来劲儿了,你要说这个,她可就不困了:“虎头咋样?倒霉娃儿是不是特别喜欢我送给他的礼物?”
    “他……反正三郎说他非常感动,天天念着你的好,每次写作业时都是感激涕零的,为了不让感动的泪水浸湿作业本,他每回都是先大哭一场,哭够了才去写的。”二郎一脸的一言难尽,“还有,他之所以不想把本子弄坏,是准备将来拿给他弟弟接着用。”
    “好孩子啊!”这么一看,虎头跟闰土真的好像啊!
    都是一样的五行缺德!
    “另外,虎头还把你给他的书借给了村学的先生,还跟同窗们一起分享。”二郎眉头微皱,“我明个儿不一定能见着舅兄,回头桂枝你帮我问问,这样可不可行。”
    赵桂枝人都傻了。
    她倒不是因为虎头借书一事傻了,虽然这确实是会间接的影响到教辅书的销售量,但只要想到那些人原本就不可能真的花钱去买,所以影响几乎没有。
    关键是,她想到了另外一桩事儿。
    教辅书啊!
    她家那傻子哥一直盯着的都是学生那一块,怎么就忘了还有教师用书呢?还有教科书呢?
    要知道,这年头可没有师范学校,都是一群对科举死心了的读书人,回家开了私塾,或者应聘去其他书馆书院教书。基础教材统一都是三百千,再往后就是经史子集这类的书。
    就感觉吧,教科书的市场好像要比教辅书更大啊!
    毕竟,你都决定开馆收徒了,怎么着也该舍得花钱买教科书吧?不说每个学生一本,老师总该有一套吧?
    要有教科书,还得有教师用书,教辅书已经在开始做了。再来个基础版、进阶版、精华版、名家名作版……
    对了,还可以搞个精装的范文书,典藏版的!
    赵桂枝眼珠子滴溜溜的转,她觉得光靠这些点子,她的咸鱼日子稳了!
    甚至还可以再往缺德方向深挖一些。
    譬如说,来个礼盒装的?送礼就送题库礼盒,打开一看——
    哇撒!作业考卷密题,还有五三砖头书,曲一线也来一套,隔壁家的孩子都羡慕哭了!
    第99章
    “你可真的是……缺德他妈给缺德开门,缺德到家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