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群穿生活 第44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桂枝抬头看了眼天,差点儿被大太阳闪瞎了眼,她又对上了虞三娘的眼睛,忍不住笑开了:“呵呵。”
    虞三娘也很客气的冲她笑道:“呵呵。”
    第34章
    江家这边是因为村里人承了赵桂枝那些祛暑汤的人情,派了些人手提前帮忙把地里的粮食都收了上来。也就是说,村里还有不少人仍旧在地头上忙活。
    别的不说,大伯家的地更多,江父一看自家粮食收了上来,立马带着儿子们去了大房那头帮忙。
    幸好,这一次总算是叫虎头逃过了一劫,原因也简单,帮忙干活是管饭的,虎头一看就是个来混饭的,哪怕是自家亲戚,也不好这么干。
    虎头什么都不知道,他只高兴终于不用再下地干活了。
    还不止呢,他刚才都听到了,来家里的客人说了有好吃的。最重要的是,他太奶奶竟然难得的没有对好吃的感兴趣,拽着人进了堂屋聊天去了。
    “小姑姑……”虎头可会看人眼色了,深知全家人都不是好惹的,唯一会惯着他的大概也就是幼娘了,当下跟了上去。
    幼娘满脸的无奈,却也不任性把虎头赶走,掀开装了各种豆制品的筐子给他瞧了个痛快:“等下让你二婶做好吃的,你去找扁担玩儿吧。”
    对哦!
    被幼娘这么一提醒,虎头才反应过来,他现在非但不用下地干活以及去邻村上学了,还可以找小伙伴们玩了!
    眨眼间,虎头就跑了个没影儿。
    与此同时,虞三娘也被赵桂枝拽到了自己那屋里。
    尽管一般来说,灶屋才是赵桂枝的地盘,但眼下幼娘在啊!况且,灶屋那个地方,冬天谈心是特别棒的,但放在夏天,就算不是饭点,里头也是热乎乎的。
    横竖二郎出门去了,赵桂枝索性拽了小姨回屋:“说吧,你婆婆是咋回事儿呢?怎么看着像是有大病的样子?”
    “夺笋呢!”虞三娘一脸的嫌弃,她还是第一次进赵桂枝的屋,上下打量了一圈后,嫌弃的表情愈发明显了,“好歹你也是新婚吧?就算不要求婆家盖新屋,也要稍稍修缮一下吧?换个窗户,重新贴个纸,不然把这墙重新抹一遍……这也太寒碜了。”
    赵桂枝顺着虞三娘的眼神看了一遍屋里:“我不觉得寒碜啊!咋滴,你要不要再往地上铺一层伊丽莎白艺术砖?再往顶上吊个水晶灯?再来个全屋定制家具?得了吧!”
    虞三娘木着脸看她:“你最近没少跟你哥混一起吧?学点儿啥不好,学他嘴贱!真的是好的不学,尽学坏的!”
    呃……
    犹豫了一下,赵桂枝觉得还是先打听正事要紧:“你婆婆到底是疯球了,还是真打算嫁给我二伯?”
    “你二伯???”虞三娘一脸受惊过度的表情。
    “是我婆家的二伯!我公公他二哥!”赵桂枝知道她小姨是想岔了,忙将之前的事情说了一遍,当然也没替陈屠夫隐瞒,毕竟这馊主意是他出的。
    不过,虞三娘似乎是知情的。
    “我知道他想把我婆婆嫁出去,我也不反对这个事儿,不过咋会是……我婆婆给我说的是,你太婆婆帮着做了媒!”
    帮着做媒,因此提着礼物上媒人家里感谢一番,这属于正常操作。但要是上赶着去讨好未来的婆婆,那就有些离谱了。
    赵桂枝讶道:“我哥没给你说?”
    “他秋收前来过一趟,跟我婆婆两个人在那儿嘀嘀咕咕了很久,后来又跟我男人说了一些话。”虞三娘很是无奈,这辈子她跟陈屠夫的关系属于表嫂和表弟,乍一看好像是挺亲近的,但该避讳的还是应该要避讳的。反正陈屠夫很少直接跟她私下说话,要么就是互相打暗号,要么就全靠自我理解了。
    “嫁呗,你婆婆看着也才四十几岁。”
    “嗯,她今年四十五了。”虞三娘怎么可能反对婆婆再嫁呢?只要能嫁得出去,她愿意贴一份厚厚的嫁妆。
    这哪里是嫁婆婆,这分明就是嫁祸害。
    只是,自家的祸害送给别人家,虞三娘是不会亏心的,毕竟她又不是圣母。可如果是把祸害送到赵桂枝家里,那肯定是不行的,她坑别人也就算了,怎么能坑自家亲外甥女呢?
    听虞三娘说了自己的顾虑,赵桂枝一脸无所谓的摆摆手:“想嫁就嫁,不用操心我这边。我给你说了吧,就你婆婆那段数,都不够江家人折腾的。还有啊,别怪我没提醒你,我虽然没见过二伯,却是见过他那几个儿子的。”
    赵桂枝和江二郎成亲时,镇上的二伯家也是来了人喝喜酒的。
    江二伯本人没有来,据说好像是因为腿脚不太好,一年到头都难得来一趟,正好办喜事那会儿又是初冬时节,反正本人没来,但派了亲儿子过来。赵桂枝依稀记得是三个儿子,二郎当时给她一一介绍了,只是那天来得人太多,又全都是亲戚,她有些记不清楚了。
    可就算这样,她还是记得,那三人看起来都不像是好惹的样子。
    “你给我仔细说说。”虞三娘摆出了一副猹精吃瓜的模样。
    “其实也没啥好说的,反正江家人吧,其实骨子里都还是很精明的,不是那种会吃亏的人。二伯他原是农家子,愣是凭自个儿的能力,闯出了不说,还在镇上置办了家业,娶妻生子。这样的人,还能叫你婆婆哄了去?对了,他前头娶了三个媳妇儿,都没了。”
    虞三娘:……
    这么听起来,她确实不应该操心赵桂枝这边。
    赵桂枝又道:“况且,就算她再能耐,还能管得到我头上?江家分家都快二十年了,她一个填房二伯娘,管得到隔房的侄儿媳妇吗?再说我婆婆会由着她作威作福?你就该担心一下,我婆婆把她气得升天。”
    不止是她婆婆,还有她太婆婆,这两人对上时就已经够吓人了,要是联手……
    炎炎夏日,感觉陈婆子已经是八分凉了。
    虞三娘细细一品后,重重的点头:“成了!这事儿就这么定下了!你不是说你跟你太婆婆好着吗?那帮我说说话,她老人家回头想吃口啥,我买来送给她。”
    赵桂枝发出灵魂拷问:“多大仇?”
    “她自个儿愿意嫁啊!又不是我强迫她的。我给你说,这年头的规矩是这样的,初嫁由父母,也就是咱们常说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这个再嫁,却是全凭自己的,任何人包括公婆儿子都没话讲的,更别提我这个当人儿媳妇的了。”
    “那行,我知道了。”
    对于赵桂枝来说,说服江奶奶不要太容易了。
    没有什么是一顿美食解决不了的,真要有,那就给两顿!
    “你再给我说说,镇上出了啥事儿?”赵桂枝想起来了,想起她还有个舅舅。
    虞三娘顿时来劲儿了,手舞足蹈的给她了新鲜出炉的热乎瓜。
    总结一下就是,周家可太惨了。
    赵桂枝的大舅妈发动了上辈子就已经满级的坑爹技能,直接放出风声去,说她爹为了谋夺周家的家产,害死了她娘全家人,还不肯承认当年的指腹为婚,愣是逼迫她嫁给当年的同谋。
    如果只是这样,那还属于周家的家务事,可大舅妈太狠了,她直接找上了镇上另外两家富户,表示她六亲无靠,希望那两家看在她过世的祖父份上,能帮帮她,事成之后她愿意将周家的一半家产拿出来酬谢两家。
    她说的祖父就是周老爷子,而那两家确实跟周老爷子是故交,相识几十年呢,就是一直不怎么对付罢了。
    但人死如灯灭,本来也就是竞争对手的关系,又不是有着不共戴天之仇。况且人都没了,又有周家的家产作为酬谢,两家顿时摆出了一副为侄孙女出头的模样。
    然后,周家的麻烦就蜂拥而至了。
    别看孝义镇只是个小地方,可越是这种小地方,各种关系才是盘根错节。原本,三家富户也算是平起平坐的,周老爷子在世时,走的是稳当的路线,当然三家的关系明面上也是很和谐的,不管怎么说都不会彻底撕破脸。
    但自从那赘婿掌家后,先是去外地招揽了好些大厨,又改良了酒庄的方子,十几年过去了,周家隐隐有一家独大的感觉。
    “……你是没去镇上,周家酒楼饭馆都要被折腾到停业了。喏,你哥也是惨,他估计自己也没想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肉铺都快关门了。”
    虞三娘一脸的幸灾乐祸。
    当然,说要关门还是有些夸张的,镇上的普通人家也是要吃肉的。但生意大不如前却是真的。
    陈屠夫作为极少数知晓真相的人,确定这事儿一时半会儿是解决不了的,算着又快到秋收了,索性把店铺门一关,带着一帮兄弟回乡下去了。不过,算算日子,这两天也该重新开门营业了。
    “然后呢?她能把家产要回来吗?”作为一个财迷,赵桂枝对于撕逼大战的过程不太感兴趣,她更在意的是结局。
    “不能。”
    “啊?”
    “你想啥呢?能把祖宅和祭田拿回来就算是不错的了。事情都过去十几二十年了,况且她也没证据给人定罪,最好的结果也就是两边和解,让她留在家里继续招赘,继承家业。”
    但想也知道,到底最后能继承到几分家业,全靠周老爷的良心了。
    好在,按照律法,除非万不得已,不然祖宅和祭田是不可以买卖的。所以说,周大姑娘还是有东西可以继承的。但像其他的田契地契,那就不清楚了,尤其周家最赚钱的是那些酒楼饭馆,但这些都是周老爷在这十几年间的积累,肯定不会给她。
    最好的结果,大概就是父女俩和解,周大姑娘重新回到周家,学她娘招个上门女婿。等周老爷百年之后,继承余下的家产。
    至于她的弟弟妹妹们,自然是出嫁的出嫁,分家的分家。
    听虞三娘说完后,赵桂枝露出了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你这副样子看起来蠢透了,就跟你哥养的那只二哈一样。”虞三娘嫌弃得不得了。
    赵桂枝:……
    论嘴毒,你跟我哥真的是难分伯仲啊!
    “我只是突然想明白了,为啥她要跟对家联手搞垮自家了。”
    “为啥?”虞三娘一脸的好奇。
    这下轮到赵桂枝嫌弃她了:“你怎么那么笨啊!都快笨成外婆养的那只蠢猫了!还能是为什么?左右也轮不到她来继承,那当然是要挥霍一空啊!你不是说了吗?祖宅和祭田不能轻易买卖的,那其他的呢?来啊,造作啊!”
    虞三娘陷入了沉思之中。
    好像……确实……挺符合她大嫂的作风的……
    “我要去镇上开店!”赵桂枝突然开口。
    “啥玩意儿?你咋说一出是一出的?你有钱吗?”虞三娘自家就是做买卖的,不过他们家并没有在镇上开店,而是由豆腐张每天从村里赶着牛车去镇上各处送豆腐。她也不是没问过在镇上开店要多少钱,豆腐张说不划算的,还是现在这样好,累是累了点儿,但赚的每一文钱都是自个儿的。
    赵桂枝像看傻子一样的看向她小姨。
    “你咋回事儿啊?你都知道我大舅妈准备祸霍家当了,咋就不能主动过去帮忙呢?亲戚一场,人家遇上事儿了,你就袖着手当吃瓜群众?她现在最要紧的任务是什么,你知道吗?”
    虞三娘懵了一下,随后缓缓的摇头:“我不知道。”
    “当然是败家啊!”
    “所以你说的要主动过去帮忙……”
    懂了,这下总算懂了。
    赵桂枝见她终于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也就没把话说破,毕竟真要说出来,还是怪不好意思的。她只道:“我回头先探探我婆婆的口风,秋收结束了,最近应该会有赶集的。我先去集市上练个摊儿,然后再去镇上。估算下时间,那会儿我大舅妈也该搞定了吧?”
    虞三娘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那我就得空去一趟镇上,先瞅瞅哪个铺面看起来好,回头我家豆腐坊也开到镇上去。”
    “不准跟我抢!”
    “我看的是铺面,你看的难道不应该是酒楼饭馆吗?”虞三娘反问道。
    赵桂枝觉得这话有理:“那行,咱们到时候提前商量好,可别撞车了。”
    两人击掌,达成共识。
    ……
    “桂枝啊!我留了你陈大娘吃饭,你出来啊!”江奶奶在堂屋里高声唤着。
    赵桂枝忙出去:“好!我跟幼娘做饭去,奶你想吃口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