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群穿生活 第11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种事情也不是赵桂枝能解决的,她直接跟江母和薛氏去了灶屋。
    她们到时,已经有不少人过来帮忙了,灶屋里外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因为赵桂枝不会生火,加上她要做的菜就算提前准备好了酱料,还是需要人帮忙的,江母和薛氏就索性给她打起了下手。
    一共六桌的饭菜,就算只负责每桌的其中两道菜,那份量也不算少了。
    赵桂枝没管其他人是怎么做的,她只让江母和薛氏跟她一起将豆腐皮和豆腐干都腌制起来,倒不需要太长时间,毕竟要做的是麻辣火锅味儿的串串,就算不曾腌制入味,有底料在,不怕味儿不够浓郁。
    切好腌制好,再用提前准备好的干净竹签子串起来。
    这些事情江母和薛氏都能做,赵桂枝吩咐她们做完后,将串串放到已经调配好的酱料里,一并倒入大铁锅里,用大火炖煮,到时候再分别舀到六个大面盆里就可以了。
    串串做起来是麻烦,但其实难度不高。当然,前提是酱料已经准备好了。
    第二道菜就必须由赵桂枝全权负责了。
    她要做的是蒜香粉蒸肉。
    这是一道放在上辈子特别常见的菜,一般的家常菜馆子里都有的。但对于赵桂枝来说,她做的蒜香粉蒸肉,最大的特点就在于……
    没有肉。
    蒜香粉蒸肉的做法有好几种,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主料必须是五花肉。其他的配料,像大蒜也是必须的,但用生抽还是老抽,是放蚝油还是香油……这些细节都不用太在意,各地的做法都是略有些区别的。
    但五花肉啊,那要是没有五花肉,这算什么蒜香粉蒸肉呢?
    可赵桂枝要做的,就是没有放肉的蒜香粉蒸肉。
    其他配料还是需要的,她还特地提醒了大伯娘,要给她准备一篮子鸡蛋。对此,大伯娘是欣然接受的,在她看来,四素四荤是席面的标准,怎么能用全素来凑合呢?这是态度问题。
    赵桂枝看了一眼正忙得起劲的江母和薛氏,她动作利索的拿起了准备好的素鸡豆腐,唰唰的切成大小差不多的薄片,放入一个大面盆里,又麻利的往里面打了几个鸡蛋,加盐后用手抓匀。
    瞧着差不多了,她赶紧倒了备好的米粉,又跟守着旁边锅子的婶子要了些热水加入其中。
    “二郎媳妇,你这是在干啥啊?”旁边的婶子好奇的探头。
    “蒸素鸡豆腐呢。”赵桂枝也没打算瞒着人家,毕竟她的手艺只是口感上无限接近于肉,还不到能够以假乱真的地步,只要是稍稍细心一点的人,哪怕没看到灶屋里的事情,也能分辨出用料来。
    那婶子更好奇了:“素鸡还用蒸啊?”
    赵桂枝也不解释,她用实际行动证明啥素菜到了她手里,都得变个味儿。
    她一面拿筷子搅合着,一面又飞快的加了一些盐巴和猪油,倒了生抽进去,最后又拿蒜粒调味。
    瞧着差不多了,她拿来了几个大海碗,往碗内壁里抹了一圈猪油,抹好后,搬起面盆,将里面已经搅拌好的依次倒入大海碗里。
    一共六个大碗,一桌一个。
    可惜大铁锅还是不够大,反正一口气放不下六个碗。赵桂枝分两次放到锅里蒸,蒸好后还不能直接端上桌,还得往上面撒一把葱段。
    赵桂枝还挺遗憾的,这会儿还是开春,这要是秋天了,各类素菜的品种再多一些,她还能做蒜香粉蒸排骨呢,那味道才是真的好,就是步骤略有些麻烦。
    旁边的大婶是大伯娘喊来帮她烧锅的,毕竟江母和薛氏已经忙不过来了。可这大婶看着赵桂枝这堪称糊弄的手法,只觉得这小媳妇不靠谱。
    但这个念头,在粉蒸肉出锅的那一瞬间,彻底消失了。
    大婶忙拿厚布过来端,又扭头问要不要上菜了。
    “上吧上吧!赶紧上菜吧!人都到齐了。”大伯娘在外头喊着。
    赵桂枝之所以选择蒸菜,也是担心炒菜的速度慢,还没办法一起上桌,总不能这桌都快吃完了,旁边那桌还没上吧?
    蒸菜就方便多了,哪怕分成两锅好了,毕竟这不是真的五花肉。素鸡豆腐熟起来很快的,前一锅出来的三大碗蒜香粉蒸肉刚上桌,后一锅也马上就好了。
    至于麻辣火锅味的素肉串,那就更方便了。
    六个大面盆,江母举着个大铁勺往里面挨个儿加底料,然后又拿大漏勺捞串串,尽可能的让每个面盆的串串看起来一样多。
    串串和粉蒸肉几乎是前后脚的上了桌,尤其是串串,麻辣的味道直接就冲着宾客们去了,那种扑面而来的咸香辣味,让人第一时间就忍不住分泌口水。
    虎头就很有经验了,哪怕他都没吃到几口,但他看过他奶天天就在那儿吃,看都看出经验来了。
    就在其他人对着串串愣神之际,他一把抓起一串,嗷呜一大口吃下去,辣得他倒抽凉气眼泪直往外飙。
    因为薛氏还在灶屋里忙着呢,负责看孩子的是大郎。可大郎对这种香味也完全没有抵抗力,眼见儿子在吃了,他也立马抓过一串,二话不说就往嘴里送。
    有人开了头,接下来所有人就开始左手一串右手一串,也不管自己到底能不能吃辣,先吃再说。
    相较而言,粉蒸肉的香味就没那么夸张了。
    但等一大盆的串串都被吃光了后,再一尝……
    又香又嫩又滑,几乎都不用牙齿咬,一下子就能顺着食道滑到胃里。关键是,赵桂枝觉得不能每个菜都很辣,所以粉蒸肉里是一点儿辣都没放,在猛吃了串串后,再吃粉蒸肉,丝毫不会觉得口味清淡,反而有一种恨不得连舌头一起吞下去的舒坦感觉。
    咸香嫩爽,仿佛是最上等的五花肉。
    “好吃!真好吃!”
    “我敢说,这嫁女席面,绝对是十里八乡独一份!”
    “这得花多少钱呢,可真舍得。”
    大伯娘从头到尾都在笑,办席面的人家,最高兴的不就是宾客们吃得痛快吗?吃好喝好,就是对主家最大的赞美了。
    第9章
    前来吃席的都是江家亲眷,原就是带着一肚子好话过来的,这会儿又是吃香的喝辣的,自然是满脸笑开花,那好听的话不要钱的往外倒。
    大伯娘面上的笑容更是从头到尾就没停过。
    江家大伯也是如此,一面带着三个儿子挨个儿敬酒,一面叮嘱着明个儿还要来,有喜糖吃呢!
    他们这一带嫁女的流程都是如此,出嫁前一日开始广邀亲朋好友吃席,后一日也就是好日子当天,则由亲哥嫂负责送嫁。又因为秀娘要嫁的人家在孝义镇上,未免赶不上吉时拜堂,几乎天不亮就要来接人出发了。
    可嫁闺女哪能不热热闹闹的?生怕明个儿只有近亲过来,江大伯挨个儿的叮嘱过去,还让他几个孙子去邀请村里别家的孩子。反正甭管是不是亲眷,明个儿只要过来的,就有喜糖和炒花生吃。
    这年头的乡下孩子,能吃饱喝足就算是幸事了。零嘴?除了逢年过节,谁家大人舍得花钱给孩子买零嘴?
    因此,在江大伯的努力下,所有人都表示,明个儿肯定来,全家都来,好叫秀娘的夫家瞧一瞧,他们江家人多团结,免得嫁过去后叫人欺负了去。
    江大伯笑呵呵的,他就是这个意思,当爹娘的能帮衬儿子一辈子,但闺女却没了法子,只能尽可能的表现出对这个闺女的在意来,好让对方知道秀娘是有娘家撑腰的人。
    也不是没人说酸话。
    等饭菜都上桌了,后头那些帮忙的嫂子婶子们,也开始吃了起来。她们没去前头,就待在灶屋里,饭菜倒是有的是,盛出去的时候都特地留了一份的,边吃边聊,气氛照样热烈。
    就有个大娘嘀嘀咕咕的说:“这也太丰盛了,就嫁个闺女,至于吗?太夸张了,太浪费了……”
    “有的吃还堵不上你的嘴?”江母啪的一下就将筷子拍在了灶台上,横眉竖眼,完全是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我们江家都没说啥,你有啥资格说这话?不想吃就甭吃!”
    那大娘默默的端起饭碗,贴着墙溜出去了。
    薛氏忙给江母舀了一大勺的蒜香粉蒸肉:“娘你尝尝这个,桂枝留了一些出来,刚蒸好出锅的,可香可嫩了。”
    江母斜了她一眼:“就你惯会和稀泥。”话是这么说的,她还是顺势尝了一口,顿时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五花肉?粉蒸五花肉?”
    赵桂枝指了指旁边还有剩下的素鸡豆腐:“粉蒸那玩意儿。”
    噢,也行吧,反正味道好吃就成,原材料也不是那么重要的。
    扫兴的人被吓跑了,剩下的人自是高高兴兴的吃着喝着,还商量着怎么分剩下的菜。
    得了个空,赵桂枝问薛氏:“刚才那大娘是谁啊?”
    “大伯娘她嫂子。”见赵桂枝一脸的懵圈,薛氏又添了一句,“她娘家嫂子,不是咱们家的。”
    赵桂枝:……
    她原本还觉得婆婆有点儿小题大做了,可一盘算这个关系,就感觉吧,那人怕不是有什么大病吧?
    薛氏又道:“她原本想让自家儿子娶了秀娘的,说什么亲上加亲最是好了。可咱们大伯娘多疼秀娘呢,咋舍得让秀娘嫁去过苦日子呢?一口就给回绝了。”
    “大伯娘是对的。”赵桂枝上辈子是个学渣,可就算是学渣好了,表哥表妹生傻子这种常识,她还是知道的。
    “那可不?咱们秀娘是要嫁到镇上去享福的!”薛氏一脸的与有荣焉。
    又过了一会儿,等前头的席面吃完了,大伯娘送走了亲眷,又转到了后头,开始给大家分东西。
    吃剩下的饭菜,一早就被江母做主分给了几个年长的婶子,但那些一点儿都没动的食材,却是好端端的搁在那边。
    大伯娘一来就抓着赵桂枝的手,一叠声的道谢:“前头一个劲儿的夸我大气,买了这许多肉来请客。唉,我听着都心里冒虚,跟他们说是二郎媳妇做得好,可他们说啥都不信。我也没辙儿了,这样吧,剩下的鸡蛋你拿去……”
    “好好,还有啥要给我的,我拿着。”江母抢在赵桂枝开口之前,先点头答应了下来。
    “我给二郎媳妇的……算了算了,你拿去吧。对了,上次你跟我说,你家没辣椒了?我还有半袋子的干辣椒,都拿去吧。”
    江家没辣椒的根本原因在于,江母太重口味了。本来,赵桂枝做的素肉串串就已经放了辣椒了,她还嫌弃不够辣。后来几次失败的调料里,她又给偷偷的放了好多辣椒粉,直接导致原本可以用半年光景的干辣椒,宣布库存告罄。
    幸好,干辣椒不是什么稀罕物,江母前两天就在说,等下回赶场子的时候,一定要买上半箩筐来。结果今个儿就如愿了。
    “那怎么好意思呢?”江母笑得见眉不见眼的,“我们家没石磨,大嫂你让我把干辣椒磨成粉再拿过去呗。”
    “成成!咋样都成,不过明个儿不行,你后天再来吧。”
    江母一口答应。
    这天,他们不光吃饱喝足了,还能带回去好多的剩菜以及食材。
    更让赵桂枝意外的是,前头那六个装了麻辣火锅味素肉串的大面盆,都被人拿走了。当然,人家的目的不是为了盆儿,而是里头的底料,说什么回头再倒进锅里煮一煮,哪怕放切成块的土豆和萝卜,味道也是好的。
    后来的洗涮,赵桂枝没参与,江母让薛氏留下来帮忙:“桂枝就算了吧,我怕你把他们家的碗都给砸了。”
    赵桂枝:……
    不至于,真的不至于。
    但相较于下厨,她的确非常得反感洗碗筷。上辈子,最早是她小姨负责洗碗的,后来她小姨买了一台功能强大的洗碗机……
    江母还道:“二郎好久没回来了,你回家去,跟二郎好好说说话。虎头啊,也该有个伴儿了。”
    不是,咱们得讲道理,虎头需要个伴儿,难道不应该找他爹娘吗?
    抱着无奈的心情,赵桂枝一个人先回去了。
    ——带着一堆的吃的。
    回到家里,先将拿回来的吃食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分门别类的放到了橱柜里。
    想起先前答应过虎头,要给他做五香口味的素肉串,但眼下从大伯娘家里拿回来那么多吃食,以赵桂枝对江母的了解来看,估摸着不将这些东西吃完,是绝对不可能再有新的。可她又不想让虎头失望,思来想去,决定来点儿旁的零嘴。
    又在灶屋里寻摸了一圈,赵桂枝决定炒一些黄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