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养老攻略 第1461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特别是他们过来抢抚恤金。
    并且顺带着抢工作时。
    原身的恨意更是升到顶峰。
    气恼愤恨之下,原身直接把她丈夫的工作舍了,就是去工厂那跟厂里的负责人说一声,就表示她不要这个工作了,也别给她那两个孩子,原身这么说,负责人当然是相当乐意的,因此立刻就爽快同意。
    同时还越过了她那两儿子,把她丈夫的抚恤金,都交给了原身。
    原身这么一番操作,自然是使得她两个儿子对她也是愤恨不已。
    最终吵闹一番后。
    彼此关系彻底降到了冰点。
    几乎都能算老死不相往来了。
    就是从那年起,原身便过上了一人独居的日子,她那两个儿子就算是逢年过节,也都没有回来,只有闺女,逢年过节的时候会回去一趟,有时在家闲着也会回去看看。
    原身在城里又待了一年后。
    为了省点钱,最终还是选择重新搬到了乡下,并且在自己父亲的帮助之下,把乡下老宅又重新修缮了下,自己养两只鸡,养一只猪。
    同时在自留地上种点菜。
    种点土豆,红薯,玉米啥的。
    虽然不多,但再加上退休金以及她城市户口的一些基本供应,一个人的日子过的倒还算逍遥自在。
    就是村里流言蜚语难听了些。
    还有说她克夫啥的。
    这种日子又过了几年,一直到了八五年的时候,原身两个儿子才重新回来过年,五六年过去了,原身内心的恨意也散了不少,再加上儿子一直不回来,村里的流言蜚语的确是有些难听,所以原身便开始重新逐渐接纳儿子,恢复了来往。
    这一来往,便又是五年。
    及至于五年后拆迁。
    乔木他们那个村距离县城十分近,因此城镇化开始扩张的时候。
    自然是他们村最先被波及。
    这时原身两个儿子回来的就更勤了,两个儿媳妇回来的也勤,甚至就连没有工作的孙子和孙女回来的都勤快了许多,不过那时候原身并没有想太多,再加上她只是恨儿子,对孙子孙女并没有什么不满。
    所以她还蛮喜欢人多热闹的。
    特别是孙子孙女一起围着她。
    九一年正式拆迁后,原身是没有地方住的,她城里的那个房子早在她退休,以及她丈夫去世之后就被收了回去,所以她只能到她大儿子和二儿子家轮流住,并且总是不经意的听到她大儿媳妇,二儿媳妇背着她说什么家里地方太小了呀。
    要是能有大点的房子就好了。
    之类的话。
    那时候的原身虽然已经隐约有些明白,他们为什么突然对她这么好了,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孙子孙女那么多人都还只能挤在出租屋里。
    连套安身的房子都没有时。
    终究还是心软了。
    因此,最终她那套老宅拆迁分得两套房之后,原身还是把那两套各七十来个平方的房子分了出去。
    两个儿子一人一套。
    房产证上名字都变更了。
    而她还像过去那样。
    按月轮流在两个儿子家居住。
    第2059章 我要制霸养老院(5)
    可是吧,她手里拿捏着两套房在两个儿子家住,和手里啥也没有在两个儿子家住,待遇可就不同了。
    前者待遇是好吃好喝伺候着。
    话说的好听又孝顺。
    比不上老佛爷,但还算舒心。
    后者话里话外嫌弃的不得了。
    就差没有直接撵人了。
    原身那日子,过的是心酸的不得了,又不太敢跟儿子儿媳彻底闹翻脸,因为她现在连个老家都没得回,而且她父亲还已经去世,就是想回娘家哭诉,都是不可能的事。
    弟弟家和父母家。
    终究是不一样的。
    父母去世之后的娘家。
    也不能再算是娘家了。
    两年后,原身偶尔听到她三孙子说了一句奶奶怎么赖在我们家?
    那是气的彻底崩溃。
    当天就离家出走了。
    然后离家出走,还没人找她。
    也就是这时候,原身才开始打听周围绝大多数人家都不屑,甚至觉得住进去是一种耻辱的养老院。
    九十年代的老人。
    家里只有一个孩子的人家,那是相当的稀少,因为他们结婚生子的时候,国家是鼓励生育的态度。
    一般家庭最少有两孩子。
    多的能有七八个。
    想想看,一个老人有三四个六七个孩子,结果没有人养老,还得一个人孤零零的住养老院去,这说的过去吗,这也太说不过去了吧。
    这不是几十年后,家里都是独生子女,一对夫妻需要照顾四个老人外带一两个孩子还要上班,根本照顾不过来,老人住到养老院里情有可原,大多数人也都能够理解。
    那时候是三四个孩子,好几对夫妻照顾一两个老人,这种情况下要是老人们还要住到养老院的话。
    任谁私底下都得嘀咕两句。
    都得质疑儿女不孝等等。
    原身当时也是真的对儿子太过于失望,再加上最近几年她的养老金也有所上涨,同时养老院的花销并不算多,她的养老金支撑得住。
    所以这才毅然决然的。
    选择住到养老院去。
    原身的大儿子张建国和二儿子张建业刚知道这一情况的时候,是有赶紧去养老院,想要把原身接走的,毕竟他们两个活得好好的,家里也没有说穷困到什么程度,让自己老娘住养老院实在是说不过去。
    也容易被别人戳脊梁骨骂。
    不过原身哪会同意?
    她是没有受够儿媳妇的冷言冷语,还是没受够在家里,一把年纪了还得给儿子孙子们洗衣做饭啊。
    她非但没有同意回去。
    甚至还跟两儿子要养老钱。
    那一年,她六十九岁,虚七十岁,放在古代那也是古稀之年了。
    跟儿子要养老钱很正常啊。
    就是她有养老金的,要是没有养老金,本身又没有工作,没有赚钱渠道,那不跟孩子要钱怎么办?
    总不能坐家里喝西北风吧?
    或者直接自己把自己饿死。
    乃至于出去拾荒啥的。
    不过她那两个儿子,本身依旧还在半死不活的那工厂里面上班。
    要不是原身给了他们房子,让他们每人省了一笔租金,估计现在就连孩子学费都拿不出来,又哪里有钱给原身,因此即便他们对原身养老金还有些心动,但因为原身这些年一直如同一只铁公鸡,对自己养老金寸毛不拔,所以他们两最终还是放弃了对原身养老金的觊觎。
    也放弃了劝原身回去。
    再次恢复六七年前。
    基本老死不往来的状态。
    而原身对他们也彻底绝望,一直都老老实实的住在养老院那边。
    也就和女儿还有些来往,逢年过节的一些来往,同时偶尔能收到些女儿带来的礼物,就是比如一小袋奶粉,几斤苹果,橘子什么的。
    虽然好像不怎么值钱。
    但在当时那时代已经不错了。
    正常人家去医院看病人也就这待遇,有的甚至可能就拎点鸡蛋。
    而且她女儿女婿一家日子过的也捉襟见肘,逢年过节的提点礼物过来,已经是女儿孝顺了,况且儿子那边别说礼物了,人都不过来。
    两边一比较。
    更觉得女儿好。
    可是原身这时候已经没什么东西给女儿了,手里的养老金付完养老院这边的钱后,也剩不下几块。
    所以,只能继续这么着。
    再之后,就是相对安稳的过日子,以及今天不小心摔下去摔死。
    平淡的记忆乔木都没细看,就这么粗略一过,便算是梳理完了。
    对于原身的遭遇。
    乔木也不好说什么。
    虽然说她落得这下场,有子女教育不当的原因,但她前面说的那些,自己已经敲骨吸髓的,把能给的东西都给了两儿子,也不算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