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婆媳两人终归是胆小,如果这里不是小的原煤坑子,而是大型的露天矿,挖的太多如果被公家发现了是大醉咧,两人对好了口供,决定把这事儿跟队里汇报,多少还能立个功,也不亏。
    再说往里挖还有多少,还能有多少都是未知数,万一就面上这点煤,被人发现了陈家偷偷挖了,人家指不定还会说陈家挖走了多少呢。
    这个年代的人都比较朴实也比较胆小,就算是给婆媳两个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搬个矿回家的,能挖走一点原煤混过这个冬,就已经是沾了大便宜了。
    看来狗蛋说的没错,带着乖宝出来一定会有好运气啊,陈老太有点后悔自己以前带着乖宝都是晚上了,说不定不少好运气都被她错过了噢。
    这个时候陈老太真想大喊一声:“谁说我孙女是个扫把星的,这样的扫把星给我生十个好不好。”
    不过当下还是要低调低调,关于乖宝的事情还是越低调越好啊。
    毛蛋带着乖宝走远了。
    这个年代孩子多,也都是散养放养,农村很多小孩子才毛蛋这么大就已经开始带妹妹带弟弟了,再说毛蛋这孩子老成,他带着乖宝陈老太也放心。
    眼下最最重要的事情是把煤背回去,然后藏好,原煤还不能直接烧,要等小军他们回来了再去挖些黄泥土,找一些石灰和锯木屑做成煤球,才可以用了。
    到了中午,婆媳两个才回到家,陈家本来就有一个小型的地窖,以前是放番薯什么的,现在还没有到番薯收获的季节,也就空着的,婆媳两人把原煤堆在地窖里头,仔仔细细的掩埋好,也就没人能发现了。
    做好了这些外头传来了响动,孩子们也陆续回来了,刚才毛蛋抱着胖乎乎的小乖宝走了一阵就走不动了,所以乖宝挂在毛蛋的脖子上扔他背着,四岁的小哥哥背着七个多月大的乖宝,手里还牵着一个一岁多一点走路歪歪扭扭的毛蛋,这就是那个年代很经典的画面了。
    第17章
    陈老太偷偷的回到家,心情大好,看着孩子也觉得心情好极了。
    小乖宝看了看奶奶,又看了看妈,咧着嘴傻乐起来,那白白的才出来的新牙跟嫩笋一样,着实可爱极了。
    老太太是怎么看孙女怎么喜欢。
    “小丫头,你这是啥意思啊?”今天真是大丰收,陈老太开心极了,心情好了老人也笑的跟朵菊花似的。
    “@#¥%……*。”好吧,乖宝也努力过了,半岁大的孩子真的啥也不会说,只能说出来一些能够跟毛蛋沟通的婴语。
    肖敏刚刚才把小丫头收拾好,决定还是把那件红色的袄子给收起来,给她换上姐姐们的旧衣裳,新衣裳要过年才给穿。
    这么大的小丫头也不知道是不是懂自己身上这身没有刚才那身好看,在给奶奶告状呢。
    当然奶奶不知道她说的什么,只是日常唠嗑而已。
    就在祖孙两人其乐融融的时候。
    “哟,我当时谁呢,肖敏啊。”说话向来尖酸刻薄跟肖敏不对付的汪四姐来了,她刚刚生了个儿子,现在得瑟的很,在肖敏面前就跟趾高气昂的大公鸡似的:“还是肖敏福气好啊,不是生了个福气娃,现在连柴火都不用打了,肖敏你还真是个懒婆娘啊,哈哈哈哈。”
    刚生了才三个月的汪四姐现在身体浑圆,姜木匠到底是个手艺人,家里条件是比较好一些,白天在外面做工,人家还会管木匠一顿中饭,还有工钱,确实比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地的要好一点,这汪四姐又懒,平常在家里使唤姜美欣给使唤丫头一样,说到要砍柴,她早就打发姜美欣去了,而她自己拎着个镰刀只是做做样子。
    肖敏也不甘示弱:“我们家有没有柴火管你什么事,汪四姐你嘴巴也太贱了吧,使唤家里的小姑娘做事算什么本事,有本事你自己挣去啊,大河村有名有姓的懒汉,还好意思说我,你脸皮怎么这么厚呢,脸皮这么厚就该去糊城墙,在村里得瑟算什么本事呢。”
    旁人都知道汪四姐又懒又好吃的,生完孩子家里的鸡全杀没了,还指挥木匠生的孩子去河里面给她捞鱼,懒得要死得懒婆娘一个,还好意思说别人。
    汪四姐倒是很喜欢取笑别人是懒婆娘,但是见不得别人这样说她,她懒是她有福气,别人懒就是活该穷一辈子,这就是她的神逻辑。
    被肖敏指名道姓的说懒,汪四姐破口大骂:“你这个妈卖比的娼妇,有本事你也找个手艺人享福啊,自己家穷成这样还好意思说,我是有福气懒啊,不像有些人家里啊,听说连鸡蛋都吃不起,还把鸡蛋卖出去呢——”
    “啪——”一坨鸟屎掉到汪四姐的鼻子上。
    她刚好叉着腰站在陈家大门口呢,也不知道咋回事,一坨鸟屎就刚好掉到她鼻子上,关键那坨鸟屎还是稀的,搭着还不稳,晃了晃,又从鼻子上掉了下来,掉到汪四姐的上唇,那鸟粪是稀的,估计味道也不好闻,汪四姐直接“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
    “你们这群@#¥%……*”她不张嘴还好,一张嘴鸟粪直接掉到嘴里去了,怎是个惨字了得。
    乖宝在陈老太后面不住的鼓掌,她还以为汪四姐做出来这种滑稽的表情是在表演呢,陈老太刚才是进去拿棍子赶这个女人去了:“给我滚蛋,当年还想嫁给我儿子,我才看不上你这个败家玩意儿呢,嘴巴不干净的人你也配吃鸡蛋?
    你就只配吃鸟屎,滚蛋吧!”
    陈家是卖鸡蛋,因为鸭蛋都吃不完啊干嘛还要吃鸡蛋,那野鸭蛋比土鸡蛋要香多了干嘛要吃鸡蛋,只是陈家的人不说,旁人看着就以为陈家真是穷啊,鸡蛋都舍不得吃要卖掉呢。
    汪四姐一走,书上蹦下来一个泥猴儿,大约四五岁的样子,那是陈二嫂的毛蛋,他高高兴兴的鼓掌邀功:“奶,我干的好吧,刚才是我摇了树,把树上的鸟屎给摇下来了。”陈家的原则,欺负我们的人一个都不能放过,刚才他就在树上摇啊摇,果然让树上的鸟屎成功下落!
    陈老太:“好,晚上奖励你一颗蛋!”
    毛蛋打了个富有蛋味的饱嗝:“奶,求别奖励鸡蛋了,咱们都好久没吃肉了,啥时候有肉吃啊,咱们还是想想办法弄点柴火回来吧,不然明年只能吃生鸭蛋了!”
    瞧,看吧家里的孩子们最近吃鸭蛋都吃腻了,别人家吃不到的好东西,这孩子现在还嫌弃上了。
    到了这个点,该回来的人基本上也都回来了,但后山起火是大事情,队里的大喇叭里面响起来陈大江的声音。
    “同志们,同志们,现在后山起火,队里号召各位村民上山扑火,请各位赶紧到大队部集合。”
    听到陈大江的声音,走在半路上的汪四姐“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
    姜木匠还在山上呢,早上走得急,上山的时候他连早饭都还没吃,汪四姐懒得也不像给姜木匠做饭,就胡乱让姜木匠把昨晚上的剩饭剩菜给吃了。
    要是姜木匠出了事咋办了,这可是家里唯一一个劳力了。
    于是刚刚耀武扬威的汪四姐,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就要往山上冲。
    陈老太一听也傻眼了,怎么说乖宝这孩子早上那样哭呢,果然是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当时老二媳妇还幸灾乐祸的——
    她突然想起来老二媳妇还没回来,虽然早就交代过老二媳妇不要往山上跑,但是扛不住她自己有两条腿,她要真上了山,怎么现在还没下山呢。
    陈老太这心里五味杂陈,要知道刚才还开开心心的呢,现在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她不急也是急的,偏偏肖敏不在家,家里也就她跟几个孩子。
    看见王家婶子挑着一担柴火走过来,陈老太忙拉着王家婶子问:“大姐,看见我家老二媳妇没?”
    “没有没有,我也是刚刚才下山,这场火烧的可大了,说不定整片山林子都还要烧着,好吓人啊。”王家婶子把柴火放在地上,擦了一把汗:“没有看见啊,早上叫你们就不出门,这是怎么了,今年山上的柴火真好啊,本来还可以打几天的,让那群臭小子都给烧了,真是造孽噢。”
    大家第一天上山都是先打树枝,树枝也比较耐烧,所以那些杂草什么的今天还没有人割,这一燃起来就是漫天的火,还好队里组织救火及时,现在已经有好几个人跟着上山了。
    远远的看着一个中年妇女急匆匆的走过来,看见陈老太就拍大腿:“陈家婶子,赵菊还没回来吗,早上的时候我看见她往起火的那一片去了。”
    ——
    赵菊这会儿可不就是在山上打柴火嘛,今天天气暖和,也合该是个适合打柴火的天气,穿一件薄一点的衫子就可以了,她内心确实是有私心,如果肖敏不来,老太太不来,凭什么她要给陈家打柴火啊,所以这次砍来的柴,她打算送到娘家去,刚好赵大舅啥也不想干啥也不能干,她既然从家里拿不来粮食,那么贡献一点劳动力老太太总不能说啥吧。
    就在当时陈老太说谁也不许出门的时候,陈二嫂晃了出去,反正不是说不用去山上吗?
    她娘当时还听不愉快的呢,五个闺女,也就陈二嫂啥粮食都没拿回来,最近赵大舅又被生产队逼着下工,晒黑了好几个度不说,刚开始那叫一个哭爹喊娘。
    最后几个月也挨下来了,赵大舅没死在地里,看着也结实了不少。
    只有赵母觉得哪哪都不好,要不是生产队长赶着社员去上工,儿子怎么就晒的这么黑哟。
    其实说白了赵大舅的“废”,也是赵母养出来的,要不是长年累月的给家孩子灌输男人就不该干活,就该让姐姐们养着的观点,在这样的环境下呆久了,人自己会想要去找点事情做。
    几个村子离得近没想到就碰到赵大舅了:“姐,你咋回来了呢?”
    赵菊几个月没回来,看见大弟都瘦成这样了,黑成这样了,内心一阵悲戚,在当下的人看来,还是以白胖白胖为美的,自己的弟弟自己疼。
    赵大舅看到赵菊,哭丧着脸说:“姐,我都快死了啊,你看看我这身上没一块好肉了。”
    他指着自己身上的细皮嫩肉说。
    早上知道要去山上的赵大舅本来都很想死了,山上那种地方他一次也没有去过,地形也不熟悉,这不五姐替他去啥问题都解决了。
    “姐——”赵大舅意拉长了音哀求。
    赵菊脑子里面浮现出来婆婆说的那些话,大家都是读书人,你都读到二十几岁了还在读书,读个啥书咧。
    家里的孩子都吃粗粮呢,就你大弟还要吃细粮。
    一晃神的功夫,赵大舅就把手里的镰刀扁担什么的都塞赵菊手里:“姐,我亲姐,最后求你一次,帮我打一捆柴吧,山上的路我又不熟悉,万一走丢了怎么办?”
    赵大舅小时候还真是走丢过一次,其实也是自己藏起来偷偷跟人玩去了,但他这个人与偷懒这方面有天分,很容易博取几个姐姐的同情心。
    赵菊这个人能嫁给陈二哥这样的呆子,脑子就是个不灵泛的,不然也不会人家给她讲啥就信啥了。
    说白了她就是个痴的。
    趁着赵菊没反应过来,赵大舅一溜烟就跑开了。
    赵菊拿着胆子愣了愣神,心里不知道想些啥,她只知道脑子里面乱的很,就跟着人群往山上走。
    大弟为啥这么大年纪也在读书呢,她记得小军小时候也读过书,现在也读书,不过都在晚上读,也就大弟说晚上读书废眼睛,一定要白天读才好。
    她越想这事儿越觉得有点不妥,倒底哪里不妥她还真是没想明白。
    虽然在赵菊的记忆力,自己大弟也没有表现过突出的读书技能,但从小听着她爹她娘夸着家里唯一的独子,在赵菊心里,这个大弟还是很出息的,要不是当年没有高考了,大弟肯定能上大学,能上一个比陈小凤还好的大学呢。
    就在她满心想着这事儿的时候,山上突然刮过一阵邪风过来,人群里面顿时乱糟糟的。
    陈二嫂以为自己没看清,这个季节怎会有人在山上放火啊?
    她脑子里面一卡顿,孙家嫂子已经一溜烟的跑开了,她着急忙慌的要往另一个方向跑,那是她娘家青山村的方向,她现在满脑子都是自己还挑着一担柴火呢,要是老太婆知道她上了山,还砍了柴,结果不是给自家砍的,肯定会批死她不可。
    不行不行,她得赶紧回去,要把这担柴火给娘家送过去,等到了家,就只说是出了一趟门,打死也不承人自己是上山给娘家砍柴了。
    陈二嫂挑着那担柴火就往青山村方向走,谁知道越走火势越猛,等她想出来的时候发现已经晚了,她往哪个方向走都没有办法走出去……
    山上的火势大,陈二嫂越走越发现自己走不出去,明明这片山林子她也是熟悉的不得了的地方,但为啥今天跟鬼打墙了一样就是走不出去呢。
    她一脚一踩空,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第18章
    一般来说后山不会这个时候起火,春节前也没人会去山里拜祭,山上没人烧纸点蜡,就不会有起火的机会。
    但事情巧不巧,刚好今天有几个城里来的学生上山游玩,到了中午想学人家烤红薯吃,于是把一块地都收拾好了,将红薯埋在地里,生了个火堆烤红薯。
    这群学生走的时候都灭了火堆的。
    任何事情都有意外,刚巧来了一阵邪风吹来,直接把风给挂到旁边的草垛子上面了。
    刚好这天是大晴天,好巧不巧的,满山就烧了起来。
    这一烧起来不得了,直接把山顶上的那几个妇女给围住了。
    这里面就包括了给赵大舅“替工”的赵菊。
    至于赵大舅,嘴上说去房里看书,这会儿不知道跑哪里去了,知道的就知道他这人不靠谱,肯定不会是去看书,他现在也变得狡猾起来,知道自己呆在家里没啥好下场,让生产队长给抓到了肯定要塞到地里去,最近转移了战场去隔壁村子找了两个跟他一样游手好闲的人跟他一起玩,今天把事情甩锅给了赵菊,自己就一溜烟跑到好远,生怕被人给揪出来又让他上山干活。
    不过干活多爽啊,今天他们几个人约了人打牌,等打完牌再说吧。
    至于陈二嫂赵菊那边就麻烦了,风一起来火势就大了起来,她身上还挑着一担柴火舍不得扔了,跟她一起去的同村的人早就扔了那捆柴火跑了。
    赵菊背上挑着一担柴火,也跑不利索,总感觉后背上有些热,仔细一看不得了,那一捆柴都烧着了,赵菊吓得魂飞魄散,只能扔了柴火拿着扁担跟镰刀跑。
    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来不及了,火势渐渐大了起来,这两天天干物燥,很容易就起火然后烧起来,这么强的火势,看来今天是凶多吉少了。
    这件事情惊动了附近几个大队,村里的青壮年都上山扑火去了,一面扑火,一面还暗地里咒骂这些城里的孩子也不知道脑子怎么长的,这种天气也敢上山烤红薯。
    </div>
    </div>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