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杨:……
    有理有据,无法反驳。
    忒么要不是我猜到了内情,说不准还真叫你糊弄过去了。
    可毓秀并没有在书店里待几天,原因还不是开学了,而是新生报到了。
    是啊,去年盛夏来到京市的毓秀,今年已经是一名大二的学生了。本来,迎接新生的工作是轮不到她的,可谁让她先前入了党呢?学生会的成员都来了,包括一些有意向进入学生会的同学,譬如张杨,她就是主动自发过来的。可毓秀不是,她是被强迫的,必须来,没的选。
    没办法,毓秀只能硬着头皮跟在张杨身后给她打下手。
    张杨也很崩溃的,她真的不想差遣毓秀。这要是眼下俩人身份对调,那完全没问题,一个正式党员别说差遣一个普通的学生干部了,就算是让学生会的正式成员乖乖听话都没问题。可现在……咋办?
    还真别说,张杨的脑子还是转得很快的。
    她给毓秀安排了一个相当棒的任务。
    ——当个安静的吉祥物。
    毓秀啊,就顶着个大太阳站在学校大门进来的林荫道旁,对着每一个前来报到的新生露出微笑。
    反正比起其他需要填表格、发动学生证、帮忙领路、扛行李等等繁重的工作,毓秀只是站在那里微笑已经是很轻松的活儿了。关键吧,她今个儿穿的是书店的工作服,虽然仅仅是基础款的白衬衫和直筒牛仔裤,可因为这两样都是名牌,款型好不说,毓秀身材也很好,穿起来比人家店里的模特都显眼。
    她只要往那边一站,别说新生了,连老生们都忍不住看了过来。
    京大面积非常大,各个院校之间的联系其实也不太密切,假如是像张杨这种,原先就对学校里的各项活动极为热衷的人,那光靠刷脸就可以在老生们面前混个眼熟了。可毓秀真不行,她在入党之前,压根就没有参加过任何校园活动,唯一的一次被张杨拽去,那也是去年这个时候,他们系里专门给新生办的迎新活动。
    哪怕后来,毓秀入了党,被迫参加了一些活动,可那毕竟是今年五月份的事情了。
    毓秀怎么也不会知道,她上学期差点儿被各类校园活动给逼疯了,可事实上五六月份的活动真的不多。毕竟,大四就要毕业离校了,其他年级的也要准备期末考了。虽说期末考每学期都有,可显然第二学期的考试更为重要一些。真正校园活动达到巅峰频率的,一般就是秋季开学这会儿,基本上就是九月开学一直持续到元旦以后,频率之高,几乎每周都有活动,经常还不止一个。
    现在的毓秀还不知道,但她很快就会知道的。
    也正因为毓秀大一上学期的沉寂,别的院系的同学压根就不认识她。有听说过这么一个人,但听说本来就不等同于见过,甚至认识了。还有就是,毓秀穿工作服的样子,跟她上学期那大花袄子或者碎花衬衫的形象,差距还是挺大的。
    这么一来,倒是引起了新的议论。
    可惜毓秀啥都不知道,她只是难过于大把时间就这样浪费了。
    为啥非要她来这边迎接新生呢?有这个时间,去图书馆看书不好吗?去自习室预习功课不好吗?去书店打工挣钱不好吗?哪怕是跟着郝新明去外头下馆子也好啊,起码把吃饭的时间省下来了。
    甭管毓秀怎么难过,她面上还是挺绷得住的。就算没能达到张杨要求的标准微笑,可因为她模样好,就算面无表情的站在那边,多数人还是会觉得她是在害羞,或者单纯的不擅长应对这样的情形。而极少数人,却是一眼就被这个状态的毓秀吸引住了,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
    学校里就不存在什么秘密的,再说毓秀本身也不是那种很能保守秘密的人。之所以换孩子的事情学校里谁都不知道,也不是因为她的刻意保守秘密,而是压根就没人往那方面去想的。事实上,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期,因为在医院出生的孩子越来越多了,导致意外弄错孩子的事情发生的概率大了不少,可就算孩子抱回去发现长得跟家里人明显不像,也只会往绿了那方面去想。很多事情在完全没听说前,是属于思维盲区的,没人会想到那一层去。
    可找对象不是啊!
    那些心怀好奇的人随便一打听,就知道毓秀有个追求者。
    没过几天,那个追求者就出现在了京大校园里,用实际行动表明,他不仅仅是一个追求者,而是已经把人追到手了。
    得了,没戏了。
    这年头的大学生多半还是理智占了多数,在意识到名花有主之后,绝大多数的人就干脆利索的选择了放弃。当然,不管哪里都不缺个别执着的人,那也不怕,有那消息灵通的人一说毓秀那花钱如流水的架势,再执着的人都得被吓到。
    要是家里有矿,比如郝新明这种人,他再怎么花钱大手大脚都没人会说三道四的,最多也就是酸一下,只因为他花的是他父母长辈的钱。
    可毓秀不同,她是农村人,家里条件也很一般,能在一学期里就花钱花到自家破产的人,估摸着也就这一位。毕竟,对毓秀心存好感的人不可能去想毓秀是故意装穷骗取困难补助的,那就只能顺着她对外的说法,觉得是她花光了家里全部的积蓄,导致自家原地破产。
    “这么看来,那俩人还是挺搭的?”
    清大的学生跟京大的学生,是挺搭的。
    倩男靓女,光从相貌身段上来看,也是挺搭的。
    一个有钱一个能花钱,财力上来看,就算不是很搭,起码人家正合适呢!
    那些对毓秀起了追求之心的人,很快就全部放弃了。大家还是很现实的,本来大学生就是男多女少,倒不是说女同学就不聪明,而是基础教育决定了考上大学的性别比例。可甭管原因如何,眼下女大学生的数量就是要比男大学生少上很多,这就直接导致了女生的抢手。
    相貌出挑的就更不用说了,哪怕长相平平,一般也不会缺乏追求者。
    不过,女大学生也并非那么容易追求的,都考上京大这种顶尖名校了,很多女生家里的父母长辈也是很有远见的。比起找个好人嫁了吧,他们更希望自家的闺女能有一个光明远大的前程。用他们的话说,只要有了前程,就不可能找不到好对象,与其在学校里就将自己的未来定下来,还不如好好学习取得优秀的成绩,再找个好工作。到时候,有的是热心大姐大妈帮着介绍对象。
    你说非要找大学生?
    那还不容易?距离恢复高考都十来年了,前头那些大学生的含金量更高,完全可以从这里头选择的。要知道,大学生的前程虽然都不错,那也还是分为三六九等的。与其找个潜力股,还不如找已经在工作方面获得一定成就的绩优股。
    像张杨,她就不打算在学校里找,还跟宿舍里其他女生谈了自己的想法。
    “只要你足够优秀,将来绝对会有人抢着要的。咱们运气好,生在这个年代里,不必像上一辈的女性那样困守在家中,都走到这一步了,为什么还要走回头路?将来,我们可以读研究生,继续深造。还可以考取国家奖学金,出国深造,等学到国外技术再回来报效祖国。也可以直接就业,成为一个翻译官,甚至还能进入外。交部,代表祖国跟外国人谈判……”
    “我们可以的,是国家给了我们一个公平的机会,让我们用事实来证明,女性也能改变世界,而不是只能洗衣做饭打扫卫生!”
    这些话,张杨并没有避开毓秀,可她也不希望让毓秀觉得好像她是出于嫉妒故意挑拨什么,所以她并没有把意思挑明,只是真诚的建议大家先将精力放在学业上。
    谈恋爱不如上课学习。
    搞对象不如参加活动。
    可毓秀听是听到了,却完全没往心里去。她觉得张杨的话是挺有道理的,可就算再有道理,对比她奶的叮嘱,毓秀还是觉得,应该听奶奶的话。
    难道她奶还会害她吗?不可能的。
    张杨也不知道毓秀听进去了没有,看毓秀的表情是认真听了的,她也只能寄希望于毓秀仔细琢磨琢磨。不过有些话不能反复说,不然就太刻意了,她在悄悄观察过毓秀后,很快就岔开了话题,说起了别的事儿。
    “你们知道咱们辅导员换人了吗?”
    毓秀猛的抬头,诧异的问道:“换人了?”
    “对,我去拿成绩条的时候发现的。苗同学你去拿了吗?”
    “还没去,反正我没有奖学金的。”毓秀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毕竟已经有过一次经验了。就她估计,只怕上学期期末考试,还没大一上学期好。至少,大一上学期她除了将时间浪费在洗衣服搞卫生方面外,绝大多数时间还是好好学习了的。可上学期就不成了,太多的事情牵扯了她的精力,让她根本就没办法心无旁骛的学习。
    好在,拿不到奖学金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九成九的大学生都拿不到的。当然,大家也不觉得想要奖学金是一件不自量力的事情,毕竟在考上京大之前,谁还不是学校里的优等生呢?能力不到,有这个心气也是好事儿。
    事实证明,毓秀的直觉还是没错的,她确实没拿到奖学金。好在,成绩跟再上一次也没差太多,并不像她认为的那样退步了。
    看着这稳定的成绩,毓秀心里还是不太好受。在她看来,没进步不就是等于退步了吗?
    再就是,辅导员真的换人了。
    新来的辅导员也是个二十几岁的年轻女性,剪了齐耳短发,就是那种眼下特别流行的同志头。见毓秀一脸难过的看着成绩条,新来的辅导员回忆了一下那上面的成绩,其实她觉得还行的,中等偏上一点点,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不过,学生好强并不是一件坏事,她也乐得看班上的学生有上进心。
    就在这时,毓秀抬起头,带着一丝迟疑,问道:“老师,原先那位叶辅导员去哪儿了?”
    “她进修去了。”新来的辅导员姓高,她没太在意这个问题,毕竟叶辅导员带了一年的学生,出言关心一下也是很正常的,“你不用担心她,回头等进修回来,她该升职了。”
    大学里的辅导员并非真正上课的老师,只是从事学生管理和政治思想教育。要说升职也简单,一线的辅导员多半最后都是去干行政工作的,反正哪怕是在总务处上班,也比当辅导员省心省力。
    高辅导员说实话还是很羡慕前任的,心说有后台靠山就是不一样,哪怕叶家家教森严,不屑于搞那些歪门邪道的,可比起普通人,还是拥有一定的便利的。
    殊不知,叶辅导员这次可亏大了,她本来可以带完毓秀这一届,顺顺当当的调去教导处。结果为了甩掉毓秀这个大包袱,她提前离开去进修了,但进修回来后能去哪儿,却不是她说了算的。不过,就算亏大了,她也还是不后悔。
    她还特地告诉她爷爷,是正常的工作调动,她也没办法。
    果然,一贯以服从上级命令为人生宗旨的叶老爷子没有发表任何异议,只吩咐回头有空了还喊毓秀回家吃饭。只是吃个饭送点东西,对于叶辅导员来说是无所谓的,她只是觉得,带毓秀一年就减寿了,带四年不得凉凉了?
    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
    溜了溜了。
    第150章
    叶辅导员是溜之大吉了, 郝新明却如同飞蛾扑火一般, 高高兴兴的冲向了毓秀。
    确定了恋爱关系后, 一切都变得不同了, 要说以前是名不正言不顺,那么现在就是宣告了所有权。尤其在这个年代里, 哪怕时下流行自由恋爱,但事实上就算是在首都京市,真正所谓的“自由”恋爱是不存在的, 更不可能有那种三天两头分手换对象的骚操作。
    说白了, 既然确定了关系, 那就得是认真对待这件事。
    ——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就是耍流氓。
    郝新明一点儿也不想耍流氓,他恨不得立马将毓秀娶回家。可这显然是行不通的, 假如是高考刚恢复的那几年, 倒是存在拖家带口上大学的情况, 可现在高考都恢复十多年了, 哪怕有复读重考的,但普遍都还是年轻人。谈恋爱很正常,无论国家还是学校并不禁止大学生谈恋爱,可结婚到底不同了,尤其婚后很多女性会即可怀孕, 完全不利于学习上进, 所以在多数情况下, 只是提倡校园恋, 却并不提倡结婚。
    在这一点上, 毓秀倒是难得的头脑清晰。也难怪了,他们老家那一带都有学生崽子不搞对象的说法,大概也就是在决定不继续求学了,才会托人相看亲事,但凡还打算上学的,都仍旧是个小娃子。
    幸好,京市到底是比乡下地头开放,就算结婚还遥遥无期,但谈恋爱嘛,出去约会就完全没有障碍了。
    吃饭、逛商场、看电影、公园散步等等。
    郝新明在约会的花样方面,还是非常通透的。再说了,就算他本人不通透,谁还没几个狐朋狗友呢?在意识到自己姐夫和表哥都不靠谱后,他果断找上了以前的高中同学。
    值得一提的是,郝新明打小的成绩都太好了,好到什么程度呢?他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同学们,没一个是能跟他考上同一所大学的。幸好,大家都是世交,就算上大学以后略微疏远了一些,可想法子还是能搭上的。
    在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后,郝新明果断的请客吃饭,顺利的搞到了不少约会秘笈。
    京市啊,这可是千年古都啊!
    甭管是品尝小吃名菜,还是游览名胜古迹,亦或是想玩点儿文化人的调调,像去喝个茶听个戏等等,但凡你不差钱,就不用愁没好玩的。
    听了狐朋狗友给的建议后,郝新明深深的认为,他姐夫大概是故意不想给他支招就盼着他出丑,至于他表哥估摸着就是个好命的傻子,碰巧娶了个大美人当媳妇。
    然后……
    他就在毓秀那边碰了壁。
    毓秀要学习啊!什么都比不上学习!尤其她还有一个拿奖学金的梦想!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正好她的梦想也不算太离谱,作为一个从小就成绩优秀的学霸,想重夺第一名的宝座,有错吗?哪怕大一两个学期她的期末考试成绩都仅仅在中等以上,可毓秀仍旧没有放弃希望。
    她认真想过的,发现她本人是不能再像上中学时那样心无旁骛的专心学习了,可在这一点上,其他同学也是一样的。这年头,还没有父母包办一切的出格学生,哪怕家里条件好的,譬如像郝家这样巨富之家,郝新明也一样要打理好自己,顶多也就是类似于床单被套羽绒服一类不好洗的东西,会抽空拿回家,别的事情他照样也得做。
    而毓秀同专业的同学里,并没有像郝新明这样巨富之家出身的,倒是有类似于张杨这样的本地人,可该做的事儿一样得自己去做,没的说家里人来学校帮你收拾的。
    这么一看,其实大家都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
    生活方面大家不差多少,生活费的问题也暂时解决了。书店那边固定每个月都有二十块,就算偶尔学校活动冲突了,甭管怎么说,十五块肯定是有的。学校这边,也每个月按时给毓秀发放五块钱的最低档农村困难补助。光这两笔钱,就足够毓秀日常开支了。
    有了钱,也意识到自己跟别的同学差距其实不算大,至于学校活动,毓秀眼下只参加强制性的那几个活动,别的一律拒绝。因为别的同学或多或少也是参加集体活动的,换算下来,大家还真就是差不多的。
    所以,毓秀坚定的认为,只要她努力学习,这学期一定能考好的!
    考不上第一名都无所谓,因为奖学金又不是只有一份的。
    甚至于,哪怕这学期仍旧拿不到奖学金,她也一样不会灰心丧气。只要继续努力,终有一天,她能拿到学校发的奖学金。
    抱着这样的决心,毓秀拒绝了跟郝新明一起外出约会。
    郝新明:???
    一开始,郝新明还真就认为毓秀是没空,不是说要去书店打工,就是说要去参加学校活动,他倒是可以跟着去书店,可学校活动有一些是党员们的思想汇报会议,他没那个资格啊!
    </div>
    </div>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