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082章
    人要是真的气狠了, 那是连破口大骂都做不到的。
    何小红眼下就是这么个状态。
    也不能怪她看不开, 实在是就目前这个状况看来,一切的一切都是跟她梦想中的背道而驰的。最惨的是什么呢?全家上下, 除开她之外,愣是没有一个人觉得有啥不对的。甚至于,他们还觉得生活是多么的美好, 未来是多么的值得期待。
    最让何小红糟心的是, 她都气到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了, 就不说她婆婆了,连她男人都没察觉到她的异常, 只在最后瞄了她一眼,摇了摇头起身离开干活了。尽管谁也没说什么, 可何小红还是理解了那最后一眼的意味。
    这是觉得她又傻了?
    似乎是为了证明她猜测的没错, 苗飞跃端了个破瓮子从她身边经过:“妈你咋又傻愣着了?算了, 我去喂鸡。”
    何小红眼睁睁的看着她的宝贝儿子又是种地又是喂鸡的,整个人都木了,她什么都不想说了,僵硬着身子回西屋睡觉去, 只盼着一觉睡醒,就能发现这些都是假的。
    然而, 苗飞跃仿佛是从他奶的夸赞中汲取了力量,又或者说他还真就是块种地的料, 反正他天天都往地里跑, 半玩半干活儿的, 日子过得津津有味的。这苗家的地又没盖子,还是跟别家的地紧挨着的,自然也就看到了苗飞跃见天的帮家里干活,顿时又开始羡慕上了。
    这人嘛,别的东西不能老显摆,就好比李桂芳常说的,肉要埋在饭里吃。也因此,哪怕她早些年明明手头上捏着不少钱,也绝不会叫人知道。这外人猜测是一回事儿,只要自家不承认,谁也拿你没办法。可有一桩事儿却是可以摆在明面上嘚瑟的,那就是自家娃儿。
    “还是你们老苗家会养娃儿,瞧瞧这一个两个的,咋都那么出息呢?”
    “九月里你们家前头那几个大的就该上初三了吧?哟,我这脑子里还记着她们几个小时候的模样,咋一转眼就要上初三了呢?回头该都上高中吧?还是得念书啊,现在苦点儿累点儿没啥,等把娃儿们都供出来了,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几个姑娘都那么出息,你家这小子回头肯定更出息。对了,咋没叫他提前去上学呢?”
    原本,苗飞跃是笑眯眯的听着别人夸奖,哪怕多数人夸的都是他家姐姐,他也听得很高兴。结果,谁知道话锋一转,就变成了叫他提前上学,顿时吓得他赶紧卖力干活,想用事实证明,让他干活比让他念书靠谱多了。
    队上其他人也就是得闲了随口聊几句的,不走心的闲聊而已,别的不说,眼下地都归了自家,就算不是农忙,也能寻摸出不少事儿来做的。在短暂的休息聊天之后,大家就又埋头干活去了。
    苗飞跃很警觉的抬头观察了他奶和他爸,犹觉得不太放心,因此在这天回家后,他偷偷摸摸的寻上了姐姐们。
    别以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相反,很多小孩比大人还要会看眼色。就拿苗飞跃而言,他很早以前就知道家里头他妈地位最低了,没见他奶有事没事就开口骂他妈。当然,家庭地位最高的人肯定是他奶,偏生他妈以前老拘着他,不叫他往他奶跟前凑。再就是,根据他的观察,他奶很喜欢他三姐,其次就是他四姐……
    “姐!”苗飞跃嘿嘿嘿的凑到毓秀和来弟跟前,仰着脸讨好的笑着,仿佛一只大型犬。
    毓秀很纳闷的看了他一眼,想了想,从手边的一摞书里头抽出了一本,伸手递给他:“看书。”
    苗飞跃一脸冷漠的拒绝了毓秀的好意,并且很快就重新审视了自己的选择,转身不动声色的远离了毓秀,往来弟身边靠了靠:“四姐!”
    来弟斜眼看他:“你想干啥?”
    “四姐,我最近可乖可乖了,每天都帮着咱爹和咱奶干活。我是想着,家里的事情那么多,你们又要上学,尤其啊!!我都听说了,大姐二姐三姐她们都要上初三了,要考高中了,那不得忙疯了?”苗飞跃紧张的看着来弟。
    然而,来弟并不顺着他的话往下说:“大姐不打算上高中了,二姐和三姐绝对能考上的。我呢,更是没问题。”
    “不不不,你们都是小姑娘,小姑娘家家的咋能干活呢?我都想好了,反正我年岁也不大,晚一年上学也没啥的,对吧?”
    “可我记得你去年就是这么说的,还答应了说今年九月份肯定会去上学的。”来弟毫不犹豫的揭穿了他。
    一旁的毓秀刚才虽然没搭上话,可她也有在听。听到这里,她忙附和的点了点头:“对呀,飞跃你去年就说过了,今年会乖乖去上学的。其实吧,你没上过学你不知道,上学可好玩了。”
    来弟笑眯眯的点了点头:“对呀,上学特别好玩。每天都要早早起床去学校,一上课就是半拉钟头,每天还要写作业复习功课,完了每个学期还有考试……别提有多好玩了。”
    苗飞跃:……
    我觉得我凉了。
    说真的,假如搁在前几年,苗飞跃想晚几年上学都没问题。偏生,随着上头的政策一变再变,底下的人本来就很容易跟风,哪怕明知道考上大学的希望渺茫,可还不兴做做梦吗?再说了,反正迟早都是要上学的,赶早不赶晚啊!还有就是,苗家的情况有些特殊。
    学费全免!书本费有人给!学杂费也给免了!
    李桂芳还给小孙子定了个目标,不管咋说,小学肯定是要毕业的,这是底线,总不能说当儿子的混得比当爹的还差。
    然而,李桂芳并不知道,苗飞跃很惨很惨的,因为教育系统一直都在不停地改革,哪怕现在还是六年制义务教育,等轮到苗飞跃快小学毕业时,就会改成九年制义务教育,还是那种强制性的。真到了那个时候,哪怕苗飞跃的成绩再差,也能顺顺当当的升入初中。
    幸好,苗飞跃现在还不知道。
    不过也没几年了……
    来弟回想着原书的剧情,眼神里充满了同情怜悯:“弟弟啊,好孩子都是要上学的,你就算想用帮家里干活的借口也是逃避不了上学的。”
    话是这么说的,可来弟咋就觉得这套路是如此的熟悉呢?她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大姐好像也是……”毓秀弱弱的道,“其实我觉得她努力一把也是能够考上高中的,我问过卓凡哥哥了,考上高中不算特别难,难的是考大学。”
    “何止大姐啊!”来弟忽的醒悟了,“珠珠不也是?还有珠珠那个妹妹。”
    然而毓秀没把这俩算进去,她想的是自家人:“珠珠念不念书咱们可管不着,反正有卓凡哥哥在,她就算不愿意也没办法。她妹妹……”不熟,不认识,完全没印象了。
    来弟的意思是,血缘的力量真是强啊,不过她没说出口,只是继续笑眯眯的看着苗飞跃:“弟弟你要是真的不想念书,就去跟咱妈说啊!万一她同意了呢?”万一她想打死你呢?
    苗飞跃伤心的走了,他觉得家里人没一个是理解他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
    待到秋季开学时,无论苗飞跃怎么抗议,他还是被强制性送去了学校。同时被送去的还有甄美,也许真的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他俩被安排在了同一个班级的前后桌。
    甄美闹过了,苗飞跃也是,可小孩子到底不是大人的对手,他俩就跟蔫哒哒的黄瓜似的,在这美好的开学季,没精打采的趴在课桌上,听着老师慷慨激昂的宣传演讲,整个人就是肉眼可见的丧。
    比他俩还惨的是甄珠。
    要说在这个长长的暑假里,甄珠过得别提有多爽快了。自行车骑着,售票员当着,小钱钱收着,还有一天到晚不停歇的嘴。明明是在打暑假工,可她愣是在酷暑难耐的两个月里,胖了足足两圈。要知道,她原本就已经很圆润了,又被加持之后,等她出现在初三一班的教室门口时,那些一整个暑假没见面的同学们都惊呆了。
    还不止那些同学,连毓秀几个都是懵的。
    谁让甄珠暑假里忙呢?她早出晚归不说,回家还要被她哥拽着写暑假作业复习功课,直接就导致她很久没跟小伙伴们见面了。一下子来了个重磅出击后,毓秀看她的眼神都是直勾勾的,迟疑了好久之后,到底还是没忍心问出来,反而是盼娣不在乎这些,一巴掌拍在甄珠的后背,直截了当的问:“你暑假不是帮你爸干活去了?哦,可看出来那是你亲爸了,活儿没干,好吃的没少吃吧?”
    “干活了!还赚钱了!”甄珠得意死了,“我爸说他今天就去跟甄讨厌摊牌,然后让我妈跟车……唉,我觉得我比我妈干得好,为啥不让我继续跟车呢?这学啊,上不上有啥关系呢?帮家里干活不比上学更重要吗?”
    毓秀语气无比诚恳的道:“来弟说的没错,珠珠你跟我弟弟好像哦。”
    盼娣也点点头:“是挺像的,就是你比飞跃胖太多太多太多了。”
    甄珠:……
    第083章
    从小都被人说胖, 甄珠早就已经习惯了,不过她不觉得这是自己的问题,而是非常自信的认为, 一定是因为别人都太瘦了。
    可不是吗?别看最近这两年因为政策放松了的关系,队上各家各户的生活水平有了很明显的提高, 可胖子还真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吃出来了, 绝大多数的社员们还是瘦巴巴的,极少数脱离了瘦的范畴, 脸上身子稍微攒了点儿肉, 不过还是称不上胖。
    但那是在乡下地头!
    暑假里,甄珠跟着她爸在乡镇和县城之间来回转悠,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她见过的人比她前头十几年还要多。这见过的人多了,胖子嘛……反正还是有的!
    甄珠语气坚定的将自己的发现说了出来,盼娣对别人的身材不感性化,只问道:“照你这么说, 你爸开客车很赚钱?要不然他也不能把你养得那么胖啊!”
    毓秀猛点头, 她也是这么想的, 同时还感到很开心:“赚钱好,甄珠爸爸赚了钱, 回头卓凡哥哥考上大学就不用愁钱了。”
    提到这个,甄珠就有话说了:“对对,我哥今年就要上高二了。他们老师说,高二高三都很重要的, 还说要是咱们红太阳公社只有一个人能考上大学,那一定是我哥了。让我爸妈重视起来,给我哥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甄兴华不知道啥叫好的学习环境,你说让孩子不分心好好学习吧,可甄卓凡本来就不干家务的,唯一要说分心的事情,只怕就是给甄珠辅导功课了。也因此,当听说甄卓凡的老师这么说后,甄珠别提有多高兴了,兴奋期待的搓着胖爪爪,等着她哥放过她。
    可惜,甄卓凡是个很有想法的少年郎,他告诉家里人,就照以前这么念书就行了。一周七天,上课就要六天,剩下的一天完全可以督促胖妹妹学习。
    一人进步不是进步,大家一起进步才是真的进步。
    很难形容那一刻甄珠的绝望,哪怕这会儿再度提起来,她还是难掩悲伤:“……我真的太难了。毓秀,我跟你换个哥姐吧?我哥送你,胖弟归我。”
    “不要不要!我做什么想不开拿聪明好看的妹妹,去换一个笨蛋胖墩子?”盼娣实力拒绝。
    万幸的是,班主任老师及时的进入了教室,有效的阻止了一场可怕的战争发生。不过,等老师站到了讲台上,下意识的扫视了一圈教室,目光落到了甄珠身上时,很明显的停滞了一瞬。略稳了稳心神,老师假装什么事儿都没发生,点了几个高个头男生的名字,让他们去搬课本。
    已经是初三了,哪怕考高中的难度不是很高,老师也是相当重视的。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老师着重的强调了这一年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在初中的最后一年里,积极努力的学习,不给青春留一丝遗憾。
    话是这么说的,其实学校里的每一位老师都很清楚,很多同学是不准备考高中的。尤其先前早入学的,又恰好摊上了学制改革,看似好像变化不大,可仔细一算就知道了。就说招娣好了,她入学的时候就已经八岁了,还留过级,眼下就已经十六岁了,到明年初中毕业时就是十七岁了。在乡下地头,十七岁就是实打实的大姑娘了,完全可以说对象准备嫁人了,要是再念个三年高中,怕是要成老姑娘了。
    在他们班,像招娣这种情况的人不少的,毕竟八岁上学不算晚的。甚至于,之前还有十岁才上学的,不过像这种,一般小学毕业就不打算念了。像何家的何小军,这不已经在队上干了两年活儿了,又因为大包干,他现在回了自家,天天跟着他爹他哥还有他侄儿下地干活。
    带了两年的班级,对于哪些同学打算考高中,哪些完全是随缘态度的,老师心里门儿清。不过,眼下还只是初三上学期,老师倒没啥表示,可依着惯例,待到明年年后春季开学时,班上的同学们只怕就已经变成了魏晋分明的两派了。
    就这样,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
    要说都念了那么多年书了,甭管成绩好坏,所有的同学们都已经很适合学校生活了。哪怕是今年才入学的小学一年级新生,也在艰难的融入班集体中,刚开始肯定很难过的,可等最艰难的九月份过去后,新生们也就渐渐适应了,包括苗飞跃和甄美。
    甄美执行的是非暴力不合作态度,吵过闹过哭过,但凡她能想到的法子,全都一一尝试过了。可甄家那头,尤其是大房那边,明显就不是惯孩子的家长,早先没让她去上学,是瞅着她年岁不大,眼下她都八岁了,咋可能继续纵容着呢?反正,学是肯定要上的,其实小学得混过去,别的事情就以后再说吧。
    在意识到反抗无效后,甄美就乖乖上学去了。
    其实,等甄美适应了学校生活后,她就会发现,上学也没她想象中的那么可怕。道理很简单,她没追求啊!上课要么神游要么打瞌睡,作业倒是做的,不论对错乱填一气就行了,考试的话,低年级只有期末考试,可那是明年一月份的事情了,现在咋可能去想那么久远的事情呢?再就是,上学的乐趣还是有的,可以跟很多同龄的小伙伴一起玩游戏,这是先前忙着当小鸡馆的甄美所从未体验过的。也因此,到了十月份,她已经非常高兴去上学了。
    苗飞跃也很乐呵,他属于上学早的。六岁嘛,在一群七八岁的同学里,他年岁算小的,可体格却是壮得很。年岁小并不妨碍他跟其他同学玩闹,他比甄美还要更快的适应了,跟一群男孩子们玩得别提有多快乐了。
    真正无法适应变化的人,其实只有何小红。
    从苗飞跃三岁开始,何小红就一直嚷嚷着让孩子去上学。可想也知道,就算苗家是烈士之家,让个三岁孩子上学也太夸张了。于是,她就退而求其次,打算让儿子三岁开蒙,六岁上学,然后每次考试都拿满分拿第一名,跳级上初中、高中,最后顺顺利利的考上大学……
    何小红的计划格外得周祥,无奈苗飞跃并不配合。好在,就算前几年啥都没配合,到了今年,总算上学这个目标达成了。可没等何小红松一口气,她就发现自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家里空空荡荡的,除了她自己外,也就只有后院的一窝鸡了。
    仿佛是一瞬间,所有人都开始忙碌起来了,忙着学习忙着种地忙着挣钱忙着……
    偏生,苗家就坐落在村口,甭管是进出生产队,还是往河边洗衣担水,或者是去远一些的田地里,都要路过苗家院门。何小红在感到孤孤单单的同时,又看着队上那些熟悉或者不熟悉的社员们,步履匆匆的从自家院门口经过,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情,所有人都异常忙碌,只有她自己,仿佛被全世界遗弃了一般。
    然后她就挨骂了。
    李桂芳真的是抽出难得的空闲时间,插着腰把这糟心儿媳给痛骂了一通。骂她吃饱了撑着没事儿干,骂她纯粹就是闲出来的毛病,骂她……光骂也就算了,李桂芳还十分有针对性的帮她找了个活儿,剥玉米粒。
    现在是剥玉米粒,干完以后肯定还有别的活儿。李桂芳认定了不能让她闲着,一闲就搞事,不如直接断绝了她搞事的契机。
    只这般,有事儿做之后,连何小红都觉得时间过得快了许多,也明显得感觉到自家饭桌上的菜色愈发好了。以前最多一个月见一回肉,还经常是肉汤,可现在,每周都能吃上肉了,像鸡蛋做成的菜更是隔天就能吃到一回。菜色丰富了,吃细粮的餐数也仿佛也多了起来,等天气逐渐转凉后,李桂芳还索性让苗解放担了五十斤的面粉回家。
    瓜果蔬菜、鸡鸭鱼肉、面粉大米……
    有些事情既像是突然爆发了,又好像早已有了铺垫,反正在1981年的年底,他们第三生产队家家户户都好似手头上有了余钱。这些钱,肯定不够盖新屋的,可能连给家里每个人添件新衣服都不够,但却能买上一些往年没钱买的稀罕吃食,足以叫他们过上一个好年了。
    乡俗里就有过个肥年来年才有好日子的说法,也因为手头上多少捏了一些钱,哪怕离过年还有一段日子,队上却已经隐隐有了过年的气氛。
    可也不是家家户户都那么高兴的,有那赚钱少的眼红别人家日子过得红火,也有赚钱虽多了可糟心事儿也跟着多了起来的。
    譬如甄兴华家。
    七月里,他就承包了客车在乡镇和县城之间来回跑。在最初的两个月里,他确实赚了不少钱,毕竟他开车的经验丰富,这十里八乡的竞争者又少,加上最近一两年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了,往县城里跑得次数自然也增加了。
    可没过多久,确切的说,是自打九月里学校开学后,甄兴华就碰到了难事儿。
    </div>
    </div>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