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的,就算这么严重的心灵折磨,还是没能让甄珠瘦下去,哪怕因为饭前饭中饭后的思想教育非常影响她的胃口,她最多也就是有些消化不良,胃口还是极好的。
    等甄兴华照旧大包小包的拎回家后,就看到他那胖闺女两眼直勾勾的看着他,全然没了往日见到他时的欢呼雀跃。
    甄兴华都恍惚了。
    “珠珠?珠珠你咋了?爸爸给你买了很多好吃的,过来瞧瞧。”
    甄珠眨巴眨眼睛,胖脸上全是茫然。还是一旁的毓秀看不下去了,拿胳膊肘捣鼓了她一下,提醒道:“你不是说要让你爸留家里不出去吗?你爸回来了,你倒是说呢。”
    毓秀也想让甄兴华留在生产队,倒不是她对甄兴华有啥感情,而是每次甄家这边有啥闹剧,直接会影响她的福利。因为李桂芳是不会让她过来添乱的,像七月份周家人来的时候,她足足有十来日没过来,可委屈死她了。当然,还有一点,她对周萍这个温温柔柔的姨姨还是很有好感的,不希望看到周萍哀伤的抹眼泪。
    在毓秀的催促下,甄珠木着脸站起身走过去,却不像之前那样先扑到好吃的上头,而是扬起脑袋看向她爸,问:“爸,你为啥每次出去都要那么久?你为啥老是不在家?别人的爸爸都在家的,就你不在……”
    本来是垮着脸说这话的,可说到最后,甄珠忍不住带上了哭腔。
    周家人太坏了,赖在她家里白吃白喝还打人,就算她是自找的,那她妈和她哥呢?打了人还不算,走了都不消停,她妈为了这个事儿连着半个月收拾她,她又不能怪她妈,那不就只能怪周家人吗?再一想,要是她爸在家里……
    甄兴华一听这声儿就感觉不对,等看到胖闺女憋不住“哇”的一声哭出来时,顿时被镇住了。
    “咋了咋了?珠珠你别哭,好好说,跟爸爸说,到底谁欺负你了?是不是小美又抢你好吃的了?还是小伟又抢你的玩具了?”
    在这个事儿上最最无辜的人是谁呢?绝对要数甄伟了。
    起码甄美八月里还曾抓紧时间跟甄珠打过两次架,可甄伟就老无辜了,他从头到尾都老老实实的待着,啥事儿都没干,最多也就是假装题目不会做,拿着作业本跑来甄珠家里找毓秀问题目。就这么一老实巴交的娃儿啊,他颠颠儿的拿着本子才刚跑到院门口,就听到了许久不见的二叔这话,顿时……
    “二叔!我没欺负珠珠!一直都是她在欺负我!”甄伟强烈抗议,并快速的将上个月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甄兴华。
    甄兴华的脸色无比难看。
    他刚才到家时,周萍和甄卓凡正好有事出门了,家里也就俩小姑娘加一秃头来弟。甄珠忙着质问她爸为啥老出门,毓秀又是个安静不搞事的,来弟倒是想逼逼两句,可她记仇得很,想起上次甄兴华说她是毓秀弟弟那事儿,她就拒绝跟甄兴华说话。
    于是,托甄伟的福,甄兴华终于明白自己出门这段时间里家中发生了什么事儿。
    关键吧,要是换成其他人兴许还能比较客观的说事儿,可甄伟的情况不同,他其实并没有亲眼看到周家人是如何闹事的,可他听他奶说了无数遍。想也知道,甄讨厌是绝对不可能客观评价这事儿的,连带这事儿从甄伟口中过一遍,周家人的行为比实际上还要恶劣千百倍,简直就是无恶不作,分分钟被抓起来的节奏。
    “……他们还打了珠珠!”甄伟说着,还回头找人证,“毓秀你说对不对?珠珠被打得老惨了!”
    甄珠这一次特别配合,仰着脸哇哇大哭。
    毓秀肯定是站甄珠这边的,闻言也附和道:“我都听我奶说了,周家人老坏老坏了,把珠珠举起来甩出去好远。我奶说,换个人不得把骨头都给摔断了?也就珠珠了,肉多又结实。”
    “呃……”甄珠哭声一顿,不过很快就又续上了,顺便在心里给李桂芳记了一笔,啥叫做她肉多又结实?咋不干脆说她胖呢?
    等周萍和甄卓凡前后脚回家时,甄兴华已经把事情弄清楚了,脸色格外得难看。
    来弟觉得她们应该退场了,这么想着她就捂着肚子喊饿,毓秀完全没多想,看了看天色虽然还早,但仍是领着妹妹回家去了。甄伟本来就是来找毓秀玩的,不然他还能跑来看胖墩子堂妹?见状,甄伟也赶紧闪人,让毓秀拉着来弟,他帮毓秀拿东西。
    转瞬间,甄家这边就剩下了他们一家四口。
    这天他们商量了什么,毓秀他们并不知道,只是没过几天,就看到甄珠蹦蹦跳跳的跑到苗家说了个好消息:“我爸说他要调回乡里来!”
    李桂芳早就已经从毓秀那边知道了具体情况,闻言也不意外,只是有些可惜:“乡里的工资可不高。”
    “就是因为我爸的工资高,周家那群讨厌鬼才老是跑到我们家讨钱。要是我爸回来了,挣的钱是少了,可他能留在家里,周讨厌鬼们不就不会来了?”甄珠美滋滋的说道。
    不想,李桂芳却扭头上上下下的把她好一阵打量,直把甄珠看得心里发毛,忍不住也跟着低头看了看自己今个儿的穿戴:“我咋了?你瞅啥?”
    “我就是瞅瞅,你个胖墩子长得是不咋地,想得倒是挺美的。”
    甄珠好气啊,双手叉腰冲着李桂芳怒目而视:“你上回还说我肉多又结实,这回又说我长得不咋地!”
    “那不然呢?你真以为问题出在你爸身上?我跟你说,只要你妈放不下她娘家人,就算你爸天天待在家里不出门都没用。懂吧?这事儿的症结在你妈身上,但凡她说一句不要娘家人了,就算你爸不在家,周家人也讨不到便宜。”
    这些话对于甄珠来说略有些复杂,她一时间没闹明白,只迟疑的问:“我爸回家也没用?”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李桂芳随口打击完甄珠之后,转身就看到毓秀委屈巴巴的看着自己,顿时立马改口,“也不是完全没用的。”
    甄珠不干了:“到底是有用还是没用?苗奶奶你就不能说得明白点儿吗?我傻,我听不懂!”
    李桂芳斜眼看向胖墩子,随后招手让毓秀过来,摸着毓秀的小脑袋半搂着她说:“没事儿的,小孩子家家的就管好自己,大人的事情大人会处理的。其实回来也好,一家人待在一起才叫家,家里没个顶梁柱哪儿成呢。”
    “听不懂。”甄珠狐疑的看着李桂芳,催促道,“再说得明白点儿。”
    “你可闭嘴吧,写你的作业去!”
    “就是没事儿对吧?”
    “对对对,哪儿凉快待哪儿去!”
    李桂芳实在是烦了这个胖墩子,扯着嗓子喊了盼娣过来,让盼娣把人领走,不拘去哪儿,只要别待在她跟前碍眼就成了。盼娣都干了一个半月的家务活儿了,得知终于可以放飞后,顿时快活得跟小鸟儿一样,飞扑向甄珠:“走!去跳皮筋!”
    也亏得甄珠体格壮实,没被盼娣撞倒,还能反手拉过盼娣:“对,咱们去跳皮筋,我的伤全好了!”
    终于清静了。
    李桂芳刚长出了一口气,就听到西屋那边传来小孙子“哇啦哇啦”大哭的声音,顿时刚呼出去的气又给憋了回去,恼得心头直冒火:“何小红你个废物秧子!连个孩子都管不好,我家解放真的是倒了八辈子霉才娶了你这种糟心媳妇!……”
    很多时候,气憋在心里会憋出毛病来的,反过来只要彻底的发泄出去,回头人就会感觉舒坦多了。
    反正李桂芳很快就舒坦了,将方才心底里的那丝不自在彻底的丢开了,就是何小红差点儿被骂得自闭了。
    何小红躲在屋里直抹泪,她刚才就是听到甄珠的声音,才凑到窗户底下想听听出了啥事儿,结果一个没留神,儿子午睡醒来了,发现没人搭理就这么哭开了。本来就不算啥事儿,一岁多点儿的小孩子,哭啊闹啊,完全是正常的,偏就叫婆婆逮着机会又数落了她一通,她还没能耐回嘴。
    你说冤不冤!!
    李桂芳出了气就又去干活了,秋收是过去了,活儿却还有不少,她哼着小调离了家,留下毓秀和来弟面面相觑。半晌后,毓秀牵起来弟的小爪子,又往甄家去了。
    ……
    其实,李桂芳方才的确是故意找何小红撒气的。
    因为甄珠那话,令她想起了很多尘封多年的往事。
    且不说周萍本身就是菟丝花一样的人,哪怕是李桂芳这种彪悍的农村老婆娘,在当初还年轻时,也吃了不少苦,只因家里没个顶梁柱。最初,苗光荣是在外打仗,李桂芳是跟公婆叔伯一起住的,那时还成,问题不大。可等苗光荣牺牲以后,各种麻烦事儿接踵而来,真的是让她连伤心掉眼泪的时间都没有,只能硬着头皮冲上去跟人对骂掐架。
    她个性本来就强,她男人还是烈士,加上还有国家的补助、公社生产队的扶持,以及她娘家那边时不时的搭把手,这才勉勉强强的把日子给过下去了。
    反观周萍……
    李桂芳是挺瞧不上周萍那性子的,但以己度人,她又不得不承认一个女人拉拔俩孩子过日子确实很难。你要说周萍不缺钱,她当初也一样不缺钱,可过日子又不是光有钱就可以的。只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各人有各人的命。
    在李桂芳看来,这事儿并没有结束,哪怕甄兴华能够如愿以偿的调到乡里,也一样无济于事。
    而事实上,甄兴华调职一事远比其他人想象得更麻烦。
    这年头,会开车且开得好的老司机特别少,按说甄兴华轻轻松松就能找到工作的。可问题是,眼下的工作都是分配的,普通人是没有权利不服从分配的。甄兴华原本就是作为退伍军人,县里特地给他安排的工作。这份工作赚的钱是多,可其实并不好干,最关键是你要调职,那就得有人顶上来,不然单位是不会放人的。
    在再度出门前,甄兴华向单位领导递交了调职申请,可到底什么时候能批复下来,连他自己都拿不准。他只是告诉领导,是家里的缘故,不求调的职位有多好,只求让他能够天天回家。
    说实话,这个要求真的不高。像县城乡里本来就有几条公交线路的,以甄兴华的本事,开公交车绝对没问题。可他能开公交车,原本公交车的司机却没本事顶替他去开长途大卡车。这么一来,事情又不好办了。
    甄兴华再度出门已经是八月下旬了,很快整个八月就过去了,各个中小学再度迎来了开学季,学生们更是牟足了劲儿赶在最后两天拼命的补作业,然后在开学第一天挨老师的骂。
    开学后,毓秀她们就是五年级的学生了,这一带的学校全都是“五二二”学制,也就是小学五年初中两年高中两年。全部念下来也只需要九年而已,要是以八岁入学来算,到高中毕业也就十七岁。假如是城里人,十七岁就可以去上班了,乡下地头则十四五岁就可以算做半个劳力,下地干活拿壮劳力一半的工分。
    等于说,这是毓秀她们几个上学校的最后一年了。
    要说毓秀其实无所谓的,对她而言,咋样都没区别,反正她永远都是认真刻苦用功读书的好孩子。不过,对其他同学来说多少还是有些区别的,因为小学升初中是需要考试的。
    当然,这年头的小升初没后世那么夸张,卷子是小学老师自己出的,也不是按照分数线择优录取的,而是看及格线。简单的说,只要五年级下学期的小学毕业考都能及格,就可以顺利的升入公社初中。万一要是没及格,也不是不能找找门路疏通一下,实在要是惨不忍睹,譬如多年前的苗解放这样的,也可以选择留级一年,来年再考一回。
    ……或者直接选择回家种地去。
    考虑到明年六月份就要进行毕业考了,还关系到这群学生能否升学,唐老师在开学第一天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了这件事儿。重点强调了毕业考的重要性,勉励同学们抓紧时间好好学习,一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加把劲儿还是可以通过毕业考的。
    一般来说,唐老师说事情的时候,全班同学都是听得很认真的,哪怕平常最皮的淘气包也会给老师面子的。不过今个儿却有些例外,其他同学都认真听讲了,唯独平日里最乖的好学生毓秀完全没在意。
    小孩子的表情是瞒不过老师的,尤其毓秀还坐在第一排正中间。
    唐老师一眼望过去,就看出这孩子心思不在这儿,更确切的说,毓秀正满脸严肃的翻看着刚放下来的语文课本,津津有味的默念着上面的课文。
    当着全班的面,唐老师没说什么,等下课后,他轻敲了敲毓秀的课桌,让她来一趟办公室。
    毓秀当然乖乖去了,面上的表情有些奇怪,但更多的却是坦然。
    “关于明年六月份毕业考的事情,苗毓秀同学,你有啥想法吗?”唐老师对好学生还是很耐心的,好声好气的问道,希望能找出毓秀难得不听讲的原因。
    “没有想法。”毓秀摇了摇头。
    “刚才在课堂上,你有认真听老师说毕业考的事情吗?”
    “听了,考及格就能上初中。”毓秀说着,忽的停顿了一下,像是临时想到了什么,满脸诧异的抬头,“唐老师,怎么以前毕业考还会有人考不及格吗?”
    唐老师:……
    有啊,你爸呗。
    第057章
    唐老师好歹也当了毓秀五年的班主任, 已经不像最初那样对毓秀缺乏了解了。几句话下来后,他大概就明白问题出在了哪里,像这种类似于动员大会的班会, 的确能调动其他同学的自觉性,独独对毓秀起不到半点儿作用。
    你说小学毕业考是很重要的, 万一要是没考及格就不能升入初中了。
    她觉得……还能有人考不及格?!
    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唐老师把到了嘴边的话又给咽了回去, 改口道:“苗毓秀同学, 前头四年里, 你每一次考试都是全年级第一。但你也要明白,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明年六月份的毕业考,你不仅仅要跟咱们学校的同学比, 还要跟其他学校的同学比。你有没有信心以全公社第一的好成绩进入公社初中?”
    这话一出, 毓秀的眼睛都亮了,猛点头:“有!唐老师你放心, 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
    唐老师挺放心的,他这就是误会之后强行挽尊来着。因此, 他很快就摆手让毓秀回教室去了。
    换个同学被班主任老师叫到办公室去谈话,回头一准儿会被其他同学追着问发生了什么事儿。不过搁在毓秀身上就好多了,一方面是因为她成绩太出众了, 又不是爱闯祸的性子, 老师绝对不可能批评她的, 另一方面则是她在班里的人缘很是一般, 除了两个姐姐和甄珠、甄伟外,其他人都跟她不熟。
    眼见毓秀回到了班里,也就是同桌甄珠好奇的问了一句,得知唐老师让她再继续努力争取考到全公社第一名后,甄珠就失了兴趣,只嘟囔了一句:“反正我能考及格的,一定能的。”
    其实,大部分同学还是有上进心的,不一定要争第一,但考不及格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尤其眼下的人家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不是一个孩子,拿兄弟姐妹互相比较那是常态,添上堂的表的一起比较也很寻常。哪怕平常不咋在意孩子成绩的父母,那不在意归不在意,又不妨碍他收拾孩子的。一句话,父母可以不关心孩子的学习问题,但因为考试不及格而上不了初中导致大人跟着丢人现眼的……
    保准逃不过一顿揍!
    开学第一天,唐老师就着重的强调了毕业考的重要性。那些话在短时间内还真就产生了些许影响,可惜的话,小孩子多半忘性大,没过一周,同学们就都恢复了常态,反正以前咋样现在还是咋样。
    学校里的老师也习惯了这个状态,其实他们心里也有数,小升初的考试不会太难的,班上绝大多数人都能通过,不过真的会念初中的却不是很多。道理很简单,像毓秀和甄珠这种提前两三年上学的孩子终究在少数,多半人都是八、九岁才上一年级的,十岁才上学的也不是没有。五年小学上完后,差不多就是十四五的年岁,在生产队上算是半个劳力了,能给家里挣工分了,自然也就没必要继续往下读了。
    说个最简单的数据,他们红太阳公社算是附近比较大的一个公社里,有三个小学,却只有一个初中。至于高中那就更不用说了,公社高中跟初中是挨着的,初中好歹每个年级有两个班,高中每个年级仅有一个班。
    当然,要是成绩足够好的话,也可以选择考县城里的高中,不过乡下地头并没有人会这么做,因为在他们看来,学校好坏也没啥关系,真要是有门路,去念个中专技校才是真的好。
    这些事儿暂且跟毓秀他们没多大关系,在新学期开学后,学生们重新投入到了学习生活中,各个生产队也迎来了新的劳动任务。
    苗家这边,倒是出了个新鲜事儿,就是苗家小儿子的取名问题。
    早先李桂芳就说了,何小红为了生儿子都少了一条腿了,无论如何孩子的名字还是让她起吧。何小红并不感动,反而陷入了犯愁之中,她儿子都一周岁多了,她还没把名字想好。好在,那天她无意中听毓秀姐妹几个闲聊国庆节活动,灵机一动,决定给儿子取名叫国庆。
    </div>
    </div>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