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甄伟:……
    这话我可不同意,我只是怕不那么说,那讨人厌的胖墩子能把我捶进土里去。
    然而,这心里话甄伟一样还是不敢说出来,他只能保持礼貌的微笑,点头表示赞同这话。
    有些事情吧,其实不适合毓秀知道,当然告诉甄珠也没啥好处。这毓秀知道的事情,基本上李桂芳也就知道了,甄珠知道的事情,那跟昭告天下也没啥两样了。
    果不其然,等这天中午放学,毓秀一回到家里就钻进了灶屋里,把这个事儿告诉了李桂芳。
    灶屋里可不止李桂芳一人,苗解放和何小红因为要下地干活的缘故,没那么快回来。家里还有个已经开始活泼好动的来弟了,李桂芳担心这孩子胳膊腿有力气了,会从摇篮里翻下来,因此拿了跟板凳,靠墙放好后,把来弟硬生生的摁在上面。为了以防万一,还在来弟前面放了一个高凳子,平常负责拦着来弟,偶尔她干活累了还能坐上去歇会儿。
    所以这几天里,趴在高凳子上的来弟动不动就被她奶的大屁股挤了一脸。弄到最后,她已经心力交瘁了,索性也不趴在高凳子上了,而是一脸生无可恋的靠在墙上。
    自然而然的,来弟也听到了毓秀的这一席话。
    比起还是没能弄明白啥是难为情的毓秀,来弟特别理解。谁还没暗恋过校园男神呢?可像这种公开选举,男同学们暂且不提,女同学们普遍都还是会把票投给更为亲近的人,而不是暗恋对象。不然,这不就变成公开处刑了?
    再说了,谁还能没个好朋友呢?小时候的闺蜜情,可比长大了出社会工作以后真得太多了,肯定得选自个儿的好朋友啊!怪只怪,甄卓凡人缘太差了,女同学们倒是喜欢他,但不敢公开支持。男同学们就别提了,你平时都不跟别人玩,关键时候还能指望别人选你?
    做你的白日梦吧!
    这个时候,来弟想起来了,也亏得毓秀是第一批入选的少先队员,不然她只怕又是第二个甄卓凡。当然,毓秀跟甄卓凡还是不同的,单单只是成绩好,人家想要挤掉你连理由都懒得找,毕竟所谓的优秀本来就是指方方面面都优秀。不过嘛,毓秀到底是烈士后代,一般情况下还是没人敢挤掉她的。至于班干部,横竖毓秀已经辞职了,可比二年级时竞选失败来得体面多了。
    正在心里腹诽着,来弟压根就没注意到她腹诽的同时嘴巴子还上下动着,李桂芳以为小孙女饿了,在给毓秀吃的同时,也顺手塞了来弟一嘴巴。
    来弟差点儿没给吓死,眼珠子都瞪圆了,好在她很快就尝出味道来了,是一小块红薯饼。她用小手托着,一小口一小口吃着,边吃边听李桂芳叨逼。
    “我觉得就挺合适的,咱们大队长不也是全体社员选出来的吗?没啥的,谁有本事谁上啊,谁得民心谁上啊!”当然,甭管是选啥,基本条件还是必须具备的。像大队长,最少也得初中毕业的,起码也得把字认全乎了,算术也没问题对吧?不然,要是上头发了什么文件,或者年底算工分了,两眼一抹黑,那不就抓瞎了?
    李桂芳觉得学校老师们想得很对,她还顺口帮着出了主意:“这就说明啥问题呢?平时要好好做人,好好给大家伙儿办事。只有你心里揣着别人,回头你需要别人帮忙了,人家还会伸手拉拔你一把。”
    毓秀点头,继续点头,她觉得她奶说的肯定不会有错的。
    “再说,要是你真的优秀,大家伙儿肯定选你啊!既然没选你,就说明你还不够优秀,不然为啥不选你呢?还有啊,大家伙儿推选出来的人,甭管干的咋样你都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啊,谁叫你选了他呢?他是大家一起选出来的人,代表的就是大家!”
    来弟也猛点头,说得好,说得对!
    ——这就好像后世选总统一样,总统再傻逼也是你们自个儿选的,能怨谁?
    **
    苗家那头还是一派和乐的,尤其等盼娣回来后,跑去灶屋里帮她奶的忙,顺便还听了一耳朵道理。有些话对毓秀是没用的,哪怕她明白你说的对,因为性子缘故,她根本就没办法照着去做。盼娣就不同了,她听了,也记住了,然后就会照着去办。
    尽管盼娣已经入选了少先队员,但尽心尽力为班集体、为同学们服务总是没错的。你捧着一颗真心为别人,哪怕有些人的心确实是捂不热的,可那到底是极少数的,绝大多数人还是愿意跟你真心换真心的。
    可另一边,甄珠和甄卓凡回到家里,却见灶屋里冷锅冷灶的,压根就没看到午饭的踪影。
    堂屋里,妈妈又哭开了,爸爸则一脸烦闷的坐在桌边。
    第041章
    直到看见俩孩子放学回来, 周萍这才意识到已经中午了,忙急急的起身:“我去做饭。”
    甄卓凡站在堂屋门口,满脸的犹豫, 看看坐在桌边愁容满面的父亲, 又瞧了瞧因为着急去灶屋, 差点儿被门槛绊倒的母亲, 迟疑了半晌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而是转身去了他自己那屋。
    倒是甄珠, 在最初的愣神后,很快就迈着小粗腿蹭到了她爸跟前, 仰着头满脸认真的瞅着她爸。
    “珠珠饿了吧?自己去拿些东西吃。”甄兴华很是勉强的笑道。
    说实话, 甄珠一点儿也不饿。她昨个儿趁着父母不注意,私藏了不少零嘴, 今个儿早上偷偷的揣进书包里带去了学校。不过嘛,她胃口大, 就算不饿也能吃下不少东西。换做别的时候,听到这话她没准儿就跑开找好吃的去了,可今个儿她却是飞快的拖来了一把小板凳, 挨着他爸坐下来, 换了个只是继续仰头瞅着她爸。
    甄兴华瞧着胖闺女这一系列的动作, 忍不住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他老觉得自己不是个称职的父亲,毕竟从结婚到现在, 他就没有多少日子是留在家里的。两个孩子出生他都没瞧见过, 至于孩子们的成长更是错过了绝大多数。
    正因为长期的缺席, 以至于甄兴华他压根就不知道怎么跟这双小儿女相处。
    以前,只有甄卓凡一个孩子时,每次甄兴华回家,看到的都是一个眼神怯怯的儿子。哪怕他尽可能耐心的哄着儿子,可等好不容易父子俩熟悉了,他又该离家外出了。等他再下一趟回家时,儿子又成了老样子。别人都说他儿子听话懂事,不像别家熊孩子那样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可他却觉得这孩子太安静了,安静到让他满心愧疚。
    再后来,家里多了个胖闺女。其实,甄兴华不止一次听到队上的人跟他说,他家闺女没教好,又淘气又贪吃。就算能吃是福好了,那她这样子也太过了,瞧瞧都胖成啥样儿了?哪怕一日三餐少不了,起码零食可以给她戒掉吧?要知道,第三生产队离哪儿都不算近,小学还行吧,但离供销社却还有蛮长的一段路。只要家里人不给她零嘴吃,她能咋办?哪怕供销社离得近也无所谓,她又没钱买的,要戒零嘴实在是再容易不过的一个事儿了。
    可甄兴华不忍心。
    道理他都懂,可没办法,他下不了这个决心。怪只怪,他只能从胖闺女这边体会到当父亲是个啥感觉。谁让他闺女好养呢?打小就傻乎乎的,只要给块糖,就愿意跟他亲近。不像儿子,好多次看他的眼神都像是在看一个陌生人,疏离、漠然。他肯定是不忍心怪儿子的,可心里又难受得很,毕竟他离家外出工作也是格外辛苦的。再说了,他那是为了工作为了这个家,又不是跑出去游山玩水的。
    “珠珠啊……”甄兴华叹着气,轻轻的拍了拍胖闺女的头顶,有心想说什么,却最终什么都没说。
    就在今天上午,他跟他爹妈商量工作变动一事。不出所料,他爹妈完全不同意,还是那种毫无转圜余地的断然拒绝。
    其实,只要不傻就知道在外工作更好一些。
    回乡下地头能有什么好的?费了那么大劲儿,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结果却放弃了大好前程,回家陪媳妇孩子?换做任何一个当父母的,都不会同意的。说白了,甄兴华他爹妈都还没老到那种,需要儿女陪伴的年纪。比起儿孙的陪伴,甄家老俩口更希望孩子们能有出息,能光宗耀祖。
    果不其然,一听说他说了这个事儿,他爹妈就炸锅了。
    “我就说你这个媳妇没娶好!当初让你娶你姨夫家的侄女,你说啥都不肯,非要娶这婆娘,说什么她有文化,她是城里人,她愿意听你的……结果呢?”
    “老婆子你也别提这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情了,咱们就事说事。老二啊,你现在这份工作多稀罕啊,多少人眼红啊,你自己当初也说了,要不是运气好,赶上了好时候,这份工作能轮得到你吗?你想调职容易,以后可再没有这样的好事儿了。”
    “你说回来也是开车,可开长途车的工资是多少?回来开小客车的工资又是多少?还有一点你想过没?你开小车,接送的都是乡里乡亲的,人家钱不凑手,你咋办?你是硬着头皮去要他的钱,还是和稀泥算了啊?兴华啊,回来没那么容易的!”
    “别听你婆娘的话,啥不求你拿多少钱回来,她那是没过过苦日子,你要是真的天天回家又拿不回钱来,到时候你看她还会不会说这话。”
    “贫贱夫妻百事哀……”
    还不止他爹妈反对,他哥嫂也是一样的反应。
    甄振华是等着爹妈教训完弟弟以后,这才拉着人分说的。他以过来人的身份跟甄兴华讲述了乡下地头过日子的艰难,真的是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瓣花,又说孩子们渐渐长大了,以后要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你现在是有钱,你有钱才会觉得有钱没钱没太大区别,等你真的缺钱了,到时候就会后悔得挠心挠肺,恨不得回到重新能赚钱的时候。
    最关键是,你要走下坡路是很容易的,等你后悔了,想要回去却是千难万难的。
    “二弟啊!当哥的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男人一定要有出息,你有出息能往家里拿钱,就算你别的什么都不做,你婆娘还有爹妈都会听你的,等哪天你不能往家里拿钱了,到时候你就知道,说出口的话一点儿都不管用了!”
    “我是你哥才跟你说心里话,你别嫌弃哥说话难听。你真以为你能赚那么多钱是你本事大?不,这完全就是因为你运气好,你刚好在部队里学会了开车,就这么凑巧,你退伍回来那一年县里成立了运输大队,正当是最最缺司机的时候就让你赶上了。只要你犯错,运输大队就不能把你开了,可你现在要是走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爹妈那么说,亲哥也是这么讲的,连大嫂虽然没直白的说什么,可面上的表情却也已经很清楚的表明了看法。
    甄兴华原本就不是很笃定,他一方面是放心不下妻子和孩子,另一方面也明白自己那份工作有多么的稀罕。被爹妈哥嫂这么轮流劝着,就愈发的摇摆不定了。
    等他从老屋那边回来把事情一说,他媳妇就瞬间红了眼圈。
    周萍还会希望男人在家里的,只要她男人在家,甭管来多少借钱的亲戚,都可以让男人出面应对。她呢,在家里忙活家务活儿,照顾一双小儿女,每天准备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一家人团团圆圆的,不好吗?钱这玩意儿,够用就好了,真的没必要那么多的。
    俩人就这样僵持住了,周萍是不可能逼着她男人回来的,她的性子做不到强迫对方,可她能用行动表明自己的难过和悲伤。
    于是,甄兴华又犹豫了。
    这么一耽搁,俩孩子都放学回家吃午饭了。
    午饭倒是很快就收拾出来了,周萍做家务还是挺不赖的。多年前,她刚嫁给甄兴华时,还不太会用乡下土灶,因为她以前在城里的娘家用的都是煤饼炉。不过,在苦心钻研了一段时日后,她就把土灶用得很利索了,生火做饭炒菜熬汤,又因为甄家不差钱,在吃食上就没有别家那般计较,食材好,份量足,周萍又是那种愿意下功夫琢磨饭菜的,因此甄家的伙食可以算是整个第三生产队最好的了。
    其实道理很简单,别家婆娘要做的事情很多很杂的,就说李桂芳好了,眼下看着她是回到家里做事了,也不用外出挣工分了,可要做的事情却远比周萍多了很多。
    李桂芳一方面要照顾年幼的来弟,小婴儿会占据一个人特别多的精力,这还是在来弟特别好带的前提下,换成别人,光是照顾一个孩子就足以累趴下了。另一方面,她还得看着后院那几只鸡,照料偷摸着开垦的几垄菜地,全家吃菜就靠那点菜地了。这之后,才是生火做饭、洗衣打扫等等事情。
    队上绝大多数人家都跟苗家差不多的,不像周萍那么轻松,自然也不可能分出精力去琢磨饭菜了。
    周萍理想中的生活就是,男人每天早出晚归,儿女们则去学校里上学,她自个儿待在家里精心张罗一桌饭菜,等待着外出的男人孩子归来。
    可惜,甄兴华做不到。
    在权衡再三之后,甄兴华还是选择听从多数人的意见,毕竟他这份工作是真的不错,哪怕累是累了点儿,可干啥不累呢?对比那丰厚的工资,感觉累点儿也是值得的。
    就这样,隔了几天后,他又一次离家外出工作了。
    结果,甄兴华前脚赶走,甄家亲戚又上门来借钱了。
    要说有些人也确实是脸皮厚,退一万步说,就算甄兴华有钱好了,那也是他辛苦赚来的,哪怕被迫给了周家人不少钱,那跟其他人有关系吗?又不是花了你家的钱。偏生就有一些人看不惯,就觉得有便宜不占跟吃了大亏没两样,一听说甄兴华又出车了,立马拖家带口的过来借钱。
    理由很好找的,主要是谁家不缺钱呢?家家户户都缺呢,尤其眼下恰好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离秋收还有些日子,几乎所有人家都是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的,这档口,拖着面黄肌瘦的老人孩子上门去,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哭诉着家里就要揭不开锅了,求行行好借点钱周转一下,等家里宽裕些了立马就还。
    问题是,光听听这个话,就知道借出去的钱如同打了水漂,也就听个响儿了,没可能回来的。
    可周萍有什么办法?她整个人都木了,看着在自家院坝上哭得稀里哗啦的亲戚,完完全全袖手无策。
    甄兴华是昨个儿大清早走的,甄家亲戚得了消息就想过来,不过他们知道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临近傍晚了,毕竟谁也不可能啥事儿都不做光盯着甄家瞧了。所以,他们第二天才过来,也是凑巧,这天是休息日,倒是方便了家里几个还在上学的孩子陪着奶奶一起上门来哭诉家里没米下锅了。
    更巧的是,毓秀也在甄家,因为先前甄兴华回家时,还是带了几本书回来的,可李桂芳不让毓秀那几天来,理由是人家当爹的好不容易回家待两天,就别去凑热闹了。毓秀尽管很想看书,满心的不情愿,可她还是选择听奶奶的话。
    一直憋到今个儿,她起了个大早,连早饭都是匆忙扒拉一口,就欢欢喜喜的跑到了甄家找卓凡哥哥一起看书。
    值得一提的是,毓秀兴冲冲的跑到甄家时,差点儿就跟往外跑的甄珠撞了个正着。也亏得甄珠身手矫捷,在最关键的那一刻,猛的一个闪身,作为一个灵活的胖子,险而又险的避开了毓秀,这要是俩人真的撞了个结结实实,毓秀保准就悲剧了。
    “毓秀!胖弟呢?”
    “在家呢,我想来你家看书。”
    “嗯,你去吧,我去找胖弟跳皮筋。”
    俩小伙伴愉快的打了个招呼,就错身离开了。甄珠其实也可以在家里跳皮筋的,可她哥嫌弃她太吵,努力的想要把她引回正道上,具体措施就是写了好几页纸的算术题,让她放下皮筋立定成佛,不对,成数学家。
    甄珠觉得,她还是麻溜儿的滚去苗家找胖弟好了,这样对她和她哥都比较好。
    然而,甄珠离开家后不久,毓秀才刚看了没几页书,甄家亲戚就登门了。
    来的不是老的就是小的,仿佛吃准了周萍不可能拒绝老弱病残。事实上,就算不是老弱病残,周萍也没辙儿啊,她看着自家院坝上光哭不落泪的亲戚们,满脸的无措,几次努力张开嘴想要说什么,却每每被哭声打断,不得已只能袖着手茫然的立在堂屋前。
    甄卓凡也没办法,他刚才倒是跟毓秀聊得挺好的,还给了建议,哪本书最好看,让毓秀先看着,回头俩人还能聊聊读后感啥的。结果一转眼,亲戚就上门借钱了,他妈完全没办法,他更是彻底傻眼了。
    毓秀:……
    完全没碰到过这种事情。
    其实,苗家的条件真的不比甄家差。也许单纯算每个月的收入,那肯定还是甄兴华的工资来得更高。问题是,甄家这边是甄兴华一个人工作养活媳妇孩子们,而苗家那头,李桂芳是从今年开春以后才算是真正的不挣工分了。
    事实上,在今年以前,苗家赚钱的是三个人,李桂芳那份工是比较轻松的,所以工分相对少一些;苗解放干的是重体力活,而且他农活干得特别好,拿的工分是全队数一数二的;何小红也是干活的,问题就是李桂芳老嫌弃她仗着怀孕搞事不去挣工分,换句话说,她做梦都想不干活,只是一直没能达成心愿而已,也就是怀孕期间能偷些懒。
    挣工分也是一种赚钱方式,只是生产队这边极少给钱,都是结算的口粮和工分换取额外的粮食,以及年底杀年猪分肉。
    基本上,苗家三个大人挣的工分就足够全家人吃喝的了。也就是去年何小红怀孕那会儿,天天给自己加餐,完全不知道算计。弄得秋收前两个月,口粮就被吃光了,气得李桂芳破口大骂,不得不拿出了压箱底的钱,去自由市场买了粮食回来吃。
    苗家有钱,只是李桂芳死抠死抠的,把上头发给她的钱全捏在手里,一分钱都舍不得花。他们家吃喝用度都是自己赚来的,上头给的钱几乎全部存了下来。
    甄家比苗家还有钱,可有钱管啥用呢?不得吃不得喝不得用?
    真要算一户人家的财富指数,肯定不能仅仅只算收入啊,还得看结余率。苗家几乎是百分百的结余率,甄家连百分之五十都没有,更别提过年那阵子还一气儿损失了四百块钱。
    别说在第三生产队了,就是在整个红太阳公社里,论钱多都没哪家比得上苗家。可就算人人都知道苗老太李桂芳手里捏着不少钱,问题是谁敢上门借钱?找李桂芳借钱,需要的不是勇气,是你得有九条命,更气人的是,哪怕你豁出去命了,其实也不一定能够借到钱。
    毓秀都看懵了,连手里的书不知不觉的掉在地上都没发现。等她发觉了,差点儿委屈的哭出来,忙捡起书,小心翼翼的吹掉上头的灰尘,又谨慎的放在膝盖上,也不敢拿在手里看了,因为她怕回头再有个惊吓,她又把书弄掉了。
    她会这么想,就代表着她还是很有远见的。
    </div>
    </div>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