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与之相对的则是……
    “不要学习呜呜呜,珠珠才不要学习!不!要!”
    “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以后才能报效祖国!”
    后头那话是甄家七岁的儿子说的。等他一说完,甄珠的哭声陡然提高了一个八度,光听着就能感受到这胖丫头内心的崩溃。
    一旁的周萍劝完闺女劝儿子,正头疼着呢,眼角瞄到有人过来了,见是李桂芳,忙招呼了一声。不等李桂芳发问,她主动解释道:“我家这俩孩子也不知道咋就扛上了,珠珠贪吃贪玩,卓凡非要让她去学习。看吧,咋都哄不好。”
    “哄得好,不学习就不哭!”甄珠边抽泣边挥着小胖拳头抗议道。
    “要学习!来,珠珠快数数,哥哥上午才教你的。”
    回答甄卓凡的是甄珠再高了一个八度的嚎啕大哭。
    周萍:……
    李桂芳:……
    “苗大娘进屋里坐坐吧。”周萍一面将人迎进正堂,一面转身哄儿子,“卓凡,你看咱们家来客人了,学习这事儿吧,要不明个儿再说?”
    甄卓凡眉头紧皱,认真的思考了好久好久,很勉强的点了点头:“那好吧,不过不能是明天,晚上就开始学习。”
    周萍还能说什么呢?叹着气回头安抚胖闺女去了,好在甄珠一听到哥哥的话,立马止住哭声,高高兴兴的起身:“不学习不学习,玩去喽!……妈妈我饿了。”
    李桂芳还没说来意,就先看了一出大戏。
    等周萍安顿好儿女后,询问有啥事儿时,李桂芳这才提出了自己的请求。毓秀和甄珠是三月里生的,马上就三周岁了,依着虚岁的算法那就是四岁了。这个年纪的孩子,照顾别人是不成的,可也没必要大人悉心照顾了。李桂芳的意思是,俩孩子凑一起玩,甭管是去甄家还是去苗家都成,以后混熟了,上学也好有个伴儿。
    周萍听完来意后,一口答应。
    “苗大娘这话说到我心坎上了,我们家亲戚少,孩子外祖家又不在这儿,珠珠跟她哥年岁差得多,平日里连个玩伴都没有。毓秀挺好的,我一看这孩子就觉得亲近,正好我不用下地,回头还是放我家吧,我看着。”
    李桂芳虽然嘴上说着放哪儿都一样,可其实她很清楚,甄家要比苗家好太多了。
    别的不说,甄家这屋是甄兴华退伍回来后才建的,又新又敞亮,屋前的院坝也弄得平平整整的,比她家好太多了。再一个,俩孩子到底年岁还小,就算能自个儿玩,平常多少还是要看顾着点儿。要是放到自己家,李桂芳还真不放心,她何小红连亲闺女都看不好,别家的闺女万一没看好磕着碰着了,咋跟人家大人交代呢?
    当下,李桂芳表达了自己的谢意,又低头对毓秀说:“咱们以后来这儿跟……你家这个大,还是我家的大?我只知道她俩是一天生的。”
    “我家的大。”周萍看向毓秀的眼神里充满了笑意,她刚才那话并不是客套话,是真觉得毓秀这孩子长得面善,瞧着就想亲近,“我记得很清楚,当初我在卫生所里生完珠珠后,苗大嫂才被苗大哥送来的。”
    “哦,毓秀喊珠珠姐姐。”
    毓秀笑得眉眼弯弯,嘴边露出了两个浅浅的小酒窝,奶声奶气的喊道:“珠珠姐姐。”
    “还有这个,卓凡哥哥。”
    一个个喊过人后,毓秀就跟甄家兄妹去玩了,李桂芳则跟周萍又聊了会儿。周萍是外来的,虽说来了很多年了,也结了婚生了娃,可跟队上多半人家都亲近不起来,平常也没个朋友。也就李桂芳了,因为三番两次的让甄兴华帮着捎带东西,俩人还熟络点儿。
    堂屋里在说甄兴华被亲戚喊走了,又提了来年要去哪里出差,外头的院坝上,仨小只已经界限分明的成了两拨。
    甄珠和小鸭鸭,甄卓凡和苗毓秀。
    这一边,甄珠把小鸭鸭放到了脚边,正捧着她的小搪瓷缸子开心的吃着糖糕糕。
    那一边,被妹妹气狠了的甄卓凡盯着毓秀好一阵猛瞧,随后就拉过她非要教她学习。
    毓秀好奇的问:“啥是学习?”
    “学习就是跟着老师学文化知识。我们老师说了,每个同学都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掌握文化知识长大报效祖国!”甄卓凡顿了顿,想起怎么教都教不会的胖妹妹,迟疑了一下才继续说,“咱们先学最简单的,我教你数数好不好?”
    尽管只上了一学期的学,可甄卓凡已经可以从一数到一百都不出错了。不过,在被胖妹妹打击了一个年关后,他还是降低了要求,先教这个新来的妹妹从一数到十。
    毓秀从来没学过这个,可她生性乖巧,很快就鹦鹉学舌一般的跟着数起了数。
    才跟着学了两遍,毓秀就能顺着数下来了,期间是会有些磕绊,可不管怎么说,还是学会了。
    甄卓凡瞪大了眼睛,猛的一个飞窜一把抢走了甄珠手里的搪瓷缸子:“珠珠你数数,从一数到十,数完了我就还给你。”
    甄珠刚瘪着嘴就要哭,哭声都到嗓子眼里了,又卡住了。她很不高兴的嘟起了嘴,气鼓鼓的道:“你坏!欺负珠珠!”
    “数数!数完就还给你,来,跟着哥哥一起数,1、2……”
    “1、2、9!”甄珠直接跨过了中间那一堆数字,用最快的速度数完后,扑过来抢她的搪瓷缸子。
    甄卓凡倒是还给了她,只是垂着头满脸的失落:“为啥珠珠老是教不会,我从年前放假就开始教,教了一遍又一遍,还是学不会,总是数错。笨!笨珠珠!”
    “坏!坏哥哥!”甄珠不甘示弱的回击道。
    兄妹俩都是一副“好气呀”的表情,好在很快他俩就和解了,一个继续吃,一个返身继续回去教。
    不一会儿,甄兴华提着一袋子东西从外头回来了。
    看到院坝上多了个小姑娘,甄兴华多看了两眼,没认出人倒是认出了那件衣裳。说来也是无奈,他一个男人家,确实不太懂小孩衣服要买大一些,只是打量着差不多珠珠能穿,就买了下来,再说本来也没太多挑选的余地。结果,要说真勉强的话,还是能穿的,可很明显,最多也就穿几天,就不说明年了,怕是都没办法穿出正月去。忍痛转卖给李桂芳后,甄兴华还是松了一口气,因为他亲眼见证了本来就已经很胖的闺女如何在短短的半个月里又胖两圈。
    后来,甄兴华还开玩笑的跟媳妇说,买玩具是对的,起码能让玩具鸭子多遛珠珠两圈,省得那孩子一天到晚坐小板凳上不停的吃吃吃。
    “爸!爸你回来了!”甄卓凡一看到他爸回来,立马奔到跟前,兴高采烈的介绍新认识的小妹妹,夸她厉害极了,是个很会学习的小妹妹。
    另一边,甄珠吭哧吭哧的拖着小鸭子走到毓秀身边:“你哥哥也这么坏?”
    “没有哥哥,只有姐姐。”
    “姐姐教你学习吗?”
    “不教,没人教学习。”
    甄珠的小胖脸上满满都是羡慕,恨不得跟毓秀换一换:“你来我家,我去你家吧!!”
    作者有话要说:  7k大肥章送上!
    ps:明天入v,届时会有万字更掉落=v=
    第015章
    虽说甄家正月里也没啥事儿,那也没得说正月初二就把自家娃儿往人家家里丢的道理。李桂芳在跟周萍聊了一会儿孩子经后, 就领着毓秀回家去了。
    眼见毓秀要走, 甄家小兄妹都颇为不舍, 不停念叨着让毓秀下次再来。
    “毓秀妹妹你明个儿再来啊, 教完了数数,咱们可以学算术了,我教你加减法!”
    “对呀对呀,要来啊,你跟哥哥学习,珠珠吃糕糕。”
    及至毓秀被奶奶领着上了拐角的村道上,还依稀看到那俩兄妹站在院坝上恋恋不舍的往这头看。李桂芳乐得很,边走还边问毓秀刚才玩了啥。
    毓秀:“学习了!小哥哥教我数数了, 奶,我啥时候才能上学呢?”
    上学啊……
    他们第三生产队是没有学校的, 乡里倒是中小学都有, 且对烈士后代特别好,所有的学费全免。李桂芳之所以知道这点,那是因为当年苗解放上学时, 她一分钱都没掏。可惜的是,苗解放压根就不是读书的料, 勉强算是小学文化程度, 可毕业后就将知识还给了老师。
    虽说公社里的学校没那么严谨, 早的六七岁上学, 晚的十岁去也行, 可毓秀要下个月才满三周岁,虚岁也才四岁,上啥学?人老师肯定不收,拿烈士的招牌都没用的。
    “毓秀啊,你现在还小,等过个两三年,长大点儿了,奶就送你去上学。”李桂芳岔开话题,“刚我从甄家堂屋出来那会儿,瞅着那小胖丫头在跟你说话,她说啥啊?”
    说啥?
    ——“你来我家,我去你家吧!”
    ——“不要,我要我奶。”
    说实话,李桂芳对毓秀上心也就是去年夏日里的事儿,满打满算也不到一年光景。在这之前,她对毓秀是不差,却也称不上有多好,只是前头俩大了不用操心了,更多的就将心事花在了这个最小的孙女身上。可毓秀还是觉得家里奶最好,不管咋样打小都是她奶在管她,给她洗衣做饭,她生病了也是奶抱她去卫生所的,不像她爸从来不管她,她妈也更喜欢俩姐姐。
    不要觉得小孩子不懂事,谁对自己好,谁对自己不好,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笔账。
    小胖丫头甄珠听了这话倒没生气,还努力的思考了一阵:“我也有奶,在伯伯家呢!可我奶不喜欢我,她喜欢伯伯家的哥哥们。”
    “我奶最喜欢我了!”
    毓秀当然没办法将两人的对话全部复述一遍,她只说了个大概,就喜得李桂芳眉开眼笑,直呼没白疼她。至于甄珠的奶奶,李桂芳跟她虽然不太熟,可也能猜个七七八八的,老俩口既然是跟着大儿子过的,那肯定是心向着大儿子的,对于自己一手拉拔长大的长孙,不疼才叫怪了。
    李桂芳挺羡慕甄大娘的,同人不同命啊,看人家过得多舒坦,生了仨儿子个顶个的不错,如今更是孙子孙女都有了,日子过得别提有多舒坦了。
    这么想着,等回家做了晚饭,饭菜上桌时,李桂芳也顺口提了一嘴。
    虽说两家相距颇远,可到底是一个生产队的,这么些年下来,甭管怎样都有几分熟悉。李桂芳是羡慕一样的年纪,人家都已经享儿孙福了,只她还要为这满屋子的人操心。
    “妈你今个儿去甄家了?去哪儿干啥?”何小红最是听不得这个了,本来还无精打采的她,一听到“甄家”这个关键词,整个人都精神了,只是精神之后就是下意识的忐忑不安。
    “大过年的,还不兴我到处逛逛?”李桂芳没好气的怼了一句,她对这个糟心儿媳是越来越反感了。尤其今个儿下午还跟周萍聊了聊,心道,一样是当儿媳妇的,看看人家的,再看看自家这个,真的是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
    何小红不吭声,只低头扒拉着饭菜。
    一旁的苗解放就更别提了,打从饭菜一上桌,他就呼啦呼啦的几大口就下去一碗饭了,吃完还要再盛,直到将一锅子玉米红薯粥吃了个精光。李桂芳和几个小的倒是还好,她们都没盛第二碗的习惯,唯独何小红因为怀孕的关系,胃口大了不少,等她吃完碗里的打算再盛个半碗时,却只看到空空如也的锅子。
    不等何小红表达不满,苗解放吃饱喝足打了个饱嗝后,先开了口:“以后再也不去老何家了,鸡蛋收了,晌午饭都不给吃饱,去啥去?”
    李桂芳正盯着毓秀拿小勺勺喝粥,闻言奇道:“没给吃饭?”
    谁家回门会不给姑爷吃饭?再说了,何小红拿的回门礼是没李桂芳多,可好赖也拣了十个鸡蛋的。都得了十个鸡蛋,还不给饭吃?
    “吃了,米汤跟清水那么稀。”
    听苗解放这么说,何小红脸上涨红一片,喏喏的道:“这不是家里困难吗?”
    “那我下回不去了,正好让你娘家省些口粮。”苗解放皱着眉头很不高兴的道,“反正你二姐夫今个儿不也没来吗?”
    李桂芳的目光在儿子儿媳之间移动着,直觉告诉她,在老何家一定发生了什么事儿。她儿子她了解,这人傻是傻了点儿,脑子就跟落娘胎里没带出来似的,却不是那种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闹脾气的人。
    事实上,李桂芳猜得一点儿也不错,在老何家是发生了一些事儿。其实很简单的,过年啊,每家每户凑在一块儿说的话题都是那几个,除了收成和来年计划外,孩子是永恒的话题。偏生苗解放最怕别人问他孩子的问题,哪怕何小红如今已经显怀了,他还是会尴尬。
    ——你媳妇怀孕了啊?这是第几个了?
    ——前头已经生了仨闺女了,这回怎么着也该生儿子了吧?
    ——你家还是烈士家庭,你老爹到现在还没个孙子呢,加把劲儿啊!
    苗解放都懒得去区分这些人到底是善意的提醒还是恶意的嘲讽,平常他下地干活赚工分时,总是埋头苦干,宁可装聋作哑也不跟人搭茬闲聊。可还是有人吃饱了撑着没事儿干,得闲了就编排他。这要是别家他也忍了,老何家凭啥提?
    其实,老何家是真没别的意思。他家仨闺女,老小看起来是要砸手里了,老二看似过得不错,可结婚三年了还没生孩子,今年二女婿甚至没陪着一道儿回门。至于老大,前头已经生了仨闺女,何父何母也是担心苗家这头不好好照顾她,这才借着回门的机会,略点了点大女婿,让他多上点儿心,好歹这是他媳妇,肚子里怀的是他的崽。
    反正正月初二这一天,老何家是愁云惨雾的,还连带搞砸了苗解放的好心情。
    “那个……妈,开春以后咱们家咋安排啊?”何小红不想提娘家的事儿,反正去年一整年,她娘家连一个高兴的事儿都没有,不提还好点儿,提了就没劲儿。
    李桂芳大概的猜到了一些,可这事儿她说了没用,外人只道她是个极度重男轻女的偏心眼儿老太太,可谁替她想了?像甄兴华他妈,一口气生了仨儿子,连个闺女都没有,确实不曾重男轻女,却是一贯偏心大儿子家的。假如她是甄大娘,得了仨儿子又有四个孙子,对唯一的小孙女绝对捧在手心里疼。
    这不是,人越是缺啥越是稀罕啥吗?
    吧唧了一下略微有些犯苦的嘴巴,李桂芳白了何小红一眼:“你留在家里做活儿,我下地赚工分去!”
    何小红暗暗窃喜,当下就开始盘算起开春以后要做的事儿。
    </div>
    </div>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