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周玉清指着周自仪,“我和你说了这么多,你一句听不进去是不是。啊?咱们从西泽那样的小地方来到京城是多不容易的机会?你母亲为你祈了多少福念了多少经,换来你今日福报!文官千千万,非要做谏臣!史上谏臣哪个有好下场?”
    周玉清深吸一口气,努力克制着胸腔里的愤怒,放缓了语气:“自仪,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太年轻,太意气用事,不懂明哲保身的道理。至刚易折啊!这天下不平之事太多,你管不过来,也没那个能力去管。听父亲一句劝,收起你的大志,好好去做相门婿,调职,日后必将前程似锦。”
    周自仪失望地望着自己的父亲,道:“父亲从小送儿去学堂读书,学圣贤之道。如今却告诉儿子要明哲保身,蒙上自己的眼睛视阴暗不见,甚至与阴暗同流合污。”
    “这世间并非非黑即白!”周玉清拍桌子。
    周自仪反驳:“这世间之所以非黑即白,正是有无数贤者坚持正义,与恶者抗衡。若人人利己明哲保身,黑暗蚕食,只剩漆黑暗潭永无白昼。亦不存在父亲所言之非黑即白。”
    “一派胡言!”周玉清更怒,“你能耐了!你要做贤者撕开黑暗!你要铲平天下不平事了!连命也不要了!”
    周自仪朗声道:“凭我一己之力自不可能。即使是萤火之光,若能为白昼发一分亮,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糊涂!不会变通为愚蠢!不思后果为不孝!”周玉清怒不可遏,“若你还认我这个父亲,立刻调职,不要再做这谏臣!”
    周自仪望着父亲,说:“父亲,您也是上过战场的人。”
    周玉清愣了一下。
    “乱世时,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不畏生死。如今太平盛世,我若贪生怕死,连真话都不敢说,怎对得起死在战场上的十余万白骨!”周自仪深吸一口气,“我们北衍因为腐烂而被灭国。汾南的断壁残垣仍未修复,时刻提醒着我们国耻不可忘!不仁的君主,荒淫的王侯,庸贪的臣子。这些都在一步步将北衍推向另一场灭亡!”
    “你给我住口!”周玉清摔了桌子上的茶器,玉器碎了一地。
    周自仪昂首而立,不畏不愧。
    “你你你……”周玉清看着比他高半头的儿子,气得全身都在打颤,“好……朝堂那些事情先不说,你今日去拦大殿下的马车简直愚蠢至极!你顾不顾你妹妹的名声!”
    “不顾阿音名声的人是父亲,不是我。若她再嫁旁人,我们该坦诚相告她的经历,否则为不真诚。她是受害者,她没有错,没有什么值得遮掩的。若她今生不再嫁,她没有父亲,我这个兄长养她一辈子。”
    “你!”周玉清气得坐在椅子上。
    当初他将霍澜音送去做药引时便知道周自仪必然反对,所以他撒了谎,只说大殿下路过看中霍澜音,霍澜音也甘愿陪大殿下离开。
    可他千算万算没想到同乡一个颇为不对付的人升迁至京城,将他把霍澜音送去给卫瞻当药引这事儿说了出去。
    一传十十传百,京城早已人尽皆知,又如何瞒得过刚正不阿的周自仪?
    周玉清努力说服周自仪:“自仪,你妹妹的容貌你知道,她身怀异香的事情你也知道。她这样的女子是需要地位高的人保护的……”
    “父亲。”周自仪打断他的话,“您是否也曾用同样的说辞骗过阿音?”
    周玉清努力压制的火气又升起来:“你这话什么意思?”
    “不需旁的男子,阿音足以保护自己。推她做药引,才是将她推进黑暗。父亲将话说得慈悲,实则不过因为想要用阿音巴结大殿下。因为知道送女人到大殿下身边不易,所以甘愿送她去做药引。清白人家不会推女儿为妾,何况是连妾都不如的药引。父亲,您这种行为在书上被称为卖女求荣。”
    “我还不都是为了你的前程!”周玉清气得浑身发抖,声音也变得尖利。
    周自仪闭了下眼睛,低声道:“父亲,您承认了。”
    “那又如何?一个女人!一个父不详生母为奴的女人而已!”周玉清围着周自仪走来走去,“你长本事了!你这个不孝子竟敢如此对父亲!你是不是还要取家法对你老子下手?”
    提到家法,周玉清更是愤怒。他来京城本是享福的,没想到这个儿子制定了一套莫名其妙的家法。
    “不敢。”周自仪缓缓摇头,“但,父错子偿。”
    “什么?”周玉清不敢置信地看着周自仪。
    “清风,取家法。”周自仪缓步往外走。
    他推开书房的门,看见霍澜音站在外面。
    “哥哥……”霍澜音哭红了眼睛。
    他对霍澜音微笑着轻轻颔首,而后经过她,缓步走向庭院中央,一掀长衫前摆,端正跪下。
    “爷,您忍着点……”清风握着鞭子。
    “开始吧。”周自仪微笑着。
    当第一鞭子落在周自仪的背上,万里晴天的天忽然响起一道雷声,乌云迅速卷来,轰鸣雷声落下大雨。
    雷声遮了落在周自仪背上的鞭声。雨水湿了他的衣裳,鲜血亦染红了他的白衣。而他跪在那里,面带微笑,从容不迫。
    霍澜音她跪坐在周自仪身边,早就泣不成声。
    自从身世大白,她经历了那么多,见过太多的背叛、舍弃、嘲笑、陷害,也遇到过更多很善良的人帮助她。可她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今日方明白,她终于也有了家人的庇护。
    原来被家人不顾一切保护的滋味是这样的啊……
    周玉清怔怔站在门口,整个人又愤怒又心疼。
    难道是他错了吗?难道真的是他错了吗?
    五十鞭结束,血肉模糊。
    清风哽咽着说:“爷,够了,您起吧……”
    周自仪道:“顶撞父亲,为不孝。加十鞭。”
    清风用袖子擦了擦眼睛,重新握紧鞭子。
    又十鞭结束,霍澜音哭着去扶周自仪。周自仪轻轻推开她的手,他朝着周玉清伏地跪拜,字字坚决:“有人为官求荣华富贵,儿子从仕立志效仿贤者,唯愿以一腔热血献江河。儿子不孝。”
    以额叩地。
    第119章
    周玉清纵有千万句的训斥亦一句话说不出来。
    才得到消息的赵氏和大姑娘周静兰跑过来,赵氏不管三七二十一只是一个劲儿的骂着周玉清,并且奋力拍打着他。
    “你长本事了你欺我儿你有没有良心”
    她专朝周玉清的脑袋打,让周玉清的老爷威严扫地。他实在忍无可忍大声喊“我是为他好为咱们家里人好他这样下去早晚赔上性命,还会连累咱们”
    “你这个孬种你要是怕受连累,赶紧休妻弃子断绝关系”赵氏跳起来拧他的耳朵,“我儿子做什么都是对的,他守他的什么道什么昼,做的都是大好事就算赔命怎么地我和兰儿陪他一起砍头你要是怕死就滚得远远的有罪俺们娘仨一起扛反正最苦的日子都是俺们娘仨一起过的,那个时候你只知道抱着你的新娘子快活”
    周自仪脸色苍白地望着大雨中的母亲,皱起眉。幼时跟着母亲逃难,他眼睁睁看着母亲为了讨一个粗面馒头给他们兄妹果腹,是如何被那些男子调戏。
    所以,对天下太平的渴望注在他的骨血里。
    他并非不会圆滑处事,并非不知道自己会有怎样的下场。这世间能者千万各有自己发亮的方式,可总要有人以血铺路。
    愚笨也好,固执也罢。
    他愿意。
    “哥哥”周静兰匆匆去扶周自仪,她目光复杂地看了一眼霍澜音。
    “莫让母亲淋雨。静兰,劝母亲回去。”
    周静兰点点头,红着眼睛起身去拉母亲。旁人谁也不敢拉架,周静兰费了好些力气才将赵氏从周玉清身边拉开。
    “母亲,母亲咱们先回去,先回去看看哥哥的伤啊”
    赵氏这才推了周玉清一把,转身跑着去找自己的儿子。她一把推开扶着周自仪的霍澜音,和周静兰一左一右,搀扶着周自仪往回走。
    霍澜音默默跟在后面。
    周玉清坐在地上,奋力拍打着地上的积水。
    “都什么玩意儿啊”
    满地的积水被他拍得激起。
    霍澜音跟着到了周自仪的住处。赵氏和周静兰忙着吩咐下人打热水、准备干净衣物和伤药。霍澜音安静地站在角落里,远远望着周自仪。
    “阿音。”周自仪微笑着朝她招招手。
    霍澜音湿着眼睛朝他走过去。
    “都已经湿透了。回去换身衣服,喝碗姜汤驱寒。不记得司徒爷爷说的话了可不能再染上风寒,再多吃药。”
    霍澜音杵在他面前,没动。
    周自仪虽脸色苍白,却和煦笑着,说“你母亲快醒了。让她瞧见你这样会挂心。何况我没什么事情,你也不是大夫帮不上忙。”
    霍澜音慢吞吞地点头,这才离开。她知道周自仪说得对,她在这儿的确帮不上什么忙,何况有赵氏和周静兰在照顾他。
    她刚迈出周自仪的住处,外面的雨忽然停了,重新晴空万里。
    霍澜音望了一眼被洗过的湛蓝天空,脚步匆匆地回到小院,询问稻时得知母亲已经醒了,她也不敢这个样子去见母亲,赶忙跑去耳房换衣服。
    她匆匆去翻包袱,去拿那条艾绿的裙子。
    一个长长的小盒子掉到地上。
    霍澜音愣了一下,捡起小盒子打开,里面是那支石榴石镀金步摇。她的指腹轻抚石榴石,微凉。
    “姑娘,夫人正问您呢”莺时匆匆进来。
    霍澜音回过神来,将步摇放回盒中。把这个盒子和另外装着扳指的檀木盒收在一起。
    “晓得了。快来帮我擦擦头发。”
    霍澜音匆匆换好衣服,头发却是一时擦不干,只好这样去见姚氏。
    还没进屋,霍澜音就听见姚氏的咳嗽声。印象里,她很小的时候姚氏身体一直不好,尤其是阴天下雨,总是咳嗽。
    “娘”霍澜音小跑着进屋,扑到姚氏身前拥着她。
    姚氏温柔笑着,轻轻拍着女儿的背。
    “没想到还能再见到音音”
    霍澜音的热泪一下子涌出来,小声哭诉“女儿不孝”
    “没有,我的音音孝顺着呢。”姚氏摸着霍澜音的头发,“怎么湿漉漉的”
    “舟车劳碌,回来梳洗了一番,头发还没干呢。”
    “咳咳咳”姚氏又是一阵止不住的咳嗽。她将怀里的霍澜音推开一些,别开脸去咳,“可别把病气传给你。”
    霍澜音坐在床边,深深望着母亲,只恨自己母亲离开太久。
    姚氏止了咳,拉着霍澜音的手在掌中反复摩挲,霍澜音只觉得母亲的手瘦骨如柴。
    “音音,你好不好”
    “我害怕”霍澜音哭着伏在姚氏的腿上。她用力攥着母亲的手,从来没有像这一刻这么怕失去母亲。
    “不怕,不怕”姚氏轻轻拍着她,哄着她。她甚至想像霍澜音小时候那样给她哼唱着汾南小调来哄她。可惜她的嗓子坏了,唱不了了。
    </div>
    </div>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