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9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镇狱邪龙目瞪口呆,喃喃自语道:“孔老夫子身形自溃,临行前说了一句:道不斩我,我斩我。”
    倒峰山上,死一般的寂静。
    百圣之中,有多人无比气愤,但是,随着时间流逝,他们的表情逐渐缓和。
    越来越多人开始深思。
    方运伸出双手并在一起,如掬清水,一本书从他的文界中飞出,落在手上。
    上书“论语”二字。
    与此同时,人族百圣恍然大悟,皆伸开双手,前方浮现一本《论语》。
    所有《论语》竟然主动翻页,发出哗啦啦的声音,宛如风吹树叶。
    最终,《论语》停在最后一页。
    是全新的一页,是全新的一章,只有八个字。
    无道则见,有道则隐。
    方运眼眶一红。
    众圣望着《论语》最后八个字,眼中满是晶莹。
    同样在《论语》之中的《泰伯》,孔子说过完全不同的话。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意为国家政治清明,就努力劳作,为国贡献一份力量。天下混乱黑暗,就隐姓埋名,保全自己。
    但是,这一句话和当年孔子说过的话完全不一样。
    方运身前,浮现一张白纸,然后手持毛笔,在纸上缓缓书写两列字。
    子曰:无道则见,有道则隐。
    注:无新道,则现。有新道,则隐。革新自我,鼎革天下。
    写完,方运将书页送入《论语新注》原稿之中。
    方运转头,回望万界。
    圣元大陆,倒峰山,众圣殿前。
    在方运离开万界后,人族众圣与大儒齐聚于此,从未离开,同时借助昆仑元气增强己身。
    突然,一声穿云裂石的清脆声音响起。
    仿佛天空镜裂,又好似琉璃坠地。
    声音的源头,在众圣殿内。
    众人急忙望向众圣殿。
    众圣殿中,百圣雕像林立。
    半圣,安然无恙。
    亚圣,安然无恙。
    最高的圣台之上,方运的新雕像崭新微亮,但是,孔子的雕像正在快速开裂,最后化为碎片,再化灰尘,扑簌簌掉落。
    风一吹,圣台之上再无半点痕迹。
    众人似乎听到一个声音在吟诵。
    “道不斩我,我斩我……”
    过了一会儿,似有人在打着拍子,愉快又放松地吟唱。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声音悠远,飘渺无踪,慢慢消散。
    最后,众圣殿前众圣若有所感,眼前都浮现《论语》。
    大儒们不知原因,但也都从海贝中取出《论语》。
    所有的《论语》无风自动,翻到最后一页。
    新的一页。
    无道则见,有道则隐。
    孔长逊放声大哭。
    众多大儒亦嚎啕大哭。
    其余半圣竭力压制情绪,处理人族各地的信息。
    人族各地,所有圣庙、衙门、官署、皇宫之中,孔圣雕像崩溃,圣人位只余方运雕像。
    整个人族几近崩溃,人族各地无数读书人哭天抢地,捶胸顿足,更有人甚至自杀明志,追寻孔圣。
    所有孔门弟子,再一次披麻戴孝。
    但是,很快,人族发现怪异的一幕。
    除了圣庙和官署,人族各地都有孔圣的雕像,比如书院之中,比如各自家中。
    这些地方的孔圣雕像,竟然毫发无伤,不仅如此,这些孔子的雕像,全都没了儒门之主的气势、人族圣人的威严。
    这些雕像,全都变成一个面带微笑的老人,仿佛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先生,在教导自己的弟子。
    天下再无无圣人孔子,只有师者孔子。
    过了许久,那些喊着“天下将崩”的读书人才平静下来,随后,他们都发现《论语》的变化,反复研究新的一句话。
    第3302章 孔子末章
    很快,读书人发现方运所作的《论语新注》竟然也随之变化,是所有众圣经典中唯一一部跟随《论语》变化而变化的书籍。
    所有读书人急忙翻开《论语新注》最后一页,不断揣摩。
    论榜之上,关于孔圣末章的讨论无比热烈。
    和悲痛相比,他们更想知道孔圣说这八个字的原因,或许可以找到孔圣雕像溃散的秘密。
    “果然如少数人所料,孔圣并未真正彻底亡故,一直存在,只是……今日怕是真的圣陨。那八个字,除却孔圣真身,没有谁能留下,方圣有能力,但不至于如此。其余半圣,若是乱改《论语》,必然遭遇圣罚。”
    “此事,怕是与方圣有关。”
    “诸位莫要论是非,今日的目的,是参悟这孔子末章,参悟之后,再做论证。”
    “我觉得没有必要了。《论语》前脚出新章,《论语新注》紧跟做出注解,显然方祖与孔圣已经有了联系。方圣的注解,应该是最权威的。”
    “问题是,谁能重新解读方圣的注解?论榜内有方家读书人吗?试着解读一下。”
    “在下冯子墨,跟随方圣多年,近日得昆仑元气相助,晋升大儒,试着解读。《论语》乃是孔圣众弟子所编撰,所以即便封圣,孔圣也没有修改。但是,孔圣要说什么,又不能在史书《春秋》上说,只能写入《论语》。很显然,《论语》中的《泰伯篇》‘有道则见’中的‘道’,是国家形势,政治清明与否。这个太简单,我们不予讨论。既然提到新到,那么旧道是什么?”
    冯子墨继续分析:“刨除《泰伯篇》中的‘道’,那么对应新道的旧道就可以理解,是孔圣自己的圣道,是我们人族过去遵循的主要圣道。那么,新道,就是以方圣为首的人族,创造出现在的人族盛世大道,虽然此道还在发展,但已经百花齐放,未来难以估量。孔圣他老人家看出新道蓬勃发展,甚至有可能……在下只是猜测,绝无定论,请诸位不要曲解,在下只是说,有可能,孔圣认为,方圣的新道,已经可以取代旧道,所以,他要隐去。我想,这应该是最简单的理解。”
    冯子墨的话得到众多读书人的认可,虽然昆仑元气进入圣元大陆后,人族的大儒数量急剧增加,但是,仍然是极少数。
    更何况,冯子墨还是目前的方党中坚,无论是民间声望、朝堂影响还是自身实力,都是人族顶尖。
    不过,一些景仰孔子超过方运的人不高兴了。
    “冯兄在猜测孔圣的圣道不如方圣?不敢苟同!我认为,是孔圣不愿意与方圣相争,主动辞让而已。”
    “对!老夫也同意,并非孔圣不如方圣,必然是孔圣高风亮节,刻意避让!”
    “我反对!你们若是说孔圣为了谦让才如此,实在是在侮辱孔圣的境界!”
    众人都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论榜之上,掀起了巨大的争议,一方认定是孔圣之道不如方圣之道,一方认为是孔圣并非如此认为,只是谦虚避让而已。
    在方运获封圣人之前,绝对不会引发这种争议,因为没人会认定方运胜过孔圣。
    但是,方运在昆仑古界和妖界的种种事情逐渐散布后,许多读书人已经认为方运的功劳超过孔圣。
    甚至于,多年前各地都流传一件事,方圣利用神物回到古代,无论是孔圣的麒麟还是周文王的龟书,都是方运之物,孔家与姬家都没有否认。
    所以,论榜出现了孔党与方党两派。
    就在双方争论的时候,景国方向突然神光冲天,才气耀世。
    众人纷纷遥望景国,接着,消息在论榜传开,所有人目瞪口呆。
    景国一个叫韩愈的秀才,受孔党与方党两派之争以及孔子末章的启发,写出一篇短文《师说》,文章传天下,几乎接近惊圣。
    之所以不算完整的惊圣,是因为没有惊动众圣殿的所有圣位,但是有人看到,有神华落入韩宅,应该是有一尊圣位进入韩宅。
    很快,确切的消息传来,王惊龙对韩愈起了爱才之心,收其为关门弟子,王家甚至认定韩愈未来必然成圣。
    各地读书人立刻研究《师说》,很快发现全文的重点是“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仅此而已”。
    这简直是力挺方运,于是,孔党读书人大怒,在论榜连番发表文章反击《师说》。
    结果,连一篇有力量的文章也没有,完全被近乎惊圣的《师说》压下。
    没过多久,孔党的气势就弱了许多,不再争论,而是认真讨论孔子末章。
    随着讨论不断进行,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孔子末章与方运注释的玄妙,放弃纷争。
    慢慢地,关于孔子末章的解读被众人所知,每一个争执过的人都感到羞愧。
    因为,方运注释的后一句,才是最重要的一句话,真正阐明了孔圣的意图。
    越是深入分析孔圣的话,读书人越是景仰孔圣。
    甚至于,一部分方党成员承认,方圣的力量已经超过孔圣,但是,精神境界是否能超过孔圣,他们不敢确定。
    孔城之中,依旧繁华昌盛,气象万千。
    但是,没人注意到,孔府门前,青苗生长,新绿蔓延。
    黄昏堡垒背面。
    众圣呆立许久。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