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3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宦官领命离开。
    得到消息的太后坐在窗边,看着稀稀落落的星辰,愁眉不展。
    赵渊却因为得了先生的假,在院子里跟宫女宦官玩得不亦乐乎。
    整座内阁的官员都没有离开。
    明明没有命令,但每个人都整齐划一留在内阁之中,处理各种政务,忙忙碌碌,走来走去。
    好像没有一个人发现已经是夜晚。
    论榜之上,有关圣道文会的话题渐渐降温,流言四起,全都认为杂家将会对景国出手。
    每个人都清楚,圣道文会,坚定了杂家抹除景国的决心。
    继续成长下去的景国,已经成为杂家最大的绊脚石。
    灯火通明的左相阁中,众官都不敢打扰方运,因为即便敲门,方运也没有开门。
    书房中,夜明珠的光芒柔和明亮,方运笔直地坐在太师椅上,面前的桌案上摆着一叠白纸。
    砚龟在桌案上爬来爬起,时不时扭着屁股,总是露出不屑的样子,嫌弃这里嫌弃那里。
    墨女静静置身于墨汁之中,露出半张脸,小嘴在墨汁里吐着泡泡,目不转睛盯着方运。
    雾蝶在葬圣谷中得到大好处,已经在文宫中化为光茧,不知何时能破茧而出。
    夜色由浅变深。
    方运一直坐在桌子前,偶尔收发一些传书。
    当夜色由深变浅的时候,方运收发传书的频率加快。
    景国,丁县。
    这座小城的二十里外,便是庆国。
    作为两国的交界处,因为贸易往来,让丁县慢慢繁荣。
    当天幕由黑暗变为深蓝的时候,一大片极淡的影子从庆国的方向急速本来。
    只有大学士定神观察,才能看清,那是一支被兵法掩盖的大军。
    整整二十万大军在兵法与战诗的加持下,以数倍于正常人全力奔跑的速度迫近丁县。
    高空之上,还有两艘巨大的空行楼船,船上装满各种机关与战争物资。
    在空行楼船上,除了各种机关和物资,还有众多读书人。
    大学士超过三十人,翰林超过五十,进士过五百,举人数以万计。
    这支大军的实力,已经超越两界山任何一军。
    早在第一次两界山大战时,人族圣院已经宣布最严厉的法令,各国不得动用大儒参与人族内战,否则的话,空行楼船之上至少会多出五位大儒。
    直到大军抵达丁县三里外,丁县的圣庙才发出警告。
    随后,整座丁县响起县令杨出涛急切的声音。
    “丁县全体听令,庆国大军压境,即将攻城,所有差役和官兵,即刻前往城东,不得有误!城中百姓若不愿参战,可从西门逃出,若愿与丁县共存亡,向城东聚集,一旦获胜,将给予助战之人奖励!任何人妄图制造混乱,杀无赦!”
    丁县数万户家中亮起连绵不断的灯火,全城混乱,一部分人带着家里最贵重的东西直奔城西逃亡,有的人呆在家中,不知所措,还有人带着家里的农具,朝城东走去。
    前往城东的人,还不到出逃人数的十分之一。
    县里各处的差役与官兵无论心里怎么想,都只能硬着头皮前往城东,他们很清楚现在逃跑的后果。
    不多时,县里各处的人抵达城东,所有愿意参战的读书人站在城墙之上,望着前方,头皮发麻。
    庆国二十万大军已经停在三里外,他们没有立刻进攻,而是在快速将攻城器械从空行楼船上搬下来。
    在工家读书人的努力下,最多一刻钟,就可以组装出整整五十套攻城器械,可以在短时年内突破丁县的城墙,如果庆国愿意,甚至能迅速把整座丁县夷为平地。
    但是,最让丁县读书人绝望的不是那些攻城器械,而是空行楼船上数以万计的读书人。
    接下来,将不是战斗,而是碾压,庆军攻破丁县,比捏死一只蚂蚁都容易。
    庆国丰州大都督席实骑在披甲白色蛟马之上,望着城墙上的众多丁县官员,露出一个淡然的微笑,道:“数年前,诸位也曾与席某同朝为官,席某素来念旧情,不愿多加杀戮。只要诸位献城,席某便不杀生。若愿留,官升三级!若愿走,席某绝不阻拦。”
    县令杨出涛斩钉截铁道:“多谢席大学士,但既然象州回归景国,那我等生是景国的官,死是景国的魂。两军交战,本不用多言,但此刻正值第二次两界山大战,妖蛮虎视眈眈,庆国却挑起战端,难道就不怕被天下读书人戳脊梁骨吗?”
    席实道:“景君无道,方贼擅权,本将军响应景国部分官员请求,救景国于水火,何谈挑起战端?”
    第2554章 传国玉玺,圣威天降!
    杨出涛冷笑道:“下官奉劝席大学士,现在的景国,已经不是当年的景国,你们若一意孤行,必将万劫不复!我劝诸位悬崖勒马,否则方虚圣出手,尔等都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哈哈哈哈……他现在是泥大儒过河自身难保,谈什么出手!”
    席实说完,抬头望向景国京城的方向,然后一边看着远方一边道:“本将军给你一刻钟的时间考虑,一刻钟后,你便会看到京城天变,到时候你若依旧冥顽不灵,就别怪本将军心狠手辣!”
    与此同时,长江源头,西方的昆仑山中。
    众多龙族兴奋地吼叫着,外放出一道道澎湃的龙力,落入长江之中。
    就见长江突然好像被横切一刀,形成一个断面,断面上游的水依旧流淌,但接触断面后,便消失不见,不知流向何处。
    断面下游不再有上游的水补充,露出干枯的江底,干枯之处不断扩大。
    蛟圣宫坐镇于长江与东海的交界处,随着长江断流,蛟圣宫的气息在不断下降。
    景国,京城外的京江大码头。
    以柳山为首的众多杂家读书人,坐上马车,向京城进发,很快抵达京城南门,下了马车。
    此刻未到凌晨四点,京城大门紧闭,城门外候着一些准备进城买菜的农人,望着柳山等人不知所措。
    柳山抬起头,望着南城门,淡然一笑。
    “老夫本以为成就大儒方有机会回返,但方运却给了老夫一个天大的机会。若见到方运,老夫定当重谢。老夫最满意的是,方运承认老夫在朝廷的为政之道,并没有赶走左相阁所有旧部,如此心胸,不愧是虚圣。待老夫重掌左相阁,也绝不会赶走当年的旧部,必当一一重用!”
    计梧笑道:“恩师您当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那些人若是知道,定然很感激涕零,死心塌地跟着您。”
    关澈跟着吹捧道:“柳公,我不建议您见方运,万一把方运吓出好歹,圣院一定找您麻烦。”
    众人大笑。
    附近的农人听到这些人肆无忌弹的谈话,隐约猜出柳山的身份。
    有人偷偷地啐了一口,其余人也慢慢远离,大都露出厌恶之色。
    计梧问:“恩师,杂家圣威,何时降临?”
    柳山抬头望天,没有立刻回答,过了好一会儿,才用带着一丝骄傲与喜悦的情绪道:“来了!”
    众人抬头望天。
    就见天空之上,出现一道漆黑的裂缝,横贯三万里,不断扩大!
    裂缝周边,狂风卷动,雷霆闪烁,宛若天魔降世。
    当裂缝的宽度超过千里后,一座巨大的印玺从裂缝中降下,缓缓下落。
    那玉玺比整座京城都大,玉玺上部是九头惟妙惟肖的神龙雕像,神龙周身光芒闪烁,仿佛活物一般,随时可能飞扑而下。
    玉玺下面,有斑斑红印,并有刻字。
    受命于天,既受永昌!
    澎湃的杂家圣威笼罩传国玉玺,宛如一尊远古凶兽,傲立世间,睥睨天下。
    除却柳山,在场所有杂家读书人惊喜万分。
    “……这……这不是传说中的传国玉玺吗?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怎么会变成杂家圣物?”
    “杂家果然有隐藏的力量,区区景国,不堪一击!”
    “传国玉玺,大秦国运,景国与方运又算得了什么?”
    “怪不得柳公从来不担心方运,如此一来,胜负已分!”
    “哈哈,今日之后,杂家必将位列儒家之后的百家之首,即便是法家,也难以抗衡!”
    硕大无朋的传国玉玺,徐徐下压。
    景国国运凝聚的社稷之剑,拼命阻挡,但却远远不是对手,迅速下降。
    就在此时,一道清光自左相阁冲天而起,化为一头法兽獬豸,迎头撞向传国玉玺。
    柳山面色一沉,而计梧惊道:“就是那头法兽,害死了我们诸多同袍!”
    “不要紧,传国玉玺自有针对之策。”关澈道。
    那传国玉玺之上的九头神龙突然活了起来,化为九头有血有肉的玉龙,腾空而起,离开玉玺,飞扑向法兽。
    法兽通体漆黑,状如麒麟,头生独角,哪怕以一敌多,也毫不畏惧。
    九头神龙则如君如圣,携带莫大的天威,整体力量远在法兽之上。
    仅仅十几息后,法兽便落在下风,被动防守,面临九头神龙狂风暴雨般的攻击。
    柳山等杂家读书人面色稍霁,不再担心,并纷纷称赞法家强悍。
    眼看法兽就要落败,京城左相阁处再度有清光升腾。
    就见一本古朴的黑色巨书飞起,悬停在法兽背后,与法兽的气息融为一体。
    刹那之后,法兽仰天大吼,万界莫名的力量破空而至,融入法兽身体之中。
    法兽的身体不断膨胀,最后体长百里,不断与九头神龙争斗。
    那九头神龙虽强,但却奈何不了获得圣道法典加持的法兽,双方一时陷入僵局。
    非读书人完全看不到这场战斗,但是,哪怕是虫豸也能感受到天空有可怕的力量激荡。
    京城之中,无论是猪狗还是鸡鸭,此刻全都趴在地上瑟瑟发抖,更有许多被生生吓死。
    数不清沉睡的人从梦中惊醒,心神不宁,却找不出原因。
    所有的婴儿也都突然醒来,他们吓得失禁,却不敢哭泣。
    大量的读书人走出房间,惊骇欲绝。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