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又过了两天,方运看完所有文书,对象州的了解已经远远超过任州牧一年多的董文丛。
    阅读完文书,方运想了想,决定继续微服私访,要更加了解巴陵和象州风土人情,若有时间,尽量走遍象州每一座城市。
    在宁安城的时候,方运很少微服私访,因为在去宁安前,就已经在书山幻境中在宁安城担任县令,对那里了若指掌。
    微服私访可以最直接了解民众,远比从官员那里获得消息更准确,当然,方运的微服私访和某些皇帝打着微服私访的旗号玩女人、铺张浪费不同。
    诱发微服私访的另一个原因,是方运发现迎芳阁的拜庆君事件不仅没有平息,反而一波接着一波,已经超出了原本的预估。
    方运很想知道普通百姓如何看待这件事,于是,换上一身童生服,易容离开州府衙。
    有童生服在身,不至于被地痞流氓招惹,会省很多事,童生地位又不是特别高,不会被他人防备,是掩饰身份的很好选择。
    方运向迎芳阁所在的篱笆街走去,路过迎芳阁,发现还有数百人在围堵迎芳阁,导致迎芳阁无法营业。
    方运站着看了一会儿,走向不远处的一家酒楼。
    酒楼门口挂着红色灯笼,屋内人来人往,柜台在一侧,竖立着几个大酒缸,红纸贴在酒缸上,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酒”字。
    掌柜在柜台后,脸上带着笑意,正在噼里啪啦打折算盘,一边打一边擦汗。
    酒楼异常喧哗,方运仔细一听,发现竟然有一小半的人在谈论景国人拜庆君的事。
    酒楼人太多,没办法独占一桌,方运看了看,发现一张桌子坐了三个青年人,还有一个人是童生,而且正在讨论迎芳阁拜庆君的事,于是便走过去。
    “三位兄台,叨扰了,敢问这里是否有人?人委实太多,小二让我来这里。”方运微笑道。
    其中两个青年急忙站起,那个青年童生随后起身,微笑道:“此处没有人,兄台若是不嫌我们三人聒噪,就坐在这里吧。”
    另外两个人轻轻点头,没有说什么。
    方运笑道:“那就多谢了。”说完,方运喊小二过来,点了一壶青竹酒、一碟花生和一碟小菜。
    方运没有与三人说话,三人继续聊着,很快,附近的几桌人也插话,于是十几个人一起聊天。
    众人正在讨论景国人拜庆君之事,大都义愤填膺,对面那个童生最是反感花青娘。
    方运一直听着,很快知道这个童生叫张宗石,此人正义感很强,也很理智,在众人中威望很高。
    说着说着,张宗石叹息道:“唉,没想到葛忆明竟然在论榜开口,他说‘庆君乃仁君,见之当拜’,明显在支持花青娘,枉我之前觉得他和那些富家子弟不同。”
    “我当时也很奇怪,葛兄怎会是这种人?他的文名一向不错啊!”
    “他难道发疯了,怎会说出这种话?”
    “他还要不要文名了?”
    “他这人平时经常为寒门子弟说话,怎么突然为一老鸨说话?”
    “在象州群情激奋的时候,他突然公然说这种话,怎么会蠢到这种程度?”
    “他这种行为,等于背叛寒门读书人啊,太蠢了。”
    众人开始议论葛忆明。
    在众人议论的过程中,方运偶尔摇头,这些人很聪明,但得到的消息太少,所以得到的结论也就相差十万八千里。
    等众人议论差不多了,方运喝了一口酒,淡然问:“你们什么时候有这种错觉,竟然认为葛忆明和咱们寒门子弟、普通百姓站在一起?”
    方运的声音不大,但酒楼一层的大部分人都能听清。
    方运的话让所有人静下来,许多人陷入思考。
    “那他为何说这种话?请这位……兄台指教。”坐在对面的张宗石道。
    方运微微一笑,道:“我姓方,先说葛忆明。他身为进士,自然不是蠢人,身为景国人,帮庆君说话,自然有他的原因。若是我所料不错,他开口之后,指责花青娘的景国人会变少。”
    张总是点头道:“的确是这样。”
    方运微笑道:“传声筒。葛忆明这是在当庆江商行背后大贵人们的传声筒,警告某些有一些地位的人,整个庆江商行都在支持花青娘,甚至整个庆国的力量也都会支持,让那些人小心一些。葛百万非同一般,他定然会知道自己侄子做错与否。此事差不多过了三四天,若葛忆明删掉自己在论榜的话,就说明这句话只代表自己,但现在依旧在,说明他也代表葛百万在说。”
    “他如此做,岂不会被寒门子弟唾弃?”
    方运微微一笑,道:“那我要说三件事。”
    “第一,象州不仅有人支持景国,还有人支持庆国,那些厌恶景国的人,会毫不犹豫支持这位葛忆明。你要知道,天底下总有一部分人,他们原本是因为厌恶景国无能的官员,继而厌恶整座景国,厌恶所有景国人,从而甘愿当庆国人的奴隶,根本不明白,他们的行为,其实和那些无能的官员一样,都在危害景国。另外,很多人羡慕他的家世和钱财,从而对他有好感,并不在乎他说什么。当然,有一说一,他靠财富家世获得仰慕,和那些因为相貌出众被人喜欢又有什么区别?并无区别。爱富是人之常情,只要不嫌贫便无伤大雅。”
    许多读书人轻轻点头,没想到这个童生看事情如此透彻,而且看样子是位谦谦君子,即便反对葛忆明,也没有什么仇恨言辞。
    张宗石来了兴趣,道:“第二呢?”
    整层酒楼鸦雀无声,连掌柜的也停下打算盘,走向方运,想听得更仔细。
    “第二,寒门子弟的唾弃算什么?寒门子弟的唾弃能让他损失什么?他不怕!那他怕什么?怕葛百万,怕庆江商行背后的那些大贵人。寒门子弟的唾弃,非常无力。就如同前几天流传出来方虚圣的话,大概意思是说,当百姓与官府的力量差距过大,无力制衡官府,那么,官员就不会在乎百姓。同理,葛忆明并不在乎我们的唾弃。”
    第1641章 首要问题
    方运的语气很平淡,但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在场的每个清醒的人,都止不住地点头,不得不承认这个童生说的非常有道理。
    一些人面露惭愧之色。
    “那第三呢?”张宗石问。
    方运放下酒杯,微微一笑,道:“第三,此事很微妙,既可以说是两国之争,又可以说是区区一个老鸨发疯,因此许多位高权重之人会闭嘴,要么担心树敌,要么怕引火烧身。但是,现在若有人站出来支持花青娘,对花青娘便是雪中送炭。葛忆明终究只是进士,只是葛百万的侄子,将来若想从庆江商行挖下一大块肉,若想不被贵人随手打发,必须要在这种时候表明自己的态度,他现在的言行就等于昭告天下:之前造势宣扬文名也罢,交好寒门子弟也罢,都只是为了个人利益,在关键时刻,他会永远支持大贵人和自己人。至于咱们这些寒门子弟,在他眼里连鸡肋都算不上。”
    酒楼内一片沉默,甚至连通往二楼的楼梯也站满了人。
    有几个人一直盯着方运,眼中闪过怪异的光芒。
    方运夹了一粒花生放入嘴中,咀嚼完后,继续道:“甚至可以说,他与花青娘的身份很相似,只是出身好过花青娘而已。当然,无论是地位还是权势,他都远超我等,我并无瞧不起他的意思,我只说一些实话。总之,他若不帮庆江商行,不帮那些大贵人,反而帮着咱们普通百姓说话,那他才是真蠢透了!只不过……我终究要说一句,涉及两国之争时,他身为景国人说这种话,只能说他不配当景国人,同样很蠢!”
    突然,一个秀才冷冷一笑,道:“这位小童生,你口气不小啊,那你告诉我,葛公子为何不配当景国人?”
    许多人看向那个秀才,怒目而视。
    “在场九成九的人听完我的话,都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唯独你突然发问,只能证明你站在我们的对面,不过……”方运盯着那人道,“我可以很耐心告诉你,身为一位景国的进士,身为通过压榨景国百姓赚钱的商人,身为地位较高的读书人,葛忆明即便没有济世安民的抱负,没有振兴景国的宏愿,没有积德行善的意图,也无关紧要,他所有的地位和钱财,都是他自己的,我们不能绑架或逼迫他做什么,但是,在这种时候他明明可以选择沉默,选择不作恶,却在景国人和敌国人之间,选择支持敌国人!这已经很明显,他眼里并没有这个国家,并没有我们这些百姓,那么,他的的确确不配当景国人。”
    那秀才哑口无言。
    在场的许多人唉声叹气,真没想到,葛忆明的一句话里,竟然隐藏如此庞大的内容,简直可以扩展成一场宫斗故事。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从此以后,无论对葛忆明还是对其他人,无论都是此事还是彼事,都不会盲目信从谁,都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待。”
    “方兄是明白人,想必不久之后,圣元大陆将有你的一席之地。”
    “在下有一句话要问,以方兄之见,这象州最后当属景国还是庆国?我们好做好准备。”
    “是啊,最后景国强还是庆国强?”
    酒楼的气氛顿时热闹起来,很多人开始问相似的问题,想知道方运的答案。
    方运微笑道:“在妖界与景国之间,我选择当景国人。在庆国与景国之间,我选择当景国人。只因为,我在景国纵然地位不高,但至少不会被当成下等人或异族。”
    众人一愣,纷纷点头。
    “若不是听方兄的口音是象州本地的,我还以为方兄是方虚圣的亲戚。”
    不一会儿,坐在桌对面的张宗石,向方运举起酒杯,道:“方兄一言,茅塞顿开。从今日起,无论是对庆君、葛忆明、方虚圣还是其他成名之人,在下都应该敬而远之,绝不能被他们话语蒙蔽,听其言,观其行,更要像方兄一样,思索这些人言行背后的种种。方虚圣曾经写过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得当真透彻。来,在下敬方兄一杯。”
    方运笑着举杯,与张宗石干杯。
    张宗石一饮而尽,叹息道:“方兄一席话,让我感慨良多。我是读书人,庆国要削减象州人的科举名额,管他是庆君还是葛忆明,只要不和我们一样反对,我们就当他们是敌人!景国增加象州科举名额,我们就当景国是自家人,当景国官府是一家人!不过,景国官府若是胡乱建造造纸工坊,在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造纸工坊不会影响我们之前,我们就要反对造纸工坊,就要反对官府!但是,即便我们正在反对官府,在妖蛮攻击景国时,我们即便心中有怨念,也不能在抗击妖蛮这件事上反对或攻击官府。如此选择,不是因为国家大义,不是因为仁义礼智,只为自己!”
    附近的读书人轻轻点头,方运也点头表示称赞,道:“谁是我们的友人,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首要问题!”
    方运说话的时候,面色出现极为细微的变化。
    张宗石继续道:“比如花青娘这件事,迎芳阁若是先道歉我必然懒得理会,谁人没犯过错,对吧?实际上,我心中认为,即便有景国人真为了名利拜庆君,纵然私德有亏,也不至于喊打喊杀,但我同样认为,既然被人发现,必须要承认错误。花青娘不仅不承认错误,反而倒打客人一耙,甚至把我们所有反对她的人污蔑为象州贼,那抱歉,在下觉得被侮辱了,自然要站出来说几句。我反对花青娘,不是为了景国,不是为了象州,只因为,若象州人人都像花青娘这般,必然会大乱,我要住在安定的象州,而不是大乱的象州。更何况,她一个老鸨在我象州赚了这么多钱,即便花在敌国也无所谓,我们本就不会逼她做什么,可反过来栽赃攻击我,骂我是象州贼,那我就要尽一切努力,在不犯法的前提下,不让她在象州有钱赚!我只是个平民童生,奈何不了花青娘,也奈何不了葛忆明,但我以后绝对不会去花青娘的迎芳阁,也尽量少去庆江商行买东西。同时,也会告诉亲戚朋友,尽量少去迎芳阁,尽量少买庆江商行的东西。”
    “好!”酒楼的人纷纷叫好。
    第1642章 又被堵了
    在场的人好像拨云见日,对拜庆君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众人议论纷纷,理越辩越明。
    最后,所有人发现,那个年轻童生所说的“谁是我们的友人,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首要问题”这句话特别有道理,好似总结了张宗石所有的话。
    “咦?那位方童生走了。”
    “他去了何处?”
    “好像是向江边的方向去了。”
    张宗石望着门口,眼中疑色重重,自言自语道:“谁是我们的友人,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首要问题。此人,怕是大有来头。”
    旁边的朋友笑道:“宗石,你怎么了?他一个蓝衣童生,能有什么来头?不过,我相信他以后定然能出人头地。”
    张宗石一皱眉头,道:“方才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似乎有异动,好像伸手去桌下抓什么,可惜,当时没注意,现在才发现有些不对。”
    “这种事谁知道,或许是尿急?哈哈,算了,继续喝酒。”
    过了片刻,张宗石站起身,道:“我心绪不稳,总觉得此人非同一般,走,跟我去江边看看,若能再见到此人,定然送上名刺,引为好友,秉烛夜谈!”说完他把钱放在桌子上,转身离开。
    旁边两个友人相视一眼,急忙跟上。
    巴陵城乃是著名的古城,不仅有新兴的建筑,还有一些老旧的街巷。
    此刻,方运正在小巷中穿行,只为快速抵达江畔。
    方运快步前行,面有无奈之色,似是发生了意想不到之事。
    方运在抵达巴陵的第二天,就以官印俯瞰全城,把全城的大街小巷印在脑海中,现在即便没有手握官印,也知道通往江畔最近的道路。
    方运走了一刻钟,眼看就要到岳阳楼下,出了岳阳楼便能到达江畔,突然一皱眉头,停下脚步,望向前方巷口冲出来的四个人,一个秀才,三个童生,随后,方运又转头看向身后,那里有一个童生和三个孔武有力的大汉。
    方运再次转头望向那个见过一面秀才,突然笑了笑,道:“若我没记错,酒楼中有人叫你丘秀才,怎么,难道我的回答不够尽善尽美,你堵我,是再想问一问葛忆明为何不配当景国人?”
    丘秀才哈哈一笑,道:“方兄果然非池中物,在下无非是问了你一个寻常的问题,竟然能记得别人如何称呼我。”
    丘秀才一身深蓝秀才服,衣领绣着柳叶,面相白净,有一双醒目的三角眼,目光带着少许邪意,毫不掩饰嘲讽之色。
    方运望着丘秀才,突然露出怀念的神色,似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丘秀才道:“离上一次被人堵在小巷,已经过了数年,还真有一些怀念。”
    丘秀才恶毒一笑,道:“上一次被堵的时候,想必你不好受吧?”
    其余几个人跟着笑起来,笑容里充满了恶意。
    “是啊,非常不好受,还被人打破了头,血流了一地,在雨后的石板路上躺了一夜。不过,当我睁开眼,首见春花,耳闻鸟语,心有所感,让我因此作出一首好诗。说起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