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哦?”申洺和耿戈一愣,随后和一众官吏一起抬头向上方。
    就见上方有一片洁白的云朵,直径至少有一里,而云朵之上,树立着一座由白云堆积的高楼。
    “云楼?”申洺失声惊叫。
    “农家云楼?”耿戈也难以置信轻呼。
    所有官吏全部仰天目瞪口呆,难以想象云家最重要的半圣文宝之一会飞到这里。
    不等众人惊讶,那云朵突然开始膨胀变大,不过眨眼间,膨胀成直径百里的巨大云团,在地面留下大片的阴影,上面的高楼也随之变大。
    一个紫色的身影出现在云楼之上。
    第901章 《人族饮食结构初探》
    百里白云悬浮在天空,徐徐下降,最后停在约百丈的高空,凝滞不动。
    在白云中心有一座庞大的高楼,虽然只有九层,但每一层的面积都有方圆十数里,每一层都如同一座小城。
    在云楼的第九层,一位身穿紫衣的大儒昂首挺立,身后跟着大量农家的读书人。
    天空之上,白云之中,那些人飘逸潇洒,如仙如圣。
    整座云楼发散着淡淡的光芒,充满圣洁的气息。
    “天啊,真的是云楼!谁把农家云楼给招来了?这件半圣文宝不是在孔家古地吗?”
    “这明显不是本体。云楼本体一旦扩散,覆压三千里,天地气象尽在掌握,要留在孔圣古地种植各种神物,增强我人族力量。这应该是云楼的三大投影之一。不过,哪怕只是半圣文宝的投影,其威力也远在大儒文宝之上。”
    “我听说过,若是某些地方环境太差,难以种植作物,但位置又特别重要需要建城,就会出动云楼,用几个月的时间将其改造。宁安县虽然重要,但土地还算可以,没必要请云楼来啊?”
    于八尺嘿嘿一笑,道:“有方虚圣在,没有什么不可能。”
    原本热闹的迎接队伍突然变得哑口无声。
    众多官吏惊了一身冷汗,这才意识到,这云楼必然是方运请来的!
    方才有人嘲笑方运连农殿特使是谁都不知道,现如今看来,要么是方运故意藏着掖着,要么是农殿来得急,没有公布完整的名单。而且后者的可能性极大,毕竟若是早有准备,不可能不露风声。
    既然云楼来了……
    许多官吏望向耿戈和申洺。
    耿戈右拳紧握,面色铁青,他本是一个非常稳重的人,但身为堂堂翰林,被方运的龙马踢晕,成了他的奇耻大辱,所以今天才咄咄逼人,希望一举击溃方运,一雪前耻。没想到,方运竟然把云楼请了过来,之前的逼迫很可能化为泡影。
    申洺七窍生烟,低声咒骂:“看什么看?云楼又能怎么样?最多让秋天的粮食丰收,全城的人谁能等到那时候?云楼里是有粮食,但要是没有合理的理由就给百姓,他民生一科还是会被降等!”
    部分官吏随即点头。
    但一些文位较高或者更精明的官吏却没有丝毫的表示,有几个官吏甚至对申洺露出轻蔑之色,云楼的确没用,但方运能把云楼请来,没道理拿粮价束手无策。
    云楼出现,宁安县全城都可以看到。
    大量的百姓涌向南城门。
    准备参加医道文会的医家读书人全都愣了许久,云楼投影降临,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更何况还有一尊大儒亲自压阵。
    众多医家读书人想了想,急忙雇佣马车向南城门走去,既然知道大儒来了,必须要前去,这个礼节众人还是懂的。
    医家读书人没走几步,就见云楼之上的紫袍大儒以舌绽春雷道:“老夫来宁安县,是为农殿试点,不必兴师动众,也无需繁文缛节,散了吧。”
    大儒的声音里蕴含令人信服的力量,原本赶往南城门的许多人减缓了脚步。
    但是,宁安县几十年也不见一位大儒公然露面,更是从来没见过那庞大的云楼,所以众人虽然不准备出城,但仍然逗留在南城区域不肯离去,仰头看着天上那方圆百里的巨大云楼,兴奋地议论。
    人族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文宝或奇异之术,但不能普及,所以许多百姓遇到后仍然会无比好奇。
    方运在马车下站定,向天空的云楼一拱手,道:“宁安县令方运,恭迎农殿大儒许实许老先生。”
    “嘶……”
    方运身后一片轻呼声,方运若是请来普通的农殿大儒也就罢了,竟然把许行世家的大儒给请了过来,这可是一个不同寻常的讯号。这证明无论是许家还是农殿,把此行看得无比重要,怪不得会动用云楼。
    “方虚圣不愧为人族栋梁,老夫代表农殿先行谢过。”大儒许实说完还礼。
    “许老先生客气了。”方运道。
    周围的官吏们看得不断发愣,这位大儒对方运的态度实在不一般,竟然代表农殿谢方运,莫非方运对农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后,就见一片方圆百丈的云朵从云楼中分离,上百农家之人跟着大儒许实站在上面,快速下落。
    云朵落地,消散化烟。
    农殿之人和工家有些相似,不喜欢繁杂的礼节,所以双方经过简单的寒暄之后,便一起抵达县衙,部分农殿人员和宁安县的官吏随方运一起进入大堂左侧的议事厅中。
    许实虽贵为大儒,但方运有虚圣的头衔,实际地位虽然不如,但荣誉地位更胜大儒,于是方运与许实并列坐在堂上的两个主位之上。两个主位之下,宁安县官吏与农殿官员分坐在两侧的桌椅上。
    敖煌则漂浮在方运的右边,盘着身子,打量农殿的读书人,那些人都给予他善意的笑容。
    农家最需要风调雨顺,所以也最为亲近龙族。
    主宾落座,许实微笑道:“方虚圣是主,我是客,宁安县与农殿的合作事项,就由你来宣布吧。”
    方运点点头,扫视在场众人道:“农殿把宁安县列为革新试点的事,想必诸位已经知道了。在这之前,我已经与许行世家进行合作,研究植物的传承规律。”
    申洺立刻笑道:“方大人果然不同凡响,下官佩服。”
    于八尺斜了申洺一眼,知道他是在逢场作戏,在农殿人员前扮成一个好官吏。于八尺收回视线,目光掠过方运的时候,突然发现方运微微一笑,笑意里似乎藏着什么,而且是针对申洺的。
    于八尺低下头,思索片刻,猜不透是什么,然后轻轻摇头,继续聆听方运的话。
    方运道:“此次农殿把宁安县设为试点,合作的事项很多,我只说几个主要的。诸位也知道,妖蛮越强,其后代就越强。而研究发现,人族文位越强,其后代越高大、身体越强大、头脑越聪慧。不过,我发现,除了文位和血脉影响,食物也能决定人族的身体和聪慧程度。所以宁安县与农殿合作的第一项,就是根据我昨日连夜撰写的《人族饮食结构初探》,以宁安县百姓为目标,研究人族饮食结构对身体的作用。”
    “县令大人能概括一下这个所谓饮食结构需要做什么吗?”县丞陶定年道。
    第902章 一箭三雕
    方运淡然道:“也没什么,就是从今天起,农殿会负责全宁安县大部分人的吃喝,只不过吃什么、吃多少,由农殿决定。从而观察整个群体吃什么更加强壮、吃什么更加聪明、吃什么长得更快等等一切详细的情况。”
    多个官吏面色为之一变,这可是釜底抽薪之策,这意味着大部分宁安县的人不需要买一切食物!所谓的粮价在宁安县已经不再是问题,让左相一党的这拳打在空处。
    方运竟然完全绕开“粮价”这个问题,直接让民众吃饱,而且这不是白送,而是进行农家研究,不仅不会被判降等,更等于轻松解决了粮价民生的问题,民生和农事两科不降反升!
    申洺强忍怒意,问:“敢问县令大人,此次研究持续多久?”
    不等方运回答,大儒许实道:“目前还未确定,少则十年,多则三十年。”
    许实说到前半句的时候,申洺与一些官吏轻轻松了口气,但当说到“十年”的时候,他们全傻眼了。
    “十年?”申洺失声惊叫。
    “还能这样?”敖煌也傻了,他想过许多对策,可万万没想到方运竟然来这招绝户计!
    这种研究必然是大范围的,必然涉及宁安县七成甚至九成以上的百姓,现在至少要研究十年,这意味着,以后宁安县百姓大都没人去买粮,粮铺将倒闭九成!
    方运的这个釜底抽薪之计,不仅成功解决粮价问题,还反戈一击,让庆国世家控制的庆元粮行赔得血本无归!
    庆元粮行为了布设针对方运的杀局,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过半的粮铺都是溢价数倍收购,各种投入加一起换算成银两绝对以千万计。
    左相一党与宗家忙活了两三个月,结果被方运花几个时辰写本书,连锅一块端了。
    一些官吏的脸上,甚至浮现细微的惊恐之色,完全不明白为什么方运能想出如此怪异的手段,但听着偏偏很有道理。
    直到此时,他们才明白为什么方运这几天什么都不在乎,甚至遭遇耿戈质问也不回答。
    方运微笑解释:“此次的研究非一朝一夕之事,从孕妇开始,到婴儿、孩童、少年、青年、中年一直到老年,无论男女,无论是否有文位,无论何等职业,都要仔细获取数据,从而确定哪些食物更适合人族,所以耗时很久。”
    申洺争辩道:“此等手段,无异于大海捞针,万一没有成果,浪费如此多的力量,你们上对不起天地圣人,下对不起人族百亿百姓!”
    转运司司正耿戈忍不住道:“申主簿所言非虚!如果仅仅根据一本所谓的初探就实行如此大规模的研究,乃是劳民伤财之举!本官必将上奏圣院,彻查此事,追究罪责!”
    许实突然冷哼一声,整座议事厅的温度突然猛地下降二十度,茶水结冰,呼吸成雾,几乎所有人身体一哆嗦。
    耿戈身为翰林,管理景国整个北方最重要的运输,哪怕在大学士前都面不改色,但却被许实一声冷哼吓得面色铁青。
    许实身为大儒,的确有很高的修养,也不会跟普通翰林计较,但是,许实还有另一个身份,半圣世家的子弟!
    半圣世家极为看重礼教,所以他们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无比规矩,可是,他们一旦纨绔起来,手段之狠辣,普通读书人根本想不到。
    耿戈脊梁一弯,低声道:“卑职也是怕方县令的文章有误。”
    许实冷笑道:“他文章若有误,老夫眼瞎看不到吗?”
    “卑职不是这个意思……”耿戈的额头浮现细密的汗水,农家大儒不嗜杀,可一旦动手,风雨雷电一切天象力量齐出,屠杀妖蛮的效率还超过许多兵家大儒。
    另一侧的一位农殿大学士道:“昨日我拜读了方虚圣此书,发现名为‘初探’,实则已经隐隐窥到农家一门新分支,用他书中的话来说,就是‘营养学’。他用翔实的真实例子,列举了蛮族在归化人族后,因为饮食结构改变而发生的变化,更着重点出,归化妖蛮虽然在某些方面出现……嗯,‘退化现象’,但是,在智慧方面却有明显的提升。他又拿牧民、农夫和商人等家庭的子女进行比较,发现了许多跟饮食有关的例证。”
    又有一位农殿翰林道:“方虚圣此举,对我农殿意义重大。”
    在场的大部分官吏没有意识到什么,但耿戈等少数官吏心中更慌,终于明白农殿为何如此重视!
    这个所谓的“营养学”,明显是农殿从医殿虎口夺食!
    农家和医家虽然没有大的冲突,但因为食物和药物非常复杂,总会有少许摩擦。可现在农家抢先一步,把“营养学”定为农家的分支,那农家圣道就更强一分,农家在人族的地位也会随之增强,万一那位大儒有所突破,那就是新的农家半圣!
    农家也算强盛,但也十分辛苦,再加上成大学士才能战胜同文位的敌人,成长非常困难,所以优秀之才并不多,而且除了许行,农家再无第二人封半圣。
    方运的文章虽然只是“初探”,却让农家大儒封圣的可能性增加了那么一丝!
    耿戈恍然大悟,农殿出动云楼投影,根本原因是在这里。
    耿戈沉默片刻,道:“方虚圣乃农家翘楚,功在社稷,利在人族,下官佩服。”
    左相一党的官吏齐齐快速扭头看着耿戈,疑惑不解,这句话是耿戈代表左相盖棺定论,粮祸之事就此结束,绝不再在农事上为难方运!
    申洺想不通,但身为进士的捕头路弘和县院君却早就明白。
    为难方运,就是阻挠农家圣道!阻挠农家圣道,就等于逼整个农家与宗圣为敌!
    所以,耿戈必须要果断终结所有危险因素,避免把农家的火烧到宗圣世家那里,否则柳山第一个杀他谢罪。
    耿戈遍体生寒,用余光看了一下方运,心想幸亏自己跟来,万一让申洺那个蠢货主事,恐怕已经把农家得罪透了。方运这个借刀杀人,太狠了,解决粮价其一,反击庆元粮行是其二,离间农家与宗圣世家是其三。
    左相一党妄图在农事、民生和医务三科形成一石三鸟,但,方运反手就是更狠的一箭三雕!
    方运脸上挂着极淡的笑容,拿起茶杯,把冰块倒入口中咬碎,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左相一党的官吏只觉全身酸疼,好像方运嘴里咀嚼的是他们的骨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