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自然是又是一番闹哄哄的场面,刘氏可比屠老娘难哄多了,她倒是不冲屠欣发火,就是看着屠欣哭,小声抽噎。
    哭的屠欣心慌慌,她爹一副爱莫能助的样子看着屠欣。
    这是屠欣第一回看她娘这个样子,她娘向来就是个比较温柔的女子,虽说温柔,但是并不是那种小白莲似的女子,就看她这么些年无论风吹雨打的都跟着屠大纲收猪肉就能看出来了。
    这个收猪肉可不单纯是把猪肉收过来,还要杀猪的。屠大纲杀猪,刘氏就给屠大纲打下手。
    她平时在家里的存在感并不高,家里的事儿她也很少插手,这是一个标准的贤妻良母,但是真说起来哭,那还真没有几回,当然,这其中也有确实没有什么糟心事儿的原因。
    屠欣磕磕巴巴地安慰刘氏。
    但是安慰是安慰,该干的事情还是要干,屠欣回来的第三天,刘利跟张主恩就打包东西去了怀宁县。
    屠欣着急忙慌地又买了几个人回来,这家分店弄成了,下一家分店就要开始了。
    距离当初说用阳灰修官道已经半年了,古代的修路效率其实并不高,所以还没有完全修成,但是屠欣知道,就算效率再低,也等不了两年了。
    人手不足是真的,尤其这些事儿屠欣其实唯一信任的就只有刘利而已,就算是张主恩,她都不能完全信任。
    但是现在这个没有办法的,当务之急就是买人,还是有男有女,在这个时代,像刘利那个样子的,能做饭并且做的很好的男人寥寥无几,屠欣也没有那个运气总是碰到。
    两男两女,其中一对是夫妻。刘甜甜跟刘润润这兄妹俩,屠欣暂时没有打算让他们独当一面,他们俩现在只是接触了他们家的几样吃食,起码要锻炼一年,把麻辣烫的吊汤,还有炸土豆条什么的,都学会了才能放他们俩。
    屠欣跟王子阳不得不分开了。新的铺子肯定要开,但是老的铺子又不能少不得屠欣。
    最后只能让王子阳自己先过去。如今是五月底,天渐渐热了,但是还没有到凉皮生意最好的时候,其他的自己都能做出来,炒面暂时可以先不卖。
    王子阳十分不愿意跟他欣姐分开,但是也能分的清楚轻重缓急,他自己肯定忙不过来,屠欣在询问张荣的意见。并允诺给他一大笔钱之后,临时工张荣终于同意了跟着王子阳一起去开拓新疆土。
    屠欣送走了王子阳跟张荣,就开始致力于□□新买的人了。
    三年的时间,整个大赵都显示出一片勃勃生机来,阳灰已经普及到全国的各个地方,一条条平整的阳灰路从一个城池蔓延到另一个城池,阳灰路上从早到晚都是络绎不停的车队经过。
    三年的时间,也足够让屠欣的饭馆,真正变成一个全郡城连锁的饭馆,此时,屠欣家已经搬到郡城。
    屠大纲的猪肉铺子也是越来越好了,他自己盖的猪圈请人帮忙养猪,本钱被压缩到最小的程度。
    眼看着闺女的生意越做越大,屠大纲心里到底是有点不甘心的,做老子的,输给自己的闺女并不丢人,但是不能落后太多吧?
    怀着这样的心思,屠大纲竟然抢先屠欣一步,先在郡城开了家猪肉铺子。
    当然,小心思是开在他有把握的情况下,他先是在离郡城不算太远的乡下买了荒地,盖了猪圈,等到猪都快出圈了,肉铺子才开张。
    比起来他们县,郡城里这个对肉的需求量只会更大,这个肉,并不仅仅只限于猪肉,还有各种野味。
    他先是用稍微便宜一点的猪肉打开市场,他也不敢便宜太多,他摸不清郡城的水有多深,所以怕卖太便宜动了不该动的规矩,各行有各行的潜规则,屠大纲可不敢挑战这个。
    只是便宜一点话就没那么大的顾虑了。
    生意渐渐的步入正轨之后,屠大纲就开始收野味了,总有人喜欢这个,就这样一步一步的,屠大纲在郡城里的生意做的是越来越好了。
    屠欣紧跟着也在郡城里开了分饭馆,等她的生意做起来,一家人索性就直接搬到了郡城里。
    他们买了宅子,现在可不像当初了,当初家里银子不够,买宅子也不敢买多大的,甚至为了省钱,直接宅子跟铺面连着。
    当然,家里人就那么多,也没必要买那么大的宅子,也就是一个三进的宅子,地段还好,离铺面也不远。
    屠欣现在生意做大了,也很少自己动手了,刘利也被她调了回来,当初赎身的诺言还在那里放着,他钱早就攒够了,但是他一直没有赎身。
    他不乐意屠欣也不逼他,反正左右有没有这个身契,屠欣都把刘利当家人看待。
    再说,屠欣现下已经二十了,身姿窈窕一个小妇人,只是由于长期做生意,她身上又多了寻常妇人家没有的气质。
    只是有一件事,她跟王子阳到了现在都没有圆房,初一开始是因为屠欣觉得俩人年纪都小,不是圆房的年纪,后来就是聚少离多。
    屠欣常年不在同一个地方呆着,也不清楚外头因为这个事儿流言蜚语可不少。
    人都说,这老屠家果然是杀生太多遭了报应了,闺女再有本事有什么用呢?不下蛋的鸡要她有啥用?
    本来老屠家人丁就不兴旺,屠大纲上头几代单传,屠大纲更是只得了一个闺女,闺女就闺女吧!起码还有一个能招赘呢!到了屠欣这里,索性连闺女都没了。
    不过老屠家无论是屠大纲还是屠老娘,甚至是刘氏,初时都没把这当回事儿,还小呢!急什么?而且小夫妻两个相处的时间确实不多。
    但是这眼看着都在郡城安定下来了,小两口也是见天儿的黏糊在一起,屠欣这肚子仍旧是没有任何反应,老屠家就有点急了。
    刘氏忍不住暗示屠欣。要是有一个像王子阳又像屠欣的娃娃,那该有多可爱啊!
    屠欣一下子就明白了刘氏想说什么,一张俏脸羞红,心里盘算着这事儿为该提上日程了。
    就算是不为了传宗接代,她跟王子阳的感情也到了这一步了,俩人的年纪也都到了。
    其实依屠欣自己说,他们俩其实现在还是小,但是无奈世情在这里,屠欣这个年纪,已经是极限了。
    要不是因为屠欣这几年忙于做生意,估计屠老娘他们早就急了。
    半年以后,屠欣突然有一天吃着饭吃着饭干呕了起来,一家人先是吓了一跳,紧接着就就是大喜。
    屠欣有喜了。
    第81章 书院番外
    在屠欣的饭馆生意只在县城里的时候,就有流言说县太爷要在桃花山办个书院。
    说实话屠欣是不相信的。都过去几年了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屠欣已经确信这是个流言,并把此事抛在了脑后。
    万万没想到,这事儿竟然是真的。消息是屠大纲说的。
    说县太爷打算在原来那位隐居的大儒居住的地方盖个书院,但是屠欣很清楚这门子事儿,真假还有待商榷,毕竟她住王家村这么多年,就在桃花山下,也从没见过那位大儒隐居的地方到底在哪里。
    反正就是县令说有那就是有呗!
    屠欣追问屠大纲,开学院的话,那老师从哪里请呢?屠大纲就挠着头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他就听了这么一句话,觉得自己闺女有兴趣就兴冲冲地回来告诉他闺女了。
    屠欣确认了这个消息确实是真的以后,就打算回去一趟了,别的不说,给书院投个资还是可以的吧?
    屠欣不清楚县令打算把书院开成什么样子,但是屠欣知道,他们县的县令,当年科举也就只是考了个同进士而已。
    当然,在如今这种科举难度下,能考中同进士已经是了不得的了,但是显然还不够。
    县令就是当初来他们家吃过饭的那位苏先生,屠欣早就知道了,虽然这位县令更多的事儿屠欣不清楚,但是照她想着,能在一个小县城当县令,在干的还挺不错的情况下,一干就是十几年,估计也没有什么人脉。
    虽然屠欣觉得,县令的书院开不出什么名堂来,但是这到底是造福他们县的好事儿。
    她们县,说到底只是个小县城,她没出这个县城的时候,还觉得挺好,但是见识了其他县城,她由衷地希望他们县能变得更好。
    就算是小小的书院,也要比没有强的多。不求有什么大儒,但是屠欣觉得,县令想要开书院,起码要有进士出身的先生吧?进士没有,同进士也可以,再不成举人也行啊!毕竟书院跟小私塾不同。
    屠欣想的也明白,她也不是毫无所求,为投资书院,还有利于她的名声。
    再说苏先生,他出生于商户人家,父亲却有个伟大的梦想,希望自己家能脱了商籍。当朝商人地位上升,但是工农仕商,这种阶级分化观念深入人脑海。
    于是苏先生从小就被父亲花重金请来的先生教着,他也是天纵之才,学的有模有样的。
    但是他确是个真正爱读书的,跟父亲的想法不同。虽然出发点不同,但是途经都是一样的,读书,考试,做官。
    苏先生的天才之名在他们那边广为流传,他年纪轻轻,一身诗才让人艳羡。
    他运气也好,从童生到举人,一帆风顺。少年天才,意气风发,恃才傲物,这是自然。
    然后被扑面砸来的现实弄得惨不忍睹。他只中了个同进士,做为有名的少年天才,他总以为自己就算是成不了状元,也不该只是个同进士啊!
    他老师叹息说他少经世事,所以才难以接受,然后下了狠心,将这个得意弟子送到了一个小县城磨砺。
    当今是个重实干的皇帝,他这徒弟,不缺才能,却从来没有真正的脚踏实地过。
    少年富裕,又是天才,养出了一身矜贵之气,谈不上是毛病,但是徒弟有意于仕途,又摊上这么个君主,那这样子就不行了,那就只能自己改变了。
    他在这县城一待就是十几年,十几年的时间,足够让当初的少年变成一个成熟的男人,褪去了少年时的矜贵,他开始真正认识到这个朝代是什么样的。
    他在时光的磨砺下终于越来越成熟,为民生立命,他该怎么做?开书院是他的第一步。
    有这个想法并不是空谈,他虽是同进士,但是从来不缺少有才能的好友,他老师是当朝大儒,也有致士回家的好友。
    为此他准备了很久,阳灰的普及,就仿佛是专门为他的计划添上的东风。
    开学院,最重要的还是老师,他为此甚至专门去拜访一些隐居的学士。
    当今重视商业,好处很多。但是不缺乏有些腐儒看不惯,真有骨气的那种,索性直接隐居,他不觉得重视商业有什么错,但是那些人中,确实也不缺乏有才能之辈。
    万事具备,他终于打算开书院了。
    若是年轻时候的他,可能还是为了仕途,但是在这县城住了十几年,感情也处出来了,他是真心的希望,在自己治下的人,都能安居乐业。
    屠欣是第一个来送银子的人。这个女老板,他还是有印象的,他早就听手下的捕快说过这父女俩,然后就是他集日时被人认出来,躲进了她家的饭馆,想起这家是王家村的人,王家村在桃花山脚底,桃花山便是他心中的书院要开的地方,所以就随口问了几句桃花山。
    没想到当初的小老板长成了如今的大老板,生意也做到了如今的程度。
    俩人一拍即合,相谈甚欢。事情就这样愉快地定了下来。
    桃花山的书院成了,起了个名字叫三元书院,倒是没什么特殊的寓意,取字三元及第,希望学生们学业有成。
    三元书院招生不看家境看心性,只要有心想学,都可以过来。
    他站在桃花山底,为了书院专门修的山路旁边,看着一个个学子面含笑容走近书院,他心满意足。
    第82章 屠老娘番外
    屠老娘从小就泼辣,虽说是个女孩子,但是性子是有名的倔强,她们村儿很多人都稀罕,她父母都是软弱的性子,不知道怎么就生出了这么个反骨来。
    性子软了就注定会受人欺负,他们家就是这个样子,但屠老娘不是。
    她年纪还小的时候,打不过人家,人家光明正大的占了他们家的地,她娘就只会抹眼泪,爹就会往那里一蹲一言不发。小小的她就敢疾言厉色地职责人家,甚至头往墙上撞,反正她这一死,对方也好受不了,如今正是太平盛世,这种逼死村人的事儿,衙门不会坐视不理。
    六七岁的时候敢这样,长大了就更了不得了,谁敢欺负她家,她就敢跑到人家里,蹭吃蹭喝,不给吃不给喝那就赖在屋子里不走,还随身戴个刀,谁都不能动她,动她她就敢上去拼命。
    她这样做的后果是,没人欺负她们家了,她也成了十里八村没人敢娶的姑娘,提起她,都知道这是个泼妇。
    她一点都不在意,嫁不嫁人对她来说并不重要,只是娘在家里抹眼泪的情况发生的是越来越多了,她娘是软弱,但对这个闺女,也是疼的。
    直到她看中了屠户家的那个小子,不因为人家家中富裕,也不因为人家长相俊朗,就只是因为他杀猪时候的利索劲儿,真让人心里头欢喜,她就看不上那些整天对着她瑟瑟发抖的男子,觉得人家没出息。
    屠老娘脾气是不好,长的是真好,但她也不缺心眼,只是若无其事的越来越多的出现在那小屠户面前,眼瞅着小屠户看自己时脸蛋越来越红,眼神越来越躲闪,她就知道,这事儿成了。
    她做的隐蔽,竟然没人发现她是主动的,只以为小屠户被这凶婆娘的皮相迷了眼睛。
    屠户家向她家求亲了,从此世间多了一对多情的人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