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春去冬来,又是一年。
    正是阳春三月,春意央然的季节,屠欣停下了她开了快一年的摊子,她终于攒够了银子,要开一个真正的店子了。
    今日,屠欣便跟着屠大纲去看房子。
    屠欣又长了一岁,她如今是个十四岁的女孩了,如同已经开始抽芽的柳树,开始有了风采,屠欣比去年又长高了一些,屠欣觉得,她现在的身高在一米六五以上了,这边都以尺丈来描写长度,屠欣用不惯。
    她去年就已经开始发育了,来了月经,在这边叫葵水,现在胸脯鼓囊囊的,比不上那些妇人,但很同龄的小姑娘比起来,确实谁也不输的。
    若只是猛地一看,觉得眼前这小姑娘容貌过人,身姿窈窕,但脸庞还有点稚嫩,但真正瞅过去,却能看出她跟一般小姑娘的不同。
    她手上有浆子,是这一年来天天剁肉剁出来的成果,眼神沉稳而又有灵气,甚至脸上的笑,瞅着都比一般小姑娘更有亲和力。
    毫无疑问,做了一年生意,屠欣成长了很多。
    屠大纲找到的中人是一个中年男人,个子不高,大概只有一米七,穿了一身灰扑扑的袍子,像是街上常见的路人甲。
    但事实上,就这么个路人甲,他的本事大的很,他们县城没人不清楚他的,县城里所有的房子,他心里都是明明白白的,大家也都喜欢让他帮忙介绍房子。
    他收的钱不算少,但重在靠谱。
    他给人介绍房子,从来不会避讳那房子不好的地方,也不会因为另一个房子能挣更多的钱就给推荐。
    他甚至都不常笑。
    屠大纲带着屠欣敲这家人的门。
    “王先生好。”屠大纲憨笑着说。
    这年头,只有读书人才有先生的称呼,而这位王先生,也是曾考过科举的,甚至还考上了童生。本朝不禁止读书人做生意,但是只要做了生意,读书人就再也不能科举了。于是这位王先生也就止步于童生了。
    但听人说,这位王先生是自己不愿意再考的,觉得自己的本事就这么多,再考下去也是浪费时间,而本朝的童生其实没什么太多的扶持,顶多就是受人尊敬而已。
    王先生瞅了一眼屠大纲,又看了一眼站在屠大纲后头的屠欣,率先出来了,一边走一边问屠大纲有什么要求。
    他们打算买两处,一处是宅子,一处是铺子。像王叔那样的,前头是铺子,后头是宅子的院子其实很少,屠大纲跟屠欣都不觉得他们有这个运气能碰到。
    那就分开买,屠欣买她的铺子,屠大纲买他的宅子。
    王先生又回头瞅了一眼屠欣,看的屠欣莫名奇妙的。
    这位王先生看上去话不算多,也不像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人,却不知道为什么对她好像特别好奇。
    王先生好像是思考了会儿,带他们来了登峰街,指着街角处的宅子跟屠大纲说。“你觉得这个宅子怎么样?”
    闹市的宅子价钱是比较贵的,因为买东西比较方便。
    屠大纲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只说银钱可能不够。
    王先生倒是干脆,直接带着他们去开了门,屠欣这时才发现,这位王先生腰上挂了一大串钥匙,其中有新有旧,显然是要卖的房子。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弄的,方才走路的时候也没听见钥匙响的声音。
    这是一处二进的宅子,前头有一排房子,应该是上一任主人用来待客的,收拾的很干净。
    从这一排房子过去,就是一个大院子,角落处有一口井,井附近有一株枣树。
    院子左右两边是东西厢房,直对的该是正房,不过是并排的三间房子在一起,旁边还有两件小屋子。
    这宅子上一任的主人怕是个读书人,院子收拾的颇有几分情趣,石子铺成的路,拐角处还种着几株竹。
    屠大纲一看心里就怯了,他是个粗人,并且对读书人有发自内心地尊崇。要不是不太好,瞅着就要扭头走了。
    屠欣倒是挺喜欢这院子的,别的不讲,起码干净。她家里人都挺爱干净,要是只进他们家院子,一定不敢相信他们家是做屠户生意的。
    不过再喜欢也买不了,主要就在价钱,这是个二进的宅子,还临着闹市,院子本身也挺好,有井,看着也不老,所以肯定价钱不便宜。
    听了他们的疑虑,王先生诧异地看向屠欣。“你不是要买铺面吗?这个宅子我觉得最好了,后头住,前头做生意。”
    屠欣被他的一句话启发了心思。是啊!这个宅子之所以临着街道也没做铺面,是因为它的大门是朝着另一边开的。
    赵王朝但凡是城市,都对街道进行了严格的管理,有专门的商品街,如同五谷街,但除了这些商品街,其他的街道都是不允许卖东西的,更不许开门面,就像这个宅子大门所对的街道。
    但是并不代表不能改啊!
    他们可以把临着登峰街的东厢房的那一面墙给打通了,再打通东厢房跟前一进,铺面也有了,住处也有了。
    不过改造的难度不小,估计还要再花上一笔银子,算起来估计也不划算。
    想起这一出,屠欣不由得放弃了自己方才的打算。
    见他们没有购买的意向,王先生也不强求,带着他们又看了几处宅子跟铺面,屠欣发现,她还是觉得第一处去的地方最好。
    不止屠欣有这种感觉,屠大纲也有,其他的院子要么太偏远,要么太狭窄,要么价钱太贵,各有各的缺点,说来说去,还是第一处最让人满意。
    第一处的优点是可以把铺子跟宅子一块儿买了,其实价钱跟单独买铺子宅子的差不多,但还要改造,单是这个改造,没有个三十两银子是下不来的。
    屠欣改造了是要开铺子卖饭的,肯定不是把墙给破了就行,还要美观。
    单是东厢房有点小,所以说跟前厅的院墙也要打通。
    本身东厢房跟前厅的格局都不一样,改造起来肯定不少花心思,前厅那么大,不可能全部都用,只用一半的话是最好的。
    屠欣想了想,还是开口问了。“王先生,那个第一处宅子能不能便宜点?你也知道,我是要开铺子的,那个宅子还要改造,还要多花很多银子。”
    “那跟我有什么关系?”王先生奇怪地看了眼屠欣,又问“你觉得那处宅子不值这个价钱吗?”
    屠欣觉得嘛,肯定是值的,但是可以再便宜一点。
    王先生仿佛是知道屠欣的想法,他摇了摇头。“我给你们的是最低价钱了,这是上一任房主给我的底价。”
    “那我们再回去商量商量?等商量好了再来找先生。”屠大纲最终说。
    王先生闻言点了点头,又接着说。“宅子是不可能给你们留着的,有合适的我肯定卖了。”
    屠欣觉得这位王先生也是个有意思的人。做了一年生意,她也见识了各种各样做生意的人,他们外表无论怎样,说话一定是圆滑的,话语总是让人格外舒服。她很久没碰见这么直接,说话还这么噎人得生意人了。
    屠欣跟屠大纲他们回家详细描述了几处宅子铺面,还没表达意见呢,屠老娘那边就开口了。
    “就那个登峰街的吧!”
    屠欣连忙表态,“我也觉得登峰街那处最好了,那个宅子的钱我可以出二百百两,然后改造的那个我自己掏钱出,家里不用管。”
    这下子,她存了大半年的钱又没了。
    屠大纲瞪了屠欣一眼,跟自己家里人,分那么清干什么?又看向屠老娘。“那成,我明天就过去跟王先生说一声,那个宅子我想着挺好卖的,王先生也不会给我们留。”
    第40章 找施工队
    屠大纲第二天过去,直接带着银票去的,直奔王先生家,然后去衙门里办了过户手续。
    已经决定了的事情,屠大纲向来是干脆的很。
    于是第二天,这个宅子已经在他们家名下了,房契也被屠老娘收着了,屠欣又琢磨着去请人改宅子了。
    在县城的城门,常年聚集着一堆人,穿着短打草鞋,往阴凉的地方一坐就是一天,屠欣很早之前就问过那里是什么人,是帮人盖房子的,还有抹墙面的(现代装修),还有打井的,这一堆人并不是一队,他们互相有竞争关系,不过这并不影响他们在一块能聊的唾沫横飞。
    农闲的时候人是最多的,很多在家里没事儿的庄稼汉也会一个村子组在一块,接到了什么生意,就当是给家里挣点外快了。
    当然,屠欣想要的是一直在门口揽活的人。她要改造装修铺面,屠欣想要的铺面,不说别致地独一无二,但至少也要给人干净舒适的感觉。
    屠欣上一世看过一段分析,说沙县小吃跟星巴克同样是连锁,为什么星巴克给人的感觉就很高级?主要就在于环境。
    屠欣虽然内心感觉,如果沙县小吃跟星巴克的环境一样,她可能没那么爱沙县小吃了,但她可以吸收其中的优点。
    这边的饭馆,但凡是开大的,基本上都是分一楼二楼,一楼就是个大堂,所有桌子凳子都摆在一块,二楼就是雅室,分成一个个的小房间,彼此之间有间隔,甚至有那爱好的还能叫个唱曲儿的,一边吃饭一边听曲儿。
    屠欣觉得她的铺子卖不了那些大菜,弄了雅室估计也没人来,但也不打算像他们的一楼大厅一样,她要布置的铺子,介于其他饭馆的一二楼大堂跟雅室之间,就是那种有钱人也能用,没钱的也觉得舒服的那种布置。
    还要改造一下屋子的布局,她怕那些不是常年干这种活儿的,做不出来她要的感觉。
    其实城里也有那种专门干这个的铺面,确实能弄得超级好,但是屠欣负担不起那个价钱,太贵了。
    屠欣带着刘利在这一群人里头挨个问,事实上,从屠欣在她爹的牛车上下来,那一群人就围过来了,叽叽喳喳地向屠欣介绍他们的本事。
    这家说他们价钱便宜。
    那家说他们人多干的快。
    还有一家说他们物美价廉。
    ……
    屠欣被他们吵得头疼,都是做生意的,都不容易,她也没生气,就看着他们说。
    屠欣不说话了,那堆人就慢慢地停下来了。
    见没有了声音,屠欣问。“你们这里,哪些是常年揽活的?”
    两个人站了出来,一个身材瘦小,但看上去很是精明,另一个颇为壮实,看着不太爱说话。
    其他人看见这一出就明白这单生意没了,一个个无趣地退了回去,接着侃大山。
    看着眼前的这两个人,详细地描述了自己她们家刚买的宅子,以及要改成什么样子,还有自己愿意出什么价钱,她心里给的价钱是十五两银子,不包括那些装修用的材料,只是人工费。
    听完了屠欣的话,那个身材壮实地就摇头。“姑娘,你的活有点费力,价钱开低了。”
    屠欣也不意外,她打听过行情,她给的钱确实不算高。
    另一个小个子倒是仔细思考了一下,突然抬头对着屠欣说。“我想起你了,姑娘,你可是在五谷街卖肉夹馍的那个,家里原来是开猪肉铺子的?”
    屠欣点了点头,这没什么见不得人的,被人认出来也很正常,毕竟她卖了将近一年的肉夹馍,她的肉夹馍生意还很好,这些常年在城里混的人,认识她真是太正常了。
    “十五两银子也不是不可以。”小个子男人说。“不过要管一顿中午饭。”
    他们接活,无论是在城里盖房子还是在乡下盖房子,一干都是一天的,在城里还好,附近有卖吃食的,总还能吃一顿热乎的,在乡下的话,一般都要自己早上从家里出来的时候带上馍馍,到中午都硬的不能行了,向主人家借上一碗水,就着就吃了。
    他家在城里,手下有十来个人,专门干这个的,算不上多富裕,但也能在城里生活,但少不得要为手下的兄弟们着想。
    他手下的人,都是有点手艺的,他不担心这活儿干不好,十五两银子,有点少,但要是管上饭就不一样了。
    他可听他儿子说过,小姑娘卖的肉夹馍贼好吃,好像全是用五花肉做的。
    他手下的人日子也都过的去,本来现在年景就好,粮食又贵,如今的世道,哪有活不下去的?如果家里再有个人有点手艺,那过的更是有滋有味了。
    所以他觉得,自己兄弟肯定有人愿意接这个活儿!哪怕是为了这顿中午饭。要知道,小姑娘的肉夹馍卖的可不便宜呢!
    屠欣看了这个瘦小男人一眼,觉得她挺有生意头脑的。“中午饭有什么要求吗?”
    瘦小男人似乎是有一些不好意思,挠着头嘿嘿笑。“咱也没啥太高的要求,就姑娘您给卖的那个肉夹馍就成!”
    屠欣于是笑着。“您可真会做生意,午饭管肉夹馍可以,但是我给的钱可就不能是十五两了,十四两。”
    一个肉夹馍成本四个大钱,一两银子能买二百五十个肉夹馍,那些她付出的劳动成本屠欣都没给算进去。关键是屠欣开了铺子以后,这个肉夹馍的生意还是打算做下去的,眼下卤肉的汤还要接着吊,那她或多或少每天都要卤上一点肉,趁着给这些人弄个饭,也不算什么大事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