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屠大纲对着这样一个人,心里是有一点崇拜的。他觉得自己也算是有出息了,不仅在县城里买了铺子,还计划着买宅子。他们屠家几代都是屠户,没一个达到他现在的成就,就算是百年之后见了老祖宗,他也觉得自己是有功的。
    虽然他没能生儿子,但他让他们屠家的生意做到县城了啊!
    可他这点成就,在村子里提起来是了不得了,在这孙老板面前,却算不了什么。
    屠大纲心里存着把猪肉铺子做大的主意,自然也对县城里生意好的几家饭馆客栈老板的事迹如数家珍,这位孙老板只是出身于农户家,父亲早亡,少年体弱,耕不得家中田地,又不舍得母亲操劳,就索性卖了田地在县城里买了一家铺面,开了一家小饭馆,慢慢地做大做好,最让屠大纲敬佩的是,孙老板发迹之后,还是遵守了自己的婚约,娶了一个农家女为妻,并且至今都没有纳妾。
    当今朝廷并不提倡男子纳妾,但如同他们这样的商户,律法规定最多纳三个妾,还只能是贱妾。但依他闺女的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要有钱,养个外室什么的,官府也不会管这点小事儿。
    这种事儿在商户中是不少的,算是一条公认的潜规则,但屠大纲被他闺女洗脑了,觉得男子这样让人羞耻,既辜负了家中的结发妻子,又辜负了那些委身与人的外室,要了人家身子,连个名分都不给人家,难免薄情。这位孙老板不纳妾也不养外室,实在是难得。
    于是,屠大纲跟孙老板打招呼时真心诚意的很。
    “孙老板的猪肉可有商定商铺?”屠大纲直接问。屠大纲今天来这一趟目的就在这里,也不东扯西扯。
    一旁还没走的张掌柜意外地看了一眼屠大纲,注意到他不怎么合适的穿着,心里想着果然是土包子。他这样想,脸上却什么都没有露出来。
    孙老板倒是没什么意外。他是个细心人,这边猪肉进价贵的事儿他早就清楚,不过他也不差这点钱,又跟夫人感情好,不想要夫人不开心,所以一直装成什么都不清楚的样子,这事儿被夫人发现,夫人这样处置也不出他预料。以他的习惯,在夫人发现这件事儿的时候他就派人去了解县城里的各家猪肉铺子了,这位屠大纲算是他的重点考察对象。
    有了对屠大纲经历的了解,自然对他张嘴直说的话并不意外。
    “倒是还没有定下来。”孙老板很是温和地说,语调不快不慢,自有一股从容意味。
    “那孙老板觉得我屠家怎么样?”屠大纲接着问。屠大纲倒不是真的心里不能藏一点事儿,但是他也清楚,真要是绕圈子他也绕不过来,索性直接说。
    孙老板意料之内地笑了笑。“比起来县城里其他家猪肉铺子,你家似乎也不是特别有优势?”
    屠大纲明白,这是要自己拿出来真东西了,屠大纲自然是有备而来,他早就想着这一天了,看起来信心十足。
    “恰恰相反,我觉得我家铺子很有优势!”
    孙老板做出来一副洗耳恭听的架势。
    “首先,在整个县城里,我家铺子里的猪肉绝对是最新鲜的!这一点整个县城的都知道。”屠大纲脸上露出来一点骄傲。
    孙诚点了点头,这是真的,但还不够。他家饭馆生意好,谁家铺子接了他家的猪肉生意,只要不是那种一下子从下面收过来几头猪,肉都不会不新鲜。
    “孙老板也知道,我家猪肉是整个县城里价钱最贵的,但是给孙老板,我只要这个价钱!”屠大纲比了个手势。
    孙诚终于正视起来,他当时最先看的就是屠家猪肉铺子,但屠家的猪肉确实比其他家贵,他知道屠大纲是个倔性子,怕他不肯降价钱,现在屠大纲给的这个价,倒是很好了。
    “最后,孙老板,我们会送货上门!每日饭馆里没用过的肉还能给我们送回去,还是按原价退!”这个还是屠欣说过的,现在可没有什么送货上门,都是饭馆里专门找人采买,价钱什么的也都是采买的说什么就是什么,如果猪肉铺子送货上门,那这样东西就不用经过采买的一道门了。
    孙诚想法在脑子里过了一圈,觉得也就是这样了,对他来说,在哪一家买都一样,屠大纲是第一个找过来的,现在给的诚意也足够让他满意,这就够了。
    第10章 孙家之事
    于是他笑着站了起来,还挂着那副温和地微笑:“那屠老板,我们合作愉快?”
    事情这么容易成,屠大纲有点不可置信,他昨天跟屠欣说的时候,准备了很多话,她闺女听过以后让他把这两条放前头,估计就能成了。
    屠大纲想着,自己闺女看来比自己有天赋,说不定将来他闺女能达成他的野心呢?
    事情都说完了,屠大纲就不打算多留,张掌柜又客套地留屠大纲吃饭,屠大纲推辞,俩人又说了一会儿,屠大纲才走出鸿运饭馆。
    屠大纲走了,留下孙诚一个人思考今天屠大纲的主意,别看这人可能算不上聪明,但这个主意,的确有不凡之处。
    他们家不止这一家饭馆,需要的也不仅仅是猪肉,如果这些东西都照屠大纲的主意来,省下的就不是一点两点了。
    他饭馆多,不可能每一家都自己进货,多是派专门的采买人员,而且这些人多是他信任的家仆,可是人就难免有贪欲,采买的时候吃点回扣这种事情他也清楚。
    但他向来不是苛刻的主人,这些人虽是他家仆,平时也是给月奉的,这样的话还要吃回扣,就算知道这是潜规则,心里也难免不舒服。
    可不舒服归不舒服,又不能不用,家仆还好些,有身契在自己手里,就算是吃回扣也不敢多吃,撤掉了这些家仆换成别人,吃的只会更多,比如说这次他舅兄。
    他已经决定要在自己所有饭馆里实行这样的规矩了,反正他舅兄都已经被夫人亲自给撤了,剩下的都是家仆,无需担心得罪人。
    回家的路上心里想着这屠大纲真是一个有福之人。他走到现在这一步,自认为就是因为有运道,如今又觉得屠大纲有福,就想要交好屠大纲。
    于是就跟夫人说以后家中的猪肉都去屠家铺子里去买。
    孙诚的夫人姓赵,土生土长的农家丫头,就是脾气硬的很。当初孙诚父亲去世之后,赵家觉得孙家缺了个顶梁柱,又卖了地,就不愿意将她嫁过去。
    赵氏那时还是个十几岁的小丫头,就敢拿着剪子对准自己的喉咙。
    后来孙诚发迹,也不是没想过纳妾,毕竟赵氏姿色平平,孙诚跟赵氏感情也挺好,但有时也想尝尝鲜,他接触的人都是这样,他也没觉得自己不对,也没觉得自己这样做会让赵氏难受。
    孙诚第一次提出自己想纳妾的时候,向来坚强的赵氏哭了。孙诚都傻了,忙问为什么。
    赵氏就说要是孙诚纳妾,她就跟孙诚和离,自己领着大郎过日子。
    后来孙诚就真的只有赵氏一个女人,孙诚脾气好,什么事儿都跟赵氏说,赵氏的性子也就越来越强硬,但对孙诚确实真的喜欢,基本上是事事都为孙诚考虑。什么锅配什么盖,这些年两口子处的也越来越好。
    “你什么时候操心起了这种事儿了?”赵氏好奇地问。
    孙诚于是神神秘秘地凑到赵氏身边。“我跟你说,我发现这个屠大纲是个有福之人!”
    赵氏好笑地看着孙诚,她知道自家丈夫向来都信这个东西,也没打击他,反正不过是小事儿,在哪里买都差不多。
    “你发现了什么?”
    “我今日见了屠大纲,我觉得他是个明白人,可却称不上是精明人!这世上从来不缺明白人,可是偏偏他发迹了!他今日随口出了一个主意,你知道是什么吗?”
    “什么?”赵氏有点好奇了。
    孙诚于是如此这般地将屠大纲的主意跟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
    “这样好的法子,竟让他这个不甚精明的人随口说了出来,你说他有没有福气?”
    “应该只能说是阴差阳错吧?”赵氏这些年过的轻松,甚至还找了女夫子识了子,如今说话也显得文气了。
    “非也!”孙诚摇摇头。
    “你可知他只用五年的时间久将猪肉铺子开成了县城里生意最好的猪肉铺子?原来差的只是饭馆生意,如今也有了!”
    “那也不如夫君啊!”赵氏脱口而出。
    孙诚摇摇头。“那不一样啊!”
    饭菜这个东西,味道好味道差吃一次就知道了,味道好生意就不会差到哪里去,但猪肉哪里知道好坏呢?而屠大纲就是有本事让县城里的人都觉得他们家铺子里的猪肉新鲜卫生,都买他们家的。
    本来孙诚觉得屠大纲内秀,见了一面倒是觉得是运气好,有福气。
    赵氏不太相信,不过她向来哄着孙诚,也不与他争辩,随口吩咐负责采买的婆子日后猪肉从屠家铺子里买。
    屠大纲十分开心地回了铺子,路上碰见卖糖葫芦的,特地买了一串给屠欣。
    屠欣眼神亮晶晶地看着屠大纲从门外走进来,迫不及待地问:“成了吗?”
    屠大纲先把糖葫芦递给屠欣。“成了!”
    屠欣立马笑得看不见眼,有了这桩生意,他们家赚钱买城里的宅子指日可待!
    “我今天下午再过去问问张掌柜的一天大概要多少斤肉!”屠大纲说。倒也不是他不愿意一趟解决,这主意先前也没有先例,张掌柜的也不能马上告诉他一天需要多少肉。
    鸿运饭馆一天的生意基本上都在中午,因为有宵禁,晚上在外面吃饭的很少,其实如今宵禁比起来前朝已经宽松很多,一更三点敲响暮鼓,禁止出行;五更三点敲响晨钟后才开禁通行。一更也就是晚上七点到九点,五更是早上三到五点。而如今的宵禁政策,也只是三更开始到五更,以屠欣以前的时间来算,宵禁只有四个小时。
    屠欣以前还觉得宵禁不好,浪费时间,但现在她倒是很清楚为什么要宵禁了,实在是安保问题不能忽视,这个时代又没有监控摄像头什么的,夜黑风高夜,杀人放火时。这句俗语可不是瞎说的,赵王朝一定程度上开放了宵禁,却大大加强了县城里巡逻的人数,他们这只是一个小县城,每天晚上都有三班巡逻人员。
    张掌柜倒是没等屠大纲去第二趟,半下午就派了一个小二过来跟他们说他们饭馆一天大概需要多少肉。
    这还没有屠欣想的那么简单。他们需要的肉还不是笼统地要多少斤肉,鸿运饭馆讲究的很,什么梅花肉、前排肉、里脊肉、猪排骨都是分别算的,拢拢总总加起来只是鸿运饭馆,一天大概需要在他们家拿四五十斤了,现在后世那种长白猪波中猪那种能想到四五百斤的猪可还没有呢,现在的收的猪,基本上都是二百多斤。屠欣听屠大纲说种猪要重很多,但谁家也不会把种猪给卖了。
    相当于,只是鸿运饭馆,一天从他们家能拿四分之一头猪!
    第11章 好生意
    初初算了这个账的屠欣很惊讶,她原来以为鸿运就算是生意好也是有限的。他们家原来平均三天卖两头猪,有了鸿运的生意,他们家现在大概每天都能卖上一头猪了!
    这还只是个开始,鸿运选择了他们家铺子,原来朱家铺子的一些大客户也会留到他们家一部分,全部留过来不可能,毕竟除了他们家,县城里还有一些猪肉铺子,跟这些采买的都有联系,但是肯定能留大部分。
    屠欣觉得,没多久,可能他们家就要愁着没地方收猪肉了!
    他们家在村里固定合作的养猪的就十来家左右,这十来家里头,只有一家养了三十头猪,其他的也就是七八头,除了这些固定的也有一些自家养的猪那种三四头,这种人家猪肉有的就是做喜事的时候自家用,但他们家也能收上一些。猪现在的生长周期是十个月,基本上也就是一年只能有一茬猪肉,当时屠大纲跟养猪的商量的时候,刻意地分了时间,基本上每个季节都有猪收。
    生意是好了,但眼看着他们家并没有承受这么好生意的能力!真是甜蜜的烦恼啊!屠欣想着。
    屠欣思考了半天,觉得有钱大家一起挣,只能联合更多的人家来养猪。
    愿意大规模养猪的人还真是不好找,猪这个家畜,算是比较省事儿的,但有两个问题,第一就是卫生问题,猪好样,但猪多了就容易生瘟,一生瘟猪就容易死,白做无用功;第二就是食物,猪吃的不少,不能又要马儿跑又不要马儿吃草,猪卖的就是肉,不能不让吃饱,平常自家养猪,都是那种泔水猪,所谓泔水猪,就是用泔水养的猪,家里建猪圈养猪,厕所和猪圈相连,厕所位置略高于猪圈的粪坑,人在方便时,粪尿落入猪圈坑,然后被猪吃掉,这样养出来的猪就是泔水猪,听着恶心,但这样养出来的猪肉质非常好,脂肪含量高,口感紧实,回味长。
    但是养的多了肯定不能这样养,泔水不够,也不干净。
    那家养了三十多头猪的,是家里盖了猪圈,又用荒地种马齿苋,以及薯、芋、菜叶等东西喂猪。
    但是不是人人都有用自己家地种草养猪的决心的!毕竟这是小农经济的古代,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就算是荒地也珍惜的很。
    思来想去,屠欣还是想不到合适的人选,最后只能跟屠大纲说了她的想法。这种事情,肯定还是屠大纲更清楚,毕竟她出门的时间少,对村里了解也不多。
    “你觉得我会让谁家来做这个?”屠大纲问。
    屠欣摇了摇头,不知道。
    “你是不是忘了你舅家?”屠大纲说。
    刘氏有两个兄弟,待刘氏都挺好,舅舅家的几个小孩也都挺好。
    “我舅家?他们怕是不愿意吧。”屠欣迟疑地说。
    她姥爷是一个老实到古板的人,当初刘氏嫁给屠大纲,就是因为他们家太穷,屠家富裕,而屠老娘看中了刘氏的能干和这家人的老实,不是那种奇葩亲戚,要说多有本事,那真没有。要不然以他们家五个壮劳力,她外祖父,大舅二舅,还有两个表哥,一家人怎么着不能过好啊!但是事实上到现在刘家的日子还是过的紧紧巴巴的。
    其实屠欣很搞不清楚外祖父的想法,明明瞅着女婿家的日子过得那么红火,为什么不想个出路让自己家日子也过的好起来呢?做生意也好,不想做生意也能再买几亩地啊!
    说起来现在地贵,当初刘氏回娘家,觉得娘家的日子过得实在不好,就想要借钱给娘家买地,这事儿屠老娘跟屠大纲都默许了,就是外祖父死活不同意,外祖父脾气还死倔,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而两个舅舅被外祖父教的也是那个样子。所以屠欣虽然很喜欢两个舅舅,但是也有点奇怪他们的做法。
    但是无论怎样,她只是个小辈,长辈做啥事儿都轮不到她说。
    “我觉得以外祖父的性子,肯定是不愿意拿地去种猪草的!”刘氏不在这里,屠欣一点都不顾及地说。
    “你啊!”屠大纲笑了。“我是这样想的,我们家离刘家村近的那块荒地先借给他们种!”
    屠欣撇撇嘴。“外祖父是不会同意的。”外祖父人很好,就是这个性子,倔的像头牛,明明没读过书,却偏偏有个老学究一样的性子!
    “不无偿借给你舅家就行了!”屠大纲干脆地说。
    对于自家老丈人的脾气,他也清楚的很,但他并不怎么在意,甚至可以冷血地说,就算是那边饿的揭不开锅,对他都没有什么影响,毕竟不是他挨饿,他让自己妻子闺女吃好喝好穿好,那是应该的,不过到那边,就是两个大舅哥的事儿了。他本来也没打算要沾妻子娘家的光,当初找媒人的时候他就知道那边是个什么情况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