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良久,她才道:“第一个上来我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老实说这个节目和我所预想的相差了十万八千里,可能直到最后这两天才真正有了点旅行的样子。不过——”
    胡筝话锋调转,目光投向周蜜:“在我刚进组崩溃不适应的时候,是周蜜一直陪在我身边。周蜜,现在或许很多人都不喜欢你,姜好各方面的确也比你表现得好,做得更妥帖,但我还是最想和你说声谢谢。无论你最初给出的善意是刻意或自然而为,都让刚进组的我感到窝心和舒服,尤其是你那会的笑容真的特别打动人。所以周蜜啊,我相信你是真的悟透了一些道理想要改变,我相信你,加油!”
    胡筝平日里和夏敏敏走得最近,后来又被姜好所折服,谁都没料到临别之际她主动提及的人却是周蜜。
    周蜜自伊瓜苏大瀑布之后,几乎再没收到过好评与关心,此刻冷不丁被胡筝提及,竟有些热泪盈眶。
    “谢谢筝姐,真的,谢谢。”她上前接过话筒,带着哭腔说,“这一路过来,我犯了很多致命的错误,做了很多功力的事。最初的时候,我其实想和姜好一样发挥特长,比如做好导游替大家安顿好一切。但因为太想要,最后反而被迷了眼。”
    周蜜说着看向姜好:“姜好,一开始我真的特别讨厌你,视你为头号敌人。可到后来我不得不承认自己比不上你,或许在旅行方面我比你有经验,但在做人做事方面你比我清醒妥帖。谢谢你在约翰内斯堡点醒我,老板,我以后会跟着你好好干的!”
    被连续cue到两次的姜好,自然而然地走上前,接下了下一棒。
    她弯眼大方的笑了笑:“连续被两位嘉宾夸奖,就算后面都是骂我的,我也没有遗憾了。我想,各位刚进组时应该都和我一样,对节目组无疑是失望的,但大家都很棒,没有任何人真的放弃。很可能从此以后,我不会再参与任何综艺节目,这将成为我人生中最独一无二的旅程。”
    顿了顿,姜好又轻声道:“所以,我很感恩有这样一次机会来展示自己。承蒙大家喜欢,我对自己这段旅程的表现其实也很满意,今后也请大家继续指教啊。”
    原本,姜好有一肚子的话想要说,譬如每一站的心路历程改变,譬如综艺让她找到自己的人生新方向……
    可真正走上台这刻,却又忍不住词穷、语塞,或许,一切尽在不言中才是旅行真正的意义。
    毕竟每个人在旅途中所收获的东西都不会一致,那些想说的话极可能根本无法引起共鸣,不如不说,三言两语道别才是正经事。
    这个道理,梁启明和祁浪两人更是深谙,他们陆续上台,秉承少说少错的原则,纷纷惜字如金。
    倒是最后讲话的夏敏敏,年少勇猛,拿着话筒从里约开始细数。她滔滔不绝,谈了每一站对每位嘉宾的看法,最后,当她说到伊瓜苏之时,陆寻实在看不下眼了,强制给她定了时。两分钟时间一到,陆导便强势地夺过了她的话筒。
    最后的最后,节目组替每位嘉宾都颁发了一张奖状,作为他们本次旅程的勋章。
    唯有姜好拿到了两张,一张最受欢迎奖,一张最佳导游奖。
    “《在路上》第五季在此,罗马斗兽场,正式杀青啦!”
    伴随着场记的一声打板,现场所有工作人员欢呼,嘉宾们互相拥抱,姜好的这段旅程终于落下帷幕。
    *
    是夜,姜好主动将梁启明约到了酒店楼下。
    月明星稀,傍晚拉手风琴的街头艺人已经离开,旋转木马也已经停运,女人独自依靠在树干旁,背影些许落寞。
    梁启明顿在原地,没有立刻过去。
    前天晚上,他在西西里的海岸正式向姜好表白,她没有拒绝,却也没有答应。
    女人说她还没有想好,希望给她几天时间认真想想。
    现在,她应当已经有了答案。
    莫名地,梁启明竟有些紧张。
    三十几年来,什么风风雨雨没有遇见过,此刻他居然有点不敢上前。
    前面,姜好却因为许久没等到男人,回了头。
    四目相对,她弯唇柔柔一笑:“启明哥,你来了啊。”
    女人声音细软,眉目一如既往的温柔。
    梁启明想,应当就是她这幅娴静又柔顺的模样,才让他心动。
    他稳了稳心神,尽量克制住情绪,然后才向她走去。
    “姜好,你想好答案了是吗?”梁启明直白问她,还故作一副淡定的模样。
    姜好抬眸看他,轻嗯一声。
    他像是看出了她的紧张,宽慰道:“没关系的,无论是怎样的答案,我们都依然会是朋友。”
    闻言,姜好舒气,像是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
    她深呼吸,没有再绕圈子,咬牙说:“抱歉启明哥,我想我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挥别过去。”
    梁启明心一沉。
    却听女人继续道:“这么说可能很残忍,但你对我这样真诚,我也不想骗你。启明哥,你真的也很好,甚至和他有一点像。于我而言,你们都曾是一颗高不可攀的闪闪发光的星星,后来因为我的幸运我们才得以相遇。”
    “可是,”她看着他,似愧疚似伤感,“他太好了,以至于我根本没有办法这么快忘记他。”
    输给一个已经成为过去式的人,梁启明很不甘心。
    他不再顾及她的情绪,直白说:“你有没有想过,或许他已经忘记你了呢?姜好,我说过,我可以等。”
    姜好却并没有露出他所想的悲伤情绪。
    她甚至笑了笑:“那又有什么关系,只要我还记得就足够。”
    “启明哥,你们很像,但你不是他啊。可我和你在一起,就总会想起与他相处的种种细节,所以不要再说可以等这样的话。”
    “正如你所言,在这个告别与和解的时刻,我们都应该向前走,就请你也把所有遗憾也都留在意大利吧。”
    姜好一句接着一句,甚至用梁启明前天告白的话反过来规劝他,弄得他哑口无言,再也无法开口索求更多。
    罗马月色之下,女人轻轻咬唇,脸微红,眼里带着点不忍的愧疚。
    她仰头,最后对他说:“梁启明,承蒙你喜欢,今后就算我们因此而疏离陌路,也还是很感谢你。”
    姜好话毕,不敢再继续看男人的眼睛,与他错身而过。
    梁启明不由自主随其转身,目送她的背影。
    他不知道他们今后会否陌路,但他肯定的是,他与她应当是真的再无可能。
    作者有话要说:  不知道大家能不能get到,影帝虽然性格阅历领域完全和怀特不同,但他的金光闪闪,在某种意义上,对姜好这样的普通女人(?),其实和小狼狗真的很相似。
    如果没有get到也没关系,下一章的剧情,还会再讲一讲这点=33=
    *
    最后,本文不是无cp,关于姜姜和谁在一起我会按照大纲写。肯定无法让每个人满意,但力求符合我自己最初想写的那样一个故事吧。
    和姜姜一样,我也很感恩一路追到现在的读者们,无论骂或夸都谢谢大家鸭![手动比心]
    *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_^
    第163章
    七月底, 正式结束《在路上》所有摄制内容的姜好,终于能够全身心的回归工作室。
    在她前往意大利的这周,工作室又接了三笔订单, 客户们跟约好似的,其中有一半的单子都在欧洲。
    若是旅行社,肯定爱死了这样的状况, 但定制旅行工作室不能。
    姜好不希望将定制做成小型旅行团, 不允许给客户的路线和玩法弄成普通的流水线,她想要真正的量身定制。根据客户的性格、阅历和旅行倾向, 替他们推荐不同的酒店、景点与项目。
    然而, 工作室成立初期, 定制师总共就那么几个。
    对其他地方熟悉的定制师, 肯定没有主管欧洲旅行的定制师得心应手,因此, 包含江斐在内的三个欧洲定制师, 每个人手中都拿着不止一个订单。
    事实上, 这对于定制师来说纯属正常, 可刚创业的姜好却总是忧心忡忡。
    毕竟工作室刚开展,她希望重质不重量,宁可每个定制师先踏踏实实做好一笔订单, 也不希望出现多订单最后没有一笔最优。
    当然,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姜好还是懂的。她也只是自己内心煎熬, 并没有对员工们表现出来。
    稳妥起见,姜好决定江斐那里就转型做英国那位神秘客户,因为这是工作室的第一位客人,在她心中总归有些不同。至于别的定制师那,她不完全放心,便叫了旅行丰富的周蜜从旁协助与监督。
    八月初,锦鲤旅行的第一本旅行路书诞生。
    所谓路书,便是将定制师为客户定制的整个旅程,从出发前的注意事项,到抵达目的地的食住行,以及游玩路线等事无巨细的都行文整理成书。其中,有出行的时间入口选择tip,也有诸如什么地方治安不好尽量不要去的小建议。
    路书并非锦鲤旅行的特色,现如今,几乎所有定制旅行公司都有路书。网络时代,其中百分之九十的公司,都同时会有纸质版和电子版的路书。
    因此,最终还是得内容取胜。
    姜好看着第一本路书,内心简直比客户本人还要感慨。
    这本路书的目的地是英国,它属于创业后的第一位客人,它会将这位客人送往她所有人生新篇章启程的地方。
    她没有忍住,亲自联系这位神秘客户,问能不能拍下路书的封面发布微博,表示这本路书极具纪念意义。
    神秘客户虽然不愿意透露职业与生活相关的一些私人信息,但对于替他定制的江斐提出的一些偏好问题,倒也没有隐瞒。
    如今姜好提出这个要求,对方也表示理解,爽快的答应了。
    有时候越是隐瞒,旁人反而越加好奇。
    对于这位客户的职业,姜好其实非常想知道,一方面是好奇心被勾起,另一方面则是知道客户的职业,后期做反馈和宣传的时候对工作室更有力。
    成为主播后,她曾研究过一点点营销的套路。
    旅行工作室肯定没办法得到人人的喜欢,倘若第一个客户很满意,那么,他的案例或许就可以给予与他条件相似的潜在客户更多信心。
    条件相似,姜好对着这几个字,第一个想到就是同行。各行各业,同行的人在某些方面,偏好肯定是有些相似的。
    然而,不知是这位客户的行业敏感或特殊,人就是不说。
    第一次合作,她也不能和员工刨根问题,毕竟太过度了,总像是在故意探寻客户**。
    姜好只能通过与对方沟通的只言片语进行猜测,她想,这个人经济上应该比较宽裕,年龄应该在27-35岁之间,能出国肯定不在体制内,或许是个有点知名度的精英,譬如律师之流……
    发展到最后,不仅仅是姜好一个人好奇,连带着整个工作室的员工都好奇起来。
    因为这个客户实在好说话,出手又阔绰,期间无论江斐替他建议什么,他都会告知,首要考虑舒服,别的都不是问题。
    创业初期,工作室各方面都扣扣索索,员工们压力也大。大家为了缓解压力,苦中作乐,甚至开了小赌局,来赌对方究竟是什么职业。
    姜好听了哭笑不得。
    她无奈地对员工们说:“你们这样下注有什么意义?很可能人家最后都不愿意透露这些信息!”
    末了,她还特意叮嘱江斐:“小斐,客户有权利保护**,你别老去问人家哈。”
    江斐虽然曾经是个游手好闲的富二代,可好歹也在朋友圈子里混得不错,知道哪些话才该说。
    他喜滋滋的表示:“好姐姐,凭借我的三寸不烂之舌,客户已经答应在写反馈的时候公布职业了嘿。”
    “嗯?!”
    姜好闻言怔了怔,旋即才瞪眼惊喜反问:“你的意思是,这个客户已经答应要写反馈,并且公布职业信息了?!”

章节目录